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瀋陽:抗戰勝利親歷者的回憶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王鐵牛教授的油畫《歡慶東北光復》,濃墨重彩地再現了當年瀋陽民眾歡慶抗戰勝利的情景,此油畫現存於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瀋陽:抗戰勝利親歷者的回憶

文/安平

《今日遼寧》2015年第08期

1945年8月8日,蘇聯發表聲明:由於日本公然拒絕《波茨坦公告》,為迅速恢復和平,「從明天即8月9日起,蘇聯將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9日零時,蘇聯元帥、遠東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率領157萬蘇蒙軍,在夜幕掩護下,以龐大的裝甲兵和航空兵為前導,兵分四路,其中第一路從外貝加爾湖向長春、瀋陽進攻……據蘇聯老兵瓦西里·伊萬諾夫回憶,「那一天的天氣異常惡劣,日本軍放鬆了警惕,睡起了大覺。」剛從歐洲戰場歸來的蘇軍征塵未洗,長驅數萬公里,突然出現在偽滿洲國地平線上,「僅僅半個小時,日本關東軍的前方部隊、後方指揮機關,均處於戰爭狀態。」

8月10日已有勝利消息傳出瀋陽的愛國人士在監獄中發起了暴動

隨著百萬蘇軍摧枯拉朽式的迅猛攻擊,日本關東軍一觸即潰,身處戰爭前沿的瀋陽民眾已經隱隱約約地感到日本要戰敗投降的跡象:蘇聯航空兵大規模空襲瀋陽日軍,炮聲響徹全城;街上的日本人也不像以往那麼囂張了;大批的日軍開始往火車站方向倉皇撤退,有的日軍都沒有攜帶槍支武器。

8月10日,日本天皇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分別電請中立國瑞典、瑞士將投降意圖轉達給中、美、英、蘇四國。因此從這一天開始,「日本人要不行啦,抗戰要勝利啦」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就已經在瀋陽民間悄悄地流傳著。

到了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已經是瀋陽民間公開的秘密。

當時17歲的「復華黨」組織者徐延剛被日本人以「違反滿洲國治安維持法」的罪名判處無期徒刑,關押在「奉天第一監獄」里,「我們每天都得出工,但8月15日沒有人讓我們出工,大家感到很奇怪。」徐延剛說,這天晚上11時左右,忽然聽到監獄外面響起了隆隆的炮聲,很多人開始猛砸牢門。原來是被關押的『政治犯』——反滿抗日誌士們得知了日本投降、監獄看守要將他們就地槍決的消息,決定奮起反抗,組織了大規模的暴動。

「監獄的上空被炮火映得通紅,200多名犯人破門而出,我也跟著往外跑。」

徐延剛回憶說,監獄的高牆上架著電網,那些『政治犯』早有準備,他們把棉被鋪在電網上,翻身越牆。由於未能及時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事先沒有做好準備,徐延剛沒能在這次暴動中逃出去,他親眼看到日本看守拿著刀將「犯人」們趕回來,兩名人剛剛爬上牆頭就被日軍砍成了兩截。

8月16日,日本投降的消息傳遍了瀋陽,但是看守監獄的日本人還是很囂張;到了8月17日,他才和另外三位「復華黨」人一同逃了出來。長期的監獄折磨和繁重的勞役使『政治犯』們都瘦成了皮包骨頭,徐延剛虛弱得連路都走不了多遠,在家裡養了半個多月才恢復過來。[①]

日本投降啦我們再也不是三等國民了盛京醫學院上升起了國旗

1927年出生於遼寧錦縣(今凌海市)石山鎮的丁吉暢,當年是偽滿洲國國民高等中學(簡稱「國高」)化學科的學生,[②]8月15日這一天,他正在「奉天造兵所第6製造所」[③](火藥製造所)「勤勞奉仕」(即義務勞動),具體工作是檢查硫酸、硝酸濃度和統計殘餘廢液。如今88歲的丁吉暢老人耳聰目明,每日依舊讀書不倦。他面色凝重、不疾不徐地講起了70年前的往事:

「聽說日本投降了,同學們都樂壞了,跳高的樂啊,有個同學李清河高聲喊道,這下可好了,可下由三等國民變成大國國民啦!太幸福啦!太好啦!我成了大國國民啦!」

原來在偽滿時期,日本人規定在「滿洲國」常住人口中,日本人是一等國民,朝鮮人是二等國民,人是三等國民。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備受外族歧視和欺凌,連吃碗大米飯都是「經濟犯」,還要被逮捕入獄。

同學們揚眉吐氣,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多年來的愁苦情緒一掃而光。

日本投降了,造兵所把實習的學生們都送回了學校,這時候學校也停課了,學生們都放假回家。走到大南門附近,丁吉暢第一眼就看到教堂上懸挂起了國旗,盛京醫學院的大樓上也懸挂著國旗,太高興了!終於看到我們自己的國旗了,我們再也不是亡國奴啦!

8月15日的瀋陽,街道上很平靜。丁吉暢老人說還能看到攜帶槍支和戰刀的日本士兵在街上行走,只是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威風,老百姓們也不搭理他們,大家都在互相詢問著,「國軍什麼時候來啊,」「快啦!快啦!」。還有人說「什麼國軍啊?他們都不抗戰!」

第二天,瀋陽上空來了一批美軍的B24運輸機——飛機超低空飛行,飛行員的面孔清晰可見,老百姓們都歡呼雀躍。美軍飛機撒下了大量的傳單,因為在解放戰爭時期做過報務員,丁吉暢老人的記憶力超好,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地說起了傳單的內容:

我們是美國空軍來瀋陽慰問盟軍戰俘,請給我們一個方便的降落地點,鋪上十字標誌,降落以前請允許我們把攜帶的物資空投下來。

天上飄下了五顏六色的降落傘包,盟軍戰俘營和瀋陽城迎來了解放的曙光。

勝利日只能在暗中道喜三天後瀋陽街頭迎來了八路軍

抗戰勝利了,重慶、延安等地的民眾已經大張旗鼓、載歌載舞地盡情狂歡,但是瀋陽人民不僅獲知抗戰勝利的消息嚴重滯后,而且在獲知抗戰勝利的消息后還表現得「波瀾不驚」,這又是為什麼?

原來,身在淪陷區的瀋陽不比處在國統區和解放區的重慶、延安等地,還有大量未繳械投降的日本關東軍到處流竄,大大小小的漢奸們有的東躲西藏,有的還在公開活動。因此抗戰勝利的前幾天,表面上看瀋陽什麼也沒有改變,廣大民眾長期處在偽滿和關東軍高壓統治下,一時間還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大家只能暗暗地互相道喜。直到8月19日,蘇軍兵臨瀋陽,攻佔東塔機場,繼而佔領關東軍司令部,解除了5萬日軍武裝,當了14年亡國奴的瀋陽人民才獲得了最終的解放。

蘇軍解放瀋陽后,八路軍冀熱遼軍區第16軍分區的4000名官兵迅速向瀋陽挺進。面對這支人民自己的部隊,蘇軍堅決反對八路軍入城,並調動部隊包圍了八路軍乘坐的火車,不準下車——蘇軍要把瀋陽等東北大中城市交給與之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國民黨政府。進過多次交涉,最後蘇軍允許八路軍可以下車,但需要駐紮在城外30里的蘇家屯。

這是一次難忘的「入城儀式」。八路軍戰士下車集合,在瀋陽站前的廣場上排列成四列縱隊,沿著今天的中山路自西向東,軍歌嘹亮地闊步行進,準備穿過瀋陽城,徙步前往蘇家屯。

八路軍入城的消息早已轟動了瀋陽城,飽經磨難的瀋陽老百姓高呼著「抗日戰爭勝利萬歲」等口號湧向了火車站廣場。

市民張相華老人當年還是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站在大西路匯芳園衚衕口,他親眼看到了八路軍入城式的盛況:

「前面的戰士扛著輕重機槍,後面的戰士扛著步槍,還有人在後面扛著紅纓槍。戰士們大多穿著肥大儉樸的粗布軍裝,也有繳獲的軍裝,少數人穿著便裝。穿軍裝的戰士們都佩戴著八路軍臂章,衣服不新但也不臟不破,像是來走親戚的。」[④]

激動萬分的瀋陽民眾有的失聲痛哭,淚水模糊了雙眼,有的上前撫摸著戰士的軍裝和鋼槍,久久不願放手,人們沒有像樣的食物送給八路軍戰士,因為偽滿14年的亡國奴生活,人不能吃大米白面,只能吃糠麩橡子面做的「建國餅」,最好的糧食就是高粱米,軍民眼含熱淚、執手相看……

此情此景感動了蘇軍,蘇軍將領當即決定受到人民愛戴的八路軍不必駐紮在30裡外的蘇家屯,改駐瀋陽小河沿一帶——八路軍駐紮在瀋陽城裡,生活在了人民群眾中間。

此後,為了保家衛國,保護來之不易的抗戰勝利和幸福生活,瀋陽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父母送兒子、妻子送丈夫的參軍熱潮,許多年輕人跟著共產黨,為了解放全,轉戰大江南北。

註釋:

[①]陳嬋嬋:日本投降瀋陽沸騰,《華商晨報》2005年9月15日。

[②]當年的國民高等中學,通稱國高。公立國高學校少,錄取學生也少。以當年考入奉天二高為例,偽滿洲國報名2000餘,錄取165人。公立國高之外,私立國高有很多,學費高,但很容易考入

[③]即原來東北軍的「東三省兵工廠」。

[④]高巍:《「抗戰勝利日」的瀋陽記憶》,《華商晨報》,2014年8月30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