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越吃苦的孩子越有出息?很多父母都犯了這樣的錯

出處 | 親子微時光(wulibao23)

最近有兩位明星爸爸前後登上新聞,一位是帶著四歲女兒靈兒徒步76公里穿越沙漠的樂嘉,一位是把六歲女兒贏贏教成世界兒童高爾夫球亞軍的劉國梁。

其實,從兩個孩子最終完成的結果來講,父親們的教育都是成功的。但是具體看一看兩位家長的教育方式,我們可以區別出不同。

靈兒在走完全程之後,雙腳起泡,身上多處出現紅疹,在夢中還會驚恐地哭喊。

而贏贏在獲得亞軍之後非常高興,媽媽也在微博上稱讚劉國梁訓練時當教練,比賽時當球童,生活中當爸爸。

沙漠徒步和打高爾夫球兩項運動,都讓孩子們吃了不少苦頭。而兩個孩子,一個痛苦,一個快樂,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到底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擁有追夢的勇氣和樂觀的心態?這些經驗,父母都該看看~

01

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在興趣上吃苦

劉國梁在分享育兒經驗的時候說,不喜歡絕對不能勉強,沒有天賦絕對不能培養。成功的挫折教育,就是在孩子的興趣上推一把。

劉國梁的女兒贏贏沒有選具有先天優勢的乒乓球,而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高爾夫球,劉國梁表示尊重,並選擇陪女兒一起訓練。

雖然贏贏時常會遇到問題,在奔波各地比賽的時候會語言不通、水土不服,連續比賽身體會疲憊,但是無論發生什麼,她都有爸爸的鼓勵和指導。贏贏越來越喜歡這項運動,把自己的目標定為世界冠軍。

想要孩子真正懂得吃苦的意義,讓孩子在感興趣的事情吃苦是最好的選擇。追求卓越的路上,總是千難萬險卻又趣味叢生。當你支持他、陪伴他,他自然能學會直面困難、解決問題。因為孩子明白無論前路成敗,父母始終是堅強的後援隊,自己只需儘力就好。

02

強加給孩子苦難,是一種折磨

樂嘉在自己的微博中提到,在帶靈兒去沙漠遠足之前,自己曾經和孩子約定:

一、不可以無理哭鬧,哭要有哭的理由,不哭的孩子最美;二、無論發生什麼事,絕對不可以讓大人抱,要靠自己的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四歲的孩子,還不懂什麼是拒絕。而帶她出來的,是她最信任的爸爸,她會在最懵懂無知的時候默認了這些聽不懂的規則,又為此付出代價。

之前國外也有一對類似的夫妻,為了鍛煉孩子的毅力,讓其在暴風雪中長跑。最後孩子因為體力不支暈倒,又因為持續高燒住進了重症監護室。想一想,這些強加給孩子的苦難無異於家庭暴力。

所謂的挫折教育、吃苦教育,不是讓孩子去承受那些他沒法選擇的事情,不是剝奪孩子哭的權利和拒絕的權利。對孩子過於嚴苛,或許能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卻不一定能培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父母如果堅持一切必須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把孩子當成手下的一枚棋子指揮來指揮去,只會讓孩子在離開父母時變得不知所措,越來越喪失個性。

03

挫折教育,不必操之過急

挫折教育也應適度進行。這次樂嘉帶著原本就體質不好的靈兒穿越沙漠,讓孩子在整個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想必孩子在全程中體會到崩潰和無奈,遠勝於成年人心目中的成功和喜悅。

想起很多孩子在幾歲的時候開始學鋼琴,因為手不夠大,所以彈奏得不連貫。有些媽媽此時就會用打手板、懲罰孩子多練習等方法讓孩子一遍遍受罪,其實無需心急,過幾年骨骼長開,自然能流利彈奏。不考慮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就冒然進行挫折教育,實在是沒有必要。

我們在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時候,一定要首先考慮好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承受能力,超過孩子體力範圍、威脅孩子健康的事情不能做。

我們必須給孩子傳遞一個積極的信息: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這樣孩子才會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的鍛煉是有底線的,健康勝於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也要考慮。當孩子特別抗拒一件事時,家長的強制命令只會讓孩子在心裡對父母產生隔閡,對親密關係產生懷疑。這樣的動搖和懷疑會讓孩子一生背負痛苦。

世俗的成功標準是簡單的,只需要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有個看起來幸福美滿的家庭就足夠了。但是,如果孩子擁有了別人眼中標配的人生,卻不快樂,誰會為他的人生負責?

過度的挫折教育,就是一味打壓孩子的自尊心,讓他永遠不知滿足,也不會停下休息。他會變成一個只顧結果而不擇手段的人,畢竟曾經吃苦太多,只需要一點點利益就足以讓他動心。

唯有讓孩子樂於去吃的苦,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他能明白成長的內涵,可以看到付出辛苦之後的收穫。而單純憑父母想象,覺得為了孩子好,強迫孩子去體驗的挫折,就是一種不負責的暴力。

想要孩子獨立樂觀,就陪他在他的愛好上付出努力吧~這樣的孩子,前行時最有動力,也最有闖勁。一點一滴地將拼搏的快樂滲透給孩子,孩子就會明白,人生不苦,每一步前行都朝著既定的方向,每一分努力都積累著成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