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著經典解讀③——《朝花夕拾》,助力孩子暑期閱讀!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

包括:對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又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阿長與》;批判封建孝道觀念的《二十四孝圖》;表現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說中的勾魂使者《無常》;寫童年之事又反映封建不良反應思想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誤人的《父親的病》;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好友《范愛農》。《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朝花夕拾十個故事梗概

1、《狗?貓?鼠》記述了童年時對貓和鼠的好惡。

《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噑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2、《阿長與〈山海經〉》回憶了保姆長媽媽的淳樸善良。

《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3、《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

《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4、《五猖會》回顧了兒時一次看廟會的經歷。

《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5、《無常》栩栩如生地描寫了鄉間迎神賽會時的活無常。

《無常》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台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文章在夾敘夾議中,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諷。

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回味了純真快樂的童年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日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7、《父親的病》在敘述父親生病長期治療的過程中,對庸醫誤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憤慨。

《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上述7篇作品,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展現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是了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後面的《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三篇作品,記述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后的一段經歷,留下了青年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腳印。

8、《瑣記》記述的是作者去南京讀書的經歷。

《瑣記》憶敘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后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9、《藤野先生》懷念日本留學期間的老師藤野,並記述了作者棄醫從文的經過。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10、《范愛農》回憶和悼念了青年時代的摯友范愛農。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中出現的四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師、朋友和父親。

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著樸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身上,我們看到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醫學教授,因為表現出平等待人的態度,因為關心弱國子民的學業,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們不設身處地地想象魯迅當時的處境,便很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

范愛農——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心痛苦、悲涼,我們和魯迅先生一樣,疑心他是自殺的。

父親——父親曾讓童年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但是,魯迅從來沒有指責過自己的父親,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由此我們可以感到魯迅先生對父親強烈的愛。

1、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原籍)人,是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讀《朝花夕拾》,我們了解到童年魯迅的愛好是:愛收集帶圖畫的書,愛描繡像。

2、《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全書十篇文章,是回憶童年、少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文字。我們學過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等。

3、作者在《瑣記》中提到自己看的一本書是《天演論》,表現出魯迅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五猖會》中,父親讓我背《鑒略》,讓我感到痛苦。

4、魯迅小時候最喜歡在百草園玩耍。

5、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圖畫本子《二十四孝圖》的來歷是:一位長輩的贈品。魯迅在《二十四孝圖》里,針對「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在本文中,魯迅對古時的「孝」的態度是斥責封建孝道不顧人命,教壞後人,揭示其虛偽和殘酷。

6、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一位朋友,當時彼此都沒有什麼好感,但回國偶遇之後,交往甚密,這位朋友是范愛農。

7、「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的原因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賽神會」中「我」和許多人喜歡看活無常。

8、《藤野先生》中作者棄醫從文的原因是要拯救國民的精神。

9、《瑣記》一文寫了 三件事,表達了對衍太太的不滿。魯迅在《瑣記》中,用了「烏煙瘴氣」一詞來諷刺洋務派的辦學。

10、陳蓮河給魯迅的父親看病時所開的藥引是一對蟋蟀。

11、《朝花夕拾》中記敘魯迅為了尋「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的是《瑣記》。

12、《朝花夕拾》中,魯迅借眾鬼嘲弄人生,用陰間諷刺陽世,對「正人君子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嘲弄和鞭撻的一篇文章是《無常》。

13、你怎樣評價范愛農?

答:愛憎分明,為人正直

14、作者憎恨貓的哪些特性?

答:「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嚎叫」,時而「一幅媚態」。

15、起初魯迅認為范愛農是怎樣一個人?

答:非常冷漠,十分膽小,對師長無情,與人背道而馳。

16、我得到《二十四孝圖》為什麼既高興又掃興?

答:高興的是:①鬼少人多②歸我一人獨有③那裡面的故事似乎準確無誤④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只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地講出一段的事迹;掃興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

17、簡析貓和狗成了仇家的原因?

答:據說,是這麼一回事:動物們因為要商議要事,開了一個會議,鳥、魚、獸都齊集了,單是缺了象。大家議定,派夥計去迎接它,拈到了當這差事的是狗。「我怎麼找到那象呢?我沒有見過它,也和它不認識。」它問。「那容易,」大眾說,「它是駝背的。」狗去了,遇見一匹弓起脊樑來的貓,它便招待,同行,將弓著脊樑的貓介紹給大家道:「象在這裡!」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從此以後,狗和貓便成了仇家。

根據以下提示寫出人物名稱:

⑴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髮,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渺視。( 范愛農 )

⑵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藤野先生 )

⑶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鬚髮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 壽鏡吾先生 )

⑷他的臉是圓而胖的,一張藥方上,總兼有一種特別的丸散和一種奇特的藥引。( 陳蓮河 )

⑸她生得黃胖而矮,說話時喜歡切切察察,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阿長 )

⑹她對自己的兒子雖然狠,對別家的孩子卻好的,無論鬧出什麼亂子來,也決不去告訴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