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的穆斯林都是來自哪些教派?

文|王子銘(華東師大、歷史研習社專欄)

伊斯蘭教自7世紀中葉的唐朝傳入,經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回、維吾爾、塔塔爾、柯爾克孜、哈薩克、烏茲別克、東鄉、撒拉、保安、塔吉克十個民族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全國穆斯林人數逾2300萬,占人口1.7%(2010年六普數據)。

眾所周知,伊斯蘭教教派林立,中東地區教派衝突不斷,那麼的穆斯林都是來自哪些教派?各個教派的發展歷史又是如何?我們今天來梳理一下。

穆斯林人口比例圖

遜尼派是主流,亦有什葉派民族

伊斯蘭教分為兩大教派即遜尼派和什葉派,全世界約85%-91%的穆斯林隸屬於遜尼派;什葉派約佔10%-15%的穆斯林人口,主要集中於伊朗、巴其斯坦、伊拉克與印度四個國家。

與世界的總體情況類似,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只有聚居在塔什庫爾乾的塔吉克族信奉什葉派中的伊斯瑪儀派,又稱七伊瑪目派。的塔吉克族屬於高原塔吉克人,是新疆南部操東伊朗語部族的後裔。他們信奉的宗教儀式簡單,一般不設立清真寺,多分散進行宗教活動,不舉行五時拜功,只進行晨禮和昏禮,不專門封齋或朝覲麥加,塔吉克族也是新疆各少數民族中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民族

此外,柯爾克孜族早在10世紀中葉就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新疆莎車地區部分的維吾爾族信奉什葉派中的十二伊瑪目派(什葉派中最大派系)。

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族

不拘泥的教法

的穆斯林中遜尼派是主流,他們大多數源於伊斯蘭教遜尼派四大教法學派之一的哈乃斐學派。

所謂教法學派就是伊斯蘭教的法學,因為單靠《古蘭經》無法給出日常生活與宗教行動中遇到的複雜情況的答案,因此從8世紀開始伊斯蘭教法(沙里亞法)與一系列補充解釋教法的學派建立起來,其中最著名的是哈乃斐派、馬立克派、沙斐儀派和罕百里派四大教法學派。對影響最大的哈乃斐派由阿布·哈尼法(699-767)創立,最初流行於伊拉克的庫法附近,注重類比推理而不拘泥於教條,是較為靈活寬容的一派。

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最古老的清真寺初建於天寶元年(742)

「老教」——格底目

儘管伊斯蘭教傳入已逾千年,但教派分化的歷史並不長,僅有300多年的時間,且追根溯源絕大多數來自於阿拉伯和中亞地區。

在傳播最廣、人數最多的是格底目教派,它是最早的伊斯蘭教派,「格底目」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古老」,因此該派也被稱為「老教」。

回、東鄉、撒拉、保安等民族都信奉該宗派。格底目保守、溫和,既反對標新立異,又不干涉其他教派和門宦的事務。恪守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和各項功課,如「念、禮、齋、課、朝」五功,注重傳統和習俗。由於長期受到漢文化影響,教派的文化特色明顯,如葬禮時要穿白鞋、扎白帶、戴白帽,過「頭七」、「三七」、「百天」、「周年」等等。

格底目在教權上實行教坊制度,往往一個教坊以一個清真寺為中心形成獨立的宗教團體,教坊之間互不隸屬。最早的伊斯蘭教宗教教育——經堂教育就是由該派的胡登洲(1522-1597)開設的,它對伊斯蘭教的傳播作用巨大。

事實上,伊斯蘭教從唐代傳入直到明代都沒有發生教派分裂。直到明末清初,蘇菲主義傳入后,出現蘇菲主義派別,而那些仍然堅持原有教義的派別則被稱為格底目,因此該教派名稱直至18世紀才出現。

北京的格底目穆斯林做禮拜

四大門宦與「陝甘回變」

早在10世紀,伊斯蘭教中神秘主義色彩濃厚的蘇菲主義就傳入;明末清初時,分別在內地與新疆形成門宦與依禪。

所謂門宦是蘇菲主義派別在回族穆斯林中的通稱。在蘇菲主義的影響下,一些穆斯林專註於精神修鍊,建立起道堂進行用功修鍊、佈道說教,他們的宗教活動中心也從清真寺轉向了道堂。

一些來自名門望族的宗教導師成為教主,擁有數量不等的清真寺或教坊,教徒和教主之間產生依附關係,教主逐漸被神化,他們的陵墓和拱北(教主墓上的圓頂建築)受到教徒們的朝拜。

在甘肅、寧夏、青海等地逐步形成了40多個這樣的門宦,其中最著名的是虎夫耶、庫布忍耶、嘎迪忍耶和哲赫忍耶四大門宦。

臨夏華寺門宦的拱北

四大門宦中人數最多的是哲赫忍耶,它由甘肅階州(今武都)的回族人馬明心(1719-1781)朝覲麥加后建立。它與虎夫耶的花寺門宦針鋒相對,馬明心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入其教者皆有周濟,人情貪利,附之者逾眾」,受到下層教眾的廣泛歡迎,一度被清廷稱為「新教」。

但是哲赫忍耶多次參與反清暴動,乾隆年間馬明心因為與花寺門宦在教理和禮儀上存在分歧,導致新老教派鬥爭,最終發展成聲勢浩大的反清起義。1781年與1783年兩次起義被鎮壓,雙方死亡近2萬,史稱「乾隆回暴」。

同治年間該派又領導「陝甘回變」,太平天國運動使西北防務空虛,回民伺機叛亂企圖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對非穆斯林漢人進行種族屠殺。從1862年至1873年,持續十年後,方被左宗棠鎮壓,陝甘回變共屠殺近2000萬人口,占當時陝甘兩省人口三分之二。回變領袖就是哲赫忍耶第五代教主馬化龍。

「陝甘回變」后被摧毀的城鎮

依禪教派與大小和卓

蘇菲主義傳播在新疆形成依禪教派,因其宗教領袖稱為「依禪」(意為他們)而得名。依禪派由17世紀自稱是穆罕默德後人的麥赫杜米·艾孜木傳入新疆的喀什噶爾,隨即在17世紀末獲得南疆的宗教和政治統治權,南疆伊斯蘭教進入全盛時期。

依禪教派重視蘇菲經典與修行,主張克制、禁慾,通過神秘主義的直覺,入神、參悟,以認識安拉,達到「人主合一」。該派宗教儀式狂熱,念經時配合各種動作,崇拜聖徒,朝拜聖墓。

最具蘇菲主義特色的旋轉舞

麥赫杜米·艾孜木有兩個兒子,長子瑪木特阿敏、次子伊斯哈克都自稱「和卓」(波斯語,原意「顯貴者」,對「聖裔」的尊稱),他們通過傳教成為南疆六城的宗教領袖,但兄弟間為統治權發生爭端。以瑪木特阿敏為首成立白山派(教徒戴白帽),以伊斯哈克為首成立黑山派(教徒戴黑帽),彼此相爭300餘年,至20世紀兩派才逐漸泯滅。

乾隆年間的大小和卓叛亂,即是白山派發動的。大和卓波羅尼都、小和卓霍集佔兩兄弟於乾隆二十年(1755)佔領喀什噶爾、葉爾羌等地,二十二年(1757)殺清軍副都統阿敏道,擁兵自立。次年乾隆發兵討伐大小和卓。二十四年(1759)大小和卓兵敗西逃,天山南路重新納入版圖,清代統一戰爭結束,清朝疆域臻於極盛。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

源自瓦哈比派的伊赫瓦尼

到了清末民初,的伊斯蘭教又有了極大的發展,那就是伊赫瓦尼派和西道堂的出現。

伊赫瓦尼,阿拉伯語意為「兄弟」,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教派,被稱為「新派」、「遵經派」、「新行派」等。它由東鄉族人馬萬福(1849-1834)創立,他是東鄉縣果園村人,被人稱為「馬果園」。

從十八世紀開始,阿拉伯大地上瓦哈比派迅猛興起勢不可擋。1888年馬萬福前往麥加朝覲、留學,學習瓦哈比派經典。1892年回國后,有感於當時的門宦和格底目的禮儀和風俗不符合經典,他就和一些著名的阿訇、哈吉們探討瓦哈比派教義,決心改革的伊斯蘭教,提出「憑經立教」、「遵經革俗」的主張。他提出包括:不聚眾念《古蘭經》,一人念眾人聽;不高聲頌讚;不多做「都阿」(祈禱);不朝拜拱北等十條綱領,被稱為「果園十條」。

瓦哈比派

他們以改革者的姿態在甘肅臨夏一帶傳教,因為提出以「伊赫瓦尼」來「統一教派和門宦」,受到了格底目和各個門宦的強烈抵制。馬萬福又到陝西、新疆等地講學傳教,1918年得到西北軍閥的馬麒、馬步芳父子的支持開始在甘、青兩省佔有優勢。

經過虎嵩山等阿訇的一系列改革,提出與其他教派各行其是、互不干涉的原則,伊赫瓦尼派和各門宦及格底目的關係緩和,在寧夏地區開始廣泛傳播。伊赫瓦尼派在教坊制度上與格底目類似,教坊間互不干涉,沒有嚴密統一的宗教組織,清真寺也實行「董事會」制度,成員為教民推選。

要注意,該派雖然受瓦哈比派很大影響,但絕不同於瓦哈比派。一是因為產生教派的國情有差別;二是瓦哈比派遵從四大教法學派中最保守的罕百里學派,而伊赫瓦尼派依然遵奉在廣泛傳播、靈活寬容的哈乃斐學派。

伊赫瓦尼派的改革者虎嵩山

「漢學派」——西道堂

西道堂同樣是清末民初發展出來的新教派之一。它由甘肅臨潭回族人馬啟西(1957-1914)創立,因為格外注重伊斯蘭傳播方式的本土化而被稱為「漢學派」。

馬啟西出生於阿訇家庭,幼習經文,科舉考試中了秀才,阿拉伯文與漢文造詣都很高。他本是虎夫耶支派北庄門宦門徒,1901年脫離北庄門宦成立金星堂,1909年改名為西道堂。該派既是宗教團體又是社會經濟組織,倡導實業辦教,分工合夥經營商、農、牧、副各業,從事生產。

西道堂清真寺

在教理上,遵奉「五功」等伊斯蘭教基本信條,同時以本國文化發展教理,兼容格底目和哲赫忍耶等多家禮儀風俗。教權結構類似門宦,教眾對教主具有依附關係。1914年馬啟西被殺,馬明仁繼任教主,經過不懈努力逐步發展壯大。但1946年馬明仁死後,道堂上層收斂財物,下層則陷入貧困,西道堂就此走向衰落。

伊斯蘭教派系一覽(部分翻譯與文中不同)

雖然分化出這麼多教派,但他們之間的宗教分歧並不大,大多是遜尼派,都承認四大哈里發為正統,都遵從哈乃斐派教法,它們也都多少受到什葉派的影響,大多數接受了傳統文化,比起中東的教派來說更加世俗與靈活。

不過,今天你去問一位的穆斯林,他可能並不能說出自己的教派,對教派的認同遠不如對民族或穆斯林身份的認同強烈。

參考文獻

丁明仁,《伊斯蘭文化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金宜久,《伊斯蘭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張志華,《伊斯蘭文化要略》,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