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了培養孩子的專註力,聰明的父母做了這3件事!

比媽說:

比媽之前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很直白的披露了家長打斷孩子的後果。那麼到底該怎麼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呢?

今天我們來聽聽主編河馬哥怎麼說~

前幾天與朋友在她的繪本館聊天,到了晚上閉館,有一個6歲大的孩子還沒人來接,一直趴在地上看書。老師在一旁打掃衛生、整理繪本,也沒有打擾他。

過了會,孩子媽媽到了門口,讓孩子收拾東西回家。那孩子確實看入迷了,沒有回應。於是孩子媽媽著急地喊了幾聲:「回家還要做飯呢,快點、快點的!」

起初我也沒在意,旁邊的朋友卻說:「別打擾孩子,等他看完這一頁唄。」

媽媽等了兩分鐘后,見孩子還沒動靜,於是就硬拽著孩子走了,孩子邊走邊回頭,意猶未盡的樣子。

看到這一幕,不禁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

在一場俱樂部的圍棋比賽上,有個圍觀的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棋盤,一站就是一個上午;第二天又是如此,認真觀賽的他引起了一個教練的注意。

這個孩子就是曾被讓四子的情況下,戰勝日本棋聖、獲得過三個世界冠軍的九段圍棋手,常昊。

也許是興趣使然,但能將自己的注意力持續地聚焦到一件事上,這不就是一切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嗎

財富、成績是有形的像專註力等能力是無形的而無形的能力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往往也是家長在教育上容易忽視的。

沒有專註力,只是心裡狀態的缺失?

失去自信

《當代認知心理學》指出: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一個人要進行正常的生活、努力地工作與學習,就必須選擇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信息,排除無關刺激信息的干擾和影響。

可見,無法專註就容易受到干擾。做不好事情,便會受到批評,從而導致未來在學習或工作上畏手畏腳,慢慢變得不自信、膽怯。

失去好奇心和創造力

5歲的果果很喜歡玩積木,而媽媽經常指出她的錯誤,「本來是房子,卻搭出小汽車」、「1分鐘能拼出的形狀,卻用了十幾分鐘」等等,直接導致果果在玩積木沒有了耐心、並一本正經的按圖紙去做。

孩子認知世界時需要不停地探索,這個過程會調動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將「房子」改造成「車子」是孩子思考的結果。思考結晶沒有對錯,就像沒有對手機觸屏的顛覆,也就沒有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即使當時的觸屏體驗並不完美。

失去獨立性

幼兒在學步時,多數父母都生怕孩子跌倒。而歐美父母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即使孩子摔倒,也盡量讓他自己站起來。

從生理角度,父母過度保護,會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使幼兒前庭平衡不足。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孩子產生依賴感,選擇困難、易受干擾。

培養孩子的專註力,我們應該怎麼做?

1、避免責備的隱性傷害

比如幼兒喜歡撕書,那就給他不常用的書撕個夠。某些行為並不意味習慣養成,只是刺激觸覺而已。大聲制止反而擾亂孩子的心靈,留下陰影。

另外孩子喜歡自言自語,也不要嘲笑他的幼稚。或者胡亂念書時給予制止,少一些規則,多一些引導。

2、默默關注=更好的陪伴

距離產生美,不只適用於成人社交。孩子專心玩遊戲時,他沒有要求,我們可以不去指點、不用誇獎。如果加入遊戲,就以同齡孩子的身份參與其中吧!

3、不包辦孩子的興趣愛好

小孩子的愛好比較隨性,如果孩子畫畫沒有了耐心,可以讓他再接觸下陶藝、書法或者和顏色、顏料有關的活動。藝術是貫通的,強迫孩子一直做不喜歡的事,也許會適得其反。

如果想引領孩子玩的更深入,那就需要父母多做些功課,幫孩子找到不同的興趣點了。

『特別提醒』

電子屏幕可以偶爾接觸,但切記沉迷!電子屏的信息和畫面切換較快,這種被動接受、縮短消化的過程必然會影響孩子的理解力和專註力。

遊戲啟發

爸媽找些好玩的遊戲也會輕鬆提高孩子的專註力哦,河馬哥推薦一款,爸媽們可以試試!

做些數字卡片,比如:1-15。打亂后,爸媽隨便說個數字,孩子相應找出,找得越多獎勵越多!

該文由公眾號「親子早教分享」河馬哥原創

轉載請申請授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