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思考】明星表演崩壞只是表象 國產電視劇產業鏈早已環環失靈

導語:「真正要解決表演崩壞這個問題,首先還是得從杜絕收視率造假做起,只有評價體系恢復正常,市場才可能實現好作品好收視、爛作品爛收視的正向反饋機制,才可能實現行業的自我凈化。」

最近兩天,一篇由編劇宋方金「卧底」橫店發回的實錄,再次刷新了人們對國產劇表演的認識底線。這篇實錄披露,如今的國產「IP劇」(改編自網路小說)拍攝現場,演員可以不背台詞,導演可以不看演技只看臉,而大半的戲份竟由替身出演,「表演」這門久遠的行當,正在一步步被毀掉。

演員靠綠幕摳像演戲的醜聞言猶在耳,替身成「正主」、「正主」卻不演戲的不良之風,竟然開始席捲國產劇片場,這無疑讓聞者驚詫,路人也悚然。質量每況愈下的國產劇,就這樣走向全盤崩壞嗎?

主演15天就拍完一部劇 一場戲竟有30多個替身

宋方金是電視劇《手機》《人活一句話》《逃離無名島》等劇的編劇,這兩年在電視劇圈熱心為行業發聲,對業內不良之風常常語出驚人。這一次他扔下的「炸雷」,來自一次在橫店片場的探訪。經過與業內一位資深演員的深入對談,他揭露的片場演戲實錄令人憤怒,連知名演員顏丙燕也坦言「有噁心想吐的生理反應」。

宋方金介紹,這位資深演員曾與陳寶國、陳道明一同演戲,經歷過國產劇精心製作、唯藝術至上的年代,然而這兩年在橫店參演的「IP劇」,卻屢屢遭遇表演行當的崩壞。仗著一張臉和人氣的「鮮肉」演員們,往往只給出15天的時間來拍攝,所使用的方法則是所謂的「表情包表演」,「表演各種角度,各種表情,需要四五個環境變化時,要不對著天拍,要不對著大樹,要不對著個牆,把他的臉拍完,剩下的場景都由替身完成。」

劇組為了趕工,一般也會分成A、B、C等多組同時拍攝,就連主演之外的普通配角也都有替身,演員在其他組時就讓替身來演。最驚人的是,「有一場戲拍的是大全景,拍戲的三十多個人,全部是替身,沒有一個是正身。」

指望這種「表情包表演」和「替身演戲」還能磨出精品電視劇,無疑是痴人說夢。宋方金說,這位資深演員經歷過電視劇的黃金時代,知道什麼是好的創作氛圍,「連陳寶國這類的大咖都是全程在組,沒有戲份時也在片場看別人演。所有的演員拍戲前和拍攝期間都是琢磨怎麼演戲,演員之間、和導演之間都要互相交流,大家是鉚著勁兒把戲拍好的。」而如今,不光是「鮮肉」演員在組的時間極少,演員們之間也從不交流,沒戲份時都外出接綜藝、跑通告,「過去誰拍戲時離開劇組會讓大家嗤之以鼻,如今誰留在劇組反而成了怪事。」

明星表演崩壞只是表象 電視劇產業鏈環環失靈

借演員之口來說電視劇的亂象,宋方金說,其實是把演員放在了風口浪尖,「他們的問題更容易被看見」。但實際上電視劇創作風氣的敗壞,不只出在演員的問題上,而是整個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在失靈。

「這兩年市場迷信『鮮肉』演員和『流量明星』,早已從編劇中心制、導演中心制變成了演員中心制。」宋方金了解到,製片方動輒花上七八千萬元的片酬,但演員往往能給的檔期也就不超過一個月,劇組就會根據演員的檔期確定開拍日期。「三個月寫劇本,三個月拍攝,劇本要趕著寫,片場要分組趕著拍,這種著急上馬、倉促拍出來的作品,怎麼可能談得上精雕細琢?」

宋方金說,「劇本是一劇之本,現在反而成了最次要的事。」他以前接手劇本改編,用一年時間來寫劇本都很正常,等劇本磨好了才能確定開拍時間、組演員班底。如今這些「IP」劇,本身的文學基礎就相對較弱,虐戀、狗血情節堆積,劇本改編的時間又短,拿出來的自然是套路化的爛劇本。

到了片場,負責質量把關的導演們也開始「放水」。宋方金所採訪的演員就透露,如果放在過去,演員們不背詞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嚴苛的導演那一關就不好過。可如今,導演對放水的表演也視而不見,不會背詞有副導演提詞,沒時間出鏡有替身代替,「只要關鍵戲份時演員露臉了,就萬事大吉。沒有演員之間演技的較量,沒有現場調度和表演的設計,更遑論藝術造詣了。」一部演員沒演技,中遠景戲份全靠替身,製作也馬馬虎虎的「水劇」、爛劇,就這樣在眾人的「合力」中誕生了。

恢復正向的評價體系 淘汰爛劇實現行業自凈

這樣倉皇上馬的電視劇,拍出來多半就是爛劇和雷劇,照理說應該很快就被觀眾所鄙棄。可根據宋方金的了解,目前這種拍劇方式現在正在成為主流,整個行業的風氣崩壞幾乎無可挽回,這也是其文發表后引發業內震動的主要原因。

電視劇《我是特種兵》導演劉猛就直言不諱,如今這種作風不光出現在「IP」劇里,現在片場里當紅演員不搭戲已成常態,就連小演員也學樣,「根本不拿這個飯碗當回事」。究其根源,中廣聯編劇委員會副秘書長、編劇余飛認為,問題還是出現在不健康的電視劇市場環境上。在他看來,即使爛劇仍能存活,甚至成為市場主流,說到底是正確的電視劇評價體系無法建立,而資本的力量就在其中作祟,「收視率不好可以造假,網路播放量不高也可以做高,只要資本捨得花錢,演技差的演員可以做成對觀眾吸引力大的流量演員,爛劇也能被吹成一朵花。」

這兩年,大量行業外的資本進入影視劇產業,買「IP」、請「流量演員」、砸錢做劇。余飛說,這類資本作為製片方,目的就在於短期內迅速變現,對藝術質量的追求自然退居其次,「只要收視率和播放量最後是好的結果,沒有人會關心劇的品質到底如何。」余飛指出,當這些資方將「大IP」「小鮮肉」和「高收視」「高流量」進行捆綁,這種劇作類型必然成為電視台和網站等平台趨之若鶩的選擇。

長此以往,這類爛劇就成了市場主流,而真正靠品質說話的作品,反而因為被虛假收視率和數據打壓,變成了所謂的冷門。在余飛看來,「真正要解決表演崩壞這個問題,首先還是得從杜絕收視率造假做起,只有評價體系恢復正常,市場才可能實現好作品好收視、爛作品爛收視的正向反饋機制,才可能實現行業的自我凈化。」

來自北京日報

娛樂新觀察犀利觀點敏銳洞察潮流態度新視角觀娛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