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觀點】讓更多的創新資源聚起來活起來

讓更多的創新資源聚起來活起來

——浙江、江蘇、深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探索與啟示

編者按

當前,現代化建設處在關鍵期,經濟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又要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創新是根本。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創新是國家和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浙江、江蘇、深圳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動實踐,依靠的是人才的創新潛力、企業的創新動力、政府著力打造的創新環境。這三個省市的轉型發展,都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衝出轉型關口、實現發展的鳳凰涅槃,根本上取決於發展動力轉換的速度,取決於創新這個驅動發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為主動力。

對話人:光明日報駐江蘇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駐浙江記者 嚴紅楓 光明日報駐深圳記者 嚴聖禾

1.創新人才釋放創造潛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多士成大業,群賢濟弘績。」只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在創新之路上越走越快。

2016年,深圳市南山區全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82家、上市公司13家,總數分別達2223家和122家,目前已形成「北有海淀、南有南山」的「北海南山」格局。圖為南山區全景。劉石明攝/光明圖片

嚴紅楓:「高校、科研院所、公立醫院可以設立特設崗位,引進頂尖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不受崗位總量、崗位等級、結構比例限制。」「推進知識產權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健全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

「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是浙江打造創新型省份的重要內容。實施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和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引進培育計劃,強調引進聚集一批大數據、雲計算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與高技能人才培養;創新科技人才培養與分類評價機制,建構有利於創新創業的激勵機制,完善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機制,探索知識產權股權、分紅等激勵模式。

蘇雁:江蘇人才總量達1076萬人,高校數和在校大學生人數均居全國第一。但總體來說,江蘇的人才狀況還是有「高原」少「高峰」。所以引進「高峰」人才,形成高層次的創新優勢,成為江蘇聚力創新的重中之重。江蘇一方面樹立「全球視野」、鎖定「頂尖人才」,對引進世界一流的頂尖人才團隊,最高給予1億元項目資助;另一方面強化精準性,充分考慮江蘇產業特色,著力集聚發展所需的人才。江蘇逐步形成創新型人才集聚「高地」,累計入選國家「千人計劃」人數,以及擁有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人數均居全國前列。

俞德超是近年來江蘇重點引進的國家「千人計劃」人才之一。他創辦的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6年來已自主開發了12個新藥品種,5個新葯入選國家「重大新葯創製」科技重大專項,其中,康柏西普是第一個具有全球知識產權的單克隆抗體類藥物。

嚴聖禾:人才在深圳的發展中,同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37年前,從一個小漁村一躍成為經濟特區,深圳成了改革開放的窗口。「來了都是深圳人」,這一口號從未改變。曾經的改革開放窗口,正用創新創業新觀念號召、擁抱更多創業者。

在房價高漲的當下,深圳為引入人才「投下重本」,提出5年內籌集和建設40萬套保障房,其中30萬套留給人才。2016年,深圳針對原有政策的短板,出台促進人才優先發展「81條」措施,一共178個政策點。通過創業資助、股權投資、場租補貼、人才安居、子女入學等多種方式,給予人才待遇支持。從1所深圳大學拓展到10多所高校,從僅有4名院士到引進22名院士,累計引進「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31個、「孔雀計劃」創新團隊87個,越來越多的人才正在「孔雀東南飛」。

2.聚人平台產生聚變效應

如果說人才是創新驅動的關鍵和實施者,那麼企業則是市場創新的主體,是人才發揮作用的平台。好的平台可以聚集人才,驅動人才創新發展。通過平台把更多人才聚集起來,才能產生聚變效應。

蘇州生物醫藥公司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圖為工作人員在做實驗。資料圖片

蘇雁:創新的核心在企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產學研的結合。江蘇已經實現了中科院所有應用類研究所和「985」高校的合作全覆蓋,每年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超過20000項,有8萬多名專家教授常年活躍在創新創業一線。

圍繞大數據、雲計算、石墨烯等十大產業前沿領域,江蘇加速培育一批輻射力強、帶動性大、附加值高的創新型產業集群。位於南京江寧開發區的無線谷,引進了中興通訊、華為、大唐電信等200多家高科技企業,200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實現就地產業化;常州用5年時間集聚了全國50%的石墨烯企業,創下了10個「全球第一」,被稱為「東方碳谷」。數據顯示,江蘇企業申請和授權量居全國第一,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

嚴紅楓:浙江與江蘇的定位方向並不完全一致,但同樣注重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浙江定位建設「互聯網+」世界科技創新高地,大力實施科技企業培育「十百千萬」工程。培養與引進一批移動互聯網、數字內容等領域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形成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構建科技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的梯次培育機制,孵化「互聯網+」高新技術企業3000家。

近年來,浙江湧現出全球最大的商務服務企業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視頻安防企業海康威視、全球企業級IT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華三通信等一大批創新型企業。高校系、阿里系、海歸系、浙商系等「新四軍」蓬勃發展,成為創新創業生力軍。把創新的核心要素集聚起來,會產生聚變效應。「十二五」以來,浙江省國家高新區由4家增至8家,省級高新區由19家增至26家。高新區集聚了全省60%的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1/3的高新技術企業、80%的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0.6%。

嚴聖禾: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是創新的主體,這一點在深圳表現為「四個90%」,就是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科研投入來源於企業、90%的專利生產於企業、90%的研發機構建在企業。

深圳積極培育各類創新載體,為人才營造發揮空間。新增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210家,其家級新增14家;累計建成創新載體1493家,其家級94家。深圳還培育了66家創客服務平台和237家創業孵化載體,自2009年起每年舉辦(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共計1萬餘個項目參賽,每年帶動5億元社會資本。

3.最緊迫的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聚集了人才,搭建了平台,還需要好的市場氛圍和順暢的機制體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緊迫的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只有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加快構建風生水起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才能充分激發創新發展潛能。

常州二維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科研人員在做實驗。高岷攝/光明圖片

嚴聖禾:2015年,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的馬興瑞與華為老總任正非有一段有趣的對話。任正非說:「創新的事你們不要管,不是你們的事。」馬興瑞說:「我們要創造環境。」任正非說:「這個好。」

為集聚更多全球性高端人才、資源、要素、平台,深圳正全力建設全球創新型城市。深圳要成為創新中心,必須開展全方位的國內合作和國際合作,打造一個非常開放、集聚、包容、宜居的地區。深圳要形成創新中心,還要吸引世界最好的大學、最好的研究院、最好的共性技術和公共技術的開發合作平台、最好的創新企業的研發機構來深圳,形成集聚效應。這就要求深圳第一是綠色城市,第二是智慧城市,第三是宜居城市,第四是國際城市,第五是包容城市,這才能吸引全球的創新資源集聚深圳,將深圳變成全球創新中心。

嚴紅楓:搭建創新大平台,才能築巢引鳳凰。2016年8月,在浙江科技創新大會上,浙江省推出《加快推進「一轉四創」建設「互聯網+」世界科技創新高地行動計劃的通知》《浙江省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等文件,以充分激發創新創業的活力和潛能。

通過科技創新大平台建設,整合各類創新資源,為經濟發展凝聚無限動能。浙江省從全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高水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著力建設創新型園區和高能級科技城、加快建設特色小鎮和新型孵化器、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創新研究機構5個維度來部署,由點及面,由表及裡,搭好創新大平台。通過完善創新生態鏈條,推進政府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的轉變,努力做好創新發展的「店小二」。

蘇雁:「需要政府的時候,政府會出現」,這句話經常被江蘇創業者掛在嘴邊。沒有好的機制,投的錢再多,吸引的人才再多,也難以出好的創新成果。去年,江蘇制定出台了「科技創新40條」,今年又出台了「人才政策26條」,含金量高的政策,出發點就是最大限度簡政放權、千方百計增加創新投入,讓更多的創新資源、人才資源「露出來、聚起來、活起來」。同時,強化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打通創新與資本的「任督二脈」,形成錯位支持、政策互補的「金融+科技創新」的有效機制。

通過營造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強大的創新生態系統,江蘇正努力使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充分迸發,走出創新驅動發展的「江蘇模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