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授「魚」更授「漁」 致富門路寬

原標題:授「魚」更授「漁」 致富門路寬

「任明發,你們曬木耳注意點,不要沾灰了,招呼賣不起價哦。」「任乾林,你一個人釘不起木架,等哈找幾個人來幫你。」「你們注意聽哈,每次水管不要全部開,要不田要著淹哦。」去年10月以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鎮大坪村支書任強,幾乎每天都要到村裡食用菌示範點上指導貧困戶栽培黑木耳。上月,示範點第一批5.5萬棒木耳菌棒的產菌期結束,儘管菌棒栽培時間晚了點,但11戶示範戶采銷干木耳的收入還是近20萬元。

「不盯到不行,他們大部分是有心無力,得靠上面的技術員和村裡的幹部來一步步教。」印江脫貧攻堅指揮部綜合組副組長何飛介紹。按照產業脫貧一批要求,去年,印江將板溪鎮作為「一鎮一品、整村推進」示範,把食用菌作為富民產業,讓全鎮貧困戶通過培植食用菌脫貧致富。

大坪村是首批三個試點村之一,去年10月,該村11戶農戶每戶領到5000棒木耳菌棒,在6畝地里培植起了黑木耳。菌棒由政府扶貧資金購買免費發放,配套工具由村裡墊資購買,技術活有技術員幫助解決,木耳銷售有3家公司按每公斤60元保底收購,農戶只需出勞力,照看好自家的一畝半分地。

「11戶中有9戶是精準扶貧戶,2戶為非貧困戶,這可不是有啥貓膩,主要是起到帶動作用。」板溪鎮食用菌辦公室負責人廖文剛說,儘管食用菌是縣裡打造已久的主導產業,但群眾可不管這些,這就需要村裡有點威望的人帶頭。

作為去年板溪鎮唯一一個出列村,大坪的脫貧路已經走了兩步。

出列前,大坪有貧困戶67戶203人,村裡一沒集體經濟,二沒特色產業,長此以往,67戶想要脫貧談何容易。村支書任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2015年,在外打工的任廷軍返鄉,大夥閑談中,任廷軍說到自己有留在村裡搞蔬菜產業的想法。機會來了,任強立刻找到任廷軍和另外兩位村民,從發展前途、帶動效應各方面反覆算賬,激發大家創業的鬥志和決心。說干就干,在駐村幹部的協調幫助下,他們四人相互作擔保,每人貸款10萬元,流轉土地160畝,成立起大坪新建蔬菜專業合作社,種起了見效快的辣椒。

合作社除了吸納農戶到辣椒基地打工,還將育好的辣椒苗免費交給農戶栽植,收穫后合作社按每斤1.5元保底收購。除了帶動本村農戶的兩三百畝土地增效,還輻射到全鎮其他6個村。

有了平台,貧困戶增收就有了門路。2015年,村裡18戶貧困戶率先脫貧。去年,加上食用菌示範點打造和農村危房改造推動,又有28戶脫貧。

大坪村新寨組村民吳道秀,以前除了供兩個子女讀書,還要貼補在外「瞎晃」的丈夫,單靠低保根本「扶」不住,只有四處借錢維持。蔬菜合作社成立后,吳道秀便在基地打工,每個月平均有1600元收入,去年又種了5千棒食用菌,餵了兩頭豬,七七八八算起來,一年收入3萬元,小孩的學費總算不愁了。

「支書,辦食用菌可以哦,冬春木耳收了,還可以種季稻穀。今年也帶上我們嘛。」「支書,我們今年還要辦哦。」最近,任明貴、任達清等去年沒參加示範種植的貧困戶向任強表達了想法,任明發、任勤林等示範戶也決定接著種,許多非貧困戶也都想學習栽培技術,加入發展食用菌的大軍。

「1畝地種稻穀最多收入1200元,收辣椒大概可賺4500元,而栽1萬棒菌棒,收入就能超3萬元。目前全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想辦食用菌。」任強算著賬說,村支部已經多次開會商討下一步如何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食用菌產業,推動全村脫貧致富的事宜。「怎樣入股,如何分紅,如何貸款,包括如何管護,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