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原創 | 打造集體新經濟,實現城鄉共繁榮

農業不能致富並不是鐵律,只是需要極大的決心與嚴密的組織。不要相信私有資本的力量!

這幾年,高鐵全球布點……

這幾年,國家高科技行業爆髮式增長……

這幾年,基建全世界修地球……

……同樣

這幾年,國家工業去產能……

這幾年,環保大治理,關閉了大批工廠與作坊……

這幾年,消費萎靡不振,商業叫苦連天……

在國家層面,是喜訊頻傳,利好重重。處處展示著一個崛起中的力量。民眾的民族自豪感、人們的愛國熱情都是爆棚啊。戰狼2的火爆,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但一回到個人的生活層面,卻感覺這一切是那麼的遙遠。企業大量關停,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小作坊。失業人口,隱性失業人口的再就業,非常艱難。隨著預期收入的降低,消費的慾望也隨之下降,各地商業叫苦連天。(我就是一個商人,有大量親友在全國各地經商,雖然沒有數據,但這種情況絕對可靠。)

讓民眾享受到國家發展的成果,刺激萎靡的內需,關乎到每一個人的生活。

再度刺激房地產?無異於飲鳩止渴。

擴大基建,也只是重複建設,會造成大量的浪費。

高科技行業本就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量少不說,門檻還特高。

海外基建,能參與的民眾實在太少了。

那,目前還有哪些行業可以大規模投資呢?是的,農業,我要說的就是農業!

從改開以來,農業成了失去的三十年。聯產責任承包制說白了,就是農民又回到了單打獨鬥的歷史中去了。農村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一點點集體資產,也煙消雲散。集體經濟這一名詞都快要成為歷史名詞了!!!農業不賺錢,搞農業太累,成了農民們的共識。是啊,依靠個體的努力,在農業上發家致富的人鳳毛麟角。農民不務農,能怪農民嗎?農業的高投入,慢回報,高風險,不要說作為個體的農民望而卻步,就連民間大資本,也只是有選擇的介入農業。現在應當是到了扭轉這種局面的時候了。

前幾年紅紅火火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部分條件較好的地區得到了發展,至於發展得如何,我委實不知道。但我可以想到的是,農民的自由組合,就必然不會是一種普惠的農業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作為生產者的農民並沒有多少發言權。終歸是資本在其中決定。農業大學農業與農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農業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任大鵬說:「80多萬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相當一部分從註冊成立至今從未開展過活動,成為『休眠合作社』;國家財政補貼資金,定點支持『特惠』了一些合作社,而沒有用來建立普惠性的公共服務平台。」這話恰好印證了我的認識。

曾經風雲一時的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又如何呢?私有資本的介入能不能帶來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呢?私有資本的奢血本性,決定了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公司直面市場,信息及時,在合作中具有決定性作用。公司與農戶的信息不對稱,合作的鬆散化,以及合作的不平等性,公司經營的逐利性,註定了公司加農戶不會是一種良好的農業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只是資本在利用與盤剝農民與土地的價值而已。

現在還在建設的農村城鎮化改造、新農村建設,修路,架橋,建房,通自來水,通網,通有線電視,垃圾集中處理,路燈村村亮……煞是好看。是的,農村變漂亮了,農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但是我想問的是,農民希望的可持續的,穩定的收入來源解決了嗎?哪怕是住在皇宮,也得解決吃飯的問題。形式大於實質啊。

那農業問題要如何搞呢?

我的主張是打造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以國資為主,村集體為輔,高校主導,農戶參股,工農結合的一種新的合作模式。

曾經,我們投入幾萬億搞基建,

曾經,我們投入幾萬億搞房產,

現在,我們能不能投入幾萬億搞農業?解決困擾三十年的三農問題呢?

我看是行的。但要全國聯動,要從制度上建立一支強力的廉潔的農村產業人才隊伍,要確保黨的領導性與先進性。要從制度上保證科技下鄉村的動力源泉,讓高校與科技人才能在農村改革中獲得正當的收益。要從制度上保證農業科技在農村改革中的主導地位。只有農業科技先行與引導,新農村改革才可能成功。只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與壯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扶貧越扶越貧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在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中,國資應當佔主導地位。只有國資為主導,才能給農民以定心丸。但不是說國資就一定要直接進入村集體資產中。新農村集體經濟的建立,必須是朝向高科技,深加工的發展方向。這就意味著農產品的深加工必須有工業的支持。要建工廠,要宣傳推廣,要建立銷售渠道,這都是要大資金的。還要儘可能的還利於民,還要承受大風險,非國資不能也。私有資本的逐利本性,註定擔不了如此重任。不要相信私有資本的力量,自由經濟的參與必將是一劑毒藥。

現在農村的集體經濟,可能除了華西村,南街村,大邱庄,塘約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地方以外,基本上村集體資產都接近於零了。一窮二白形容當下的村集體不為過了。重建村集體經濟,資金的來源就必將是村民自籌加縣鄉政府參股。在高校的技術指導下,結合當地實際特色,或發展糧食種植,或發展特種經濟林、果的種植,或發展特種養殖,或發展生態農莊……慢慢的建立,壯大村集體經濟。

有科技的支持,有建立在縣城的國有深加工工廠為依託,有強有力的產業人才隊伍,村集體的重興必將不是迷夢。農民回歸農業,靠的是自願,要的是不降低生活水平,有更好的發展前途。科技,工業,農業的三結合,是吸引農民迴流的根本。農業不能致富並不是鐵律,只是需要極大的決心與嚴密的組織。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與壯大,必定會再一次促進經濟的騰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與壯大,必定再造一個輝煌的,一個工農業均衡發展,城鄉均衡發展的。

作者:雲泊天 夏朝之音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