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煌煌史冊 追尋足跡 西商淵源

西安,是八百里秦川孕育出的一顆明珠

六七千年前,生活在今西安東部滻河岸邊的先民,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半坡文化。

某天,先祖們把河裡的石材、山上的骨材稍加打磨。他們生產和生活的半徑,於是大了起來,甚至還有了一些暫時用不上的剩餘物資。在和其他部族的相互接觸中,他們拿著有限的剩餘產品相互交換。

他們交換的痕迹,被忠實地保留下了。

半坡出土的石器,是由不同種類岩石製造的。踏遍西安周邊,地質學家僅僅發現了片麻岩、石英岩等7種岩石,其他如玄武岩、輝綠岩、花崗岩等16種岩石,則全部分佈在關中大平原以西遙遠的地區。

這16個「外來戶」,顯然是以物易物換來的。

半坡人用於交換的物資,就是商品的雛形。

半坡人以物易物的交換,就是商品流通的肇始。

公元前2000年,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從海螺殼中,發現了兩塊鮮紅的顏色。於是,他們把許多海螺砸碎,放在水裡煮,熬出了一種紫紅色的染料,再用染料換取穀物、玉米、酒類、地毯、寶石、黃金等等。

相比半坡人,這是兩千多年後的事了。

殷商末年,周人不斷沿渭河而下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是當時商業狀況的寫照。

至周文王時代,國都遷至灃河西岸的豐京。后,文王之子周武王在東岸營建鎬京。武王崩,因周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旦攝政。旦,就是赫赫有名的周公。

周實行「采邑分封,以蕃屏周」制,把子孫分封到各地采邑做封君。據考證,在陝、晉、豫及冀等地,曾有過585個周的城邑。以周都「灃邑」為主軸,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連接了數量巨大的都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這個「周道」,就是為發展貿易修繕的商道,「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

城市越建越多,商人越聚越多,市場秩序越來越亂,怎麼辦?

攝政的管理者旦,用「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的管理制度,創造性地化解了諸多難題。

「工商食官」制度,規定商人以家庭為單位集結在村社,為天子、諸侯、領主、貴族等國家權力執掌者服務,商人們對自己的產品或商品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支配權。在這個商業管理譜系中,事商的家族能獲得國家證照,可以父傳子、子傳孫地世襲商業。

「工商食官」制度,開創了國家對工商管理的先河。

周至縣城東南20公里,終南山下公路旁有村曰趙大。這個小村落,是華夏正財神趙公明的老家。

趙公明,姓趙名朗,字公明,終南山人氏。早年曾任周王牧獵官,后做起了木材生意,邊經商邊到樓觀台學道,最終修得正道。在《封神榜》中,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統帥招寶天尊蕭升、招財使者陳九公、納珍天尊曹寶、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掌管天下財富,成為華夏正財神。

在財神故里,有一首古老的歌謠,傳唱至今:「南山砍梢梢,北市跑道道;東峰採藥草,西嶺鑄寶寶;回到家中列條條。」說的是當年趙公明南山砍柴,北市賣柴,東山採藥,西山鑄造勞動工具,回到家中編著《財經》時的情景。

1999年,《西安晚報》刊發報道專家考證趙大村是財神趙公明老家一事。隨後,新華社播發通稿,數十家媒體轉載。此後,海內外商人只要來西安,就去財神廟燒香祭拜。

2011年7月19日,趙公明財神文化景區建成開放。趙公明的「冬粉」不僅分佈在大陸和台港澳,還影響到東南亞以及世界華人住地。一位老華僑觀瞻財神文化景區,扶著財神大殿的門,忍不住號啕大哭,說自己一輩子禮拜財神,想不到來西安摸到了財神家的門。

趙公明財神文化景區,這個集財神故里、眾神傳說、集賢鼓樂和祈福娛樂一體化的華夏文化尋根項目,已成為各地商人來西安必去的一個目的地。

秦時明月漢時關,已隨浪漫的吟詠遠去

掌控關中后,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漢長城,城內面積約36平方公里,是同時代羅馬城的四倍。城西北角,是有名的「長安九市」,即:東市、西市、南市、北市、柳市、直市、孝里市、交門市、交道亭市。這裡,商賈雲集,物資通暢。

漢樂府《木蘭辭》中,花木蘭替父從軍,足不出城就置辦全了商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在最早的商傳《史記·貨殖列傳》里,有這麼一個值得關注的商人故事。一個名叫倮的商人,把中原的絲綢織品運往西域,從戎王處得到十倍利潤,又把西域的牛馬牲畜運回中原,結果他的牛馬多得用山谷來計算。倮,是正史記載的第一個和西域貿易的商人。

在倮之後的第77年,城固人張騫受漢武帝指派,出長安城一路向西。13年後,張騫回到長安,向漢武帝面呈了西域考察報告。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這次,漢帝國的足跡到達了西亞和中東地區,最遠到達了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

公元前115年,烏孫王派人護送張騫回長安,隨行有數十名烏孫國人,這是西域商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現在長安城。

此後,漢使們以「博望侯」的名義,頻繁往來於西域各國。長安城裡那些柔軟的絲綢和堅硬的瓷器,以及紙張、絲綢、鋼鐵、冶鑄、水利技術、作物栽培等先進技術,隨著西出陽關商賈馬隊的駝鈴聲,沿著絲路向西,去過中亞,到過君士坦丁堡,輾轉於瑞典,最後進入到羅馬貴族的櫥窗里。

交流是雙向的,影響是相互的。

1877年,德國柏林大學校長費迪南·馮·李希霍芬教授,在他的專著《》中,將這條起源於秦漢止於15世紀前,從長安輾轉到羅馬的東西方主要貿易通道,稱為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將東西兩座古城聯繫在了一起。

581年2月,楊堅稱帝,定都長安。589年,隋統一。

此時,羅馬帝國崩潰,分崩離析成若干小國。

楊堅的繼任者楊廣,筆頭一點,數百萬民工揮汗如雨地開鑿了南連杭州、北抵涿郡,全長1700多公里的黃金商道——大運河。

618年5月,李淵稱帝,定都長安,創建大唐王朝。

東市和西市,是唐長安城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城東南的東市,因靠近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因而奢侈品大多匯聚於此,是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流連光顧之所。城西南的西市,店鋪鋪面寬4至10米,每個市場有220行,近千家商賈的邸店、旅舍、旗亭、酒肆及飲食攤點密集於斯。

今天,我們把購物叫「買東西」,為什麼不用「南北」呢?

漢時,人們把去東市購物稱為「買東市」,把去西市購物稱為「買西市」。唐時,簡化成「買東」「買西」。無論去東市還是西市,都將有購物行為發生。久而久之,「東西」就成了商品貨物的代名詞。

盛唐長安,八面來風。

長安街頭的行人中,不少是希臘人、印度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羅馬人,除帶來羅馬金銀盤、海獸葡糖紋鏡子、坐佛像、團花紋箱、象形舍利塔、牙雕騎象菩薩造像、捲髮陶俑、掐絲團花杯、瑪瑙金杯、牛頭角杯、金玉寶細帶等異域風情商品外,還帶來了各自民族的樂器和舞蹈,波斯的琵琶聲和印度的笛聲在長安城的上空交混,走鋼刀、倒立、吞刀、吐火等外來雜耍,吸引得長安城百姓駐足觀看並紛紛拍手稱好。

高大的象、兇猛的獅子、珍貴的汗血馬、埋頭的鴕鳥等外來動物,讓長安人血管里的血液,因為受到不同文化的衝擊而流速更快。長安城裡,還一度流行起穿胡服、戴胡帽、吃胡食。

盛唐遠去,乘時光之駒消逝於歷史的甬道

在行行復行行的更替中,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繼位了。

這時,一個叫馬可·波羅的西方旅行者來到了。

馬可·波羅的到來,激發起忽必烈對祖父的懷念,畢竟馬可·波羅來自祖父成吉思汗未曾到達的地中海。馬可·波羅的到來,也激發起忽必烈對藍色海洋的嚮往。

元時,海上絲綢之路盛極一時。

忽必烈熱情地挽留馬可·波羅留下來,留在自己身邊做顧問。這一留,馬可·波羅就在待了17年。

在那本著名的《馬可·波羅行記》中,記錄了元時京兆府的商業盛況。在馬可·波羅眼裡,市場上銷售的商品既有金、錦、絲、絹等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特有的物產,還有當地人自造的武裝裝備等等。凡是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城中都有,而且價錢非常便宜,當地很多居民以從事捕獵或經商為生。

元朝滅亡后,這座城還在。

這座與雅典、羅馬、開羅齊名的世界四大古都,從西周建都算起,世人先後叫它「豐京」「鎬京」「豐鎬」「咸陽」「長安」「鳳城」「斗城」「常安」「京兆」「大興」「永興」「奉元」「西京」等等。這些紛繁的名字,像某種哲學或宗教的體驗,早已融入到這座城市的生命之中。

明洪武二年(1369),明廷下詔將「奉元路」改為「西安府」,要藉此名來「安定西北」。

西安之名,由此傳開,再未更改。

明清五百年,西商是商業的扛鼎者

朱元璋建明后,蒙古殘部在漠北仍惦記著中原。於是,明廷沿長城設九個邊關,派二十萬大軍駐紮,其中固原、寧夏、延綏、甘肅四個邊關在陝西境內。

數量巨大的邊關士兵和馬匹,需要龐大的軍費開支來維繫。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實施「食鹽開中」新政,允許商人向邊關送糧換鹽引。佔據地理優勢的西商,抓住國家實行「食鹽開中」「茶馬交易」「隨軍貿易」的政策機遇,把棉布、糧食等物資,運到邊關換取鹽引,在憑鹽引到江淮地區的鹽場換取食鹽,到行鹽區銷售,賺取其中政策紅利帶來的巨大差價。在揚州的十里鹽場,在天府之國四川,投資開設井鹽的,十有七八是西商。到雍正年間,霸氣的西商集資五萬兩銀子,在自貢建了座船形的西秦會館,寓意要「將四川的銀子運完」。

來自戶縣的少年爐客們,自發集中在牛東村,前往川藏線上的康定。康定,就是今日雅安,舊稱「打箭爐」。康定的瀘河西岸是最主要的商業區,這裡雲集有恆盛合、和盛公、德泰合、魁盛隆、昌義發、德盛公、德茂源、裕泰隆、如意和、鴻記、同慶德、吉泰長、玉豐公等40多家西商商號。

除了鹽業,西商還主要經營棉布業。關中大平原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秋雨稀少,非常適合棉花生長,「種於陝西,捻織毛絲,或棉裝衣服,特為輕暖」。西安城還出現了染坊,周至等地種可染成紅色的紅花,藍田等地種能染成藍色的藍靛。僅戶縣每年銷到西安的藍靛就有八九十萬斤之多。美中不足的是,西安氣溫較高,紡紗織布易斷頭。精明的西商就把收集到的棉花,販運到氣候溫潤的江南杭州、蘇州、松江、嘉興等地,將南方生產好了的棉布販運回來,以滿足北方市場對棉布大規模的需求量。明清時期,西商浩浩蕩蕩的「北棉下江南,南布上西北」遠銷團,成為跳動在京杭大運河上最活躍的音符。

為助推本地商貿事業的發展,各大商幫紛紛在各地建造會館,甚至還呈現出「省有館、縣有館」的景象。商人們在西安,建了很多會館:按地域來分,有索羅巷的山西會館,梁家牌樓的三晉會館,五味什字的澄城會館,印花布園的華州會館,戶縣會館,大荔會館,禮泉會館,渭南會館,興平會館等;按行業來分,有東關金龍廟的布幫會館,鞋幫會館,東木頭市的裁縫會館,南大街油店巷的銀匠會館,北柳巷口的鞋匠會館,索羅巷的藥材會館,長樂坊的藥材會館等。

晚清至民國初年時期,關心政治的商人成為當時社會一股重要力量。

1949年5月20日,西安和平解放;1949年5月23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

翻身當家做主的人們,把擺脫剝削和壓迫的幸福感,化做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動力。依靠隴海鐵路這根大動脈,意氣風發的西商們,將西安製造的「山丹丹洗衣粉」「西安電池」「西安牙膏」「中華肥皂」「駱駝牌搪瓷」等商品,潮水般源源不斷地運送到祖國各地,為西商歷史書寫了新的時代華章。

1999年6月17日,國家在西安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概念。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此後,西安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群開始形成。

處在絲綢之路起點的新一代西商使命獨特,期待他們通過「一帶一路」這條國際商貿的黃金大通道,能和更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創造和釋放出更多更新的紅利,在「一帶一路」的偉大實踐中,重現西商的榮光和輝煌!記者 章學鋒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