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工業定「乾坤」 成都加快建設西部經濟中心

··

成都對現代產業體系的定義,包括了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都市農業以及新經濟。其中,將發展現代製造業擺在首要位置,並提出要堅持工業「一業定乾坤」,持續做大做強工業經濟。

在成都市主政者看來,工業不僅是整個實體經濟的核心,同時是一座城市經濟健康發展的根基,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軸和能動軸。成都作為一個1600萬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難以離開工業經濟的支撐,各區(市)縣都應確立工業主導的經濟結構。

製造2025:成都將實現三個轉變

2016年,成都在全國範圍內較早發布了地方版的製造業中長期規劃——《成都製造2025規劃》,提出力爭用十年時間,實現產業倍增、質量升級,綜合實力進入全國製造業強市行列。

同時,上述規劃將成都的目標任務劃分了三個節點。第一個節點,是到2017年全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萬億元,並成為「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

而2017年春節剛過,一個喜訊傳來——成都已經完成了其中一個「小目標」:成功獲批。

成都也由此成為繼寧波市、蘇南城市群和珠江西岸城市群之後,全國第二批、西部第一批試點示範城市。

成都力爭西部前茅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批複同意《成都市創建「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實施方案》中,對於成都未來的發展作出了縝密的規劃。

批複中,要求成都市多層次地發展工業,即劃定了「中心、主線、著力點、突破口」等。

具體而言,成都將以推進位造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打造有利於製造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生態環境為著力點,以實施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軍民融合體制創新、開放合作模式創新三個創新試點為突破,實現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資源消耗型製造向綠色製造轉變,建設創新型製造業示範城市。

其最終的目標,是將成都打造為全國重要的先進位造業中心,成為國家基於全球戰略布局的先進位造業基地,為西部地區樹立製造強市的典型樣板,為《製造2025》在全國範圍內加快落實提供典型經驗和示範引領。

需要注意的是,工信部的上述批複中,特別註明了成都在今後一段時期的任務包括了「實現三個轉變」和「打造一個中心」。

「三個轉變」即是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的轉變,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變,資源消耗型製造向綠色製造轉變,「打造一個中心」即是將成都打造為全國重要的先進位造業中心。

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認為,就製造業而言,成都有優勢,也存在自身發展的短板,「成都製造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門類和工業體系,現有電子信息、汽車、機械、食品四個千億級產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穩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二方陣。」

「但與此同時,成都工業尚未經歷充分發育階段,產業門類齊全但結構不盡合理,科技資源豐富但驅動力不足,集聚態勢初顯但集群集約程度不高,區位優勢突出但市場有待開拓,面臨著既要做大又要做強的雙重任務。」

而成都在未來將進行的「三個轉變」,被國內經濟界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是推動成都充分工業化,同時科技在工業中的驅動力大幅度提高的重要路徑。

為此,成都還提出一個考核目標:到2017年末,成都「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6。

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解釋稱,「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是反映製造業質量整體水平的經濟技術綜合指標,由質量水平和發展能力兩個方面共計12項具體指標計算得出,「這是用於反映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整體水平的經濟技術指標,86分將意味著成都在西部名列前茅。」

成都將多方面發力

在獲批了西部首批「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后,成都的工業經濟大幕徐徐拉開。

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家在西部地區的重要工業基地,成都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裝備等產業有較大的優勢。在集成電路、航空等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成都還將整合資源,校院地多方面聯動,支持成都市在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建立製造業創新中心,并力爭進入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行列」。

同時,為了順利實現試點示範工作目標,成都提出加快推進「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的一攬子工作計劃。

首先,成都將在2017年深入實施「工業強基」行動、智能製造引領行動、質量品牌建設行動、企業能力提升行動、產業融合發展行動等五大行動,其重點是推進「3+N」工業布局體系在各園區規劃落地,特別是要抓緊推進園區產業發展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編製與銜接,實現「三規合一」。

在智能化方面,成都今年將實施工業互聯網基礎、智能製造試點示範、綠色製造推進工程,其中重點是加快成都工業雲平台推廣應用,實施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試點,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打造製造企業互聯網「雙創」平台和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力爭2017年末,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45%。

而為實現成都提出的2017年末「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6的目標,成都將實施製造業質量標準化、製造業品牌建設工程,其中重點是,加快關鍵技術標準研製,支持拉法基亞太技術研發中心、中建材西南服務中心等的引進建設,建設一批國際、國家和區域性技術標準服務平台。開展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美譽度好、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區域品牌。

特別的是,今年,成都還將繼續實施大企業大集團發展戰略,加快培育「小巨人、成長型、擬上規」,力爭產生一批細分領域的世界級「隱形冠軍」、「單項冠軍」企業。對此,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工業企業在應用信息技術,實現智能製造的意識、行動和裝備技術水平方面,非常有特色。「如成飛公司將高端數控裝備、3D列印等新設備、新技術,運用在殲擊機的設計製造過程中。西門子數字化工廠,實現了研發、生產、物流和質量管理體系全部數字化,通過MES系統和柔性的生產線,可實現電子產品的混流生產。」

上述人士還表示,為順利推進各項任務,成都也將在金融方面予以必要支持,如2017年成都將設立面向先進位造業的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不低於120億元,用於支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軍民融合、軌道交通等產業發展。

(2016年全國部分副省級城市GDP情況,數據來自各地方政府公開數據)

抓投資 成都工業經濟跑出「加速度」

2月10日,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12英寸晶圓成都製造基地項目落戶成都,總投資超過100億美元。

格羅方德豪擲百億美元對成都的布局,從一方面講,是對成都電子信息製造業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是近兩年成都大力抓工業投資的結果。

數據顯示,2016年,成都工業投資41%的增速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在簡單數據的背後卻有著深刻的經濟活動變化:成都不僅徹底扭轉了過去幾年工業投資下滑的態勢,同時也進一步說明了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工業強基」發揮了關鍵作用。

成都工業投資高增速

2月下旬,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一組成都市2016年經濟運行數據:2016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17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GDP總量排全國省會城市第二,僅次於廣州。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工業方面的表現。2016年,成都工業投資完成2246億元,增長41.0%,不僅成為四川省內首個投資超2000億元的市州,同時,41%的增速,超過了深圳和長春等地,排在全國所有副省級城市的第一位。

在數據背後,一個現象引發外界關註:2013年下半年以來,成都工業投資出現了接連18個月負增長,直到2015年上半年,成都工業投資才「由負轉正」。因此,成都工業投資增速在2016年「逆襲」的這一現象表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末這一段時間,成都工業投資出現了高速增長。

成都工業是怎樣做到「逆襲」的?其中關鍵是2016年成都對大項目的引進力度「空前」。

2016年成都新引進18個「153」重大項目,其中17個為工業項目,協議總投資1205.6億元。據悉,「153」代表招引項目投資額100億元以上、50億元以上和30億元以上。在新引進的17個「153」龍頭工業項目中,100億級以上項目6個,50億級以上項目5個,30億級以上項目6個。

大項目的引進,隨之改善了成都產業結構。2016年,成都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位造業產業在全市工業總量中的佔比分別為31%、43%,生物醫藥、新材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新興產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與之相關的是,2016年成都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6.3%,高於全國21個百分點。影響工業利潤增長幅度的兩個關鍵因素,一是銷量的增長,二是單位產品利潤率的增長,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工業利潤水平大幅提升,反映出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及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現成效。

儘管成都工業在近兩年進步明顯,但短板仍在:成都工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佔比從未超過50%,這意味著在未來成都的經濟仍需要工業「強基」,「做強投資這個發展的底盤」再次被成都主政者明確提出,其中一層含義則是:通過投資來優化產業結構——這抓住了成都經濟發展的關鍵。

成都還將「快馬加鞭」

成都對2017年一季度的工業投資目標定為完成500億元。一季度的目標如何完成?根據成都市政府辦公廳公布的《關於做好2017年一季度工業經濟「開門紅」工作的意見》,一季度,成都工業投資將完成500億元、力爭530億元,技改投資計劃將完成415億元,確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不低於7.0%;電子信息、汽車、機械、食品4個千億級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00億元以上。

對於工業的布局,成都在2016年提出了「3+N」工業發展模式,即「大園區承載大產業,小園區發展特色產業」的發展思路,以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成都高新區、成都經開區為龍頭,並形成N個小園區。

2017年,成都「3+N」工業發展格局將有新突破——成都正加快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起步區各項工作,提升成都經開區基礎承載能力,加強都市組團和衛星城工業園區建設,備受關注的龍泉山東側工業發展走廊和國際空港產業新城也將啟動規劃建設。

同時,成都推出了「工業強基」行動所展開的「每月排位賽」——成都市每月對所有區(市)縣的工業投資、工業增加值兩項指標進行排名。

2017年,成都市經信委正籌備新一輪工業「競進拉練」活動,比進度、找不足、學經驗。將升級招引重大工業項目的考核方式,形成「一把手」招商引資和「出勤率+成功率+開工率」的綜合考核體系,多措並舉著力做強做實投資底盤,促進招引項目儘快落地、開工項目儘快建設、在建項目儘快竣工,儘可能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通過拉練來促使地方相互競爭的同時,成都也將在更高的高度去審視自身的經濟發展層次。成都還要求所有區(市)縣在全國先進城市中找坐標進行對標,心中無目標則工作沒幹勁,有對標才能保持你追我趕的緊迫感。

成都市投促委相關負責人稱,2017年,成都市將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確保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00億元,增長10%以上。

同時,在2016年工業投資完成2246億元的基礎上,成都在今年還將「快馬加鞭」:今年,成都已設定實現工業投資3000億元目標,並加大力度推進1009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其中包括促進四川航天高新技術園等123個項目開工建設,爭取京東方、金髮科技華西基地等158個項目竣工投產,力爭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20家。

21世紀經濟報道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