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光會畫油畫你永遠成不了大師,這些你不能不知道的關於大師油畫顏料里的小秘密

///// 三人行 必有我師 /////

早期繪畫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即藍色不能成為一幅畫的主要色調

藍色一般是聖母瑪利亞的專用色

群青藍在古代是比黃金還要昂貴的顏料

出自半寶石的原料青金石

早在公元六、七世紀就已經使用

阿富汗的巴米揚神廟中

就有這種顏料的痕迹

最早發現產地是現在的阿富汗

通過亞德里亞海進口到威尼斯

其他地方如波斯,西藏等地也有

群青藍的英文

還有另一個意思是「海洋的另一半」

因為產地在亞洲,需要走海陸,以此為名

阿富汗東北部一座山谷里的幾個礦區

這片區域合稱為薩爾桑,意思是「寶石之鄉」

出產著世界上最正宗,最純的群青藍

同時還有佛青——佛教手稿中的天空藍

米開朗基羅用於畫聖母時的顏料

也是產自這裡

從青金石礦中提取群青非常困難

所以天然群青在古代非常昂貴

而且還要人工挑出礦石中的雜質

來獲得最高最純的藍色

正因如此,才成為聖母瑪利亞的藍禮服專用色

整個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

群青的需求量很高

(鋪天蓋地的宗教畫、聖母像……)

所以委託人給畫家的群青都是嚴格計算的

幾乎是委託人最多給多少藍

畫家才根據用量來構圖

喬爾喬內的這幅牧人來拜中

聖瑪利亞的藍和牧人的藍明顯不是一個級別

雅克波·德·喬內繪製的《耶穌升天》中也非常明顯

這幅畫中

最純的群青藍每盎司的價格在相當於240歐元

其次是相當於180歐元

其實最藍的聖母瑪利亞異常的藍

以顯示她的尊貴

其他如耶穌大部分都裸著

或者穿白色裹屍布,有時會有藍色

聖彼得穿戴的顏色總是黃色和藍色

福音書作者聖約翰常常是紅色和綠色

顏色本身也是區分使徒身份的標誌(但不唯一)

當時的鉛白不到最昂貴的群青藍

價格的1/36

後來因為鉛白有毒漸漸淘汰

不過還是有人喜歡

它本身的色澤和有毒的特性

《金色樹枝》1834年

《上議院和下議院的火災》1834年10月16日

因為本身成本高昂

法國政府於1842年發布了一個懸賞令

獎勵能發明人造群青色料的人

四年後

法國化學家讓-巴布蒂斯特·吉美

發明了一種人造群青

其化學成份與最純的青金石一致

後來合成顏料發明

很少再用這些天然顏料

據悉

現在最好的天然群青

每5克在360美元左右

透納於1834年使用了人造群青

公認的首位使用人造群青的畫家

他不僅革新了風景畫技法

拓展了水彩畫

還以放蕩不羈的畫風影響了一代藝術家

情緒來了會用指頭,抹布,筆竿等做肌理

是倫勃朗和維米爾之後,技法革新的大師

20世紀中葉

法國畫家伊夫·克萊因

研製出了一種克萊因藍(IKB)

呈現出的RGB數值從(0.0.96)到(15.20.170)左右

昂貴的價值會賦予顏色高貴的品質

在古代,很多高貴的顏色大都因為稀缺

獲取困難而被人崇拜,或者顏色本身的非凡品質受人喜愛

比如瑪雅藍(Maya Blue)顏色經久不變,

穩定性極高,製作方法一度失傳,

後來經過科學家研究才重新獲得配方。

藍,埃及藍等

以地域命名的藍大都是合成顏料

藍和深藍都是古代人工合成的

硅酸銅鋇顏料屬於無機顏料

大都用作宮殿或墓葬的壁畫繪製

彩陶等著色顏料

墓葬壁畫

還有一些如泰爾紫、龍血等

也是歷史上出現過的比較昂貴的顏料

但大多曇花一現

有些動植物類顏料褪色嚴重被淘汰

有些因為毒性或者禁忌反應

被替代等都退出了畫家的調色盤

維米爾的顏色

不是以往傳統的「醬油調子」

非常自然,這和他使用暗箱和點高光的技法有關

安格爾的底色也是冷灰

據說他考慮到以後畫作變黃

故意這樣中和

傳統的茜素紅是從茜草的根中提取的

色彩鮮艷,但也不耐久,容易褪色

1868年後合成茜素髮明才代替了天然茜素

樹枝綠等也是如此

用的最多的普魯士藍於17世紀發明

是常用顏料,可以和黃色調和出各種綠

但是不耐鹼

後來的酞青藍比普魯士藍要好

但因為很低廉所以還是很流行

最恐怖是瀝青色,又稱木乃伊棕

據說是木乃伊的骨灰粉碎后製成的顏料

(實際上就是用於木乃伊防腐的瀝青)

可以在亞麻油里分解成

褐色顏色透明溫暖

但是後來作品顏料層開裂現象非常嚴重

被稱為19世紀繪畫的「瘟疫」

所以古典繪畫顏色的應用

跟顏料本身的性質有很大關係

因為顏料本身的性質

使得大師們不能像現在大師那樣姿態汪洋

古典油畫顏料應用

從最初和蛋培拉技法由弗蘭德斯畫派發展出來

不是揚·凡·艾克一夜間製造出來的

但在他們這裡達到了成熟

很長一段時間都是

蛋培拉和油混用的技法

包括倫勃朗其實也是蛋培拉的白色底

倫勃朗的光感在於

他對明暗對比的巧妙安排

只要有關係,就有光感

倫勃朗自己研磨的濃顏料中

樹脂的作用除了使顏色不透明

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乾燥快

基本在幾個小時內就可以干

對畫油畫的人來是求之不得的

現在修復倫勃朗的畫

必須用倫勃朗的樹脂

雖然這會讓畫面變脆易裂

倫勃朗的技法貢獻不僅在於光感

更把肌理效果上升到

繼素描和顏色后最重要的

繪畫元素地位

他的底子除了白色蛋培拉

底色不是常用的紅褐

而是棕褐色,黃赭等

在此之前,技法的集大成者當屬魯本斯

他作畫快速,巴洛克風格濃郁

他的技法主要源於

威尼斯畫派的顏色

和弗蘭德斯技法的綜合發展

喬爾喬涅素描好,提香色彩好

因為提香是在灰色地上再逐層罩染的

為了完成這種混合技法

需要一種可以產生透明效果的油

他經過反覆研究終於發明出了一種稠油

是顏色鮮艷又透明還乾的快

推測是減少了亞麻籽油,增加了瑪蒂脂

魯本斯,倫勃朗他們喜歡用木板

雖然木板之前因為移動不方面被淘汰

但因為反光強烈的特點又被一些藝術家應用

古典油畫底喜歡用動物皮膠,骨膠等

現在基本都是乳膠,丙烯,107,108之類

底子有立德粉,大白粉,石膏粉,鈦白粉等

還有有油底子,不吸收和半吸收和各種有色底等

有時加一些明礬或甲醛防潮防蟲

純白色底應該是從馬奈哪裡開始流行的

皮膠的缺點在於容易發霉

乳膠的缺點是彈性不夠容易裂

底子的製作直接影響到日後的保存情況

否則會出現吸油,開裂等麻煩的情況

現代油畫吸油的問題非常嚴重

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底子的問題

還有一些用松節油繪畫的比如勞特累特

後來的顏色變的很暗淡

有些油畫變黃是因為光照和媒介即應用不當所致

現代油畫有平塗技法

使用刮刀,或者刮墨刀等工具

這樣的技法會因為上次與下層顏料的

乾燥速度差異造出龜裂

當然也有人故意運用這種情況來做效果

古典技法向現代技法過渡是從倫勃朗開始

同一時期在西班牙的委拉斯貴支

對也是一位技法革新者

嚴格說他才是真正採用直接畫法的人

因為他的底子上沒有素描的痕迹

筆觸也是直接上的

在大約1420年

也就是文藝復興早期

在比利時的布魯日

由於一種類似今天的照相投影的

光學儀器裝置的引進

才有栩栩如生的畫面

大師們其實有不為人知的外掛腳本

經過將從1300年~1870年期間

幾百幅繪畫對比分析

霍克尼認為,由於一種光學儀器裝置(投影器)的出現

掌握這種技術畫家成為了歷史上的大師

當然他也指出並非所有的畫家都有這些舉動

比如倫勃朗,魯本斯等這些留下素描稿大師

很多畫面極其乾淨,沒有更改痕迹

或者出現兩個以上滅點的繪畫

則被大衛·霍克尼認為有動用光學儀器的嫌疑

除了打格子、凹面鏡、攝影描繪器

明箱、 暗箱等工具的補助

還是需要畫家快速的抓型、塑造能力的

英國科學家William Hyde Wollaston

在1807年研製出了這種機器

當然在此之前就已經有類似的儀器存在

只是他先申請了專利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

阿爾貝蒂就他的著作

《論繪畫》中簡單的提了一下

大概是這樣

古典技法的罩染和現代的直接畫法

在現在沒有那麼刻意的分開

如今一切為了畫面效果,混合技法盛行

國內比較有名的如郭潤文

暗部薄,亮部加白一層層上

石沖作為國內寫實和觀念同行的畫家

技法上可以說是如火純情

他與冷軍的不同在於

他的野心更大

他在挑戰人的心理

毛焰嗜酒如命

而畫面卻沒有一絲的焦躁

細膩的描繪著孤獨的浪漫

洛佩茲算是大師級的人物

他的畫里有時間

技法上夜是混合型

不像美國超寫實那樣執迷與固有色

奧德的畫明顯受倫勃朗和蒙克的影響

夢幻的光影和深邃的恐懼

現代繪畫技法從印象派開始發展開來

之前的庫爾貝喜歡用刮刀

德拉克羅瓦,透納,康斯太勃爾等亦對此貢獻良多

所以,繪畫的技法

其實就是對媒介的控制

即對油畫材料的控制

媒介即態度,比技法的實施更重要的,是思想

當油畫作為媒介滿足不了藝術家的創作慾望時

石灰,磚,粉,各種金屬

各種織物,纖維,聚酯,油漆等等

都可以成為藝術家的媒介

只有不會用的,沒有不能用的

只有用的好與不好,沒有對與不對

舉個明顯的例子,基弗

很難想象他到底是用什麼東西製作出來的

而且就算他什麼都不畫,光這尺寸就已經夠震撼了

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位於巴黎近郊

空間15米高,總面積3萬平方米

這些作品都非常巨大,基本長5米,高3米以上

[email protected]

微信

Mssdnb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