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是梁思成最特殊的弟子,他的古建微制珍品讓世人驚嘆!

建築,

是凝固的音樂。

繁華落盡,

一切盡淹沒在如煙的往事中,

唯有建築不老,

遺產永恆。

「我叫趙廣智,今年80歲,跟木頭打了一輩子交道,現在是幾十個孩子的師傅,而我自己呢,也有一個師傅,他叫梁思成。」

視頻里出現的老者,今年80歲,耄耋之年,本應頤養天年,他卻依舊不辭辛勞,只因為六十年前的一句承諾,還有心中的一個夢。

他就是趙廣智,古建營造專家,梁思成先生最特別的弟子——唯一的營造工藝學生。

他的作品,被故宮博物院、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建築系營造學社、皇城藝術館、保利大廈等常年借展,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向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展示。

壹——緣起

「1956年,我跟梁思成先生學藝的時候,梁先生就說,這個時代,營造工藝藝術已經是斷代了。我當時表態:「將來我一定在傳承古建營造工藝方面做出貢獻」。梁先生說:我相信你。」

趙廣智說。

作為中華文化厚重的載體,古建築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傳統文化符號之一。

古建築是一種文化,

承載著五千年歷史。

古建築是一種辛酸,

絹刻無數辛勞汗水。

古建築是一份禮物,

是古人給後人的饋贈。

退休後有時間了,是該完成對梁思成先生承諾的時候了。

1995年,老人下定決心,準備完成故宮角樓的微制珍品製作。

這是個絲毫不亞於實際建造的巨大工程,光測繪作圖就用了兩年,趙廣智帶著6個徒弟,製作4年,於2005年正式製作完成。

角樓圖紙

故宮角樓建於明永樂(1420年),是屹立在紫禁城城垣四隅上的特有建築,老人們都說:「角樓是紫禁城的鎮城之寶」。

角樓細節

仨——緣動

古建築營造工藝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的傳統建築以木構為主,老祖宗依靠用榫卯結構建造起一座座牢固的殿堂。

古人留下的不止是一個建築,更是一種傳承、一種精神,一個不可複製、不可再生的一種文化。

古代建築的精髓——斗拱,由拱形和方斗形木塊,層層交錯疊加而成,不用一顆釘子、一滴粘合劑,只靠著羅列本身,就能牢固地組裝在一起。它實質上是一個減震層。應縣木塔千年不倒,就是因為有斗拱的支撐。

應縣木塔

微制珍品構件大小僅為幾十毫米,構件與構件之間必須嚴絲合縫,環環相扣。

趙廣智遵循營造古法,完全按古人建造流程,不僅形似,節點結構、建造過程也都與真實建築相同。一釘一卯、一磚一瓦都有據可考。

3萬個構件拼成故宮角樓

8萬個構件建成應縣木塔

10萬個構件築成武則天明堂

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微制珍品構件大小僅為幾十毫米,構件與構件之間必須嚴絲合縫,環環相扣,趙廣智遵循營造古法,完全按古人建造流程,不僅形似,節點結構、建造過程也都與真實建築相同。一釘一卯、一磚一瓦都有據可考。3萬個構件拼成故宮角樓,8萬個構件建成應縣木塔,10萬個構件築成武則天明堂。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佛光寺東大殿

趙廣智從事古建微制珍品的復原工作已有二十餘年(自1994年始),他使那些失傳已久的古典營造工藝,通過微制珍品展現出來,它們如同古代歷史建築的再現,將數千年古建築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至。

古建築微縮,微縮的不僅僅是建築或藝術,而是五千年文化的濃縮與精華。

那些被遺忘的歷史,那些淹沒在歲月長河中的場景,在老人的手下,似乎一幕幕重現在我們眼前。

偌大的宅院一覽無餘,所有的情景盡收眼前,讓我們浮想聯翩。想象院落中央主房裡曾住著怎樣的一位君主,廂房內又有什麼樣的妻妾,未出閣的小姐在後花園與丫鬟嬉鬧又是怎麼樣的情景,或哪位少爺有喜歡上了什麼樣的丫鬟在游廊里私語;這些都會使人身如其景,以物觸景。

那麼身為人我們有對過去了解多少?在歷史書卷上?在影視作品上?還是在一些老人的故事中?

肆——緣續

微制珍品構件大小僅為幾十毫米,構件與構件之間必須嚴絲合縫,環環相扣,趙廣智遵循營造古法,完全按古人建造流程,不僅形似,節點結構、建造過程也都與真實建築相同。一釘一卯、一磚一瓦都有據可考。

3萬個構件拼成故宮角樓,8萬個構件建成應縣木塔,10萬個構件築成武則天明堂。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武則天明堂和細節

沿襲古代師徒制,趙老已收徒弟近百人,教授他們古建理論知識、繪圖、雕刻及各種部件的加工、組裝工藝等。這些學生,大多是學徒多為貧困山區的孩子。

趙老的工作室已成為清華大學教育教學實訓基地,北京一零一中學教育教學實訓基地,央美附中教育教學實訓基地。老祖宗的智慧在一代一代的傳承。

趙老是工藝全才,自幼跟隨日本教師小野先生學習船模、艦模製作。少年時代,在北京師範學校學習,隨謝時尼先生(齊白石學生)學習裝裱技術、紙工、陶藝、雕刻、金木工工藝;隨曹試甘先生學習泥塑及小提琴等樂器製作,並在新樂器廠(現北京鋼琴廠)從師於侯連章先生學習小提琴製作。

大學期間,從師於清華大學董以師教授,學習金木工加工工藝學、製圖學。同期,從師於梁思成、吳良鏞教授學習古建築。畢業后,從事多年青少年教育教學工作。在此期間,主持創辦海淀鋼琴廠,任廠長及總工程師。

如今,趙老除了研究古代建築營造工藝,亦復原多種傳統樂器,古代船舶、傢具、佛龕等。為傳統文化的復興默默的蓄積力量,這是真正的大國工匠。

你想看到趙老的作品嗎?

古典營造傳承技藝 - 趙廣智

即將展出於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展出,難得機會,想一睹精美微縮古建的,不妨在這幾天過去看看。

展會地址:國際展覽中心(新館)

展出時間:2017.8.23--8.27

展區:E3館A05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推薦閱讀

考古人被新華社的一個玩笑氣炸啦!我們到底是誰?

一鏟下去,挖到了商王朝的宮殿

館長說 | 跨界合作,打破博物館的本位主義,讓百姓感受到實效!

館長說 | 博物館的七大科技需求,對文博企業的三點建議

宋新潮的深度思考:我們該如何保護文化遺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