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確診肺癌 不能只靠「一口痰」

取痰、化驗、出報告,三個小時就能進行肺部腫瘤輔助診斷——近日,杭州一家醫療企業發布消息稱,他們研發的「用一口痰就能測肺癌」的產品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上市。據說這還是國內首個通過痰液核酸檢測,進行肺癌臨床診斷的獲批產品。

痰液檢測不是「金標準」

「『痰液核酸檢測』只是作為早期診斷肺癌的輔助手段之一,並不是判定肺癌的『金標準』,還是要結合影像學等綜合考慮。」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病內科倪蓮芳副主任醫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明確表態說,臨床上要判定是否肺癌,最終還是要根據病理檢查結果。

儘管近年肺癌的治療已取得很大進展,但是許多患者就診時已是晚期,預后較差,如何提高早診率是腫瘤學術界長期致力解決的問題。倪蓮芳介紹說,早期診斷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類:提高公眾對肺癌癥狀的認識,用包括X射線和CT在內的影像學檢查手段篩查,檢測血液中的生物標誌物,檢測呼吸道分泌物和呼出氣。

「檢測呼吸道分泌物就是新聞中說的痰液檢測。」倪蓮芳解釋說,痰液檢測是目前診斷肺癌簡單方便的無創傷性診斷方法之一,不需昂貴設備,病人無痛苦。痰液中含有支氣管肺組織的脫落細胞,肺癌或癌前病變產生的一定量的癌細胞或非典型細胞會隨痰液咯出,所以,痰液作為標本是可靠的。

事實上,臨床上一直就有痰找癌細胞的病理學檢測方法,只是由於它的敏感性受到腫瘤的位置、組織類型和痰標本留取正確與否的影響,同時也受病理科醫生技術水平的影響,總體的檢出陽性率偏低一些,而且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2—3天才能出結果。離新聞里說的三個小時就能出結果相差甚遠。

病理診斷患癌才是真的癌

據統計,目前,肺癌的整體治癒率僅15%。其中,早期治癒率高達92%,中晚期治癒率僅10%。

「肺癌是一個早診斷早治癒的代表癌症,早發現早治療能夠大大提高肺癌生存率。」但是倪蓮芳也表示,肺癌早期,痰液細胞學檢測的陽性率並不高,等到了陽性率高時又到了晚期,這是很矛盾的。「有些早期肺癌的患者,通過痰液細胞學檢測來診斷比較困難。」而新聞報道的「痰液核酸檢測」則可以從痰液中識別出一些微量的不正常的成分,通過分子檢測,從分子機制的角度來輔助診斷,判斷肺癌的風險,這對肺癌早篩是個利好消息。

據知,痰液核酸檢測肺癌的技術原理是:端粒酶逆轉錄酶(TERT/hTERT)是細胞內一種與癌變密切相關的逆轉錄酶,除了生殖幹細胞和造血幹細胞,人體正常細胞不表達hTERT,痰液等源於肺呼吸道的樣品若測出hTERT mRNA,則表明存在癌變細胞。

「新聞說是用分子生物學檢測端粒酶的技術進行檢測,也就是說:有端粒酶,即為陽性;沒有端粒酶,則為陰性。這只是在分子機制上面給醫生診斷提供了另一種手段,增加了更多的證據而已。」倪蓮芳再三強調,雖然比痰液細胞學檢測更敏感,但並不能肯定肺癌診斷,也不能區分病理學類型,它只是一種輔助手段。

通俗地講,痰液核酸檢測就好比日常體檢中的某些腫瘤相關特異性指標。倪蓮芳給記者舉了個體檢的例子,比如,體檢時如果發現甲胎蛋白指標升高了,通常懷疑與肝癌有關。但是,體檢時雖然發現了腫瘤相關的指標有所升高,卻並不意味著一定得了腫瘤。同樣的道理,如果痰檢核酸陽性,就應該高度重視,進一步去排查腫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檢測發現指標升高,也不代表一定患了肺癌。「病理學才是腫瘤診斷最後的金標準,換言之,就是,病理學診斷是癌那就是癌了。其他檢查都只是有助於醫生髮現、判斷病情,或在治療過程中跟蹤治療效果。」

倪蓮芳表示,端粒酶檢測提高了痰液檢測的陽性率,連抽血和CT都免了,對於肺癌的篩查還是很有意義,但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關注檢測結果的假陰性,尤其是臨床上越來越多的表現為周圍型肺小結節的早期肺腺癌,痰液檢測的價值有限。「對於肺癌高危人群,痰液核酸檢測不能替代低劑量CT的篩查。」

「痰液檢測」作為一個比較高端的科技成果,主要價值在於篩選,如果作為一個診斷標準,目前看還有一定的距離。浙江省中醫院腫瘤科副主任中醫師王彬彬也認為,當下而言,「痰液檢測」不能作為肺癌的診斷依據,只能是一項輔助檢查的方法。

對於被媒體爆炒的「一口痰測肺癌」的新聞,該研發公司的負責人也坦言,「痰液檢測」可以作為輔助手段,與血液、影像學肺癌檢測手段相互補充,判斷是否存在腫瘤。「此前在三家三甲醫院進行的總樣本大於1000例的臨床研究顯示,該檢測法的陽性符合率即靈敏度為84%,陰性符合率即特異性達95%,肺癌I期檢出率為76.32%,具有早期檢查的應用潛力。」

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篩查

由於現在環境、生活方式等原因,肺癌已經成為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儘管近年來在治療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目前肺癌5年生存率也僅為15%—16%。因此,要依靠「低劑量螺旋CT」,在高危人群中開展肺癌的早期篩查,能夠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改善生存率的目的。

根據2015年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推出的「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專家共識」建議,年齡50—75歲;吸煙≥20包年,包括曾經吸煙,但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長期處於被動吸煙環境中;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有COPD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的人,最好每年做個低劑量CT篩查。「今後,還可以考慮在此基礎上,增加『痰液檢測』,兩個一起做,可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準確率。」倪蓮芳如是說。

據知,低劑量CT發現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規胸片的4—10倍,可以早期檢出周圍型肺癌。但是很多人擔心頻繁做胸部CT,會否受射線輻射太多,反而不妙。對此,倪蓮芳指出,目前用於早期肺癌篩查的,已經是低劑量平掃CT,一年一次對身體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