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部電影再不去看,就真的來不及了

有部紀錄片,人等了太久,再不上映就真的來不及了。

去年12月,我們曾寫過一篇有關慰安婦群體的文章,提到了一部致力於展現這群受害者生活現狀的電影,可因為種種原因,連上映的資金都湊不齊。

直到今年8月14號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這一天,它終於要和觀眾見面了。

電影的名字叫做《二十二》,是國內首個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的紀錄片。

1937年至1945年,至少20萬女性被強征為日軍的性奴隸。

到了影片拍攝的2014年,僅存22位倖存者。

到了影片上映的2017年,僅剩了15位。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位老人下葬的場景。

老人走得越來越多,這段歷史就被人們忘的越快。

因此,記錄歷史也是導演郭柯的初衷。這不是郭柯第一次講述這些故事,這位80后的導演第一次在微博上看到有關受害老人的故事就十分心痛。

因為沒有投資,他只能拍攝了一部僅僅45分鐘的紀錄短片《三十二》沒想到收到了無數好評,豆瓣評分達到了9.1

顧名思義,2012年的時候倖存者還有32位,主人公韋紹蘭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

韋紹蘭,廣西桂林荔浦縣新坪鎮人,出生於1920年,1944年被日軍擄走被迫成為性奴。

老人清晰地記得70年前發生的一切細節,日本人攻佔了他們的村子,用刺刀割斷了她身後背簍,把韋紹蘭帶進了慰安所。

她受盡了百般凌辱,但為了家人她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被強征為慰安婦三個月後,老人湊著門衛不備逃出慰安所,走了兩天兩夜逃回了家。

兒子羅善學因為身上流著日本人的血,村裡的孩子見了他,全都會指手畫腳地笑話;談了六個姑娘,也都因為自己是「日本人」而失敗,此後便打了一輩子光棍。

直到現在,母子倆每個月都只能領到30塊錢的低保補助,他們吃的最多的就是白菜,因為白菜最便宜。

《三十二》問世之後,在國內外拿了不少獎,也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永久館藏,但卻沒有獲得在大銀幕上映的資格。

直到五年後,《二十二》的上映才圓了導演郭柯讓更多人關注到慰安婦群體的夢想。

最開始因為資金的限制,郭柯只拍了一位老人,可等到這中間十位老人相繼去世,他說自己不能再等了,拼盡全力也要拍,花光積蓄也要拍。

好在有31850名善良的網友參與了眾籌,也有不少明星藝人被故事所打動,自發為《二十二》籌資宣傳,電影才得以面世。

如果說《三十二》致力於描繪個體,那麼《二十二》描繪的則是群像。

她,16歲時被日本兵抓進據點……

她,已知的亞洲唯一淪為性奴隸的抗日女戰士倖存者……

我們只看過「慰安婦」這三個抽象的字,而太少看到背後的群體,更忽視了她們如何度過餘生。

一些老人依然會在不經意間,說起日文的問候語「你好」和「請進」,甚至記得侵犯者對自己的稱呼

這是何等的經歷,才能在心裡留下如此深傷疤。提起這些傷痛,老人們經常會講不下去,導演也就打住不問了

整部紀錄片沒有歷史的鏡頭,沒有想象中血腥的場景,沒有把國家的災難強加給個人進行升華,甚至整部片子都沒有旁白,所有的講述都由主人公完成。

帶著濃濃的口音的敘述,需要藉助字幕才能明白要表達的是什麼,也需要有很大的耐心才能看完這部紀錄片。也因為如此,在《二十二》點映之後,片子也受到了一些質疑,比如:

太無聊了,浪費了一個好題材;

故事太單一,鏡頭太平鋪直敘,像個流水賬。

其實在拍攝的時候,導演和製片就產生過分歧,製片希望增加更多的矛盾和衝突,而導演郭柯卻想還原最真實的狀態。因為他的訴求只是:

導演郭柯和老人合影

關於慰安婦受害者,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人為了「生硬」地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會在一些特殊日子定期把老人們拉到聚光燈下,讓他們再度經歷痛苦,甚至還會看到一些「創作過頭」的作品。

郭柯說到,他們其實也完全可以做到那樣,讓老人們說出那些殘忍的經過,把片子拍得很「血腥有噱頭」。但他時刻都會問自己:

就像上海虹口那座慰安所舊址被拆除時,那位文物遺址史料館館長所說——「妓院對學生的教育作用不好」,很多人都曾被那些打著「慰安婦」旗號的投機作品所誤導。

可那些漫長歲月中的痛苦,從來都不該成為你我餐桌前的八卦下酒菜,也不應該被當做瘟疫一樣避之不及。

導演認為,她們就跟普通老人一樣,就像是他的家人,自己也只是問了一些晚輩應該問的問題。

不害怕別人說自己不會拍片子,但「日本人怎麼脫你褲子」這種問題,自己永遠問不出來。

或許正因為這種輕鬆的關係,老人們會在鏡頭前放下心防,樂觀地講起自己的後輩,說起自己的生活。就像《三十二》里的韋紹蘭老人,說到苦,沒有人會比她更苦。然而,她依然會對鏡頭由衷地說出——

這世界紅紅火火的,會想死嗎,沒想的,我要留著這條命來看。

那苦難難處,難到這一步為止了,自己的憂愁自己解。

《二十二》里,也都是她們對著鏡頭由衷的笑容,像孩子一樣。

一位老人說:「之前(其他)記者來了好幾次,都沒跟他們說這個,只有對你們」,這句話就是對整部電影最大的認可。

同是慰安婦題材,去年韓國也有一部震驚全國的電影《鬼鄉》,也是依靠7萬網友眾籌上映的。當時,《鬼鄉》創造了票房奇迹,票房甚至超過了同期上映的《瘋狂動物城》。

而由於國情不同的原因,《二十二》在卻是部幾乎註定難以獲得優質排片場次的電影,導演不敢奢求太多。

只希望全國能有20萬人可以走進電影院,因為當年有20萬位被迫成為慰安婦的受害者。

尤其是孩子們。

郭柯說自己曾經赴韓國參與了他們的周三集會,民眾自發聚集在日本駐韓國使館外參,敦促日政府就慰安婦問題道歉。

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有很多韓國國小生和中學生自發參加

可對比我們的孩子,在被問到如何看待這些老人時,卻都是一知半解不好意思說出口——未成年人瀏覽「這種東西」,會對性格和心理產生一些影響。

其中的原因很好理解,在如今我們的國中歷史課本上,關於慰安婦的介紹沒有出現在正文,僅在閱讀材料中一帶而過;網上圖片不是很慘、就是很污,孩子們根本沒有正常的渠道了解歷史。

因此,《二十二》的海報專門採用了手繪形式,最希望孩子們能接受、能理解

畢竟歷史的證人們一個個在離開,這段歷史再不被孩子們銘記,就真的來不及了。

最後,讓我們記住這些老人的笑容。謝謝你們,在那樣的悲痛中活了下來,告訴孩子這段歷史。

點擊關鍵詞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