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九龍鬧市的修鎖匠

新華社記者 丁梓懿

在香港九龍油麻地鬧市區,有一家修鎖店,名叫「黃華記」,已有50多年歷史。修鎖店的外形極具特色,被一層厚厚的綠色鐵皮包裹。店內的業務不止修鎖、開鎖、售賣相關工具,還開班授課。

上世紀80年代入行的黃瑞昌是這家店鋪的主人。年過半百的他笑稱,自己的年齡僅比「黃華記」大一點。「我父兄都是鎖匠,雖說這門手藝是家傳,但我年輕時其實是做建築的,後來因為70年代末建築行業開始轉淡,才被哥哥帶入這一行。」

黃瑞昌回憶說,入行后最開始學習的知識是認鎖,從鎖胚、鎖膽、鎖的款式再到鎖膽的原理都要掌握。基本功做紮實后,還需要勤奮練習拆鎖、嵌鎖。「熟能生巧,是學好開鎖的不二法門。」

那時的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時間都用來練習。「到了晚上,為了不打擾家人休息,我就跑到廁所練。」如今的黃瑞昌,單從鎖的外表就能辨別出開鎖需要的時間。

十幾年前,黃瑞昌的主要工作是修鎖,一把鎖修修補補,可以用好些年。而現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家裡的鎖壞了,人們通常都會換新鎖,除非是很昂貴的鎖,才會找鎖匠修了再接著用。他的日常工作變成了開鎖。

談到這些年來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黃瑞昌顯得有些沉重。他坦言,這一行業如今面臨著不少壓力和挑戰。

黃瑞昌說,以前專業的鎖匠少,技術也好,很吃香,人們出錢修鎖的時候也比較闊綽。現在,有一些不專業的人,只拿個電鑽就出來爭生意,開鎖價格被拉低,形成惡性競爭,行業技術被小看。

黃瑞昌還提到,人們如今不用開實體店面,直接可以在網上或是手機應用軟體上發放修鎖廣告。對於每月還要付一萬多港幣的店鋪租金,黃瑞昌感到壓力很大。

儘管面臨不少挑戰,但可喜的是,傳統的開鎖技藝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他們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相關知識。黃瑞昌說:「我每年都會帶許多年輕學徒,他們學起來很認真,很用功。」

當初,黃瑞昌開班授課,一些學員問他,「當課程結束以後,還有什麼渠道可以繼續了解開鎖行業?」於是,黃瑞昌便萌生了創建協會的念頭。

這位「開鎖發燒友」在2007年專門成立了香港鎖匠從業員協會,目的在於增進行家的技術與學術交流,培養新一代鎖匠。

回歸以來,香港各行各業與內地交流更頻繁,鎖匠行業也是如此。

近年,黃瑞昌受到內地不少展會及企業的邀請,到內地廠房參觀,與業內人士交流學習,了解鎖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內地鎖業的發展有很多值得香港借鑒的地方,協會可以組團去考察。」黃瑞昌說。

黃瑞昌現在比以往更忙了。「基本全年無休,沒有特定假期。最多是每年到內地參加兩三次會議,了解行業的最新發展動向,就當作讓自己休息一下吧。」他常常會在晚上接到客戶電話,手機24小時保持開機狀態。

此外,他每周都會抽出四個晚上在店內指導學徒。「一次收的學生不多,要保證教學質量。我希望能給業界培養一班生力軍,教一些真正的鎖匠出來。」

工作之餘,黃瑞昌還參加了義工團體,免費幫老人修鎖、開鎖、檢查門鎖。已經做了10多年義工的他,還常常與慈善機構有聯繫,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鎖匠並不只是開鎖,還具有其他意義。」黃瑞昌說,有些粗心大意的人,在煲湯的時候出門上街,又不帶鑰匙,此時鎖匠就派上用場了,「能救命」。還有一些夫妻吵架,其中一方賭氣換了門鎖,另一方不得不去找鎖匠幫忙開鎖。開了鎖,兩人關係又好了,此時鎖匠便扮演了一個調解家庭關係的角色。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在黃瑞昌的店鋪里,擺放著不少電子鎖。「將來會是電子鎖的天下,科技發展不是問題,我把電子鎖市場視為商機。」黃瑞昌說。

「無論未來如何發展,鎖匠這個行業是不會消失的。」黃瑞昌說,「我對行業前景信心不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