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何書寫大時代中的小人物 ——任曉雯《好人宋沒用》新書發布會在滬舉行

關於上海的書寫,無論是來過上海的人,還是未來過上海的人,久居上海的人還是離開上海的人,腦海里流轉的印象,總會千差萬別。當然,亦總有不少人難免會想起王家衛的電影。

《花樣年華》里一件件頗具上海風情的旗袍,其中蘊含著大量上海城市的細節。「王家衛的鏡頭裡,下樓買菜也要換一套旗袍的女人。現在在南京路依然可以看到。」但誰說上海就一定是精緻繁華的那般模樣?「這邊是南京路,但是轉一個彎你就會看到小弄堂里,很多女人穿著睡衣去倒馬桶。」是的,類似這般生活場景,雖也同樣發生在上海,但大多時候又會被上海十里洋場的印象所遮蔽。

歷史離不開大人物、大事件的推動。但大歷史時代的小人物,同樣擁有自己寫實的、具體化的人生。她們每個人既有用又沒用的一生,既裹挾於時代潮流之下,又滾動著向前塑造著另一番社會生活的史詩。

任曉雯,小說家。1978年生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獲碩士學位。1999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長篇小說《她們》《島上》《生活,如此而已》,短篇集《飛毯》等。作品被翻譯成瑞典文、英文、義大利文、法文、俄文等。其中,《島上》由著名翻譯家陳安娜翻譯為瑞典語出版。

正如《好人宋沒用》的作者任曉雯所說:「我覺得一座城市以及歷史本身所蘊含的側面和細節的豐富,其實是不能夠用文學作品完全呈現的。當我們安靜下來去專註於別人內心的時候,你會發現即便是一個最沒有性格、最其貌不揚,在這個社會上最大眾的一個人,倘若將其內心最豐富的細節表達出來,同樣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世界。我覺得文學有的時候確實需要去尋求這樣一種差異化。」

於是,為書寫大人物底下的小人物、大虛實遮蓋的普通人,便誕生了《好人宋沒用》。

8月16日,2017上海書展暨「書香」上海周於上海展覽中心開幕。17日上午9時15分,由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主辦的「70后實力派作家任曉雯《好人宋沒用》新書發布會」於上海展覽中心東一館舉行。知名青年評論家項靜及本書作者任曉雯出席活動,與各界讀者一道分享了《好人宋沒用》創作背後的故事及各自對於「大時代」與「小人物」的理解與體會。

《好人宋沒用》是任曉雯的最新長篇力作。本書講述了一位蘇北女人宋沒用在上海艱辛打拚、忍辱負重、立足生根的故事。因為是幺女,所以被母親嫌棄,起名「沒用」,可就是這樣一個「沒用」的女子,為父母養老送終,接濟遊手好閒的哥哥,拉扯大了五個兒女……她像很多人一樣,熬過了戰亂、飢餓,經受了種種政治風浪,頑強地生活著;也像很多人一樣,在勤勞善良之中,不乏怯懦和精明,悲歡與堅忍,卻始終恪守著對人「有用」的信條。

出版時間:2017.08

作者任曉雯關於寫作和生命的思考,貫穿了《好人宋沒用》的整個寫作過程。小說裡面有作者對死亡的看法,也有宋沒用對死亡問題的摸索路徑。她生命中有四個重要人物:沒有名字的母親、婆婆楊趙氏、東家倪路得、女兒楊愛華。這四位女性的內心風景,部分構成了人在信仰和死亡問題上的精神光譜。而宋沒用自己是仰望者、探尋者,是曠野中的飄蕩者。

在作者自身的問題意識與「將人物還原為人物,把文字放手給文字」的尺度拿捏上,宋沒用既是「每一個」人,又是「這一個」人;其形象既有作者的影子,又絕非作者觀念的傳聲筒。她擁有自由選擇的能力、擁有自己的體驗,亦擁有自己的智識。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評價說:「任曉雯是小說的手工藝人。她是文字的教徒,虔敬而耐心地對待自己寫下的每一個字,她對筆下的人物,有身心相照的感觸與同情,在不動聲色的剋制之下,有入骨的傷痛與蒼涼。」

任曉雯《好人宋沒用》新書發布會

知名青年評論家項靜說:「寫一個沒有特別大賣點的人物,寫一段沒有噱頭的女人的史詩是非常困難的。任曉雯是怎麼做的?在《好人宋沒用》中,她把宋沒用進行了特別具體化的處理。她其實是自己重新書寫了一段上海歷史,時間是從1921年到1995年這個歷史階段,接著又由宋沒用所處的棚戶區這個小角落一步一步延展進各個不同的空間。任曉雯的文字輕靈生動,往往寥寥數筆,老上海的生活場景便逼真地撲面而來。

活著』這個詞放在宋沒用身上,看起來非常形象,但是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塑造宋沒用這個小人物的時候,任曉雯把上海本身的內涵和外蘊轉化成個人的生活態度,使其在無形中成為這個小人物人物內在的光彩,並努力去放大這個光彩。

一個小人物的城市生活,跟上海整座城市的發展,看似平行,在書寫中卻又是一個互相滾動的過程。其行雲流水的敘事,在帶給讀者以審美享受之餘,亦借一個普通人的歷史,於字裡行間折射出了一座城市的歷史,甚至一個國家的歷史。」

任曉雯《好人宋沒用》新書發布會

任曉雯也對評論嘉賓、與會讀者、參會媒體表達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談及創作體會,任曉雯說:「我上一部自己較為滿意的長篇,是九年前的《她們》,本想通過上世紀男男女女的眾生相,試圖表述出對於一個時代的看法。但是我後來漸漸看到了其中的陷阱——歷史和風土遮蓋了人。其實人都是一個一個的。單個的人構成生活。很多很多人的生活,構成了時代。一個個時代,就構成了歷史。人是歷史的目的。人是起點,也是終點。

基於這樣的認識,《好人宋沒用》的寫作,就成了從『她們』到『她』的寫作。這是一部個人心靈的歷史,而非關於國家和時代的敘述。宋沒用是被歷史遺忘名字的小人物,是被時代篩漏了的小人物。父母稱她『沒用』,子女也認定她『沒用』。而我想寫的,正是這麼個『沒用』的人,如何隨波逐流,苟且存命,如何忍耐巨大的苦難,穿過死蔭的幽谷,如何在波瀾不驚的外表下,經歷最壯闊的內心風景。

一個人怎樣信仰,便怎樣生活。對死亡的態度,決定了對生存的態度。對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和面對死亡的絕望感,是硬幣之兩面——不能解決死亡的絕望,則難以理解生命的意義。相比傳統觀念中的『未知生,焉知死』,我更認同的是『未知死,焉知生』。

- 完 -

十月文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