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詩意人生|燕歸來,身何在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燕歸來,身何在

劉緒義

詩經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邶風 燕燕

詩經 燕燕(朗誦者:李海燕)

在現代很多女孩的姓名中,都有一個「燕」字,喜歡被人親昵的稱之為「燕燕」。是啊,這個名字有著說不出的簡潔和輕盈,鶯軟和嬌愛。在男人的眼裡,這名字本身就是一種風流:它可愛而不可近,可親而不可褻。即便捕獲了它的心,也擔心隨時可能飛走。這樣的鳥自有一種靈性,這樣的女孩更有一份自愛的品性。

然而,在古代,「燕燕」卻是春天裡人們傷心的見證。

我讀詩經,常常感慨這邶國的人不簡單,其文明程度不在成周之下。不僅詩做得好,而且情來得真。一首《燕燕》更是把人們的思緒拉回到了這個神秘的邶國。

說它神秘,一來是這個國家存在時間短,所地位置眾說紛紜,給人憑添了幾分神秘;二來,《邶風》里的詩,不僅詩人不如二南那樣自表身份、自述經歷,而且詩中的本事也是含蓄莫測。

這使我想起,為什麼古人在編選詩經之時,不把邶風與衛風編在一起,大約是有意要把帶有新風(一稱淫聲)的衛風與這神秘古樸的邶風區別開來。

讀詩經,我又常想,詩不能寫得太好,太好了,容易引起後人太多的誤解。

像前面那首《綠衣》,就因為寫得太好,致使後人打死也不相信毛詩序,寧願把它與後世悼亡詩聯繫起來,稱之為千古悼亡之音的先聲。這一首《燕燕》也是如此,也被後人視為千古判別傷離詩導夫先路。清人王士稹就說:「合本事觀之,家國興亡之感,傷逝懷舊之情,盡在阿堵中。《黍離》《麥秀》未足喻其悲也,宜為萬古送別詩之祖。」

如果從為文學而為文學的角度而言,說它是萬古送別詩之祖,一點也沒有抬舉它。然而,古人不是為了文學而文學,孔子編詩教詩,五百年間引詩用詩,都是要合禮義,明教化的。所以,詩中之送別,只是本事。本事的背後是人,人才是詩經的重心。有德之人則歌之詠之,無禮之人則諷之諫之。

揚之水說,《燕燕》之敘事,也有一個虛與實的問題。其實,何止《燕燕》,《邶風》裡面,甚至整部詩經都有一個虛與實的問題。何謂虛?虛就是詩人所敘之風物情懷,即即興所發之自然景觀;何謂實?實就是詩人所詠之情景背後的歷史本事。前者即情,後者即志。然而,這還只是其中一面。再細細回想,所言之志,卻在詩人吟詠中虛化了,而原本不過是興之所起的情卻在詩人眼裡實化。此之謂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生。

這首《燕燕》,毛詩序稱:「衛庄姜送歸妾也。」鄭箋解釋此本事之原委道:「庄姜無子,陳女戴媯生子名完,庄姜以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殺之,戴媯於是大歸,庄姜遠送之於野,作詩見己志。」「大歸」就是不容於國,不得不回娘家。後人總覺得毛序、鄭箋是多餘的,甚至是牽強的,僅僅以詩觀詩,就詩解詩,而無視詩中之史、詩中之情志。

此詩也是以「燕燕」起興。看燕燕,上下雙飛、羽毛舒張,是一派很好的春光。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我卻要把你相送。想我處此人倫大變,非常之情不能以常禮自禁,不知不覺「遠送於野」,「遠送於南」。真好比十里長亭,又十里短亭。直到你的身影遠去,任我登高而望也望不著的時候,我的眼淚早已堪比珍珠。讀到「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一句,就不能不令人想起晏小山的《臨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此情此景,景同心同。從此後,燕子去了,還會歸來;伊人遠去,春風不再。

或許是顧影自憐,或許是前車在鑒,詩人心中的傷感是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如果這樣,那麼詩中的女子也不過如此。然而,緊接著末章一轉,想起昔日姐妹們在一起的日子,她的為人是那麼可靠,她的心地是那麼厚道、溫柔、謹慎,處事是那麼周到,並且常常用先君的話來勸慰我。詩雖然只寫到這裡,然而其意卻似無法就此了了。詩人想到這些,自然會回想當年姐妹燕燕雙飛的情景,對遠去的姐妹更是會念念不己。焦琳對這一章解說得非常到位,「此言媯氏既去之後,念之而無時或已之情也」,「若以為稱述戴媯之賢,縱極其佳,而意已盡於所言」,但若解得庄姜之情,乃是「媯氏雖去而姜氏目中時不絕媯氏之影,耳中時不絕媯氏之聲,即戴媯之賢亦益生動,不但作評語斷定其人品已也」。

可以試想,這樣的姐妹,儘管在庄公生前,因生育問題,遠去的妹妹更得寵於丈夫,然彼此之間應該是關係較為親密的。史書上也載,姬完雖是戴媯的親生兒子,而仁德的庄姜也將他視為己出。要不然,她也不會不顧「婦人送迎不出門」之常禮,來一個長亭更短亭。所以鄭箋說:「婦人之禮,送迎不出門。今我送是子,乃至於野者,舒己憤,盡己情。」揚之不也說,此一章「見性情,見境界,見一真摯誠篤而不拘拘於爾汝之私的和厚胸次」(《詩經別裁》)。全詩復沓質實,卻把詩人對剛剛經歷過的那場人倫大變(即弒其君完)的一種氣憤,以及對戴媯喪子大歸的處境的深切悲懷,寫得感天動地。

自此以後,「燕燕」也就成了繼杜鵑之後又一種傷心的痴情的鳥。南宋詞人辛棄疾竟然在兩首不同的詩里把這個典故連用了兩次:看燕燕,送歸妾。

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看燕燕,送歸妾。

電影《阮玲玉》裡面那首令人迴腸的插曲,直唱盡了「燕燕」的傷情別緒:

「蝴蝶兒飛去心亦不在,凄清長夜誰來拭淚滿腮。是貪點兒依賴貪一點兒愛,舊緣該了難了換滿心哀。怎受的住這頭猜那邊怪,人言匯成愁海辛酸難捱。天給的苦給的災都不怪,千不該萬不該,芳華怕孤單。林花兒謝了連心也埋,他日春燕歸來,身何在」!

我一個大男人,也常常被這樣的詩歌所打動得濕濕的.

萬事如易,找到你了!

解鎖更多精彩內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