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閱讀悅讀丨散文】雯一《詩中的樂器——羌笛》

文/雯一

【作者簡介】雯一,曾用筆名章岩。一支筆寫一顆心,一段文字一份真情。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笛類樂器是人類最早的樂器之一,流行於川西北茂縣、汶川、北川等羌族聚居地的羌笛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東漢著名經濟學家馬融在《長笛賦龍鳴》中寫道:「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當鞭便易持。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謂商聲五音畢。」表明羌笛是笛的前身,最初只有四個孔,第五個孔是一個最高音的音孔,是後來由京房加上去的。

在唐代,羌笛已經是一種在塞外非常普遍的樂器。唐代邊塞四詩人王之渙、王昌齡、岑參、高適都留下了有關羌笛的名句,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寫下一句「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句中的「玉塞」,指的是玉門關。胡,指代胡人。全句說,在玉門關一帶,胡人侵犯的囂塵已經遠去,我們游牧民族的人們正吹著羌笛,敲著金鑼,載歌載舞。句中的羌笛與金鉦相互呼應,表達了一種愉快的氣氛。

《飲馬長城窟行》全詩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台凱歌入。

邊塞四詩人中的岑參,有一首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其中的羌笛便與太宗的羌笛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兩句詩14個字,將送別的場面表達得淋漓盡致:主帥在軍中擺開了筵席,用了胡琴、琵琶、羌笛等各種樂器,大家一起唱歌跳舞,開懷暢飲。所有的熱情,在這裡迸發傾泄出來,達到了歡樂的頂點。

而其他幾位的詩,就不是那麼歡快了。那幾支羌笛,都有了些許凄怨的味道。

王之渙的《涼州詞》中最有名的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就說羌笛何必總是吹奏那幽怨的《折楊柳》,春風從來就吹不到玉門之外啊!

而王昌齡的《從軍行》里,又唱到:「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此時的羌笛不再吹奏《折楊柳》,而是吹起了同樣幽怨的《關山月》。羌笛的笛音在黃昏時顯得孤獨,遠在邊關的戰士想起了千里之外家中的妻子。

高適留下的《塞上聽吹笛》和《金城北樓》分別都寫進了羌笛。一句是「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另一句是「為問邊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無窮」。前者說羌笛吹起《梅花曲》,勾起了思鄉之情;後者借羌笛怨邊關和社會的不安寧。

為什麼羌笛一般只出現在邊塞詩中呢?羌相傳是漢藏兩個民族的起源,羌和氐最早是生活在青海、甘肅河湟流域、環湖地區和三江源頭游牧民族的泛稱,三千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大多生活在甘肅青海一代,即唐朝版圖中的塞外地區。詩中的玉門關,就在今甘肅敦煌。而羌笛就從這一片起源,最早用鳥獸骨頭做成,那種原始的嗚咽之聲,就一直伴隨著羌人游牧四方。

當詩人們來到邊塞,目睹邊塞的烽火、黃昏、明月,聽到羌人們奏響的羌笛之音,心中思緒萬千,寫下流傳至今的詩篇。

今天的羌笛,已經演化為有6個音孔的吹奏樂器,不再演繹那些邊關塞外的風月,更多的時候,吹響的是古老民族的思和情。

尊重原創,文末點個讚唄!

《作家薈》微信號stzx123456789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寫乎》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