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平可夫:「殲20非四代機」 以其觀點世界還有四代機嗎?

數數這些年對殲-20的污衊,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殲-20作為第一款隱身4代機,從曝光那天起就吸引了萬眾的目光,甚至造就了一大批新軍迷的誕生。然而伴隨殲-20一路走來的,還有很多的污衊言論,而且受眾頗廣。本文將為您解析這一系列言論,各位讀者可以看看都有誰中招了。

一、殲-20機身非常大,主要用於對地攻擊。該說法最早見於殲-20首飛不久后的一期國內軍事雜誌,該作者以常年抹黑成飛戰機(殲-20為成飛生產)而出名。該作者稱,殲-20機身長近23米,比蘇-27的21.9米還要長,更是遠遠大於F-22約19米、T-50約20米的長度,所以能夠帶很多油,比較適合作為轟炸機對地攻擊用。這種說法顯然會讓不少人開心,因為他們覺得殲-20「航程遠,載彈量大,對地攻擊能力強」,然而他們沒有注意到戰機作為一個整體,各方面的性能是相互妥協的產物,所以他們就中招了。該作者的潛台詞其實是,「因為殲-20比F-22/T-50大很多,所以殲-20要重很多;又因為殲-20目前發動機推力比F-22/T-50小不少——所以空戰推比要小很多——所以機動性要差很多——所以殲-20不適合做空優戰機,只適合做對地攻擊機」。這一套推理和和結論在一些老軍迷里引起了很大的爭執,然而在一般軍事愛好者那裡可能沒多少市場,可能是因為不好理解,也可能是因為「壞話他們根本不信」吧。

福兮禍之所伏,糖衣裡面有可能是炮彈

二、殲-20不適合上艦,為什麼?太大。恐怕看了本文章的人都明白了這句說法的來源了吧。一個「殲-20很大」,引出了一系列的惡果,而「不能上艦」這個惡果流傳甚廣,受眾甚多。那麼殲-20到底多大呢?從殲-20露面起,很多人,通過很多方法,越來越精確的測算了殲-20的大概尺寸,最後大家相對統一的結論是,殲-20的長度在20-21米範圍,寬度在13-14米範圍。這種估計最後被一張衛星圖所證明:

殲-15(中)與殲-20(右)對比圖

很明顯,殲-20無論在長度,還是在寬度上,都是小於殲-15的;至於殲-20的高度,下圖最明顯:

儘管這些事實早已很清楚,但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在說「殲-20太大,不適合上艦」呢?有的是真的不了解,有的可能就是另一回事了。所謂「輿論就是生產力」,只有殲-20不適合上艦,FC-31才能上艦嘛。

三、殲-20現在不算真正的4代機,因為發動機不好。這句著名的話起源於非著名的《漢和》雜誌主編平可夫,一位在2009年末聲稱如果4代機在8年內能夠首飛他就停刊的人物。最後結果大家也看到了,一年多后殲-20就首飛了,他當然也沒停刊。然而這句話的影響卻很廣,因為很多人對這方面的了解可能不多。什麼是真正的4代機,目前世界上並無統一的標準。開始人們以F-22為標杆建立了一個標準,那就是4S理論:隱身、超機動、超巡、超視距打擊(第4個標準爭議較大,后改為超信息獲取能力)。然而這個標杆卻被F-35的出現給打破了,因為F-35即不能超巡,也沒矢量發動機,常規機動性還不好,但美國卻一度稱其是比F-22還先進一代的5代機(后美國統一標準,將F-22/35都稱為5代機,本文均按中標)。既然F-35都能稱為標準的4代機,甚至比F-22還先進,那麼殲-20為什麼不是呢?畢竟殲-20相對F-35,隱身性能或許更好,機動性更好,超音速性能也更好。

其實即使是現在的殲-20,或者是F-35,都是具有超機動能力的。與一般人對超機動是「各方面更強」的理解不同,超機動實際指的是過失速機動能力,也就是大迎角控制能力。在這方面,一般3代機的可控迎角在28度左右,而F-22的可控迎角則高達60度,提高了整整一倍;F-35的要求稍微低些,為50度。那麼殲-20的是多少呢?其設計之初對大迎角能力的要求是「無矢量發動機的情況下可控迎角約55度」。很顯然,即使沒有矢量發動機,殲-20依然擁有優異的過失速機動能力,也就是超機動能力。所以,當有的人看到殲-20「高機動」的視頻,驚喜的喊「這必須是更好的WS-15發動機,必須帶矢量」時,筆者卻覺得,這是真的嗎?為什麼不說殲-20有了更大推力的發動機,有了矢量推力后,機動性會更好呢?

有關殲-20的幾個主要的污衊言論就說完了,以後見到類似言論就一笑而過吧。

作者:晨曦尋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