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探秘陸金所被「擠懟」背後不為人知真相

網貸之家訊持續了近兩天的「720陸金所風波」,目前已告平息。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很難想象,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高富帥」平台陸金所,竟然會因為一張未經證實的模糊截圖,一度遭遇投資人集體「倉皇出逃」的局面。

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這一事件發生在別的任何一家平台身上,又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復盤】

7月20日上午開始,一張模糊的截圖,悄然在互聯網金融圈流傳開來,信息內容大意是:陸金所被領導點名,要被整治了,投資人們趕緊撤資。對於該截圖的信息,不少業內人士

一開始更多是抱著懷疑甚至嗤之以鼻的態度:陸金所背靠平安集團,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航母企業,放心吧。

此後,這張截圖以人們意想不到的速度,在各大微信群、朋友圈傳開。不少吃瓜群眾嚇住了:「真的假的?陸金所不行?要撤資嗎?」也有一些業內人士對此事表態:現在的金融形勢,風聲鶴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安全起見,還是先撤資吧……

慢慢的,隨著傳播面的擴大,不少投資人開始信以為真。20日傍晚時分,陸金所發布了官方公告,對此事回應稱:「目前,陸金所經營管理一切正常,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儘管如此,人們依然將信將疑。有投資者表示:「我XX證券的朋友讓我趕緊撤資」、「這公告不痛不癢的,而且無數事實證明,謠言,往往就是遙遠的預言。趕緊撤吧。」與此同時,各種版本的傳言繼續傳導,投資人加速出逃。

20日晚間至次日凌晨,陸金所的投資人「債權轉讓」項目激增近萬筆。此後,高峰時高達近1.5萬筆。

不過,從第二天(7月21日)中午開始,陸金所平台上的個人債權轉讓項目,大幅減少。市場信心逐漸修復,部分投資人趁機「抄底」,大批收購債轉項目。截至22日15:30,轉讓項目只剩下不到30個了。

風波終於得以平息。

此次事件,為行業、為投資者,也上了深刻的一堂課,值得被這個行業銘記與反思。

【追溯】

「720陸金所風波」是如何造成的?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說法。對於信息源,陸金所方面人士透露稱:還在調查。

有人說,是跳槽去某理財公司的經理們「搞的鬼」;也有人說,最近的「64號文」(《關於對互聯網平台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叫停金交所產品,陸金所正好撞槍口上了;還有的說法是:在央行上海總部一個工作會議上,領導提了一嘴陸金所,是為提示風險,並非批評。結果,有人將此事擴大、擴散出去。經過傳播,最後變成了陸金所「被點名、馬上開整」的傳言。

總之,傳言或者說謠言,被傳得有模有樣。

「一個小小的謠言,就搞得轉讓區的收益率高得飛起,這個謠言本身就是在煽風點火,破壞金融穩定。」一位陸金所的前員工表示,「退一萬步來說,陸金所經不起查么?早在證監會的劉主席在人行副行長的任上就來調研陸金所了,後來銀監會就如何監管P2P還來徵求陸金所的意見,不才有幸參與其中,至今清楚記得不自融、不做資金池等監管紅線。以我本身的經歷來看,陸金所對待監管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起碼是銀行級別甚至高於銀行級別的。」

即便如此,很多投資人不明真相,嚇得倉皇出逃。值得注意的是,陸金所的不少用戶都屬於風險厭惡型投資人,他們膽小甚微,或對風險並沒有自己的判斷:當初糊裡糊塗或者聽身邊的人一說,就進行了投資甚至重倉,而一旦市場上出現負面消息,便迅速撤離。羊群效應十分明顯。

《烏合之眾》中有一句經典名言寫道: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沒辦法,社會太焦慮了,這都是被逼的,」有投資者坦言。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最近這類事情很多,各行各業都有,因為我們的市場始終缺乏一個透明的遊戲規則,告訴別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所以人人自危,恐慌便會被無限放大。」

在感慨國內網貸投資者心理何其脆弱的同時,不少網友紛紛在網貸之家相關板塊留言,呼籲監管部門吸取經驗教訓,為投資者創立一個健康的投資環境。

【反思】

當平台遇上負面消息,人們表現出來的態度並不相同。

以紅嶺創投為例,它每次自曝負面時,紅嶺創投的冬粉是以戲謔地口吻:老周又爆負面了,嚇得我趕緊又投了100萬壓壓驚。

而另一家深圳的P2P平台融金所,當初面臨政策難關時,不少投資人與行業人士紛紛撰文力挺融金所,呼籲維護P2P行業信心與穩定。

2015年9月7日晚,融金所被經偵調查。業內引發了極大反響,投資人如驚弓之鳥,恐慌情緒瀰漫,而當地平台亦人人自危。同行們奔走相告:融金所是廣東地區的標杆平台,現

在碰到的政策難關也將是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宜過度誇大。「試問有幾家平台有信心獨善其身呢?還望行業同仁及相關媒體切莫落井下石或幸災樂禍。」「金融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負面消息容易引發『金融踩踏事件』。」

這與此次陸金所風波中投資人、行業從業者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有著較大的差異。

恐慌,除了是對政策風險的擔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則是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平台及投資風險缺乏認知。

什麼是P2P網貸?泛亞、e租寶、中晉資產等線下理財與P2P區別在哪?如何看待平台背景、業務、風控實力?如何評判一家平台的負面消息?很多人(包括社會各界、投資者、從業者)其實並沒有真正搞懂這些。對於風險,他們幾乎全無概念,盲目聽從他人推薦,或是「唯背景是從」,出事後就全盤否定整個行業的人,比比皆是。

某國有銀行的一位老行長,當初重倉e租寶,並推薦他的親朋好友投資e租寶。有人告訴他e租寶的風險時,他不相信,還反問道:你還能比我更懂金融?

這些年,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在資本助推下迅速擴張、跑馬圈地,然而,跑得太快了,一些基礎性的工作並未跟上,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問題便暴露出來。加強投資者風險教育、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或將成為各大平檯面臨的共同任務。

需要指出的是,眼下各大平台多在試圖說服投資者,自己十分合規、背景很牛、獲獎無數,然而,對於風險,隻字不提,或盡量掩飾,以至於投資者對平颱風險缺乏充分的認知。所以,當負面出現后,投資者的信心瞬間崩塌。

沒有充分的了解,又何來熱愛與忠誠度呢?(網貸之家 文/牧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