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做家務對孩子的意義有多大,你肯定不知道

當孩子逐漸長大,是否可以分擔一些家務活,成為家長們值得思考的問題。幹家務對孩子而言,究竟有多大的意義?

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受身邊環境影響較深,父母作為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從小灌輸正確的觀念並做出適當指導是孩子茁壯成長的重要因素。

這些年在我們的朋友圈中流傳著一則來自哈佛大學的論斷,稱幹家務的孩子和不幹家務的,未來將大不同。儘管在公開資料中,哈佛大學僅有一項針對城市男性公民的長期研究,顯示那些在童年時期有意願和能力承擔家務、打零工或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的男性,成年後在心理健康方面會有相對良好的發展,但大家紛紛轉發的行為至少說明,讓孩子做家務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1

家長看待家務態度很重要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家務是繁重而辛苦的勞動,讓一個自身反感做家務的家長去引導孩子學做家務似乎太過勉強,而這一現象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越發普遍。

一次,我去一位朋友那裡辦事。下午的時候,朋友接到她7歲兒子打來的電話。兒子在電話里跟媽媽說,他已經把米飯燜上了,正在炒菜呢,發現冰箱里沒有西紅柿了。

當朋友把這些內容告訴我時,我吃驚不小。一個7歲的小男孩,怎麼懂得在媽媽沒有回家的時候主動去做飯?問朋友是怎麼做到的,朋友說兒子上國小后,她做飯的時候會把兒子叫到廚房,告訴兒子哪些菜怎麼做,有時候她下班回家晚了,就會打電話讓兒子去做她教過兒子的那些菜,讓兒子做好了等媽媽回來吃。慢慢地習慣了,兒子回家看媽媽不在,就會自己張羅著做飯吃。

這位朋友還告訴我,她的兒子不僅能自己做飯,在媽媽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還會照顧媽媽。一次她說有點頭疼,在沙發上躺著,兒子就給她倒了一杯水,並給她身上蓋了床毯子,自己才去寫作業了。

這位朋友是做家庭教育工作的,她說沒有別的訣竅,只要讓孩子去做,孩子就願意去做而且能很快學會做。至於孝順,她說你只要告訴孩子說你不舒服,孩子自然就會照顧你。也就是說,要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覺得可以為媽媽做一些事情,以此來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責任心。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通過長達20年的數據收集得出結論,從3到4歲的低齡階段開始做家務的孩子,到了青年時期會反映出在教育程度、職業道路和人際關係上的成功。相當一部分家長對於這一分析結果並不驚訝,卻無法真正將其落到實處,因為這件事往往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否則毫無意義。

明尼蘇達大學家庭社會科學教授威廉·多爾蒂曾對《福布斯》的記者坦言,生長在亞馬遜叢林部落里的孩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像是獨立自主的公民,而我們的孩子,則是家務的消費者。斯坦福大學大學部新生指導中心前主任朱莉·林斯科特·海姆斯在她出版的新書《如何養育成人》中表示,家務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自治力和毅力,而這些都是成長為成年人的必需能力,如果不給孩子做家務,則剝奪了他們對於社會與工作的認知以及在完成任務中得到滿足感的權利。

2

從實踐中培養責任感

《怎樣做才不會寵壞孩子》的作者、哈佛醫學院心理學專家理查德·布羅姆菲爾德在書中寫道,如果你的孩子從未做過家務,那麼從今天開始讓他們學著做起來也為時不晚。

一位朋友的女兒,總是把自己的鞋子弄得很臟,刷洗起來很費勁。朋友就讓女兒自己洗了一次鞋子。朋友跟我分享,她女兒一邊洗一邊嘟囔說,沒想到鞋子這麼難洗。後來,她女兒穿鞋就十分注意,不再像過去那樣把鞋弄得很髒了。

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其目的不是為父母分憂解勞,父母們也不要往這個方面去想,讓孩子做家務,是我們對孩子從身體到心靈的一系列培養,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幫助。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包括在言語上和行為上讓他知道,他有選擇的自由,可以選擇自己做,或是求助於人。

3

和孩子討論,不獎勵做家務

心理學家理查德·布羅姆菲爾德認為,家長應該有一個清晰的想法,和孩子開誠布公、實事求是地討論你想讓孩子做什麼家務,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這種討論變得更有必要,因為孩子可能會產生惰性,或者希望從中得到獎賞。「如果你覺得應該讓家務勞動與獎勵結合在一起,這沒有任何問題,但只能對那些對整個家庭有幫助的家務給予獎勵,而不是鋪好自己的床這種理應自理的家務。」 布羅姆菲爾德說,「當孩子表現出想要幫忙的興趣,請把握住這樣的機會,更多地把家務和愛聯繫在一起,讓孩子在過程中產生更多責任感、成就感和相互幫助的親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