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敲響幸福之門

2006年美國的著名學府哈佛大學開設了一門名為幸福的課程,很快《幸福課》就風靡校園,受追捧的程度甚至超過當時的王牌課《經濟學導論》,被認為哈佛史上最受歡迎的課程。這門課程的主講老師,泰勒·本-沙哈爾博士卻跟他的學生說自己曾經不快樂了30年。從大學部到博士沙哈爾就讀於哈佛大學,在這所全球最優秀的大學里,他的成績屬於優秀中的優秀,同時他還是一流的運動員,在社團活動方面也非常活躍,但是這些都沒有給他帶來持久的幸福感,因此他開始著迷於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沙哈爾觀察周圍的人,誰看起來幸福他就向誰請教,他讀了所有有關幸福的書,從亞里士多德到孔子,從古代哲學到現代心理學,從學術研究到自助式的書籍等。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幸福,我們也被教育著應該獲得幸福,然而,如何獲得幸福的資訊卻非常缺乏。從國小到大學我們有真正上過幸福課嗎?在這16年的讀書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幸福,也從小就被告知應該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然後如何獲得幸福的資訊卻非常匱乏。我們不妨簡單測算一下,從國小一年級開始上學,到大學讀完大學部,在這16年中,我們大概學過2萬個課時,但是回顧一下,哪個小時,哪一節課是告訴我們如何獲得幸福的呢?答案是幾乎沒有。我們人生追求的一個目標如此熟悉的一個概念就變得如此陌生了。

沙哈爾博士說人生與商業一樣,同樣也有盈利和虧損,把負面情緒當做支出,把正面情緒當做收入,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的財富上就算盈利了。「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也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而它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的。」這番話讓很多人與他產生了共鳴。我認為他說的是一個「幸福銀行」的概念,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幸福銀行的賬戶,每一次的收入是正面情緒,每一次的支出是負面情緒,每一個人都需要有花錢有支出的時候,只要保證賬面上總體來說收入大於支出就可以了。

美國有一部有名的電影叫《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翻譯過來叫做《當幸福來敲門》,而我卻一直覺得翻譯成《敲響幸福之門》更貼切一些。幸福不是等來的,不是一個被動的等待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探尋的過程,哪有坐在家裡什麼都不幹,幸福就找上門來了,就像我們誰也沒見過天上掉餡餅一樣。我最想告訴大家的是,幸福不是等來的,沒有人保證你一定會得到幸福。無論是誰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也許我們會跌倒,也許我們會受到很多的挫折,但是這一番追求幸福的本身就是幸福感的來源。人生真正的幸福,可能遠大於簡單的事業上的成功,金錢上的收入,我們對於身邊的付出以及從他們那裡得到的愛也比成功來得更為持久,更加重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