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投資理財】FOF產品是怎麼選私募基金管理人的?

據了解,機構在渠道發行FOF產品,幾乎每場路演都有客戶經理問:你們FOF產品是怎麼選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這的確是一個困擾投資人多年的難題,而這正是很多FOF產品設立的初衷。

目前國內私募市場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私募基金數量超過27000隻,魚龍混雜,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挑選一隻「好」的私募基金?到底什麼樣的私募基金才是「好」基金?希望這篇萬字長文能給大家一些收穫和啟發。僅供大家參考!

一、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我們選擇FOF的子基金管理人,最根本、最底線的一點是要求大家賺錢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做投資、做資產管理,是要賺企業真正增長的錢,而不是賺炒作、講故事、吹泡沫的錢。

管理客戶的資金,基金管理人的價值觀和品德與業績一樣重要,甚至比業績還要重要。這就像一個樓的地基一樣,只有在堅實的地基上才能建造穩固的大樓。做事先做人,這個道理在任何行業、任何人的人生中都是最最最重要的事情。沒有這個,不要談其他。

去年一波迅速起來的牛市給私募基金大發展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但是我們看到很多根本沒親自做過投資的人都敢出來發行私募產品募集資金替客戶做投資,這很可怕,這部分人是覺得可以出來迅速搞一把,賺了就值了,沒賺做不下去了也沒什麼損失。這種投機的心態本身就反映出了管理人的基本價值觀有問題,是不負責任的。

舉個負責任的管理人的例子有一個我們第一隻FOF基金準備投資的子層管理人,第一波股災造成了他節奏的混亂,他自己管理的老產品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業績下滑,他主動提出來不讓我們投他,說需要時間調整一下情緒和節奏,等他自己覺得恢復常規狀態后再討論是否繼續合作。這是真正為投資人負責任的做法,是基本職業道德的體現,也是我們FOF基金選擇子層管理人非常重視的非量化指標。這些指標是普通投資人沒有機會去了解的,但確實是創造業績最堅實最重要的基礎。

私募機構的一個角色是資產管理人,另一個角色是個人創業者。第一個角色相對容易跟蹤,但第二個角色才是體現人性根本之所在,這裡包含了這家私募核心人員的人品、價值觀、寬容度、合作精神、分享精神,正是這些才能造就他形成一個什麼樣的第一個角色的展示。幾個核心的合伙人是基於什麼基礎走在一起的,過程中是怎麼磨合的,他們團隊的穩固才是好的業績產生的基礎。

我們作為一家私募機構,也屬於創業者,深知其中的各種艱辛和考驗人性之處。比如某量化投資擅長的公司,A合伙人盜用了B合伙人寫的模型后把B合伙人趕走,比如某主動管理擅長宏觀對沖的私募,他的實際看宏觀的團隊集體出走導致業績下滑。這些都是普通投資人、甚至金融業內的人士都不一定跟蹤得到的重要變化。這些變化對業績有著相對長期深遠的影響,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絕不是我們等一等,給他們時間他們就能改善業績的。

個人合夥創業和大家原來所在的公募、券商資管等平台的有大集團股東背景的時候是完全不同的,現在私募的核心人物也多是其公司的大老闆,能在原來公募的平台上做出出色的業績,未必能夠管理好一個公司或一個投研團隊。這些都是我們考量的重要內容。還有,一些管理人奔私成名后,管理的規模逐步增大,除了考慮到他及他的團隊投資管理的規模邊界、投資方向的邊界,更重要的是觀察他在個人財富得到巨大增長后是不是仍舊視投資為他最感興趣的事業,是不是公司就變得程序化商業化了,有一些已成名的基金經理已經慢慢的分心去投資影視公司、互聯網公司等等,這些不是說一定不好,但是看他的精力在往哪方面轉移,這些也對二級市場產品業績有巨大的影響。所以,投資跟所有的行業都一樣,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歡才能夠既在艱難的時候堅持度過,在富貴的時候依然如故的堅持。這些也是投資人無法觀測的內在因素。

我們認為「管理人的品質、賺錢的根本邏輯」是非常重要的根本,這個基礎如果是歪的,那麼無論他取得過什麼樣優秀的業績,這也是無法持續的,或者說這不是我們敢要的,因為裡面蘊含了巨大的潛在風險,這種風險一旦爆發對客戶而言是毀滅性的,絕不是市場簡單短期下跌20%那麼簡單。在本質價值觀、價值理念一致的基礎下,我們再去尋找投資策略、投資研究方法、對選擇標的的偏好等等不同風格的人進行投資從而分散風險。

二、只有純粹與專註,才值得信賴與託付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只有純粹、專註做投資的人,才值得我們將投資人的資金予以託付。什麼叫純粹?就是這些人是骨子裡熱愛投資(熱愛投資和熱愛金錢不是同一個概念),為了做好投資非常勤奮地去了解上市公司、去做基本面研究,投資收益對他們而言是第一位的。他們對自己管理的規模邊界有著很深刻的認知,運營公司並不完全是一種商業化運作企業的手段。

純粹意味著他們並不是整天算計我規模到多少億我就能收多少管理費,而是我應該怎麼做才能提高投資收益。比如,某私募公司A,要求所有的基金經理各自管理的規模都不允許超過30億的邊界,他們認為在這個範疇內才可以有效的替客戶賺到合理的收益,他們希望在替客戶賺取的收益中進行分成,而不是無限度擴大規模去賺取管理費。又比如,某私募公司B,願意拿出大量的公司成本投入在研究團隊的建設上,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防範大的風險和有機會覆蓋到更好的企業標的,最終為客戶投資到更好的公司賺取收益。

專註意味著他的時間精力大部分都放在投資上。

在金融行業從業十幾年,我們見過很多基金經理研究員。我的老東家在經過了2007年牛市后,不再輕易允許投研人員公開發表觀點、謹慎審批投研人員參加各類培訓演講活動。起初我們也很不理解,覺得公司過於保護基金經理,他們不出去路演,銷售怎麼做。後來慢慢的體會,這樣是對的,是對業績有好處的。

我們想想,一個基金經理如果天天把時間和精力耗在這種對外的演講和培訓上,請問他什麼時候做調研,什麼時候能安靜的思考投資,當市場發生突變時他怎麼及時的採取應對措施。後來有了微信,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和交流方式,我們都加入了很多群,基金經理也是。在很多知名券商的研究群里,裡面不乏有知名的私募大佬,有些人無時不刻在微信中發表言論。

這樣的管理人是不敢加入FOF的基金核心跟蹤池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知道這樣的管理人用什麼時間、用多少時間去做深入的研究工作。我們真正選擇的基金經理,不管取得什麼樣輝煌的業績,無一不是低調、專心投資、心無旁騖、甚至有點不識人間煙火,投資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再有天分,也需要一如既往常年的用功,不敢懈怠。這才是優秀資產管理人的本質。

其實客戶經理或客戶喜歡見到基金經理,非常可以理解,希望能跟他們做交流,隨時聽到他們對市場的看法也很正常,就像我們去醫院一定要見到專家跟我們說幾句我們才放心。可投資跟看病又不盡相同,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好的基金經理不願意輕易到處亂說,是因為他們覺得必須是內心非常堅定相信的東西他們才肯說,如果隨便應對了外面的培訓,不是把自己的思緒說亂了,就是在敷衍受眾。

我們作為客戶經理或客戶如果有條件其實更應該多了解的是基金經理的風格、為人、理念,至於他短期對市場怎麼看對我們自己在實際操作中毫無幫助,因為其操作也有可能千變萬化,影響他們操作的因素非常繁多和複雜。

所以負責任的基金經理不會給大家推介股票,因為即使他們看好了一家公司,他們操作的過程可能是漫長的,分多次的買入,可能中間考慮大環境的系統性風險、考慮產品的總體倉位等等,都會做可能的波段操作。買入后股價也可能繼續下跌,基於對標的公司深入常年的了解跟蹤,他們拿得住,也懂得在突發的市場環境下如何處理。這也是我們投資人選擇專業的基金經理為我們管理資產的主要原因。

三、透過內在看本質,探究業績背後的成因

統計數據能告訴我們,這個基金經理過去是什麼樣的,他管理的基金呈現出來什麼特徵,但是它不能告訴我們這樣的業績是由什麼組成的?是偶然還是必然?未來是不是可持續?他真正的投資風格是什麼?這個基金經理是真的擅長於這種風格還是湊巧?

一個專業做投資的人,其根本理念和原則變來變去是非常可怕的事。只有研究非常深入,他們才能有效固執地堅持度過其標的持有周期中比較痛苦的階段。通過數據,我們要去判斷基金經理的投資邏輯是什麼,與他的投資行為是否相符,是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比如,有的基金經理宣稱自己是價值投資者,通過精選個股來獲取超額收益。

但是,通過仔細的梳理真實交易數據,我們發現它過於頻繁調整倉位,換手率極高,平均持股時間也比較短。顯然,這位基金經理屬於「言行不一」。比如,有些基金在某一年突然發生了風格漂移,倉位控制、行業偏好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雖然變化不一定是壞事,但風格漂移往往意味著風險,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對這位基金經理的新風格進行觀察和確認。

通過數據,還需要細緻分析業績背後的組成。我們會進一步細化分析收益率的來源,分階段取數據進行交叉重疊分析。例如某基金經理在過去6~7年這個管理周期內,中間有一輪巨大的牛市,雖然總收益率看起來比較驚人,但是如果把牛市的階段除去,你會發現他的年化收益比之前低了好多。

這個時候就要判斷,他熊市的周期跌了多少,比如2008年,市場跌了70%,這個人只跌了20%,結合他整體的業績說明他回撤控制的很好;但是2012、2013年他的增長很小,說明他不是一個小盤股的風格。最終我們就要判斷什麼大的市場環境下適合配置這個人的產品,配置他的產品在你的整個投資組合里需要給你起到一個什麼作用。

關於回撤,也經常有客戶經理問到某個子基金的回撤到達多少,FOF基金就會馬上贖回。這不是能一概而論給出明確答案的問題,量化指標的意義不是機械地根據它做決策,而是給我們決策提供一個參考。我們的風控流程是子層短期跌幅過大時,需要馬上了解原因,探究大幅下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然後才能做出是否調整的判斷。

曾經一個子基金大比例投資了某個上市公司,之後該公司停牌,停牌期間遇到了股災3.0,按照指數收益法對停牌股票進行估值,這個子層產品出現了基金凈值短期比較大幅的下滑。我們深入溝通后了解到他們對該上市公司有著非常深入長期的研究和跟蹤,非常有信心在中長期有著優秀不俗的表現,我們最後的選擇是繼續持有。如果僅僅依靠量化指標,這個時候贖回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後來該公司業績爆髮帶來的大幅增長,你的客戶永遠享受不到了。

四、 投后管理,定性比定量更重要

我們決定選擇一個私募基金管理人,其實選擇的是他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不僅在於行業個股的挖掘選擇和配置,更在於他們對其認為真正好的東西合理堅持的能力和賣出時點的判斷能力。我們經常聽身邊的人誇讚自己說搞到一隻好股票,賺了多少多少,可是然後呢?這隻股票獲利多少你會賣出?賣出之後你投資什麼?這樣的成功是基於什麼?這樣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可複製性有多強?你敢把所有的可投資資產全倉投入么?這些都是投資管理能力的體現。

在選擇一個子基金管理人後,通常情況下,決定贖回或放棄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這就跟基金經理選擇是否重倉買入一隻股票一樣,事前的深入研究是最好的風控。投資之前,我們會從定量、定性對該子基金管理人進行多維度的考察和觀測,慎重的決策。而投資之後,只要這個基金管理人的基本面未曾發生重大變化,我們就會給他們時間,即使有短期的回撤,那麼我們也需要承受。

當然,頻密的溝通交流和跟蹤觀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當一個子基金周凈值回撤超過5%時,風控會自動預警,我們就會及時了解造成回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每個季度我們會對所有的子基金的業績做一個詳細的歸因分析,分解它業績的貢獻是由哪些因子組成,投資動作是否存在變形等等。我們更看重的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包括:投研團隊是否有重大變動,核心投資人員的穩定性,投資理念的一致性,管理規模是否超出了能力邊界等等。

五、沒有萬能的基金,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基金行業從業十幾年,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你給我推薦一隻好基金吧。」相信這也是金融從業人員被身邊的親朋好友問到的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想清楚一個問題,什麼基金對你而言是「好的」?「好」基金是一成不變的嗎?多長時間的「好」才算是「好」基金?

大家熟知的千里馬遇伯樂的故事,往往用來比喻人才也需要伯樂挖掘和賞識。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即使是千里馬,也不是什麼樣的活兒都能幹,它能日行千里征戰,卻不適合拉鹽車。同樣的道理對基金也適用,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一隻基金能適應所有的市場環境,不管市場如何風雲變換,它都能良好適應,那麼你基本可以判定這隻基金可能什麼市場環境都做不好。

了解自己。在尋找合適的基金之前,我們應該先比較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實際投資需求,別衝動,一定不能抱著「博一把」的心態去選擇產品、做投資。投資應該是一件持續一生的事情。在選擇基金之前,先系統性地梳理自己的家庭財富狀況,我們有多少資產可以拿去投資,這其中有多少可以相對長線持有,有多少需要保持流動性?有多少可以承擔大一些的波動、風險?有多少必須風險非常小?對每一類資產的比重如何分配比較恰當?能承受多大的風險、波動率?對投資收益的預期標準是怎樣的?等等。

如果我們投資之前能先冷靜地衡量好這些問題,我們後續的投資就會變得更有方向性,會理智許多。其實更準確的來說,我們賺的不是二級市場的錢,而是我們性格的錢。舉個例子,我以前所在的公募基金公司有一隻基金產品,從過去七年的收益率來看,它能夠排名全市場前五,這是一隻好的基金產品吧?可是,它的所有投資者收益加總起來是虧損的!

很矛盾的現象,但是在基金行業很普遍,為什麼?很多投資者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而選擇過早贖回。實際上,即使是2007年6000點申購這隻基金的投資者,如果持有到2009年,也回到當時申購的凈值,遺憾的是,很多投資者在2008年的大幅下跌階段無法承受而選擇了贖回。所以,要尋找「好」的基金,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

了解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是一隻基金的靈魂所在,基金經理也是人,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能力的波動曲線,這是由多種複雜的因素累加形成的。我們所定義的好的基金,一般都有突出的投資風格和偏好,也有比較明確的適合的市場環境。在了解自己投資需求的基礎上,我們分析當前及未來的市場階段和風格,然後再去尋找合適這種風格的基金。這就涉及到投資的組合配置、持續跟蹤和動態調整。

1998年契約式基金在誕生后,經歷過三輪大熊大牛的周期,讓「理財」、「財富管理」為越來越多的客戶所重視,也使得FOF基金在國內應運而生。就像最開始大家都自己炒股,因為就那麼幾家上市公司。隨著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上市,良莠不齊,股票不好選擇了之後,契約式的基金產品應運而生,出現了基金經理這個專業的群體。

那麼專業做二級市場的人和團隊越來越多了之後,加之各種產品策略、衍生工具不斷出現,選擇產品變得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有專業選擇產品、選擇二級市場投資管理人的團隊出現,這就是專業的FOF團隊。

目前國內市場上有不少FOF基金,很多FOF基金就是簡單地選擇二級市場上最知名的基金經理,然後把募集到的資金在這些人的產品中進行簡單分配,這是一個誤區,市場上已經有些機構做出了這樣配置的FOF,其業績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

主要原因就是每個知名的私募大佬也都有不適合他風格的市場環境出現,也會有他業績波動的大周期,當他業績出現比較大波動的時候,我們是繼續堅定持有還是贖回,是繼續加倉還是減倉,這都需要非常了解他的風格以及對當時的市場大環境有判斷能力才能決定。選擇基金管理人不僅需要事前的研究分析確定,還需要投后管理、動態調整,這是事後的跟蹤及平衡能力。市場上不存在萬能的基金,在相應的市場環境下配置合適的基金才是最好的。

六、 投資是一件長期的事情,需要時間積澱

尋找到可以持續賺錢的道路,是投資上非常重要的事,培養自己一個好的投資習慣和心態也非常重要。人的本性是貪婪的懶惰的,如果不刻意用好的正確的習慣約束自己,長此以往很容易走上歪路。

一個真正價值型的投資經理,在去年那樣大的瘋狂的牛市裡肯定很煎熬,明明按照價值衡量體系所有的東西都貴,一些完全沒有實體業績支撐但「飛在風口上的豬們」反倒大幅超越有很好業績支撐的公司,股價飛到了天上,買了就浮盈很多。這個時候也許他抄幾隻短期賺個快錢是很容易的,可是這就破壞了他長期堅守的投資習慣,人會為了某一次僥倖再嘗試下一次以致更多次,這對個人的修為、職業的修為是很致命的誘惑和破壞。

作為個人投資者也一樣應該養成一種好的投資習慣、投資心態,投資理財畢竟是我們一直要持續做的事情,看長期、看穩定、找適合的人幫我們管理、有效的分散才能長久。切記我們炒股也好,投產品也好,最終目的是為了長期賺錢,不是為了短期的爽快,也不是計較短期波動能夠解決長期的投資策略問題。

大家應該在清晰了解自己的投資需求、選擇產品和管理人上多花功夫,買入前多做功課,一旦理智地投入進去,應該適度長期持有,而不是每天每周看凈值,讓凈值短期的漲漲跌跌影響我們正確的投資心態,或者短期內頻繁的調整更換產品,這樣不僅不會有好的投資收益,也影響了大家的生活,這就背離了你要找到專業人士替你投資的初衷。所以,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機構來做,與時間為友,立足長遠,選擇一個好的基金管理人並長期持有吧!

想要進一步了解相關投資機會,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諮詢:

1、撥打諮詢熱線400-080-5828(推薦)

2、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預約,獲得資深理財師免費諮詢服務。

格上財富: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選陽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財產品,為您的資產增值保駕護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