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治玉米害蟲還在用農藥?你早就out了

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倡導的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化學防治需及時掌握病蟲發生動態、抓住防治適期用藥,這樣可以實現治早治小、用藥少效果好,此外,還可以因地制宜採用生物防治、生態防控等非化學防治措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眼下正是玉米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期,本期我們就來看看,北京、河北、吉林等地防治玉米螟、二點委夜蛾、黏蟲等玉米重要害蟲,都用了哪些防治高招。

北京:投放20億頭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農民日報記者 王騰飛 李銳

這幾天,北京和合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密雲區河南寨鎮種植的400多畝鮮食玉米即將成熟,而此時也是防控玉米螟的關鍵期。不需要農民背著葯筒在高溫下來回打葯,只需要在玉米葉上別上一小袋赤眼蜂,就可以輕鬆防治玉米螟,這正是北京多年來大力推廣的一項生物防治技術。7月6日,北京市植保站在河南寨鎮召開2017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現場觀摩暨技術培訓會,並啟動了2017年全市統一釋放赤眼蜂活動。

一人一天最多可放蜂500畝

「玉米螟幼蟲鑽蛀到玉米植株內部,打葯很難起作用,而赤眼蜂會自主去尋找害蟲,俗稱生物導彈,吃完了就會去尋找下一個目標,對抑制害蟲有連續效應。」密雲區植保植檢站副站長張寧介紹說,相比於使用化學農藥一人一天最多防治不超過5畝,投放赤眼蜂一人一天防治面積可達300~500畝,減少用工達99%,而且防治效果相當甚至高於化學農藥。通過該項措施的應用,玉米田每畝可減少化學農藥用量250克左右,而且安全無毒,不污染環境,不傷害天敵,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和合園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安立輝告訴記者,該合作社種植的鮮食玉米主要在商超和電商渠道銷售,一個棒子可以賣到2~4塊錢,經濟效益比較高,投入成本也高,尤其是人工貴。用赤眼蜂來防治玉米螟,不僅為合作社大大減少了用工成本,種出來的鮮食玉米品質更放心,賣著更有底氣。

確保蜂卵相遇是關鍵

北京市益環天敵農業技術服務公司的技術人員現場演示了田間釋放玉米螟的技術操作要點——將赤眼蜂卡用牙籤別在玉米中部葉片的背面,注意別在主葉脈上會更牢固,這樣就可以防風防雨防晒。赤眼蜂的最大防治範圍為50米,而最佳的防治範圍為15米,所以每畝需要至少釋放一點,如果放2~3點效果更好。

北京市植保站糧經科科長岳瑾介紹說,赤眼蜂是一種體長只有0.5毫米的寄生性天敵。一般在玉米螟成蟲產卵始期向田間釋放,它的雌性成蜂將卵產在害蟲卵內,蜂卵在害蟲卵內孵化變為幼蟲,以害蟲卵液為營養,來完成自己的生長發育,從而破壞害蟲的胚胎髮育,當發育到成蜂后咬破害蟲卵殼羽化,再去尋找新的害蟲卵寄生,如此循環不斷,將害蟲消滅在卵期。

「赤眼蜂是卵寄生蜂,必須做到釋放的赤眼蜂與害蟲產的卵相遇,是保證防治效果的關鍵,所以要求防治時間非常嚴格。」張寧說,一般根據蟲情預報結合氣象條件,採用上一代玉米螟化蛹、羽化進度和田間卵量調查相結合,當上一代化蛹率達10%,向後推10~12天,田間百株玉米累計卵量1~2塊時,為第一次放蜂適期,間隔一周后第二次放蜂。

放蜂20億頭防治20萬畝次

北京市植保站副站長楊建國表示,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2017年北京市農作物化學農藥減量控害技術集成與推廣》項目的重要任務,也是減少玉米化學農藥使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循環農業和低碳農業的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會議明確了今年的工作任務和重點——今年計劃在北京市9個遠郊玉米種植區縣開展統一放飛赤眼蜂,共預計釋放赤眼蜂20億頭,覆蓋全市的鮮食玉米及部分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此次已是全市連續九年「統一放蜂」活動。

會議提出,要加強監測預報,確定釋放赤眼蜂最佳時期,確保蜂卵相遇,提高防治效果。連續降雨對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會造成不利影響,所以要抓住晴天有利時機及時組織統一釋放。放蜂時遇小雨可冒雨放蜂。如遇大雨、大風停止放蜂,可放在陰涼處平攤開,雨停后立即放蜂。

河北:生態調控措施防控二點委夜蛾不用藥

龍新

二點委夜蛾是玉米苗期的重要新害蟲,該蟲田間發生時蟲量多、危害速度快、產量損失重、防治難度大,近年來在生產上造成嚴重損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穀子研究所聯合多家單位經過十餘年的攻關研究,研發了以農業生態調控措施為主導、成蟲早期控制為重點、為害期以毒餌、毒土應急防治為補充的二點委夜蛾「預、控、治」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特別是改變小麥秸稈還田方式破壞二點委夜蛾棲息環境的農業生態調控措施成本低、防效高,使用得當可以不用農藥,該研究2015年獲得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

為了推廣該技術,7月8日,全國農技中心、農科院植保所、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穀子研究所聯合在河北省正定縣新安鎮七吉村召開「玉米二點委夜蛾防控技術現場觀摩培訓」,黃淮海9省市玉米主產縣植保站相關人員80餘人參加了培訓。

培訓會上,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二點委夜蛾、玉米螟等玉米重大害蟲監測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首席專家王振營研究員指出,在黃淮海小麥—玉米兩熟制的玉米免耕直播耕作制度下,二點委夜蛾已成該區夏玉米苗期常發性重要害蟲,發生範圍還在不斷擴大,該蟲2011年在黃淮海暴發200多萬公頃,2014年再次嚴重發生。該蟲一旦發生防治難度大,各地要高度重視生態防控技術的應用。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穀子研究所研究員董志平詳細介紹了二點委夜蛾的發生規律、暴發機制及關鍵影響因素。根據該蟲是小麥秸稈大面積還田造成高麥茬上覆蓋麥秸引發的典型生態性害蟲,提出了改變秸稈還田方式、破壞二點委夜蛾棲息環境的農業生態防控措施的關鍵技術和注意事項,以及高效殺蟲燈、高效專用性誘劑等綠色防控技術。

會議現場觀摩了清除田間麥秸、滅麥茬並壓實、二點委夜蛾防控專用清壟機和清壟免耕精密播種機的田間作業以及二點委夜蛾的防控效果。全國農技中心研究員趙中華總結說,用農業生態調控技術可以不用農藥高效防控二點委夜蛾,要進一步規範防治技術,加大推廣力度。

內容來源:農民日報,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在與本小幫取得聯繫授權后,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幫農問」(iBangnongwen),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長按問號,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