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們天天奔走,好像在比賽誰會先送命

這句話用來形容當下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一點也不誇張,疲於奔命,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將來會出現的物聯網時代,我們的生活幾乎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為了跟上時代,我們不得不以奔跑的速度,想要抓住時代變遷帶來的一絲紅利。

共享腳踏車,不就是一夜之間充滿了大街小巷嗎?

在這樣的大時代下,幸運的是,書店沒有被大家遺忘,反而更加繁華,催生出很多新時代的文學現象,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書店裡的文學在你看來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書店裡的文學

by/張佳羽

書店裡的書,快把樓擠塌了。外面還有好多自費書,自辦發行的書,根本擠不進去。能進來的都佩佳著各式各樣的「腰牌」,手執介紹者賜予的「二八長矛」,一路過關斬將,征服了出版單位,市場預測機構,也征服了書店。

名人效應在哪裡都存在。書店突出介紹的,就是名人的書。書到了店,等於商品進了商場,由高尚的精神營養品與文化需求的關係,轉化為徹頭徹尾的買賣關係。名人是品牌,也是賣點。

名頭強勢的書,面子都大,欺得小鼻子小眼的書窄巷子里躲,蹴頭縮腦。名人不是天生就,機敏、才華、平台+機遇,一樣都少不了。

作者由凡人到名人,未必有很長的路要走,一炮走紅也非天太薄,一捅就漏。你用核炮擊一下天試試,天能漏否?但人走運就那麼容易。癩蛤蟆交狗屎運,一眨眼吃到天鵝肉,亦非天方夜譚。

上了架的書樂呵著,笑盈盈的,招讀者過來翻閱它,掂量它,買走它。

書的封面爭奇鬥豔,多像二八女子,穿的花枝招展。都在爭第一印象,實在苦了設計師,搜腸刮肚,攪盡腦汁,只為出頭彩。內容像衣冠包裹著的豐盈的肌體,想掀開裙擺,用站立的姿勢細細地偷看個清楚,你做不到,別人也做不到。

美麗的神秘感,得用時間打通無知和隔陌。愛它,戀它,想深懂它,就解囊付錢,痛痛快快把它抱回家。

在書店轉轉悠悠,突然有種掀簾后豁然怡紅的感覺,書店像迎春院,頭牌的站前面,二流的站中間,普通的站角邊。

書擺售的位置不一樣,側重就不一樣,視角衝擊力就不一樣。廣播上也在叫賣,廣告上也在助推,攤位上也在搶鏡,就差丟手絹,拋媚眼兒。

凡書都有情緒,情緒的好壞,取決於銷路的好壞。暢銷書笑疼了肚子,門庭若市,讀者哄抬著幫它搓揉;滯銷書愁成少白頭,落寞地蜷在角落,呼吸著幽暗的時光。

書店並非寂廖地,文學並沒有死去。

書店裡分科擺放著各類書,小說、散文、詩歌長廊里的穿梭者,明顯比別處多。看者多多買者少,搖頭的多點贊的少,大面積冷靜撒網的多如獲至寶難以掩飾激動的少。

文學如今呈現出來的基本形態,貌似井噴繁榮,其實是喪失精品意識的繁殖過快。猶如貓和耗子,一窩賽一窩地生,越生越胖,快胖得走不動了。

從另一角度看,使人想到犬的品種,由單一到五花八門,多得目不暇接。真正產生捕獲心的作品,稀缺又稀缺。

人們的閱讀習慣越來越反叛,整塊時間留給帶來明天的學習和贏得收入的工作,手提包里躲著女人的化妝品、銀行卡和手機,沒有給紙質書留下攜帶的空間。

電子書後來居上,與手機綁定,添加百萬圖書也不增加重量,翻閱隨時隨地。紙質書不離手的時代悄悄過去,閱讀值銳減,閱讀的總量已退居二線,以擺設品和收藏品的面目示人,交替浮動,輪番爭寵。

紙書的閱讀功能不是下滑的問題,是在急劇退縮,所以更要求出版社在設計包裝上下功夫,以繡花的心態綉書,增強它的唯一性,美觀度,高端大氣上檔次,便於擺設和收藏。

文學嚴肅的面孔持續解禁,像得了特赦令似的,入格與出格壁壘對抗的結局,是萬象包容

文學的市場意識日益顯現,綜合能力逐漸引入。它一改過去單一操作模式,由熬時間等認可,到一完稿就尋合作,這個變化實在是跨越式發展。

許多好的文學作品,先轉換為直觀的影視,引起關注和轟動,再逐波溯源,回歸文學原著。有的完全借用經銷商品的手法,大肆炒作,占踞輿論制高點,開新書發布會,簽名售書會,冬粉互動會,各地巡講會,抬高人氣,以推銷為終極目的,突破發行量。

各文學專刊、出版部門、網路、新聞媒體、社會團體、政府機構,以自己的視角和偏重,組織文學作品評獎和發布好作品排行榜、作家年收入排行榜。重獎之下必有勇夫,收入居高必然吸晴。

這是刺激文學消費的有效途徑。作家再不是過去意義上的清高的貧民,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他們是文學產業者,從事一種能預估底價和核算產值的職業,從享受豐富的精神到享受豐富的物質,二者不再剝離。

作家可以直起腰板,當起杜甫望其項背的富豪,成為新時代物質富有的清高者。這是歷史性的大變革。作家群體是誠實勞動者群體,靠勤勞致富,應該成為創造性產業的典範。

還得深鞠一躬,感謝中央電視台。這些年推出一系列經典式的文化策劃,出了好多創意性的節目,從《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詩詞大會》,到《朗讀者》,一步一步升級,推廣大中華文化,帶動和激活文學產業。

平面書可以立體呈現,個人閱讀可以感染群體共鳴。這個作用力是巨大的,搶救了一大批眼看堅持不下去的遭遇黑雲壓城的作者,重新振作起來,付出艱苦的創作,展示自己遠未窮盡的才華。

詩是大面積廣種薄收的文學。詩人隊伍十分龐大,而詩帶給絕大多數詩人的收入是囊中羞澀。但詩人鍥而不捨,因為痴迷而固執,詩是他或她的戀人。

詩界想了很多辦法,眾多的民間詩刊填補老牌公辦詩刊承載能力不足的留白,詩人自媒體雨後春筍般激增,各種年選版本競相推舉,以少的自費出多的詩叢以托舉詩集的問世,詩日曆、詩台曆、詩生日冊、詩相冊應運而生,一萬元至十萬元重獎一首詩也不再是傳說和稀罕,可謂辦法層出不窮,形式花樣翻新。

那麼,書店上架的詩冊擁有多少出資以購的讀者呢?問書哪得清如許,為有歲月潤青苔。真正讓賣詩買詩成為一種常態,還有漫長的探索之路要走。

因為愛詩,特別心疼詩和詩人。總想讓詩群里,多出幾個活著的海子、余秀華,不愁詩作賣不掉;總想下一年的作家富豪榜上,赫然顯示著某一位或某幾位詩人的大名。

詩人也在為詩找價位和出路。

查閱眾多征詩活動,發現有一部分詩者,用心研究獎金豐厚的征詩活動的特點和搶點,命中率極高。他們大有獲獎專業戶之美稱。這倒啟示我們,詩是可以定向發展的,解決詩人生存問題與詩特有的浪漫主義攜手并行,不失為一件美事。

書入住書店,書店養不起死書,反被流通著的活書贍養。

書店也在求新求變求創收。一改靜坐式為立行式,把實體店與虛擬店相結合,讀者既可以進店選購,也可以網上郵購。網店成了如來佛的手臂,能伸向千里之外。實體店承載著實體書,給網店做後盾,銷售供應兩不誤。

書店內部一掃陰霾見晴日,繪起書迷牆,把常來購書的讀者的影像懸挂起來,以示榮耀和尊重;請進文具銷售和眼鏡配售,以方便讀者綜合選購;還舉辦各種讀書活動,以獎促銷,積聚人氣。

當然,與報社聯辦每周新書舉薦榜、經銷排行榜、好書連載榜,與媒體互動,構成鏈條式的社會閱讀導向,拉動圖書銷售,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有些現象是耐人琢磨的。有錢人開跑車去了,沒錢人坐在書店看不花錢的書來了。

他們坐得很投入,席地而坐,周圍全是書,沉浸在書香中,手捧一本診愛,緩緩地翻著頁。他們中,大部分是學生,也有歲月的尖刀刻瘦了臉盤的老者,可憐白髮生。老者似乎比少者更需要勇氣,他要承受更多懷疑和恥笑的眼神。

這裡是購書的天堂,不是讀書的福地。看不花錢的書,是要被指責和驅趕的。兜里沒有錢,何必亂翻書?答案是,讀書欲使然,豁出老臉不要了,只為精神止渴。也許在讀了若干天的某一天,他從牙縫裡攢出幾個錢,請走了其中的一本書。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書消得人憔悴。

書最終不會墮入恐龍時代,不論社會怎樣前進,科技如何發達。文學不死,書就活著。老面孔的文學以新的書樣反覆再世,新面孔的文學經歷篩選淘汰法則後會毅然決然地繼位,與之列隊而置,向其後的歲月敞開自己的心扉。

新時代的文學現象是好事還是壞事?

作者介紹

張佳羽和你探索文學的奧秘

出生於蘭州的90後作家,少年作家學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甘肅作協會員。已在《詩刊》《讀者》等發表作品100餘萬字,出版《最女孩》《才女升學記》等書。曾獲全國寫作大賽金獎、首屆「蒲松齡杯」散文一等獎,第五屆黃河文學獎青年獎等。

| 往期精彩 |

新浪讀書

一本好書,一生摯友

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