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深度長文 | 簡歷中如何編寫過往實習經歷?

今天針對「如何編寫過往工作經歷&實習經歷等內容」來進行一個分析,希望能夠幫到更多的人。

首先我們需要做個結構劃分:

1. 分析存在的問題:平庸 or 不凡;

2. 如何寫工作經歷;

3. 如何寫項目經驗;

4. 獨家「如果沒有經歷」怎麼寫?

這篇文章,送給依舊努力的你,希望能夠幫你找到好工作。

平庸or不凡

首先我們先說說為什麼要在簡歷上花這麼多功夫?

有非常多的朋友、同事、助理等等都問過這樣的問題:必須專業化么?

很多時候我都讓他們換位思考:

假如:你是面試官,最簡潔精準的內容複述資料你喜歡么?

所以任何人都會明白,作為繁忙的人力資源部門,如果一份簡歷是明確內容、精緻表現,能夠快速讓面試官清楚明白的了解對方資料,這份簡歷就是出色的,贏面也更大。

而簡歷的核心部分,就是過往經歷,這是了解一個人對於應聘工作最直接的部分。

[ 不靠譜的表達 ]

不靠譜的表述就是洋洋洒洒像寫日記和流水賬一樣說說最近幹了什麼,不分段不標序號的樣子去進行說明,結果大家也是心知肚明,自然是被 PASS,當然這種現在很少了。

例子1:

大學期間做了 XX 培訓機構的助教,每天整理辦公室和接待家長,然後進行一些課程安排,有幾次去溝通新學院安排課程等事情。然後畢業做了銷售,負責客戶拜訪等工作

這種表述有 2 個問題:

1. 沒有明確的劃分結構,做了什麼,成績如何?

2. 沒有明確的序列展示,什麼是主要工作?

雖然這種簡歷大部分人都不會去嘗試,但是確實還有一部分人,因為懶和不在乎,做成了這個樣子,我希望大家明白,不會是能力問題,不做是態度問題。

[ 平庸的表達 ]

說到平庸,這個詞意說代表了——普遍性的意思。大部分人,特別是入崗時間不是很久,或者初入職場的新人,往往這樣寫:

例子2:

這一份實習生面試的簡歷截圖,我們可以看到做了劃分和序列安排,樣式上確實也不錯。

既然這樣為什麼說是平庸的表述呢?稍安勿躁我們看看最後一種:

[ 不凡的表達 ]

第一種經歷的編寫,是態度問題;

第二種經歷的編寫是雷同問題;

第三種不凡的表述,重點就是要讓 HR 看完之後,了解這是我需要的人。

還是上文的截圖,我要來了原版並做了一些修改。

哪裡做了改變呢?我增加了必要的數據說明,增加具體的時間軸說明。

以上三種「經歷部分」的編寫方式,引出了核心話題:

[ HR需求分析 ]

還記得我前文說過的,企業崗位的需求是什麼么?

企業進行招聘,是因為針對某個崗位或者項目有人才的需求,所以進行了招聘的安排,所以企業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備:對應崗位的工作能力和提升企業收益的相關本事。

很多人寫經歷部分有一些主要問題:

1. 喜歡寫的天花亂墜,包括一些誇大內容,但缺少有力的支持;

2. 沒有經歷從而無中生有,缺少細節展示;

3. 語言不精簡表述過長,缺少重點劃分。

以上的問題就造成了:即使簡歷非常簡潔美觀,內容充實依舊無法競爭上崗。從平庸到出類拔萃……這邊是接下來的內容,我會用幾個方法來對應各種需求,幫助大家通過精簡的語言來表述核心內容,從而讓面試官不僅記住你,而且會器重你。

最強經歷表述

根據面試者過往經驗的不同,關於工作經歷的表述也分為很多種情況。

這裡我們劃分了三種方法:

1. 數據法,用實際的數據來展示能力帶來的收益;

2. 項目法,用過往工作服務對象來展示實力;

3. 競品法,用客觀的市場分析來展示結果。

以這樣的三個方法就可以應對多數的工作經歷並且可以輕鬆寫出不凡的內容。

[ 數據法 ]

第一種方法是比較簡單粗暴的,但同樣大部分面試官也都喜歡這樣的表述,

簡單來說就是:明確告訴面試官,我能帶來多少收益。

舉個例:新媒體運營

平庸表述:在職期間進行企業微博維護,保證了信息的更新以及優化企業形象

不凡表述:

任職期間主要針對企業微博進行維護工作:

1. 每天更新 5-8 條博文,並且 5 條以上是原創博文;

2. 每條博文轉發量在 500 左右,每日整理數據提交部門領導;

3. 單月增加 1000+ 冬粉,為企業的知名度帶來了良好的提升。

顯而易見的數據法就是通過實際數據來提升說服力,展示工作能力。

· 分析說明

公式是:逐條介紹工作內容+帶來的效果(收益)

1. 逐條說明,可以讓面試官明確你的工作內容;

2. 帶來的收益可以展示個人工作能力,讓你的簡歷被劃分到「人才」。

· 參數說明

公式是:逐條展示工作項目+具體處理事務的數量(細節到每日)

如果你的經歷比較基層,沒有帶來明確的收益,那麼就將自己每天具體做了什麼事情,來進行展示,明確工作量和內容,逐條說明使面試官認為:處理業務能力出色。

· 變數說明

公式是:逐條展示工作內容+對比工作后帶來的數據變化

當你的工作開始一段時間后,帶來了和入崗前更好的業績,就可以在簡歷中進行展示,比如:通過 XX 天進行 XX 工作后,為企業帶來了 100% 業績提升(用對比來展示你的工作能力)。

· 總結說明

數據法的「優勢」在於,通過數據內容可以有效且簡單明了的展示,做了多少事情!帶來多少收益!獲得多少提升等內容,前提是——本人的工作經歷真實有效。那麼如果過往工作經歷並不是穩定的內容,如何來展示呢?

[ 項目法 ]

有些朋友進入職場后,企業安排的工作不穩定,或者一職多能,這時候,不能夠通過數據來展示穩定的工作內容,我們就需要通過第二種方法來進行。這種方法就是:明確自己是一職多能的複合型人才。

舉個例子:文案策劃崗位

平庸的表述:在崗期間負責文案和策劃工作,負責多個知名品牌的工作。

不凡的表述:

入職后的崗位是文案策劃,主要的工作內容有:

1. 針對客戶需求進行項目的文案編寫及後期項目宣傳文字內容的編寫;

2. 針對活動進行創意策劃,制定 KPI 收益;

3. 與華潤、萬達、金科等知名地產品牌進行合作。

大家可以看到,項目法和數據法是不同的,因為有些工作每天的內容並不平均,帶來的收益也不是顯而易見的,但勝在做了很多事情,通過項目分析來進行展示。

· 一職多能

公式:逐條說明具體的工作內容+對應的崗位名稱。

國內很多企業要求員工一職多能,節約人力成本,所以面試簡歷中,千萬不要將你的崗位能力,用 XXX 和 XXX 來進行展示,而是通過逐條說明,寫明做了什麼和對應的崗位名稱。

例子:編寫文字、文案崗位 | 構思活動、創意策劃 | 接待客戶、營銷崗位。

逐條展示會讓面試官認為你是「複合型」人才。

· 品牌掛靠

公式:服務品牌+效果

你說自己沒有一職多能?上班有段日子了,服務了一些品牌了吧?

1. 如果崗位接觸的其他品牌是當下知名品牌,那麼要寫明,比如萬達;

2. 如果品牌不太知名,就寫出你服務之後的效果,比如業績提升。

如果這些也沒有,好吧我繼續放大招給你。

[ 競品法 ]

如果你既沒有記錄每天做多少事情,又或者沒有一職多能,甚至你在的公司和大品牌沒關係,就算這些你都碰到了……我來給你第三個方法。

工作過一段時間的人其實都知道,提升和獲得的經驗會遠遠的好於學生時代。所以,競品法就是:通過精簡的內容來表述,通過這份工作獲得了什麼。

平庸的表述:在職期間我只要負責客戶接待和項目洽談,和客戶部合作參與項目。

不凡的表述:在職期間通過客戶獲得了 XX 區一線客戶資源,獲得客戶部認可。

其實我們看最後一種方法就是像做總結一樣,明確告訴面試官,我現在不是一個小白,我通過過往的工作經歷,我有了以下的能力,讓面試官看到你比其他競爭者好的條件。

· 針對需求

我們展示能力,需要針對企業需求,比如對方需要一個新媒體運營,你需要根據這個需求提供展示你工作經歷中相匹配的內容,比如:我會開發微信小程序。

· 資源對比

另外一個核心就是,如果你面試的崗位是那種有行業數據,或者需要人脈資源的,你過往的工作經歷中,如果有,那就寫出來,因為企業最看重這個『資源』的含金量。

例:我個人之前有一份工作是一個高端雜誌招聘顧問,我很清楚去面試的人都是很有來頭的,所以我當時,花了 2 個晚上做了一份 17 頁的《福布斯雜誌國內特色數據分析》,列印出來帶過去,結果自然是我勝出了,因為我拿的是資源的展示,展示數據資源,能力這些。

通過以上的三種表述的方式,你應該知道了,如何把自己的過往工作經歷寫的足夠出類拔萃。但作為一個 4A 企業成員,這顯然還不夠全面,接下來——

項目經驗補刀

我相信大多數求職者應該在網上上進行過簡歷的投遞,某聯、某無憂等網站的簡歷內容,除了工作經歷,還有項目經驗。項目經驗是指參加某某整體項目或者帶團隊進行運作。如果說工作經歷是個人核心競爭力,那麼項目經驗就是神補刀。

[ 區別對待 ]

如果你分不清兩者的區別,我來簡單的說明下:

工作經歷:是某一段時間在某個崗位上做了什麼事。

項目經驗:是在崗位的這段時間內針對某個內容做了什麼。

所以,面試填寫簡歷的時候我們需要區別對待多段項目經驗,有針對性的展示過往的項目經驗,作為工作經歷的補充說明,讓簡歷更加的出類拔萃,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 實習經歷

公式:簡述參與部分+個人業績表現

實習階段企業可能針對某些全體項目,你只會負責其中一個部分,用簡單的語言簡述,加上最後的效果,用 100 字以內的內容來展示出色的能力。

例:

時間:2016 年 11 月 27日,企業新品牌線上運營,官微。

工作內容:新品牌創建后配合市場部和策劃部更新官微,每天發布原創博文。

業績:經過一個月以來的更新,保持每條博文 20W 閱讀量,冬粉增加 2W 人。

· 正職項目

如果是企業正式員工,可能部分項目會要求個人完成或者由你本人主導,那麼需要處理的內容就變多了,一般我們會在表述過程中,遵循以下幾個結構:

1. 標題:寫明時間和品牌項目內容;

2. 開頭:寫出參與項目的時間和為了達到的目的;

3. 細節:每一個階段或者內容都通過數據來配合說明;

4. 成果:要著重說明項目開始前的狀況;

5. 目標:項目經驗緊靠應聘職位,通過展示緊跟企業需求。

所以按照樣的結構,如果還是新媒體運營會是這樣的結構:

X 年 X 月 X 日 XX 新媒體運營項目

企業要求通過本項目使品牌關注度獲得提升,我通過安排三個階段,來進行了這項工作,首先……其次……最後……經過一個月的運維,相對之前品牌的市場佔比提升 10%,針對新媒體渠道方面個人也獲得了 XX 家媒體的合作。

等等……你說你想跨行+轉行,沒有相關工作經歷和經驗。呃呃呃!你說真的?

挖掘過往的美

跨行轉崗一切從零開始。但你又不想基層開始做?確實這有點辛苦和不甘心。

沒關係,給你一個方法,不用騙人也可以提取出需求相關的經歷。

[ 分析需求 ]

不想從零開始,就需要知道,對方企業具體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而你要分析,自己是不是那樣的人才,然後有針對性的對表達,才不會讓對方認為你是來鬧得。

那麼,比如你過往4年都是設計師,偶然的機會,你決定改行做策劃。

這是策劃的要求,和設計崗位的要求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從視覺到文筆,從軟體到溝通談判,對於企業來說,能夠接受一個崗位新人也需要一個充分的理由。

[ 總結能力 ]

在企業眼裡,設計師的工作經歷對於策劃崗位,那就是廢料。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變廢為寶」:

1. 劃分你工作經歷中能力的結構;

2. 根據逐條的能力分析並使其和應聘崗位有關聯。

特別提示:廢料是不能 100% 提取的,不要強行關聯無關內容。

經過分析,可以了解到,確實在文案能力、創意、執行力方面,設計師是不擅長的,但是其他的崗位要求,是可以達到,甚至軟體方面,除了熟練使用 office 的套件玩,本身針對設計軟體也是精通的,這就是額外的能力補償,這樣就不用從「基層」做起了。

[ 無中生有 ]

通過分析+提取,我們就可以將過往看似不相關的工作經歷「變廢為寶」。你了解了應聘崗位的需求后,也優化了自己的工作經歷。接下來逐條的展示說明,告訴企業:別看我跨行,我依舊是個人才。

· 設計&策劃

1. 針對企業給予的資料快速分析企業需求,一稿滿意度較好;

2. 在溝通能力上,經常和客戶保持融洽的溝通交流;

3. 個人談判能力比較出色,和客戶洽談確定 XX 萬項目;

4. 抗壓能力比較強,能夠接受熬夜和加班;

5. 熟練使用 office 軟體並精通平面設計軟體。

· 行政&運營

1. 人脈關係廣泛,針對 XX 行業擁有一線合作資源;

2. 團隊統籌能力出眾,過往經歷主導過幾次項目安排;

3. 負責過企業的官微和媒體渠道管理;

4. 每周進行企業安排匯總並傳達其他部門。

通過兩個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即使跨行跨崗也可以讓自己變得出色。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最後有些年輕人說:

[ 什麼都沒有 ]

如果你沒有工作經歷,大學一路玩了過來,甚至沒兼職。

如果你沒有行業經驗,對行業不了解也無法分析應聘崗位需求。

我個人建議:安穩和精心的從零開始。

在過往 9 年的工作經歷中,我去過小公司,做過初創企業的顧問,到了現在的 4A 企業,這些時光,我見過一些年輕人,通過三寸不爛之舌,獲得了高於自己能力的崗位。

但是多數人入職之後,虛假的能力被暴露,工作做的並不精彩,思維混亂,最後被迫離職,實在是害人害己,這種誇大經歷或者捏造過往經驗的做法,沒意義。

事情不會做,是能力問題,什麼時候努力都不算晚;

事情不願做,是態度問題,我救不了這樣的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