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臨危受命」的資深銀行家

銀行家系列:

周小川「接班人」引熱議!但這些央行政策不會變

易綱二三事:讀書人、感恩者與責任感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書生、銀行家、改革家

經歷了股市巨震、千股停牌、兩次熔斷,多次身陷「去職」傳聞的前任證監會主席肖鋼,在2016年2月20日早上與劉士余完成了握手交接。劉士余成為第八任證監會主席,迄今一年有半。

劉士余屬牛。當他受命於危難之時,段子手們紛紛發揮才華,按其名字的諧音,期待股市下一場「牛市雨」。但上任伊始,劉士余刮的則是監管風,他明確「全面監管、依法監管、從嚴監管」的監管理念。尤其去年12月3日脫稿演講,猛烈抨擊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是「妖精、害人精,野蠻人」,一語驚人。此後,他又在多個公開場合,以迥異於四平八穩的官場語調的凌厲話鋒,抨擊忽悠式重組、高送轉與大股東減持等市場亂象。

今年4月當大盤下跌,劉士余被罵無數,有經濟學家也在網上叫陣。近期大盤創出去年1月之後的新高,則無人為他喝彩。想來,任何一個證監會主席都是坐在指數和輿論的「火山口」上。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認為,劉士余可能是接替周小川的央行行長的人選之一。他從1996年調入央行,直至2014年主政農業銀行,18年一直在央行工作。

「我關注農行股價,

我要對我的股東有回報啊」

劉士余1961年11月出生,畢業於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還攻讀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工程專業研究所。1987年至1996年,他先後在上海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建設銀行工作。

1996年,劉士余調入央行,從銀行司助理巡視員、副司長到銀行監管二司副司長、司長,到辦公廳主任、黨委辦公室主任,2004年7月進入黨委班子,任黨委委員、行長助理,2006年6月升任副行長。在央行期間,他經歷了央行分拆、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重組上市、處理多家問題金融機構等重要事件,還分管過金融穩定局、金融市場司、條法司、支付司等多個核心部門。

劉士余和周小川有著長期的工作關係。周小川曾兼任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士余擔任副主任,一起經歷過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重組和上市的全過程。有媒體引述相關人士的話,說劉士余在擔任央行副行長期間善於平衡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對外協調央行和其他部委的關係,對內協調各司局的摩擦,「情商比較高」。

2014年10月,劉士余任農業銀行黨委書記,同年12月任農行董事長。從農行到證監會,中間不到一年半。而農行內部人士對劉士余的評價是:低調、務實,屬於實幹派。一些業務部門領導認為劉士余很有擔當,分行層面的人士則對媒體表示,雖然接觸機會不多,但感到他很能為下面人著想。

一位農行內部員工回憶稱,劉士余很有正義感,「嫉惡如仇」。2016年1月底,當農行北京分行爆發票據風險時,劉士餘震怒,要求嚴查十家省分行,一旦發現違法違規現象將從嚴、從重、從快處罰。2015年股市大跌時,劉士余也很焦慮,他後來說:「我關注農行股價,我要對我的股東有回報啊。」他比喻說,股指下行對當時金融市場的影響,就好比一輛油罐車在下坡路上剎車失靈,輕則車毀人亡,重則引發火災、傷及無辜,引發多重風險。

劉士余在央行曾分管支付司,所以被媒體稱為互聯網金融的「大家長」,對互聯網金融有較深研究。2013年起,條法司負責牽頭起草《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4年2月,劉士余撰文闡述他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看法,他說,機構法律定位不明,可能「越界」觸碰法律「底線」:一個是不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另一個是不能非法集資。現有法律規則還沒有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屬性作出明確定位,互聯網企業尤其P2P網路借貸平台的業務活動,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或規章對業務進行有效的規範,「謬誤與真理只有一步之遙。我們支持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但是不允許碰觸這兩個底線」。

縱觀近年來的P2P行業,無論是e租寶、金賽銀、MMM等平台引發的互聯網金融地震,還是近日鑫琦資產囂張跑路的「奇葩」事,劉士余兩年前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警示,應該說有先見之明。

歷史上留下「劉監管」的印記?

劉士余入主證監會時,市場籠罩在千股跌停、兩次「熔斷」的陰霾中,更重要的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前路漫漫。

其實,1992年證監會誕生后,歷任主席都坐在「火藥桶」上,頭頂高懸著大盤指數這一「達摩克利斯之劍」。據統計,除來自農行的尚福林創造了近9年的任職記錄外,其他主席任期均未超過三年。除了證監會設立初期的劉鴻儒、周道炯和周正慶三位主席外,證監會後五任主席均從四大國有銀行調任。

劉士余履新證監會後,專門了解和分析了之前的市場巨震:2014年7月前,股市經歷7年熊市,接著是恢復性回升,後來出現過快、過高增長,緊接著又出現過快、過急下跌,「俗話說『山有多高,谷有多深』,泡沫怎麼吹起來的,總得擠出去。」他認為股市異常波動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須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深化改革。

2016年全國兩會,劉士余首次公開亮相回答記者提問。他說註冊制是必須搞的,但不能單兵突進,未來幾年不具備推出熔斷條件,他還說:「我長期從事民生金融工作,深知老百姓掙錢不容易,投資股市如果賠了,我也會很心疼。」

雖然努力和老百姓貼近,但當指數不達股民預期時,證監會主席就會平添壓力。2016年9月,復旦大學教授謝百三兩次公開「炮轟」劉士余搞資本市場扶貧意見,令上證綜指幾次跌破3000點,言辭十分激烈,甚至說出了「你表面溫文爾雅,實際帶有私心,迎合上邊意見,希望上邊關注和高興」的話。10月12日,謝百三不幸病逝,劉士余通過新浪財經迅速發出悼文,在表示沉痛和哀悼之餘,他說,「我剛到證監會時,接到了謝教授給我的公開信。謝教授對證監會的政策始終十分關心,曾多次表現出率真的批評。『百家爭鳴』永遠是科學發展與政策完善的不竭動力。逝者如斯,謝教授的那份率真,對我來講顯得彌足珍貴!」這份悼文,為劉士余加分不少。

今年五六月間,經濟學家韓志國在微博上不斷抨擊劉士余,劉士余則邀請他前往證監會交流,這一次的「炮轟」中,輿論不再像謝百三那一次「一邊倒」,很多人認為韓志國是「碰瓷」,道理並不充分。

回看劉士余在證監會的一年半工作,其監管理念是一以貫之的。如同他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會員大會上所說的,一是牢牢把握任何時候都堅持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理念,絕不手軟;二是堅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基本底線;三是始終堅持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突出性地位,尤其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四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五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堅決糾正脫實向虛、自娛自樂。他對會員們說:「我快樂著你們的快樂,也悲傷著你們的錯誤。」

不知道劉士余會不會在歷史上留下「劉監管」的印記。2016年,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數量和罰沒金額創歷史新高,2017年第一季度行政處罰罰沒款金額又超過2016年全年。他每一次放狠話,都讓相關概念股一瀉千里。例如痛批個別險資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險資舉牌」概念股應聲下滑,數百隻股票跌停;今年4月8日放話,有的上市公司上市后大幅減持,空倉走人,有的上市公司用高送轉來助長股價投機,「吃相很難看」,要「秋天算賬」。4月10日,高送轉概念股大面積跌停,多家公司紛紛公告縮減高送轉比例。同日劉士余還表示,「一些『忽悠式』『跟風式』重組已成市場頑疾」,這也是當時監管重點關注的對象。前發審委員馮小樹被罰沒近5億元,和他連帶的數家上市公司董事長也被調查,顯示出監管層清理門戶、既往要咎的決心。

今年上半年是證監會出台政策制度最多、最密集的一年。力度最猛、最得罪人的無疑是減持新規。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交所及深交所也發布了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範覆蓋對象,減持方式、減持數量、減持頻率及信披等。這對那些在Pre-IPO階段就已潛伏好的各路利益相關者無疑是「晴天霹靂」。

在嚴厲監管和擠泡沫政策下,今年4月以來,A股中小盤跌跌不休,創業板屢創新低,「一九行情」讓大多數投資者叫苦連天,於是越來越多的矛頭又指向了劉士余,指責其濫發新股讓市場下跌,在股東減持方面監管不力,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6月2日晚間,證監會宣布IPO企業家數降至4家,合計募集資金15億元,為年內最低點。此後新股發行並未停止,但力度有所調整,這也反映出證監會政策執行中的一定彈性。

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是大勢所趨

未來,不論劉士余是堅守證監會還是如傳聞中那樣赴任央行,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A股已經被成功納入MSCI這一國際指數,規範停牌制度、IPO正常化、強化互聯互通等開放機制都是不可逆的趨勢。

眼下,股票市場的兩大制度難題是上市和退市。由於《證券法》修法遲遲沒有完成,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似乎處於擱置狀態。但從上半年以來的監管動作看,註冊制改革實施的條件正在不斷完備。

人民大學金融和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曾表示,IPO改革一定可以推行,而核心則在於信息披露。就註冊制和當前核准制的差別來看,「核准制下,如果總共是10分的責任,那麼上市公司5分,中間機構3分,發行批准機構(證監會發審委)2分;變成註冊制后,證監會的責任就是0了,中間機構可能要承擔45%的責任,發行者則要承擔55%的責任。」吳曉求稱,核准制下的權責是不匹配的,比如IPO,發行審核委員會有7個人投票,7個人投贊成票,公司就可以上市,但那個票是永遠封存的,如果事後發現存在虛假上市的現象也無從追責,而在註冊制下,上市企業虛假上市,發行者和中間機構就要承擔無限責任。「我們本來以為註冊制下,發行責任變得輕鬆了,其實是發行責任更大了,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自律的市場,這是一種進步。」

股民對於註冊制可謂「又愛又怕」,「愛」是因為註冊制將解決IPO「堰塞湖」現象,但也始終有人擔心,這可能使得魚龍混雜的企業紛紛上市,同時可能會衝擊市場流動性。

其實,很多公司在核准制下能發行,到推行註冊制、有市場進行選擇的時候根本發不出去。例如,投行去路演,投資方可能對這個公司根本沒興趣。但在現在的核准制下,排隊可能就要兩年,只要一批准,市場覺得有了證監會發審委的背書,所以100%可以成功發行。

如果在上市和退市方面,股市能夠實現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與轉型,資本市場才會步入成熟期,否則,依然是「新興加轉軌」的市場。在這方面,劉士餘明確了方向,邁出了前幾步,能不能繼續走好,人們拭目以待。

今年3月,劉士余在「2017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金融論壇年會」演講時說,防控風險是金融業永恆的主題,也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難題。他說自己最近看了《美麗的泡沫》一書,「當資本市場泡沫快速形成甚至不斷放大時,資本市場對貨幣政策信號的反應會變得遲鈍,甚至是逆反映。就像『黑洞』完全或者部分吸收了太陽的光線,此時資本市場的泡沫可能達到了頂點,情況非常可怕。」

「2003年修訂《人民銀行法》時,賦予了央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法定職能。我在央行期間為這一神聖職能工作了10多年。歷史上,央行主導的設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證券公司風險處置與重組,以及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的多部門聯手應對,都彰顯了央行的前瞻性和系統性。」劉士余的這段話說明,無論他未來走向哪裡,在央行鍛造的思維方式,將長久地引導他前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