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爸媽,你們快離婚吧!我已無力承受你們的怨氣

一、

今天給老同學當了一下午的樹洞。

我從來沒想到她會如此痛哭。更不會想到,一個愛笑愛玩、活潑開朗的女生心底埋藏的是那麼深厚的自卑。

她的自卑來源於父母。

從四五歲開始記事起,媽媽就總是在她面前數落她父親的不是。那時的她很多話都還聽不太懂,但媽媽一臉怨恨的表情、擦眼淚抹鼻涕的動作,深深刻在了她腦海里。

從幼稚園到國小,到中學,再到大學,一直到現在已經工作好幾年了,她一直忍耐著,傾聽著,充當媽媽的情緒垃圾桶。

直到今天,在辦公室外的走道里,她向電話那頭的母親發狂似地怒吼。

二、

「上個班都不得安寧。」老同學疲憊地對我說道。

她的母親從來不管女兒在做什麼,經常在女兒上班時打來電話,喋喋不休地訴說著對丈夫的不滿。

聽到這裡,我心裡認定了老同學的父親一定是個有家暴行為的酒鬼或賭棍之類的爛人。

這是在上一輩人之中很常見的夫妻組合。男人吃喝嫖賭,遊手好閒,不務正業,靠著老婆掙錢過活。老婆既要掙錢養家,拉扯孩子伺候一大家子,還要經常挨男人的揍。這樣的家庭里,妻子有再大的怨言都可以理解。

但我猜錯了。

這老同學的父母,是另外一種夫妻模式,同樣常見:男人老實巴交,按部就班掙錢過活;女人總嫌老公窩囊沒出息,覺得自己嫁虧了

在這樣的一種家庭組合里,女人的經濟能力如果比男人強,反倒怨言少些;恰恰是那種嫌老公沒出息、自己卻更沒本事的女人,最容易怨氣衝天。

三、

這類女人沒有足夠獨立的經濟能力,存在依附心理,在心底將自己當做是夫妻中從屬的一方。過得不好,就會抱怨丈夫沒給她好的生活。對老公要求嚴格,對自己要求寬鬆,因為自己是從屬者,不該承擔家庭的主要責任——這是她們的情感邏輯。

對現狀不滿,她們就會幻想假如自己當初嫁給別人,一定過得比現在好。雖然嘴裡一直叫嚷著「離婚」,但心裡很清楚,到了這個年紀,自己早已沒了重新選擇的機會。於是越想越氣,越想越不甘,越不甘心就越沒好臉色。

這種家庭里長大的孩子,通常對婚姻沒信心,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從小就看著父母打打鬧鬧,覺得什麼美滿婚姻、幸福家庭都是特么騙人的。

對這些年輕人來說,家是他們的噩夢。但他們又深愛著父母。矛盾的心態讓人無比煎熬。

外人大可以撕破臉不相往來,但至親又不可能放得下。也許今生做他們的孩子,就是還上輩子的債吧。

四、

其實在我的成長經歷里,也有過類似的煩惱。上國小五六年級時,我的母親也曾背地裡偷偷對我說我爸的壞話。雖然遠沒有我那老同學她家那麼嚴重,雖然後來我家也恢復了往常的和樂,但那兩年特殊時期的經歷讓我困惑了好一陣子。

我當時就想,為什麼你們要當著我的面吵架?為什麼又要在背地裡數落對方?既然互相看不順眼,為什麼不離婚?幹嘛還非得跟我說是為了我才不離婚的?

既然不離婚,那作為父母,為什麼不能在子女面前維護一下自己的恩愛形象?哪怕演演戲也行啊!

很多父母,完全沒有這個意識。他們也沒有心理健康的概念,想不到自己的言行、家庭的氣氛會對子女的成長產生什麼影響。

一個孩子,天天聽著媽媽在暗地裡罵爸爸。在這個孩子眼裡,爸爸就成了一個不值得尊重的混蛋。

這樣的家庭關係,註定是一鍋熬著的漿糊,既混沌又時時沸騰,燙得人心頭劇痛。

五、

一個女人,你可以討厭你的丈夫,但不應該將這種負面情緒傳達給子女。怎麼評價父親,是子女自己要做的判斷。當媽的沒有權利主動去影響孩子的判斷

但有時想想,也許是媽媽無處傾訴。我們的父母輩,尤其是女人,一生圍著家庭忙碌,幾乎沒有自我,靈魂無處可棲。她們幾乎沒什麼像樣的業餘愛好能讓自己沉溺其中,如果是農村的,有些甚至都還不識字。一輩子的辛勞和委屈,鬱積在心頭,無處可訴。

所以當接到家裡來的電話,聽著電話那頭母親負能量滿滿的抱怨時,年輕人往往能抱著同情的念頭,剋制自己的厭煩,耐心聽著,還時不時地寬慰開解幾句。

可是人的忍耐總是有極限的。子女工作在外,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打電話給家裡,都是報喜不報憂。可來自家裡的信息,卻全是讓人抓狂的負能量。

所以我那老同學在辦公室外崩潰咆哮。

六、

我們常說,在經濟上對待親戚朋友應該是「救急不救窮」。對方有突發性急難,我們可以伸出援手,但如果一直「救窮」,會讓對方成為「伸手黨」,你不借錢給他反倒是你的不對了。

其實在情感救濟方面,我們對待家人朋友也應該是「救急不救窮」。家人好友遭遇很不好的事,有了重大的情緒波動,我們傾聽安慰是責無旁貸,不該有任何怨言。

但他們也應該自覺去解決自己的情感困境和情緒問題,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要人救急。

有些人一陷入怨怨艾艾的怪圈中就無法自拔,一直在負能量爆棚的抱怨模式中循環,然後抓住最親近的某個人(通常是子女),將自己的負能量放大后傾瀉到對方身上,以此來紓解自己的失落難過。

這些人卻不肯花力氣讓自己的生活和心態往好的方向改變。

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子女過度順從地充當了情緒垃圾桶,久而久之,他們的怨氣就習慣性地沿著這條管道發泄,形成了路徑依賴。

照我看,有些子女啊,就該硬起心腸,讓父母漸漸意識到,他們該自己解決問題。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悶棍先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