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賈躍亭的前世今生(完全版)

原創:鄧元傑。

跋:

這是我在2017年5月份寫的文章,當時樂視已經搖搖欲墜。因為頗具影響力,被樂視網「威脅起訴」而刪除。後來6月底賈躍亭、甘薇和樂視的一部分財產被招商銀行申請查封,解開了樂視崩潰的序幕。本文再次作為「完全版」發表,在網上獲得廣泛傳播。不過我沒法加「原創」標誌,因為這是我之前文章的合集,很多號或者媒體早就「合」過了,由於數量不少,我也沒時間申訴,所以只能在開頭申明這是我的原創。但迫於壓力,還是刪了。但還是擋不住在網上廣泛傳播,在微信號中,很多人只寫這是「鄧元傑」寫的,而不寫來自於「老鄧的財經茶館」。包括一些大V都是這樣,對此我只能呵呵了。

現在是第三次重發,修改了一些不確切的內容,比過去更為準確。但是過去很多讀者覺得我是在樂視遭遇危機時才跳出來,是乘人之危,在此我回答一下:我早就不看好樂視了。最早的文章發表於我的博客,時間是2013年7月12日的《樂視網,你錯了》,截圖如下:

文章不長,主旨是:

1、樂視為自己推出硬體,等於和所有傳統廠商成為對手。

2、如果樂視自己推硬體,也應該從高端入手,而不是打價格戰。應該把超級電視做成一款昂貴的時髦產品,要靠硬體掙錢。即使硬體賣不出幾台,也可以提升樂視網的形象,反而會更加吸引用戶看樂視的視頻。

可惜賈躍亭不是這麼做的,而是攤子越鋪越大。所以2014年6月25日我又發文《黑電、樂視與小米……》,文章的主旨是:

1、小米和樂視的本質創新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渠道,而這種「創新」的技術含量是很低的,因為別人也可以這麼做。(2017年註:後來樂視搞了「生態」,就不再僅僅是渠道了)

2、別看小米現在(2014年)很紅火,別看樂視的營收增長很快,如果在產品上沒有絕對高人一籌的實力,以後的結局就是搞亂市場,留下一地雞毛,自己也完蛋。(2017年註:小米已經遭遇挫折,但雷軍知道提高技術,適當收縮規模,這是比賈會計認真得多的態度)

3、在樂視們的錢燒完以前,在它們的市場份額停滯和下降之前,手機彩電行業仍將是一片血紅的海洋。手機彩電業要想喘口氣,必須等樂視小米都玩殘了再說。但那時可能會有新的樂視小米出來(2017年註:比如暴風TV)。

當然,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明白:賈會計做大樂視的目的,不是讓企業掙錢,而是高位套現跑路。道理很簡單,他欠錢太多了,多到不可想象。我在賈躍亭經營樂視到底虧了多少錢?中有很保守的估算,但是現在看來還是太保守,因為根據騰信財經7月28日發布的新聞,賈躍亭直接和間接持有的樂視網5.24億股(佔26.27%)均被司法凍結,而且被各路債主「輪候凍結」的股份數量是樂視網總股本的193.92%。也就是說,他的股份被凍結的數量,基本上是現在樂視網總股本的兩倍。

他到底欠多少錢?樂視系實在太複雜,我們等媒體繼續披露吧,或許上千億都有可能。賈躍亭是學財政專業的,一貫玩錢出身,樂視系欠這麼多錢,難道他事先真的意識不到危險嗎?這怎麼可能?所以只有一個解釋:他是惡意欠款,然後跑路。他早就還不起了,而孫宏斌,也被他坑慘了(為什麼說孫宏斌被賈躍亭耍了?)。

當然,更陰謀論的解釋是賈會計是白手套,甚至更多的人都是白手套。但是本號是財經號,也不想挖得那麼深,弄得太敏感。但挖挖他的前世今生,也足夠了。

==============

賈躍亭是企業界名人,樂視網千瘡百孔,麻煩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賈躍亭是如何攫取他的第一桶金的。本系列就好好扒一扒,看看他是怎麼從一個農村人,一躍而成為企業界呼風喚雨的人物,進而又是怎麼把樂視經營得一團糟、自己還能成為百億富翁的。

賈躍亭,1973年2月6日出生,山西襄汾人。查其百度百科,「個人經歷」是從1995年他22歲時開始,先是在老家任垣曲縣地方稅務局網路技術管理員,然後開辦了一個「卓越實業公司」。那麼,他的家世怎麼樣?他又是什麼學歷?對於這麼一個一度可以和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雷軍齊名的大名人,百度百科介紹得如此簡略,總讓人覺得頗為可疑。

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看其他幾個牛人的百度百科。

馬雲的:

馬化騰:

李彥宏:

雷軍:

我們可以看到,四大牛人畢業於什麼大學,都寫得一清二楚,甚至連童年、中學時代都寫了很多。唯有賈躍亭,履歷是從22歲開始的。那麼,他有什麼不想說的呢?

賈躍亭不想說的,應該和他的家世相對比,他攫取第一桶金的過程。

1973年2月,賈躍亭出生在山西省襄汾縣呂梁山腳下一個叫北膏腴的村子。北膏腴這個村子,當地人也叫做「北高一」,這是真正的農村。

賈躍亭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他是家裡最小的兒子,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年齡都比他大不少。姐姐賈躍芳,1963年出生,大他10歲;哥哥賈躍民,1968年出生,大他5歲。而且他的哥哥是正牌大學 ---- 山西大學的畢業生,估計是學文科的,可能是金融、經濟或者新聞專業,因為畢業后就職於人民銀行山西臨汾分行。賈躍芳也是大學畢業生,因為她在1984年21歲時,就在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工作。那個年代,一個山西女孩能到北京工作,而且是進了設計研究院,估計是在北京上的大學。但應該不是什麼名校,因為她的個人簡歷上也沒寫。

英雄不問出處,馬雲的畢業學校是杭州師範學院,也遠不是一流大學,二流都算不上,但是馬雲敢寫。雖然賈躍芳畢業於什麼學校對我們並不重要,但是賈躍亭為什麼不把他之前的求學經歷寫上呢?

繼續說他的家世。

北膏腴是個有好幾千人的大村,姓賈的並不多。根據賈躍亭的一名親戚透露,賈躍亭的祖父輩遷至該村之後親戚很少,與村中其他賈姓人家關係也不大。而且賈家也只是普通人家:賈躍亭的父親是當地教師,母親算是家庭主婦,家裡有一些土地。

所以,賈躍亭是出身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少年時頗為瘦小。那時經濟不發達,很多人生活比較貧困,這完全可以理解。他的親戚甚至擔心他因為太瘦而找不到好工作。另外,在賈躍亭三姐弟中,二哥賈躍民的成績最好,賈躍芳次之,而賈躍亭的學習成績是最差的。道理很簡單,在那個考大學很難的年代,他的哥哥姐姐都是大學畢業生,而到了他考大學的時候,的大學招生人數始終在增加,但他卻沒考上。

重複一遍:英雄不問出處,沒考上也沒關係,那時候能上大學的很少。考不上大學,絕不能說明他笨,或許他的興趣本不在讀書呢?而他的哥哥姐姐那時候都是大學生,賈躍亭在讀中國小時的成績也不算差(只是不能和他姐姐哥哥比,還沒到能考上大學的程度),這足以說明他們姐弟都相當聰明。實際上,身為老幺的賈躍亭備受父母寵愛,小時候調皮搗蛋,父母很少打罵他。但是有一次他逃學了,母親忍無可忍,狠狠打了他一次。

隨著賈躍芳到北京工作、賈躍民到臨汾工作、賈躍亭1995年到垣曲縣工作,老家北膏腴村就剩下父母了。所以賈躍亭姐弟的變遷,是城市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還是上個圖吧,看看他的出生地和一開始的工作地點。

2002年之前,他在垣曲經商時還偶爾回過老家,而且有他的妻子,但之後去了北京,就很少回老家了。但是賈躍亭並沒有忘記他生長的地方。2012年7月,他和父親捐資80多萬,為北膏腴村打了一口新機井。為了這件事,該村還為他們立了功德碑。一名村民說,賈家還有為村裡建設敬老院的想法。

賈躍亭發跡后,在家鄉也建立了時髦產業。據樂視生態農業產業園臨汾基地的官網資料,2013年12月5日落地臨汾堯都區,包括12個智能連棟溫室、43個日光溫室大棚,以及2000餘畝的苗木中心等。

那麼,賈躍亭到底是什麼學歷和專業呢?

賈躍亭,1995年畢業於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大專學歷,會計專業。

他出名后,母校在「傑出校友名錄」中包括了他的名字。網址:http://www.sxftc.edu.cn:8089/schoolww/detailweb.htm?id=3895,各位可以自己去驗證。

資本運作,其他大老闆得靠金融、會計專業的高管幫忙才玩得起來,但賈躍亭進入資本市場之後自己就能玩得風生水起,能把樂視網做得長期虧錢還能身價千億,讓姐弟幾個一起套現數百億,果然是有紮實功夫的。

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不管怎麼說,賈躍亭姐弟三人,兩個是大學生,一個是大專生,而且後來都跳出農村了,尤其是賈躍亭更成了風雲人物,這說明他的父母在培養教育孩子方面,確實值得稱道。一個明顯的事實是,賈躍亭的父親在鄉里有一定威望。

賈躍亭的家庭背景和性格,讓他在讀大專時成了朋友中的核心人物。在90年代初,讀會計專業的賈躍亭也和那個時代的很多年輕人一樣,喜歡讀前衛詩集和小說。他還組織過歌舞會,分享從他哥哥姐姐工作單位那裡得到的新見識。而且會計專業要學會計電算化,也就是用計算機上的會計軟體,這讓他接觸了計算機。賈躍亭應該是對計算機很有興趣的,因為他不僅看了當時在同學中到處傳閱的《矽谷熱》一書,而且畢業后在垣曲縣地方稅務局,擔任網路技術管理員。

大專畢業后能到地稅局工作,應該說還是不錯的。但是他卻沒有能從事他的老本行會計,而是任網管,這說明什麼呢?

這足以說明,那時的他(應該是他的家族)有一定「關係」,但「關係」還不太硬,所以只能進入熱門單位當「邊角料」,不能從事本專業的工作。

不過那時是90年代中期,經濟正處於迅猛騰飛的火熱時代,尤其是計算機和互聯網產業,可謂如火如荼。22歲的賈躍亭和大多數青年一樣,對基層朝九晚五的工作感到無聊和厭倦。於是不出一年,他就辭職創業了,1996年,他在垣曲縣(也就是他工作的地方)開辦了卓越實業公司,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

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賈躍亭任山西省垣曲縣地方稅務局網路技術管理員。期間,剛到稅務局上班不到兩個月的他,代表垣曲參加稅務局系統內的一個計算機比賽,獲得了第一名。這個成績真是不錯!

他為什麼能獲得第一名呢?大概是以下幾個原因或組合:

1、小地方沒什麼人才。

2、考的內容正好是他擅長的。

3、超水平發揮。

4、比賽規模不大,參賽者不多。

5、他玩電腦確實有兩下子。

6、對這次比賽他相當重視,並做了認真準備。

不管怎麼說,能考第一名,說明他是個聰明人。

1996年,賈躍亭下海成立了山西垣曲縣卓越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卓越實業」),任總經理。辦公室,是租用垣曲縣農業局的。對於該公司,賈躍亭可謂下了「血本」,公司註冊資本金為50萬元,其中賈躍亭出資20萬元,李莉也出資了20萬元。李莉,就是他當時的妻子。

在那個年代,垣曲縣那種小地方,大學(或大專)畢業生一個月的工資大約是150~200元左右。所以賈躍亭撐死了一年工資是2400元。剛工作不到兩年的他,無論如何不可能有20萬元。對當時的任何一個巨富的人,20萬都是一筆巨款,大約相當於現在(2017年)的600萬~1000萬。

所以這筆錢,很可能是精通財技的賈躍亭周轉來的。

這種做法在當時就是慣例。借來一筆錢成立公司,然後再把錢轉給別人,付點利息或手續費。而賈躍亭在地稅局一年多的工作經歷,足以讓他建立起初步的人脈關係,借來這筆錢。

賈躍亭一直對外說,他是1996年下海經商的。但是卓越實業正式營業期限是從1997年3月19日開始。這又是為什麼呢?

顯然,賈躍亭先經營了一段時間,發現效益還可以,於是正式成立公司,甩開膀子猛幹了。對於在地稅局工作的賈躍亭來說,工作一年多在當地地稅、國稅乃至工商系統認識一幫人,沒有任何問題。更何況他的老婆是當地縣裡一個較高級領導的女兒,能量更是了得。

也就是說,賈躍亭的第一個公司,開的是夫妻店,而且妻子在當地頗有背景。

綜合推理,賈躍亭應該是個復讀生,因為既然他父母很重視子女教育,孩子上學一定不會比別人晚,也就是7歲必然上學了。在那個年代,北方的國小是5年制,中學是6年制,所以他聯考時是18歲,讀三年大專畢業應該21歲。但賈躍亭畢業時是22歲,很顯然,他19歲才高中畢業,就是個復讀生。

復讀生也沒什麼丟人的。但是賈躍亭自己可能不這麼想。大專,又是個復讀生,所以他既不想讓人知道他上的是大專,更不想讓人知道他上中學時的事情。比如後來他第二任(或第三任)妻子甘薇在談到賈躍亭的過去時,只是模糊地談到了他的大專(或者「大學」)生涯,而對於他之前的事情,更是閉口不談。

復讀了一年,又上了大專,賈躍亭本來就是個聰明人,此時的心智更是在比他小一歲的同學之上。因此,他在上大專時才成了學生的核心,也談了戀愛,可謂呼風喚雨。而他的女朋友,就是垣曲縣一個本地高官的女兒。正因為如此,所以賈躍亭畢業之後,才沒有像他哥哥姐姐那樣去大城市,而是去了一個小縣城工作,並迅速結婚,有了一個孩子。

那麼,卓越實業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呢?

什麼都做,主要是煤炭生意。

但煤炭生意並不是採礦,而是「洗精煤,也就是對優質煤進行進一步加工,經洗煤廠加工后,降低了灰分、硫分、去掉了一些雜質,適合一些專門用途的優質煤。

那麼,洗煤廠哪兒來的呢?

賈躍亭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洗煤廠,只能是別人的。說白了,賈躍亭就是中間商,聯繫一些煤礦的優質煤到某些洗煤廠,加工后的煤再買給下家,賈躍亭就掙倒買倒賣的錢。

這種做法在90年代相當普遍,就是在現在,也很普遍。

那個年代正是經濟相當火熱的年代,針對民企和個體工商戶的國稅、地稅、工商管理費也很低,而且官員還不算太貪婪,一般來說,送兩條煙就可以打發了。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賈躍亭又攀上了當地縣級高幹子女,所以生意順風順水。

除了煤炭業務,精力充沛的賈躍亭還從事印刷、運輸等任務。當時縣裡的膠印廠很少,賈躍亭瞅准機會辦了個印刷廠。另外就是從事鋼材買賣,經營地點位於垣曲縣城南部,沿街有門面,門面房後有可以存貨的場地。總之,那時很多行業都掙錢,只要掙錢,他什麼都願意涉及。

賈躍亭在垣曲時還辦過電腦培訓學校,這也是一個掙錢的生意。當時正是電腦和網路熱,電腦培訓班在全國都很火。

賈躍亭的電腦培訓學校規模不小,雖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但積累的資源還是為卓越實業的其他教育產業打下了基礎。後來,公司還辦了一所「垣曲卓越雙語學校」,雙語教育也是掙錢的買賣,如果專心致志做到現在,肯定是當地有名的外國語學校了。可惜,賈躍亭什麼都干,什麼都不可能專心幹下去。

2000年前後,賈躍亭甚至和某集體土地所有者簽訂協議,購買了幾畝土地使用權。但此事後來告吹,他拿回了幾萬元購地款。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買地,估計又有了新的商業想法。

賈躍亭在垣曲縣的折騰,以2002年他發現新的商機而結束。既然新生意不錯,賈躍亭就基本上放棄了以前在垣曲縣的生意。2003年,賈躍亭又來到了北京,正式開始了一段輝煌歷程。

總結1996~2002年賈躍亭在垣曲縣的經商經歷,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他年輕,腦子靈活,比一般人更善於發現商機。

2、和當地高官女兒的婚姻,讓他充分認識到權力的好處。

3、但是他沒有長性。他是個喜歡開公司的人,每個公司(或公司的每個部門)都對應一塊新業務。長此下去,業務面必然越來越大。後來證明,他的這種特性一直延續下來,沒有改變。

4、他並沒有掙到多少錢,估計在五十萬左右,絕對不會超過百萬。可能和當地市場不大有關,但更可能和他對公司的管理有關,道理很簡單,他的攤子越鋪越大,每一塊都需要前期投入,更需要深入管理。但他的業務越多,就越不能深入管理,賠錢的可能性就越大。

5、他的第一次婚姻,已經走到了盡頭。這可能是慣有的「性格不合」等理由,但也可能是生意受挫,導致家庭矛盾放大。不管怎麼說,2002年他完全轉行開拓新業務,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必須離開垣曲縣。這種壓力(或動力),迫使他尋找新的商業機會,並讓他的人生再一次重啟。

6、他應該在這段時間認識了「更高層人士」,理由以後再說。

2006年底,賈躍亭將自己在卓越實業中的股份全部轉出。他並沒有親自辦理股份轉讓,而是委託他人在垣曲辦理。這既可以解釋為他很忙,但也可以解釋為他和前妻家庭的關係很僵。根據山西省工商局網站資料顯示,卓越實業目前仍在經營狀態,法定代表人已經變更為李姓男士,他就是李莉的父親,早已退休,公司註冊資本仍為50萬元。

前後算起來,賈躍亭在垣曲縣一共呆了八年時間(1995~2002或2003)。這八年,他結了婚,又離了婚,有了一個孩子,也涉獵了很多商業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這種經驗主要是開拓新領域,而不是深入管理。隨著開拓了新的生意,並且擴展到了整個山西省,隨著他日漸有名,他想讓這段歷史,塵封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怎麼總結他這段人生呢?

他是個聰明人,更是個浮躁者。他善於開拓,但沒有興趣長期專註於一塊業務。隨著業務範圍越來越廣,他就逐漸玩不轉了。他之所以能在垣曲縣一度玩得風生水起,和他年輕時精力充沛有關,和他的性格有關,也和當時經濟的大環境有關:那時商機較多,做生意還是相對容易的。

那麼,怎麼評價他第一次婚姻呢?

不好評價。我們只看到他完全離開了垣曲縣,孩子由前妻撫養了。我們相信賈躍亭肯定會給撫養費的,但是照顧孩子的責任,無數的瑣事,畢竟不是他在干。我們能說他不負責任嗎?嚴格意義上,好像也不能這麼說。

賈躍亭畢竟年輕,仍然敏銳,仍想在更廣泛的天空馳騁,甩開歷史包袱是最輕鬆的。所以在2002年,29歲的他,又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3

2002年,賈躍亭開拓了一項全新的業務,這項業務的範圍和「檔次」,也和他過去的所有業務完全不同。

據他事後說,他是在一次吃飯的時候,偶爾從鄰桌客人那裡聽說了「基站配套設備」這個名詞,從而「敏銳地」意識到電信業的迅速發展。而基站蓄電池在當時幾乎是市場空白點。於是,2002年他成立了以做基站配套項目為主的科技公司,並在一年時間內,拿到了聯通在山西大半的業務,賺得盆滿缽滿。

真相是這樣嗎?

實際上,當賈躍亭還在垣曲時,就已經在省會太原提前布局了。根據樂視網IPO(首次公開募股)的招股書,1999年7月,賈躍亭和王凡按80%和20%的持股比例,設立太原市西伯爾電子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太原西伯爾」),註冊資本100萬元,經營範圍為電力配件及防漏保護器材,電子產品的批發、零售。

那麼,這個王凡是誰呢?

或許她是賈躍亭的第二任妻子或相好,或者,會不會和「王誠」有關呢?

很顯然,此時賈躍亭早已準備跳出垣曲,而不是在2002年「聽到鄰桌客人談話」而發現的商機。並且在成立新公司時,另一名股東不再是李莉,而是變成了王凡。

王凡是個神秘人物有兩件事可以證明:第一,2000年11月,王凡將其所持有的20%股權,轉讓給賈躍亭的哥哥賈躍民,徹底退出了賈家企業。第二,之後王凡在賈家企業中再也沒有出現,賈躍亭對她/他也隻字不提。

一個短期的相好,就這樣快速消失了。

賈躍亭最信任的人,首先是他的親哥哥、親姐姐,其次才是妻子或女朋友。我們在這裡根本看不到他資深員工的影子。這,大概就是骨子裡的農民思維。

2002年,賈躍亭又成立「山西西伯爾」,註冊資金100萬,賈躍亭佔70萬,其他幾個人佔30萬。賈躍亭又把「山西西伯爾變更登記為「山西西貝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此後,「太原西伯爾」將業務逐步轉移到「山西西貝爾」,直至被賈躍亭註銷。

真搞不懂賈會計為什麼不斷地註冊、註銷甚至改名。表面上看,可以說這是他奇怪的習慣或「癖好,但深層次來看,他大概想不斷地玩「金蟬脫殼」,讓人搞不清他怎麼發家的。但在不斷成立新公司,並把業務和資金從舊公司倒騰到新公司的過程中,他資本運作的技術越來越成熟。

當然,賈躍亭也不是沒有值得信任的員工。有一個人,至少從2003年就開始跟隨他了,並且一直跟到了現在。他,就是李銳。

他對賈躍亭到底有多重要呢?看看山西西貝爾的註冊信息就知道了。

山西西貝爾的法人代表居然是李銳,可見賈躍亭對他的信任!

那麼,李銳又是什麼人呢?

李銳一直在賈躍亭的公司里擔任高管,但能力有限。有一些老闆信任這樣的人:忠心,但能力有限。正因為能力有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才忠心,才不敢跳槽到其他公司。每一個長期領導者身邊都有這樣的人。如果領導者相當優秀,把事業越做越大,這樣的跟隨者也可以吃香喝辣,並以老牌創業者的姿態長期享受榮華富貴。但如果領導者是個大忽悠,或者野心膨脹,吃爆了,那麼大廈傾倒,大家就跟著完蛋。

李銳,曾任樂視控股董事長,後來任網酒網CEO。看年紀也不小了,屬於跟賈躍亭離開垣曲縣之後打拚的第一撥人。

網酒網是2011年10月成立的B2C網站,2013年初正式上線運營,隸屬於樂視控股集團。2016年1月,網酒網完成近2億元的A輪融資,2016年5月,又獲得花兒影視導演鄭曉龍、總裁敦勇二人共計7200萬人民幣戰略投資。但是擋不住接連虧損,2017年1月又以每股12元的價格,向國信證券、西部證券分別發行20萬股和10萬股,募集360萬元資金。

雖然獲得了多次融資,但網酒網持續巨虧。公司2014年、2015年的收入分別為5411萬元、1.57億元,分別虧損了7601.31和7386.18萬元。同時,2014、15、16三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479.88萬元、-2.4億元、-1.8億元,全是負的!

真搞不懂李銳是怎麼經營的,更搞不懂賈會計為什麼要成立這麼個賣酒的網站。直接原因大概是他犯了他90年代同樣的毛病,覺得酒仙網、1919、品尚匯等賣酒網站發展很快,眼紅這個行業的利潤,所以調嫡系李銳也來開一個類似的網站。但是經營到現在,酒仙網已經盈利,品尚匯在2015、2016年都盈利,1919更是始終盈利,但是網酒網的虧損卻仍然是巨大的。

看來對網酒網來說,2017年1月對券商募集360萬是一筆大錢,需要專門募集。

即使如此,網酒網給自己員工的平均工資並不低。2016年上半年,僅僅短期薪酬就有3975萬元,除以384位員工數,平均每人的半年薪酬是10.3萬元,人均月薪1.7萬元。考慮到普通員工的收入並不高,高管的收入應該是不低的。

虧了好幾個億,網酒網在2016年底就開始裁員了,而且手段強硬。但網酒網說這是「每年正常的人員結構優化」。據離職員工爆料,2016年3月份網酒網聯合樂視體育推出的自有品牌 " 格魯特 " 生態啤酒,自進入市場以來銷量堪憂,而網酒網已經耗資 2 億元購買了大量的存貨,現在積壓庫存超過幾千萬箱。

怎麼消化掉這些酒呢?網酒網要求員工進行推銷和內購,非銷售類部門的員工需在 3 個月內每人賣出 100 箱啤酒。如果銷售目標不達標,部門領導就會被扣工資。

從成立到現在,在CEO李銳的領導下,網酒網對自身定位已經做了多次方向性的調整,從高端紅酒類的垂直電商多品類的全平台,再到生活消費類的生態電商,再到樂視生活館。然而每一步都沒有站穩,都沒有成功,所以網酒網和樂視集團其他企業一樣,在不斷製造新概念和PPT。事後,李銳不得不承認,在做垂直電商時,從收口、規模、業態來看,網酒網的定位都存在一定問題的。

何止是「一定問題」?做到這個樣子,難道不是「很大問題」嗎?

與此同時,網酒網的多個項目也被擱置。2013 年,樂視高調宣稱在臨汾建立了 3000 畝的生態農業產業園基地,號稱要打通紅酒種植、釀造、加工、包裝、銷售的整個環節。作為樂視控股布局生態農業的運營主體,網酒網將其作為夯實垂直整合葡萄酒生態系統的重要戰略布局。但是不到一年,該項目就 " 流產 ",而知情人士透露,生態農業項目中的一百多人因次而被迫辭退。

2016年3月,網酒網又上線了「美酒頻道,要藉助樂視的內容基因做視頻營銷,後來也以失敗告終,當年11月份,網酒網就將該頻道併入到內容運營部門。

不斷地燒錢和巨虧,從失敗走向失敗,這就是網酒網過去三年多的歷史。要是一般企業,估計早就疼得不行了,但是網酒網背後有樂視,有賈躍亭這個大會計,至少前幾年是不缺錢的。但是2016年下半年以來,尤其是進入今年以來,樂視自身都難保,所以網酒網更在壯士斷腕之列。2017年4月26日,網酒網申請退出新三板,這應該是倒閉轉讓的第一步,此時距它掛牌僅八個月。

此前,網酒網曾發布一則消息稱,「因審計工作尚在進行中」,無法在4月30日前披露年報。

一個幾百人的小公司,財務有那麼複雜嗎?主要原因大概是業績實在慘不忍睹吧。

怎麼說了半天網酒網?對了,是為了說明賈會計的用人之道,以及進一步說明他的開公司之道。這已經是他經營樂視集團後期的運作了,在2002和2003年,他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這可能是因為當時他的公司還少,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他確實撈到了一條大魚:通信業務。

由於抓到了聯通在山西的大部分業務,山西西伯爾或西貝爾的業務規模急劇增大。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賈躍亭和幾個股東就迅速增資,將註冊資本從100萬擴至3000萬元,其中賈躍亭以2400萬元的出資額佔80%的股份。

賈會計是怎麼抓住聯通的大業務的?這一點頗為可疑。按說他之前在通信技術方面沒有任何積累,他的哥哥姐姐也不是干這行的,怎麼一下子就瞄準了這一塊,並且能快速切入呢?

而且他增資的巨款肯定不是公司的利潤,而是財技日益成熟、人脈也日益廣大的賈會計借來的。因為在最初幾年,西貝爾除了2002年有微利之外,此後連續三年都是虧損的,數字均在數百萬元左右。

也就是說,賈會計抓住了聯通的大業務,但基本上在賠本賺吆喝,不掙錢!

但這難不倒賈會計。首先,他是做賬的高手。其次,他可以通過上市解決資金問題。

2003年,賈躍亭到北京創建了北京西伯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從此主要舞台就在帝都了。北京讓他徹底開闊了眼界,並給了他國家級的平台。事後證明,這是他事業上升的里程碑事件。2007年11月,他創立的電信設備公司Sinotel Technologies在新加坡上市,融資約兩億元。

兩億元!這對於長期不賺錢的賈躍亭來說,真是雪中送炭啊!兩億元!也給了賈會計把盤子再做大十倍的堅實基礎。

在他籌備新加坡上市的同時,2004年,脫胎於北京西伯爾通信公司移動業務部的樂視網,成立了。

那麼,Sinotel Technologies是怎麼在新加坡上市的?之後的境況又如何呢?這一篇已經不短了,下一篇再說。

可關注本號。

4

寫到這裡,我發現已經進入敏感區了。

比如:賈躍亭到底是怎麼拿到山西聯通的大單的?又是怎麼搗鼓Sinotel Technologies在新加坡上市的?他的「山西西伯爾」註冊資本是100萬元,怎麼不到一年就擴到了3000萬元?資金是怎麼周轉的?以賈躍亭過去的生意規模,要拿到山西聯通的大單,以及周轉幾千萬元,好像並不容易。非常顯然,他有「貴人」相助。

其中細節,各種公開資料都語焉不詳,包括媒體在他成名之後對他的采,他都一筆帶過,不願多談。這頗為蹊蹺,要知道在網路界,如果是別的功名成就者,早就談得非常詳細了,比如二馬一李,艱難時刻到底是怎麼渡過難關的,都有很詳細的講述,以突出創業之艱難、決策之英明,更反襯之後的輝煌來之不易。但是到了賈會計這裡,他的兩個里程碑式的事件(轉型並拿到山西聯通的大單,新加坡上市),都是粗略帶過。看來要讓賈會計自己說出來,估計比登天還難。除非……呵呵。既然他不說,這裡面有多少貓膩,我們只能發揮想象力了。

不管怎麼說,他發現商機的眼光確實厲害,這一點以後又有多次證明。而且他忽悠人的能力很強。他成名后把自己描述成一個不善言辭的人,還說要遠離政治,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既然缺乏第一手信息,本文對他的這兩次里程碑,只能簡單分析一下。

2002年他轉向通信業務,拿下山西聯通的大單,要說沒關係,恐怕很難令人相信。在90年代和2000年代,做通信是很掙錢的,華為、中興都賺得盆滿缽滿。為什麼那時候做通信賺錢?因為:

1、這是個高成長的朝陽行業。

2、國外產品賣得很貴,這給了國內企業崛起的機會。

拿華為來說,它進行技術攻關,即使產品比國外便宜一半,即使給本公司的員工開出幾倍於其他國內企業的高新,華為還是在賺大錢,基本上每年的增長率是30%以上。為什麼華為、中興都賣力地投入技術研發,因為這裡面的利潤太大了!但是當華為已經成為世界電信業巨頭之後,只能進軍消費電子領域,開始做手機了,因為在電信基礎設施領域就那麼幾個巨頭,天花板快到了。

所以雖然在2000年任正非寫過《華為的冬天》,貌似瓶頸要來了,其實從整個行業來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既然整個行業仍然是高成長高利潤,相關人員把一些技術含量不那麼高的產品交給「關係戶」來做,大家一起掙錢,也就可以理解了。賈會計的山西西伯爾(西貝爾),很可能就是由此誕生的這麼一家企業。

2002年,賈會計確實掙錢了,然後就是繼續瘋狂做大,並且成立了Sinotel Technologies並且把山西西貝爾的業務裝進來,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賈會計直接和間接持有80.5%的股份。但是,他在通信行業是持久掙大錢嗎?

根本不是這樣。

道理很簡單,如果給他融資兩億元的Sinotel Technologies能始終高利潤、高成長,他為什麼不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一塊呢?但是他2004年就成立了樂視,初始業務是當時很熱的視頻,以後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樂視上了,並從樂視衍生出一大堆公司(據說有60多個)。事實上,精通財技的賈會計在2010年又在新加坡搞了一次增發,2800萬股,每股0.4087新加坡元,說要裝進一些樂視的業務,而且還增發成功了,又撈了一筆錢,然後又是持續虧損。終於,在2016年3月15日,Sinotel Technologies退市了。

退市之前的好多年都是賺錢的,但從2012年開始,Sinotel Technologies都是虧的,而且越虧越多,如下圖所示。

仔細看看上面這張圖,大家不覺得奇怪嗎?2008年的營收是3.62億,稅後淨利潤是1.07億,什麼業務能有如此的高利潤?這麼高的利潤,為什麼不繼續做大做強,反而去玩什麼樂視?

會不會是因為2007年剛在新加坡上市,所以必須馬上拿出好成績呢?

我查了很久,始終沒查到其2008年的詳細年報,不知道這業績是怎麼取得的。到了2012年,不僅營收在萎縮,而且利潤居然變成負的了。這更讓人奇怪了:之前的高利潤是怎麼取得的?又為什麼不能維持?

2012年之後更是每況愈下,顯然,這是在為退市做準備了:

所以在退市之前,股價徘徊在0.1新加坡元附近(大約相當於0.4~0.5元人民幣),退市時是0.128新加坡元。

為什麼要退市呢?事後分析,大概是因為公司做的太差,尤其是高暴利變成了高虧損,也實在太戲劇化了。

但更主要的原因,應該是2010年樂視網在國內上市了,國內人傻錢多,樂視的概念和業務前景,貌似要比Sinotel Technologies好太多,國內融資環境更比新加坡好多了。何況賈躍亭早已利用Sinotel Technologies撈足了錢,不僅兩次融資,而且多年給自己開120萬新加坡元年薪(至少相當於550~600萬人民幣),這個公司的利用價值早就沒了。

實際上,在2000年代企業有一波到新加坡上市的熱潮,賈會計就是趕上這波潮流的弄潮兒。但是在2010年尤其是2015年之後,眾多在新加坡上市的國內企業紛紛退市,美國人很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對此,《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在2017年4月份發表文章:《眾多企業正在對新加坡股市說再見》。文章中說:

1、在過去一年內從新加坡交易所(SGX)退市的企業中,許多公司都有以下引人注目的共同特徵:來自大陸,且在大約10年前曾為這個城市國家的首次公開募股熱潮推波助瀾。

2、2005年至2007年,這些在新交所上市並被稱為「龍籌股」的中資企業曾引領當地首次公開募股市場增長,直到2012年中期陷入暫停狀態。今年從新交所退市的10家企業中有6家是中資企業,相比之下,去年(2016)一整年也僅有8家中資企業在此退市。(看來,賈會計總是走在別人前頭)

3、退市者表示,從新交所退市將節省合規費用和管理資源。但作者說:有一些中資企業退市,是因為會計騙局和其他醜聞。

當然,既然賈會計的Sinotel Technologies沒有曝出騙局,就應該是沒有騙局的,嘿嘿。

2010年8月,名不見經傳的樂視網在創業板上市,成為首家在A股上市的視頻網站,這仍是至今業內的未解之謎之一。因為比它有名得多的優酷、土豆、六間房、酷六等專業視頻網站都沒上市,偏偏當時根本沒名氣的樂視,上市了。

5

現在總算要說樂視了。

對於樂視,由於太過有名,加上過去我也寫過幾篇黑文,所以大眾了解得已經很多了。再按時間順序列舉事實,沒什麼意思。如果挖掘背後的「黑幕」,好像現在還不是時候,所以,本文就談談賈躍亭的宏觀運作思路。

先總結一下賈會計運作Sinotel Technologies的過程和思路,因為這是樂視的縮小版:

1、有一塊吸引人的業務,剛開始還挺掙錢,然後上市。(不過樂視的業務沒有掙錢的。不到1%的所謂賬面利潤根本不算,那是在旗下各公司之間倒騰資金,再通過做賬產生的「利潤」)

2、為了進行資本運作,尤其是為了增發,前後一共開了17家公司。增發的理由,就是把「新業務」裝進來。

不過,在新加坡上市的Sinotel Technologies融資額還是太低,IPO時融了兩億,2010年又找借口融了1100多萬新元,摺合人民幣5000多萬元,這規模實在太小了。新加坡人太土鱉,哪兒有國內人豪爽?所以在2010年樂視網在國內創業板上市后,賈會計已經瞧不上新加坡股市了。

3、初期賺錢,2008~2012年,Sinotel Technologies賺了四年的錢,然後2013~2016年,又賠了四年,並在2016年退市。

雖然現在Sinotel Technologies已經消失,但它畢竟撈了好幾個億,賈躍亭每年給自己發120萬新元(摺合人民幣500多萬元),所以從財務角度來看,賈會計早就撈足了。

這個路線圖,會在樂視網上複製嗎?

那我們就研究研究。至少從現在來看,樂視網是放大幾百倍的Sinotel Technologies。

我們看看樂視的發家史。

1、有一塊吸引人的業務。

樂視成立於2004年,初始業務是視頻。這個業務在當時很吸引人,現在貌似也很吸引人。雖然做視頻的網站,包括樂視的視頻,全是賠錢的,但由於用戶眾多,所以還是很吸引人的。

其他網站,比如優酷、土豆、酷六、六間房等等,錢燒的差不多了,只能合併重組,但擋不住新來者。這幾年風頭甚勁的是愛奇藝,也是燒錢大戶,最後只能被百度收購。百度有的是錢,每年賺上百億,投入幾億給愛奇藝,根本沒有問題。百度2016年凈利潤是116.32億,已經相當牛逼了,但這僅為它2015年的1/3,所以如果李彥宏想長期養活愛奇藝,根本不是個事。優酷土豆最後也被阿里拿下。視頻三巨頭中的另一個是騰訊視頻,是騰訊自己乾的。

由此可見,BAT就是BAT,最終成了視頻三巨頭。那些燒錢的視頻網站,最後基本上被BAT收購或控股,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根本撐不起。融資百億也撐不起,因為BAT每年都賺幾百億,每年都可以源源不斷地投入。

那麼,樂視的視頻業務怎麼撐下去呢?

2、圍繞著樂視視頻,也為了進行資本運作,尤其是為了「增發」,賈會計前後一共開了63家公司。

樂視和視頻三巨頭不同,他走的是另外一條路。那就是:一開始小打小鬧,利用Sinotel Technologies的掙錢業務先養活自己。賈會計發現這麼做還是不行,於是又使出了幾招厲害的:

(1)領行業風氣之先,購買大量版權。

當初的影視版權是很便宜的,大概一部就幾萬、幾十萬元。反正網上都是盜版,好不容易來個買正版的,不容易!影視公司見了樂視,跟見了上帝似的,一個個高興得不得了。樂視買了一大堆正版影視劇,向用戶高調宣傳:我們都是正版的,來看我們的視頻吧!

樂視這麼做,等於挑起了行業競爭,於是其他視頻網站紛紛掏錢也購買版權,版權費就這麼被抬起來了。抬高了多少呢?上百倍。熱門電視劇的版權費已經上億。比如2013年播出的《甄嬛傳》,四家衛視的總出價還不到400萬,總售價是7220萬,到了2015年的《羋月傳》,總售價已經超過了3.6億,之後的《如懿傳》,價格是5.4億。從2012到2016年,版權費上升了135倍。

樂視購買正版,養肥並繁榮了影視業,這很好。但問題是:樂視這麼做,把版權價格抬高了上百倍,等於和視頻三巨頭拼資金實力,遲早有撐不住的時候。當購買一部電視劇需要幾千萬、每年都要購買上百部影視時,樂視有錢嗎?

沒錯,賈會計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要自己拍。

(2)領行業風氣之先,成立樂視體育。

樂視網早就在做體育了,也是樂視視頻和超級電視的賣點之一。後來搞大了,體育頻道於2012年8月正式上線,並成立了專門的「樂視體育」,為用戶提供足球、籃球、網球、高爾夫等賽事的直播、點播和資訊的視頻服務。

老鄧(微信號:老鄧的財經茶館)認為,這是樂視的最大特色,也最應該做好,也能做好!因為這隻需要投入資金,後續的管理也簡單,並可圍繞體育做很多增值服務,那是真正賺錢的!賈會計圍繞樂視做了那麼多事,只有這一件靠譜。樂視也不需要把所有的體育項目都抓住,只要抓五大聯賽中的一兩個,加上NBA就行了,其他小眾項目都是可有可無。只有這樣,才能集中資金做出自己的特色,並抓住最廣大的青年觀眾。

可惜,由於後來樂視沒錢了,新一年的英超等版權買不下來,現在基本黃了。

(3)領行業風氣之先,成立樂視影業。

樂視影業的正式成立時間是2011年,隸屬於樂視控股集團,但之前賈躍亭已經在和一些影視公司合作,並開始自己製作內容了。2016年6月7日,樂視在上海召開發布會,說要「投資150億打造53部電視劇」。

150億!難道視頻公司要轉身為影視製造公司嗎?

也不是不行。但問題是:樂視這麼做,是不是在和廣大影視公司為敵?它製作的影視劇,能始終有較高的收視率嗎?競爭對手會不會不願意購買它的影視劇?另外,如果視頻三巨頭也學它,誰又能燒錢更久呢?

所以,如果樂視自己製作的影視劇不能大幅超過業內平均水平,虧錢是肯定的。樂視偶爾拍出一兩部熱門影視劇,沒有任何問題,比如《紅高粱》、《羋月傳》。但是從長期來看,樂視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沒有一家公司能長期保持出類拔萃的狀態,尤其是影視劇只是樂視眾多業務的一部分。

所以從長期來看,如果沒有一塊穩定的利潤來源,樂視影業必死,也會成為拖死樂視的一大力量。

賈會計看不到這一點嗎?

他不是看不到,而是在進行一場豪賭:希望樂視的生態環境,也就是「生態化反」,能產生互補作用。這就說到第(4)點了。

(4)領行業風氣之先,賠錢賣樂視彩電。

賈躍亭的想法是:以超低價銷售樂視彩電,肯定會急劇擴大用戶量。然後讓用戶看樂視的視頻,為會員付費(買彩電一度可以免一兩年的會員費),樂視的版權費和視頻投資,包括樂視體育,不都可以賺回來了嗎?

想的很好,但賈會計這裡又忽略了一個問題:那些傳統黑電大戶,創維、康佳、海信、長虹、TCL這五巨頭,他們會有什麼對策呢?

五巨頭的策略,第一是降價銷售,第二是和其他視頻網站聯合,對抗樂視的內容。

五巨頭怎麼自己不拍電視劇呢?

這就是老謀深算。或者說,和賈會計相比,五巨頭畢竟經商多年,更加懂得經營之道。他們明白不能被樂視牽著鼻子走,傳統黑電廠商去拍影視,簡直太滑稽了,不如把競爭對手的視頻接進來,這樣內容也不少,讓他們和樂視撕逼去吧。

當然,2016年TCL和樂視也開展了業務合作,但始終不溫不火。TCL不可能不明白,樂視電視那麼低的價格,是對自己釜底抽薪的傷害。但當時樂視貌似聲勢很大,所以三心二意地合作一把,也不是不行。但是這項業務對樂視和TCL,幫助都是很有限的。

所以樂視的彩電虧錢賣了好多年,至今為止,在某些月份(比如樂視大促銷的月份),其銷量可以勉強超越五巨頭。但總的來看,全年銷量無法和其中任何一個巨頭相比,頂多持平,也就是一年四五百萬台的規模。

既然銷量無法戰勝五巨頭中的任何一個(更別說壓倒它們的總量了),那麼樂視自己的影視,又怎麼和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競爭呢?

實際上,賈躍亭好像不明白:歷史上從來沒有靠虧錢賣昂貴的硬體來做大業務的!

從來沒有!

請注意,這裡有個限定詞:「昂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靠虧錢賣「昂貴的」硬體來做大業務的。幾千元一台電視,應該算昂貴了。雖然從屏幕面積來說,電視比手機便宜多了。

那麼,歷史上有靠虧錢賣「便宜的」硬體做大業務的嗎?

有。不僅可以虧錢賣,而且可以贈送,因為它便宜。

最有名的例子是吉列剃鬚刀:很便宜,但如果要買吉列刀片,那就貴了。吉列就是靠低價賣剃鬚刀,為刀片搶佔巨大的、穩定的市場,然後靠賣刀片掙錢的。

吉列刀片的質量很出色,能長期領先同行,因為吉列一直在長期創新。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標準石油公司在19世紀贈送煤油燈。

是的,贈送!標準石油公司在很多地區,是贈送煤油燈的。

煤油燈不要錢,但是煤油,要錢。

標準石油公司壟斷了美國90%的市場,它不在乎用戶使用競爭對手的煤油。通過贈送煤油燈,可以讓煤油快速普及,代替傳統的蠟燭。因為90%的用戶長期使用標準石油公司的煤油,所以為洛克菲勒帶來了滾滾利潤。

無論是吉列還是標準石油公司,都可以在一年之內回收剃鬚刀和煤油燈的成本。這是因為和後續產品相比,剃鬚刀和煤油燈的價格並不貴,只要購買幾次刀片和煤油,成本就能收回來,以後再賣就是利潤了。

那麼,樂視虧錢賣彩電,能在一兩年之內回收成本、以後產生利潤嗎?

這需要在視頻版權和自製內容上,每年投入上百億,而且持續不斷地投入,也許才有可能。

但是,視頻版權和自製內容並不像刀片和煤油一樣,能穩定地產生豐厚的利潤。理由正如前文所說:買版權燒錢,樂視根本比不過視頻三巨頭,而自己投資拍影視劇,也不能保證長期超過競爭對手。所以,購買版權和自製內容產生的收入,基本上無法彌補投資,長期來看必然是虧錢的。

尤其是,當2014年之後人們看手機越來越多之後,賈會計為了維持樂視帝國的運轉,讓這些視頻內容能有更多的流量,又不得不仿照「超級電視」的思路,推出了樂視手機。

(5)又一塊燒錢業務:樂視手機。

2015年4月13日,在舊金山舉辦的樂視超級手機矽谷發布會上,樂視共發布了三款手機,有一塊燒錢業務,開始了。樂視能在手機上達到國內一流嗎?能長期跟隨手機技術,甚至領導手機發展嗎?

這概率太低了。

走到這一步,就是傻子也能看出來,賈會計圍繞了樂視視頻,已經開發出眾多能帶來現金流、但卻不掙錢的業務。

帶來越來越大的現金流,只能延緩樂視的死亡。但是推出樂視汽車,等於急劇加速了死亡。

(6)一塊最大的燒錢業務:樂視汽車。

2016年1月5日,樂視在美國拉斯維基斯公布了其重要戰略合作夥伴FF(法拉第汽車),並聯手發布了FF首款概念車FF ZERO 1。雖然現場沒有公布相關的車型參數,但是據內部人士透露,這款概念車的軸距達到2米9,最高時速超過200英里,百公里加速在3秒以內,應該說相當不錯。

樂視到底在汽車上投資了多少錢?一開始據說要投資200億,後來又說500億。但是實際上遠沒有那麼多,具體數字難以估計,但根據各方面的信息,現在樂視在汽車上已經至少投資了20億,是靠譜的。

20億仍然沒有一分錢利潤,尤其是沒有一分錢現金流,對樂視來說,是要命的。

我真的搞不懂賈會計為什麼要搞樂視汽車,難道是進行一筆更大的政治投機

政治投機也不是不行,關鍵是得有那實力。也得看看自己是不是人家的嫡系。

或者賈躍亭對自己的融資能力很有信心,或者他已經瘋了,在孤注一擲地豪賭。長遠來看,必然是瘋了。因為就算樂視能繼續融資,每次都上百億、幾百億地融資,但他越來越龐大的帝國,還是撐不下去!

因為他的業務實在太分散,而樂視也缺乏各方面的人才。

我不否認,樂視在推出視頻業務、自製視頻、超級電視、手機乃至汽車時,總是讓人眼睛一亮。這反映出賈躍亭敏銳的市場嗅覺和高超的用戶體驗。樂視的產品在剛推出時,也確實有相當多的閃光點,而且初期的質量也可以。但是,樂視能在這麼多領域,始終和眾多專業公司抗衡嗎?能始終跟上並引領技術和消費潮流嗎?

這概率實在是太低了。從長期來看,是不可能的!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人,一個公司,這麼搞成功過!

業務,不是不可以多元化,BAT現在的業務都是多元化。但是縱觀歷史上成為巨頭的多元化公司,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1、始終有一塊最掙錢的業務,能源源不斷地帶來巨額利潤和現金流!

對於BAT來說,是搜索、電商、以及圍繞QQ海量用戶產生會員費和利潤;對於微軟來說,是銷售PC軟體,對於谷歌來說,是搜索;對於過去的福特汽車、標準石油公司、杜邦來說,是汽車、石油和化工產品。總之,人家都有一塊長期掙錢、並且利潤豐厚的業務,而且規模很大!

樂視有嗎?

2、有了雄厚的財力之後,再圍繞一個核心搞多元化。

BAT,都沒有放棄自己的核心,而是進一步加強核心的力量,繼續做大做強。樂視圍繞什麼核心呢?如果說之前的各項業務都是圍繞視頻,那麼樂視汽車圍繞什麼?大家在汽車裡看視頻嗎?一堆產品堆起一個「生態化反」?更何況樂視有雄厚的財力嗎?就靠日復一日的融資,讓賈會計帶領一幫二流人才和人家一流的專業公司競爭?

找到別人產品的弱點並不難,我們用的各種產品,包括彩電和手機,只要用一段時間,往往都會發現一堆缺點。拍腦瓜想出一個市場營銷的妙計,或者產品的新功能,也不太難。但因此就要自己去做嗎?燒錢推出一款新產品之後,難的是持之以恆地保持創新和高質量。

遲早崩潰的節奏,只是早晚而已。

但是,賈會計的資本運作水平,卻是相當高的。樂視賠錢沒關係,他和他的家族早就套現百億了。下一篇就講講他是怎麼在巨虧的情況下,為自己和家族掙錢的。

這,才是賈會計的看家本領。

可打賞作者。

6

本篇,揭示賈躍亭的驚人財技,看看他是怎麼既大肆斂錢、又能保持股權的。

早在2003年,賈躍亭遇到了如今樂視網COO的劉弘。當時劉弘還只是跑信息產業部和各家運營商口的電視台記者。事後證明,這個劉弘不僅成了賈躍亭的左膀右臂,而且其忽悠的水平,絕不在賈會計之下。

劉弘

說劉弘是「忽悠」,有點刻薄了。他很有戰略眼光,那時候就看好無線網路。在他的遊說下,加上賈躍亭也是市場感覺很敏銳的人,西伯爾在2003年底成立了無線星空事業部,專註於流媒體業務。2004年,無線星空事業部正式從西伯爾架構中分離出來,獨立為樂視移動傳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這是樂視網的前身。

那麼為什麼樂視在無線領域沒有成為老大呢?

因為劉弘畢竟是記者出身,不是搞技術的。他有眼光不假,但深入到細節和管理還是不行。當然這也不能怨他,主要是賈躍亭的投資太過多元化,賈躍亭的管理不行。

作為樂視控股集團聯合創辦人、副董事長的劉弘,在樂視網上市時的股份是這樣的:

哪怕劉弘為了樂視做出了傑出貢獻,但在持股比例中也不如賈躍芳,更是遠遠不如賈躍亭。這說明什麼呢?

在樂視原始股東中,第三名是匯金立方,這是賈躍亭給權貴「王誠」(真名令完成)留的股份。沒有這個,他上不了市。樂視網上市之後,匯金立方在2011年之後套現兩個多億,全身退出。但是到現在,賈會計並沒有因為這件事受到什麼懲罰,真是奇哉怪也。

按照劉弘的說法,2004年樂視成立后,初創之路「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前景,沒有資金也沒有背景」。但有一個信念支撐劉弘走下去:當時的雖然盜版橫行,但遲早會是正版視頻的天下。樂視專註於購買正版內容,然後吸引付費觀眾的做法不會錯。2006年,樂視的資金鏈幾乎斷裂,裁員多達80%。

但是在2007年Sinotel Technologies在新加坡上市后,樂視網也撐下來了。然後在2008年8月,樂視又獲得了包括匯金立方、深圳創新投資在內的5200萬人民幣的投資。這,大概是它先於其他視頻網站上市的重要原因。

先不說匯金立方,這裡還是說樂視。2005年在劉弘的策劃下,樂視斥資300萬元拍攝專供手機上放映的總長度為25分鐘、共5集的電視劇《約定》,當時一度引起轟動。當年樂視旗下的「樂視無限」為聯通的手機流媒體業務品牌「視訊新幹線」提供了超過70%的內容,與移動也簽訂了10多個基於PDA手機的流媒體項目。必須承認,賈躍亭此舉在今天看來仍頗具戰略眼光,只是在當時3G尚未普及的大背景下,這一模式很難找到積極的參與和響應者。

2006年,樂視網獲得上海移動的視頻流媒體SP牌照,這意味著其在當時已具備一定的片源和版權經驗。更重要的是,它證明了樂視網與其他國內視頻網站擁有完全不同的「基因」:後者一開始就是YouTube模式的在華模仿者,而樂視網本身則脫胎於管制甚厲的電信運營商合作體系。自2008年起(在獲得風投之後),樂視開始大量購進電視劇版權,並通過互聯網進行點播和渠道分銷。但樂視此間的「低調」,與視頻行業的眾生喧嘩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之後,樂視表露出希望在創業板上市的意向,它的廣告開始在媒體上出現。

2010年8月,樂視網正式在創業板上市,發行股票2500萬股,發行價29.20元。僅從發行價來看,匯金立方至少賺了四倍以上。

不過,樂視網上市之後,它的盈利狀況也飽受業內懷疑。我們可以先看看上市之前樂視的營收情況。

可以看出,樂視上市之前的三年,每年的營收基本上是翻倍的。利潤也很讓人羨慕。根據招股書介紹,樂視網2007年的凈利潤為1468.35萬元,2008年為3025.47萬元,2009年為4447.82萬元,基本上每年增加1500萬左右。

這些信息,都在樂視網的招股說明書中:

樂視的盈利情況相當蹊蹺,因為別的視頻巨頭都在賠錢,而樂視居然能在上市前三年都掙錢。樂視自己的辯解是:樂視網的盈利模式是業務收入來源於運營商的點播以及版權分銷收入。但始終不公布細節,無法解釋上市前三年的財務數據與經營成本之間的各種自相矛盾。

比如,樂視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最大的是網路高清視頻服務。國內高清視頻點播(VOD)業務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將視頻網站的內容打包到運營商的寬頻服務包里,比如ADSL服務包,網站根據用戶點播的數量從運營商得到分成;其二是對個人用戶的點播進行收費。前者是高清視頻點播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後者市場還沒有真正起來,相比之下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樂視網的高清視頻點播收入來源,恰好是行業內幾乎忽略不計的針對個人用戶的收費。

一個幾乎根本沒做起來的市場,樂視不僅做起來了,而且有豐厚利潤,這怎麼不令人奇怪呢?

在招股說明書中,樂視的圖倒是花里胡哨,並說「與單一的P2P技術或CDN技術相比,公司的樂視P2P+CDN技術在技術原理上具有」多種「優勢和亮點「,但並樂視的解釋不能說服業內人士。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樂視網之所以可以打包上市,兩個重要原因是:第一,賈躍亭早年在西伯爾運營所積累的運營商資源,成為樂視網發展視頻點播付費業務的重要通道。第二,劉弘的廣電系背景也為樂視網獲得大量優質的版權內容提供了便利。因此,樂視網幾乎被外界認為只是一個從事版權販賣的 「二道販子」,並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在樂視網「過會」的前一日,易凱資本CEO王冉通過微博表示了他的不安:「據說有家做新媒體的公司馬上要創業板『上會』了。建議發審委的委員們多向行業內真正的專家或相關服務機構諮詢一下再做決定。的創業板不是沒有機會成為的納斯這克,但有更多的機會被玩殘。」這已經是相當溫和的措辭了。華興資本CEO包凡更直接地指出:「一個排名17的視頻網站,卻有業內第一的財務指標,變戲法啊。」另一個反常識的現象是:根據全世界最權威的互聯網站點流量統計工具Alexa的數據顯示:2010年6月中旬,樂視網在國內網站的流量排名為168位,遠遠落後於優酷的第10位、土豆的第12位和激動網的第67位。樂視網的「非常IPO」,顛覆了業內人士的認知。一位投資界人士不無嘲諷地表示:「樂視會改變VC(風險投資)評判項目的標準,那就是沒有標準。」

不止一位來自優酷、土豆、酷6和激動網等主流視頻網站的業內人士對媒體透露:在這個任何動靜都能引發對手關注的視頻行業,樂視網是完全的「局外人」 —— 沒人清楚它在做什麼,居然大賺特賺!「如果真的有商業模式或者良好的業績,那麼直接給大家釋疑就好了。收入怎麼來,利潤怎麼來,讓人信服就好了。」但樂視網迄今拒絕對其「健康」的財務報表的生成機制進行說明。相反,在樂視上市前的一段時間,網路上流傳甚廣的質疑聲音和報道,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

詭異,詭異啊。

當然,樂視網是不認同業內人士的質疑的。在2010年6月23日第六屆亞太投資峰會上,樂視網董事劉綱(他的第一身份是投資樂視的深圳創投的京津及華北地區總經理)表示:樂視網模式和定位於目前流量上領先的視頻網站不同。他還宣稱: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進行了嚴格的財務審計,經過會計師、律師和保薦人的審核。

那麼,樂視網的審計機構和主承銷商是誰呢?

審計機構: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這是一家1993年在北京成立的公司,後來業務遍及全國幾十個城市。但是其股東是誰,公司網站(http://www.reanda.com)上沒有介紹。網站上的「首席合伙人」致辭還是2013年的,距今已經三年多沒有更新了。

主承銷商:平安證券。這個如雷貫耳,不需多介紹。

實際上,樂視上市和之後在視頻、硬體領域的大幅擴展,和它之前的業務情況是矛盾的:如果樂視真的在網路高清視頻業務中大賺特賺,為什麼之後不把這一塊繼續做大做強呢?僅僅靠這一項每年營收增加50%、利潤率高達20%多的王牌業務,樂視足以獲得高成長。如果樂視專註於網路高清視頻的相關軟硬體建設,和廣大傳統電視廠商合作,再和廣大手機廠商合作,現在成為利潤率20%的視頻巨頭,沒有任何問題。但樂視為什麼要向多個領域擴展業務呢?

顯然,樂視對別人早已垂涎不宜的20%的凈利潤,根本不滿意。

但我實在搞不明白,凈利潤20%的業務,已經是99%的人極為羨慕的印鈔機業務了,樂視居然不滿意,還要闖入別人的利潤微薄的地盤瞎折騰,到底是為什麼?

難道上市前的利潤都是假的?

搞迄今為止,人們仍沒有對樂視當年的財務狀況和營收的詳細情況,進行徹底清算;人沒有對樂視為什麼能上市,進行徹底曝光。

實際上,樂視上市之後的第一年,也就是2011年,就是虧的!

有人說,樂視上市后不是盈利的嗎?它的財報顯示2011年的營業收入是5.99億元人民幣,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1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入1.47億人民幣,這不挺健康的嗎?

那我們就好好分析一下,先看看版權問題。樂視網的無形資產凈值,2011年初為2.14億,年末為8.86億人民幣,暴增6億多。怎麼增的?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版權成本,也就是開支。我們知道,人們看視頻都喜歡看最近剛出的,也就是視頻的收視量第一年最高,以後將大幅降低,所以在攤銷這部分開支時,第一年也應該攤銷最多。比如在美國上市的優酷,版權費攤銷第一年是70%,第二年20%,第三年10%。但樂視呢?居然把版權費的攤銷期限延長為10年,第一年攤銷大約1/10!具體數字是:樂視2011年新購入版權7.66億元,全年版權攤銷僅為0.89億元,這應該包括了過去的版權攤銷數字。

由此,則把實際上的大幅虧損,做成了盈利!

再看固定資產。樂視網2011年初的凈值為1.41億,年末為1.66億,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伺服器類資產。年末伺服器類資產原值為2.27億元,累積折舊0.67億元,凈值為1.60億元;年初伺服器類資產原值為1.68億元,累積折舊為0.31億元,凈值為1.37億元;全年新購入伺服器類資產0.59億元,全年伺服器類資產折舊為0.36億元。由於伺服器、交換機等資產技術更新快、損耗高,優酷等三家在美國上市的視頻網站的伺服器類資產,無一例外的都是採用3年的折舊年限,只有樂視一家採用5年的折舊年限。如果也採用3年的折舊年限,樂視的2011年度的折舊費用就會增加0.24億。

第三,再看看樂視的應收賬款。2011年初是0.72億,壞賬準備221萬,2011年末應收賬款1.83億,壞賬準備612萬,沒有計提單項壞賬準備。應收賬款增加了1.11億,從前五名應收賬款清單來看,基本都是版權分銷的客戶。全年版權分銷收入3.56億,由於版權分銷收入的回款速度通常都比較慢,增加1.11億的應收賬款也算不上奇怪。但是,樂視按照賬齡情況來提取壞賬準備的百分比是:一年以內3%,一至二年10%,二至三年25%,三至五年50%,五年以上100%。這些比例和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沒多大區別,從邏輯上很難有效的質疑樂視壞賬準備提取不足。但是根據在美國上市的優酷等公司的壞賬準備,1.83億的應收賬款只提取612萬的壞賬準備,也未必吃得住。

樂視資產中還有幾塊比較大的項目:這裡就不細說了,畢竟是2011年的年報。最後可以看看它的現金流。年報顯示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是1.47億,真是這麼回事嗎?這裡就牽涉到一個現金流的「潛規則」了。一家製造型企業,花5萬買一台機器用5年,這5萬元是記在投資活動的;但是如果每年花1萬租金租來機器(經營性租賃),這1萬元是記在經營活動的。本來是一回事情,但是用前一種方法,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就比較后一種方法好看了。樂視在2011年購買固定資產和版權一共花了8.12億現金,這個才是重點。樂視購買伺服器、版權流出8.12億,對外投資流出0.52億,銀行借款扣除利息支出凈流入3.07億,凈現金流出4.10億。現金從年初的5.43億降到了年末的1.33億,2010年才從資本市場圈了6.85億進來,2011年又從銀行新增了3.35億長短期借款,怎麼可能有凈現金流?

所以在2012年,樂視網又要發行債券了。

那麼,在樂視上市之後迅猛擴張的第一年,他的王牌網路高清視頻服務,經營的如何呢?

根據樂視網年報,2011年的網路高清視頻服務收入是1.212億元,僅僅比2010年增長16.39%。怎麼上市之後有了雄厚的資金,增長率反而大幅下滑了?而且根據樂視年報,這還是在「開展了多種線上線下的優惠推廣活動,以及與各地方運營商聯合推出增值服務,用戶規模快速擴張」取得的成績。

上市之前和之後這麼多的嚴重問題,為什麼沒有人深扒呢?為什麼賈會計之後還能頻繁地發行債券和再融資?樂視網之前所謂高利潤的網路高清視頻服務,利潤哪兒去了?到底有沒有?!

7

這一期說說賈躍亭到底是怎麼通過增發賺錢的,這是他的核心財技。

2004年樂視成立后,先後成立了一系列公司,其中包括樂視影業、樂視TV(樂視致新,2009年)等等。這些業務,都沒有裝入樂視網。在樂視上市之前,賈躍亭對資本運作已經相當熟練了,並早有了下一步的計劃。他的計劃就是:樂視先上市,不斷做大吹大,然後再通過巨量增發,把他不斷新成立的公司裝進來。此時的賈躍亭早已財技純熟,而且樂視2010年上市時「才」融資7億元左右,根本滿足不了他的胃口。他的步驟是:

1、讓樂視網先上市,並通過營業額的高成長(不管利潤,只要提供想象的空間就行!),讓其市值高成長。

2、市值高成長,就可以提高對尚未上市的樂視影業、樂視TV的估值。

3、把估值大增的這些資產,通過樂視網一次比一次巨量的增發,把它們裝入樂視。

4、增發貌似稀釋了賈躍亭的股權,但由於裝入的公司,賈躍亭居絕對控股地位,所以綜合計算,賈會計不僅實現了巨額增發,而且自己在樂視網的股權不會減少很多。

又撈錢,還能保持股權,這財技杠杠的!

作為驗證,我們可以看看樂視上市后的兩次增發。

第一次增發是2014年5月10日,增發3870萬股(又分兩筆,增發價分別是29.57元和41.10元),一共募資12.16億元。這比IPO時募集的7億元,已經多了不少。

上述購買資產交易為,樂視網以現金和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購買花兒影視100%的股權,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樂視新媒體99.5%的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交易總額為149,850萬元,後來又有所提升,樂視自己也出了一部分。

增發之前,查樂視2014年一季報,賈躍亭的持股比例是46.57%,股份數量是371,856,695股,賈躍芳持股比例是4.89%,賈躍民2.50%。增發之後,查樂視2014年半年報,賈躍亭仍然保持44.42%的比例,賈躍民是2.38%,而賈躍芳已經減持1400萬股,持股比例減少到4.30%。

這次增發,業內有以下疑問:

1、收購的花兒影視估值過高,總價為9億元(樂視新媒體的價格是6.98億元)。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花兒影視的資產總額為2.23億元,凈資產為1.06億元,上半年凈利潤6017萬元。也就是說,樂視是以15倍市盈率收購的,這比業界常見的5~10倍市盈率,高出一倍左右。考慮到花兒影視本身有限的市場規模和盈利能力,這一收購被業內喻為「天價」。

當時,花兒影視每投拍一部電視劇都要報批,大牌導演只有鄭曉龍一人,所以基本上一年一部電視劇,這和華策影視、長城影視那些一年十幾部的電視劇大戶,根本不可相提並論。2014年4月,華策影視的市值大約200億,長城影視的市值大約100億。也就是說,樂視增發收購花兒影視,支付的價格相當於二級市場的價格(華策影視),甚至比二級市場的價格還高得多(長城影視)!

對此,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研究員曾表示:「老實講,我也很懷疑視頻網站做上游收購到底值不值,單從版權價格的因素來說,9個億夠買好幾年的了,看不出有什麼划算之處。但是考慮到資本運作的想法在裡面,那麼可以理解為刺激股價的一個新噱頭。」

當時,花兒影視成立以來投拍的7部電視劇中,賺錢最多的就是一部《甄嬛傳》,成本約7400萬,收入近2.8億,而導演正是鄭曉龍。鄭小龍雖然是大牌導演,以前拍過《北京人在紐約》、《渴望》、《編輯部的故事》、《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牛逼的電視劇,但對鄭曉龍未來的可能「違約」並沒有明確追償措施。也就是說,鄭曉龍可以隨時離開公司,之後樂視網也將面臨如何留住核心主創人員的大難題。

2、收購的樂視新媒體,也有內幕交易之嫌。根據收購議案,樂視新媒體未來將擔負起上市公司精品電視劇版權庫的建設及不斷擴充的任務。而事實上,這是一家2013年9月12日剛設立的空殼公司:由樂視控股發起設立,註冊資本100萬元,而樂視控股則是由賈躍亭控制的公司。2013年9月18日,樂視新媒體通過股東大會決議,決定將註冊資本自100萬元增加至3億元,其中樂視控股出資1.6億元,紅土創投出資1.38億元,樂視網出資150萬元。

這個註冊資本3億元的公司,半年後就被樂視網收購了。而紅土創投,則是深圳創新投資集團和各個地方政府成立的政府引導基金。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常州地區總經理艾興曾經豪情滿懷地說:「外有黑石,內有紅土。紅土創投,就是在這片充滿創業激情的紅色熱土上的投資;紅土創投,就是紅色資本、本土投資,發揮資本的先導作用!

這個「樂視新媒體」,半年之內能做出什麼東西呢?顯然不可能有什麼實料,但不妨礙樂視網以230%的價格收購。一位私募基金負責人憤怒地表示:「這根本就是內幕交易,(2013年)8月停牌,9月才設立一個公司然後注入,直接低價拿股票,除非賈躍亭能證明自己在註冊樂視新媒體的時候不知道收購花兒影視的事情,否則就是對投資者的不公平!」

這些質疑和抱怨有用嗎?當然沒用。2014年4月,定向增發和收購還是完成了。參與定向增發的是而賈躍亭在2010年8月12日樂視網上市后,到了2014年4月,他的持股市值已經超過130億元,增加了8.6倍左右。

至於紅土創投,它投資的1.38億元,已經換成了樂視網466.6892萬股股票。之後,樂視在2014年5月24日有10派0.314745元、2015年5月6日10轉12派0.46元、2016年4月26日10派0.31元、2017年4月20日10轉10派0.28元,所以這部分股票,在2017年4月21日之後,已經變成了2053.4325萬股,併產生了63.691萬元(含稅)的投資收益,按樂視網2017年4月14日的停牌價30.68元計算,持有市值為6.2999億元!三年時間,增值了3.56倍!

但是,樂視網在2017年4月14日之後停牌了,而紅土創投的這部分股份,將在2017年5月14日解禁!

數據來源:樂視網2014年5月9日公告

令人悲傷(或幸運)的是,樂視2016年下半年以來遇到了大麻煩,所以股票停牌了。紅土創投的這部分投資,自然也就無法在二級市場賣給投資者了。我們可以想想:現在的樂視到底值多少錢?紅土創投的最終受益是多少?

就算樂視復牌跌價50%,紅土創投也能賺1.28倍,也就是從1.38億元膨脹為3.15億元。至於賈躍亭家族,早就賺翻了。韭菜們,買啊!

8

樂視網的第二次增發是2016年7月27日,增發106,642,968股(1.066億股),增發價45.01元,凈募集資金47.164億元,比上一次又增加了好幾倍。而此時,樂視網在2015年的資本大潮中又漲了六倍,後來雖然經歷了之後的股災,但市值損失並不多。增發時的市值,已經高達千億以上,賈躍亭的賬面財富,更是高達幾百億元。

認購者和認購數量如下。

這意味著,這些機構目前(2017年5月悉數套牢),而且他們的股票將在2017年6月27日解禁。

真佩服這些機構和個人,同時更加佩服賈會計的忽悠能力。樂視的市值都上千億了,利潤卻沒多少,而且都是做出來的,居然還有這麼多人飛蛾撲火,不能不令人欽佩。這裡面有沒有什麼貓膩?我們可以繼續挖掘這些機構和人的情況,但還是算了。

這次增發又要幹什麼呢?查樂視公告,根本看不到任何信息,不知道樂視將用這筆錢幹什麼。好像樂視的意思是:「我缺錢了,想增發,而且增發通過了。」就這麼簡單。之後在2016年8月5日,樂視發布了《樂視網: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9月8日又發布《樂視網: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修訂稿)》,但都沒有什麼實際內容。之後,就是每隔一段時間的《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以及《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總之,搞得熱熱鬧鬧。

對了,樂視網還搞了一次重大的員工增持計劃。2015年7月27日,樂視對外披露了《維護公司股價穩定的公告》,承諾公司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其他多位公司核心人員,計劃在自2015年7月28日起至2016年7月28日期間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於5億元人民幣。,那麼樂視完成了這次增持了嗎?

沒有。樂視的理由是之後的事情太多,所以「在2015年9月7日公司三位高管增持近1000萬元公司股票后,增持計劃未能再繼續執行。」此事引發軒然大波,因為號稱增持5億,但實際上只增持了1000萬,也就2%,這也太忽悠了吧?

沒事,這事根本難不倒賈躍亭。2016年9月20日,樂視發布《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增持股票完成的公告》,說已經完成增持了5億元。此時,已經是增發47.164億之後的事情了。那麼,會不會是樂視股東和高官,拿著這47.164億中的一部分,完成增發的呢?

這我可我不敢說。但我敢說的是:這個時候,也就是2016年9月份,賈躍亭早就減持百億了,並且基本上把自己的股票都質押給了機構,獲得數百億元的質押貸款。實際上,增發得到的幾十億,根本不能滿足賈會計的胃口,他的增發、質押和各種借貸,累計融資將近750億元!

數字來源於財新網。財新網統計的是投資,但是的投資基本上來自於融資。因為樂視根本不賺錢,利潤都是賬面上做出來的,所以它的投資,只能來自於融資。甚至融資額要大於投資額,因為還要彌補實際上的虧損。

750億,這是何等龐大的數字,樂視還得起嗎?

那就得看樂視的營收和利潤情況了。

樂視,2016年的營收是219.51億元,2017年一季報是49.22億,而去年同期是46.345億,只微增了6.21%。也就是說,從營收角度來看,樂視的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了。

利潤呢?從賬面上看,賈會計總是能做出利潤的。但是之前我分析過,哪怕2011年的財報,都是靠做賬做出的利潤,之後的樂視又繼續投資了幾十個公司,低價甩賣產品,怎麼可能有利潤呢?

但是高速增長的營收,讓樂視的估值上去了。年營收200億左右的公司,2015年時的市值曾經達到1700多億元。在2017年4月份樂視停牌前,市值也高達600億。

這麼高的市值,賈家早已開始減持了這充分反映了賈會計對估值的敏銳感覺。

當然,減持也是藝術的。賈躍亭給了自己的哥哥姐姐相當一部分股份,首先是賈躍芳出馬,在2014年第一次增發之後,她立刻大幅減持了1400萬股,當年又減持了1200萬股。2015年她繼續減持,已經不再是十大股東,當然,此時樂視網遭遇了資金壓力,賈躍芳拿出了14億借給了樂視。

賈躍芳減持之後,賈躍亭親自出馬。2015年5月份樂視宣布,賈躍亭將在未來半年減持百億元。他說到做到,在2015年6月初股災前夕,也就是樂視網在1700億元的估值高峰時,減持25億元。

這手段實在太漂亮了,果然是學會計出身的!

賈會計不僅大規模減持,而且還把他97%的樂視股票抵押給機構,獲得數百億貸款,維持樂視的運營。當然,樂視的錢還是不夠,既然他姐姐都能把錢借給樂視,他也毫不例外,聲稱也把錢借給樂視。不過在2017年4月,就在孫宏斌號稱要投資樂視150億之際,賈會計已經悄然收回了他借給樂視網的20億資金。

一些熱門評論如下:

就算樂視網現在倒閉,就算賈躍亭不再從樂視撈取任何好處,忙了十幾年,至少掙回20億,賈會計,也算賺夠了!

而投資者呢?將虧損上千億!

樂視網收購了易到(一個租車公司)之後,挪用易到13億元資金。就這還不夠!

賈躍亭已經把他的股票質押了97%,就這還不夠!

好吧,現在賈躍亭把該賣的股票賣了,該質押的都質押了,也借了好幾十億貸款。他自己和賈氏族也掙了幾十億,但樂視網的經營情況如何呢?

查2017年一季報,樂視網的貨幣資金是36.576億,走勢如下:

貨幣資金是公司手裡的現金。可能有人說:手裡還有30多億,不錯嘛!但是你們看看去年它有多少?高峰時是56.1億!

手裡有那麼多錢,是不會不會倒閉呢?嘿嘿,樂視的長期借款,已經從去年一季度的3億元,暴增至今年一季度的30.13億!

瞧瞧上面的長期借款的走勢,不感到心驚肉跳嗎?

樂視還有短期借款20多億,應付款項48億,這裡就不貼了。最關鍵的是,樂視的營收靠什麼做起來的?

放貨!所以有大量的應收款!

2017年一季報,樂視的應收款已經暴增到95.37億,而去年同期才38.96億!

體現產品競爭力的預收款項呢?一季報只有2.04億,而去年同期是3.98億!

預收款項,往往是廠商向下游經銷商預收的錢。經銷商憑什麼預先給你錢啊?原因只有一個:你的產品有競爭力。所以預收款項越多,說明產品越有競爭力。但是和200億元的年營收相比,樂視的預收款項不僅少得可憐,而且過去一年還呈下降趨勢!

樂視被賈躍亭經營成這個樣子,是不是已經快崩潰了?

果不其然,5月18日再次傳來重磅消息:繼樂視多次裁員之後,又一輪大規模裁員已經開始。此輪裁員涉及樂視網、樂視控股、樂視體育等多個樂視系公司。其中,樂視控股體系中,市場品牌中心從100餘人砍至30餘人,裁員幅度70%;銷售服務體系裁員幅度50%。現有700人的樂視體育僅保留200人,裁員幅度高達70%;樂視網裁員10%。

看看樂視的資產負債表,再看看近期的大規模裁員,各位還不明白樂視大廈將傾嗎?

大廈將傾!

大廈將傾之前,樂視好像只有手裡的80多億的土地儲備及房屋資產增值了。按照當前市價,大約已經值120多億。也就是掙了40億。要是賈會計把大幾百億的融資和借款都用來買房地產,估計早發財了,哈哈!

可惜啊,房地產這幾十億利潤只是賬面利潤,而且還遠遠不夠彌補投資者(包括二級市場上的股民)、上下游被欠錢的廠商和經銷商,高達1000多億元的虧損!

一句最簡單、最精彩的評論是:

樂視網,是一個山西農民的資本大騙局!

像樂視這種級別的騙局,每隔十年就有一起。年輕人別信什麼「新經濟」和「新模式」,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通過本系列的分析,難道大家還看不出來賈會計是個大騙子嗎?他貌似在精心運營樂視,其實就是想把泡沫越吹越大,最後幾年完全是末路狂奔,目的就是高位套現!他自己掙了幾十億揣兜里了,留下投資者和廠商上千億的虧損!

上面兩張圖片我一兩年以前寫的,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只希望大家能通過賈躍亭這個典型,認清金融市場上的無數騙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