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李希貴:教師的職業倦怠難題怎麼解?| 名師

本文整理自李希貴觀點。

認為教師職業倦怠是難題,是因為沒找到教育本質

我們之所以認為這是難題,原因是沒有找到教育的本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勞動,試問,哪一個人、哪一個行業不倦怠呢?正因為我們沒有弄清楚教育到底為什麼,沒有激活內在活力,沒有因此而產生更高、更遠的追求,盲目地認為今年和去年一樣,明年和今年一樣,那必然會產生倦怠。

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夠遵循教育規律,讓老師們體驗到教育的美好,他們的職業倦怠就會大大減少。其實,這種倦怠,在一些優秀教師的身上也存在,只不過,因為他們的品格、境界,使得他們「不用揚鞭自奮蹄」,但其實他們的內心也會有恐慌、彷徨,有時會毫無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我曾經請山東省廣文中學的趙桂霞校長做了一個調查,提取優秀教師成長的「基因」。趙校長調查了幾十名優秀老師——是什麼使他們成為優秀老師?是什麼給他們動力?

結果發現,優秀老師之所以成為優秀老師,大部分並不是我們進行師德教育的結果,甚至也不是我們天天搞培訓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機遇使他有了內在的動力。

比如,有一次他的照片被登在晚報上,報道說他是名師,從那時起,他就決定要成為名師,於是他就水到渠成地成了名師。我在高中的時候,在校門口一個橋頭上玩耍時,我們的一位政治老師,聽有人叫我的名字,就走過來,問:「你就是李希貴?」

我說:「是呀。」「你寫的詩很好。」我當時是學校《教育革命戰報》的主編,「以權謀私」把自己寫的詩發表在校報上,他看到了。就這一句話,讓我激動得天天寫詩,上了大學還在寫詩。儘管最終沒有成為詩人,但我還是讀了大量的詩。

優秀老師是從什麼地方獲得了內在的動力?是一種什麼情景?是一本書,還是一位長者、一位校長、一家媒體?培養老師就是要提取優秀老師成長的「基因」。

教師缺乏積極性,是因為學校只是校長的,不是教師的

很多學校的治理結構並沒有真正讓教師成為學校的主體,學校只是校長的,只是政府的,導致教師在學校的地位沒有得到彰顯,從而沒有積極性。

我認為,如果可以通過制度設計把治理結構、治理主體多樣化、多元化,讓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決策主體,讓教師在某個領域,特別是學術領域有發言權,甚至能夠主宰學校的時候,他們就會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學校,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把這項事業當作自己終生追求的事業。這個時候,他就會爆發出他的積極性,職業倦怠也就不復存在了。

教師一定要在某方面有一個高度,要有自己的「絕活兒」

現在,我們學校的生態還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建立起師生關係平等的綠色生態。固有的「師道尊嚴」使得教師理所當然地拿著自己既有的、固定的、想當然的想法去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去管理學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生換了一屆又一屆,方法仍然不變。

今天的教育強調師生平等,強調老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夥伴,但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

作為老師,一定要在某個方面有一個高度。或者在藝術方面,或者在朗讀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個絕活兒。這些絕活兒提升了教師的魅力,讓教學變得趣味盎然。可以說,這些絕活兒已經成為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一部分。

我覺得應該把絕活兒的概念理解得更寬泛些,不要僅僅局限在能畫一個什麼,能吹一個什麼,能寫一個什麼……

一個老師在各個領域的特長都可以打造成自己的絕活兒,你讀書多是不是個絕活兒?你能背好多好多詩詞,算不算一個絕活兒?每一個時期流行的好書,你都能夠不斷地引到課堂里來,讓學生受到更多益處,這是你的絕活兒;你能夠背誦好多好多詩詞歌賦,讓學生也愛上了詩詞歌賦,這也是你的絕活兒。能在常人做不到的地方取得不同凡響的成就,那就是絕活兒!

只有從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很親近的,和他們天天在一起的老師身上看到的高度,這孩子才會敬佩這老師,才會追隨這老師,才會真正去模仿這老師,這個時候,教師的高度才有可能成為學生的高度。教育自身也就有了高度。

綜合以上幾種思考,我想說,教師有職業倦怠,並不是簡單的「績效工資不合理」、「學校管理機制有問題」等原因造成的。儘管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我們還應該思考更深層次的解決之道。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111名學生,38年追蹤調查:好奇心才是成功的標配 | 精選

紅袖子相信,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2017的每一天,期待與更多的你溫暖同行。你的點贊和轉發,是鼓勵我做好「老師吧」的動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