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老北京有哪些「深夜食堂」?

版《深夜食堂》開播了,不少網友感到失望,「這不是的深夜食堂!」那麼老北京的夜晚又有哪些依然掌燈的「深夜食堂」呢?前門老字號「都一處」因深夜接待一位尊貴的客人聲名廣布,傳統評書茶館「康齡軒」的「燈晚兒」,正是老北京正宗的「夜生活」。

「皇家」深夜食堂:

前門「都一處」

清乾隆時期,前門大街路東的鮮魚口有處王記酒鋪,二層小樓,臨街露出小小的門臉,內設散座和兩間雅座。店裡煮小花生、玫瑰棗、馬連肉、晾肉等各式小菜樣樣都有,只是進入臘月臨近年關,生意有些冷清。

舊時的北京城,一進臘月,達官貴人、王公貴族早已置辦齊年貨不出門了,官府封了印,戲樓封了台,酒店、飯館也早就沒生意了。

然而王記酒鋪每日都是不過子時(晚上23時至次日1時)不關門,到了年三十,掌柜也嚴格執行店規。昏暗的街道上,只有王記酒鋪傳來淡淡的亮光。

「都一處」匾額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三十晚上,有位尊貴的客人來到了王記酒鋪這間「深夜食堂」。門帘一挑,兩個打著紗燈的僕人一前一後,引著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走了進來,三人落座點了不少酒菜,店主見客人氣度不凡,便熱情招待,使出看家本領烹調一桌好菜。

酒菜入口,鮮香四溢,客人不禁心情撫慰愉悅,便問:「酒鋪可有名號?」酒鋪只因店創始掌柜姓王,便一直叫著「王記」,於是,店主答道:「未有名字。」

客人回答:「到了這個時候,不關門的酒店,偌大京都怕也只有你們一處了。我送酒鋪個名字,不如就叫『都一處』吧。」

年三十很快過去,店主都漸漸淡忘了那位氣度不凡書生模樣的客人。誰知,一日,幾個太監將一塊乾隆皇帝御題的匾額送到了酒鋪,這塊蝠頭匾造型別緻,呈橢圓形,匾上寫著「都一處」三個大字。原來當日是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訪,回京進永定門途徑前門一帶,見王記酒鋪仍未封灶,便入座歇腳。

店主忙叩拜謝恩,並將匾額懸挂在進門最顯眼的地方,消息廣傳,使許多食客都來到「都一處」嘗鮮,聲名廣布,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蘇州文人張子秋還曾慕名來到「都一處」。至今,「都一處」成為已經有著270多年歷史的京城老字號。

京城唯一傳統評書茶館:

康齡軒

老北京有許多茶館,匯聚三教九流各色人物,老舍的《茶館》就曾描繪一個大茶館勾勒出一個小社會。眾多茶館中,書茶館的夜晚仍舊熱鬧,說書人醒木「啪」地一拍,接著館子里就會不時傳來書座票友的鬨笑聲和起鬨聲。

據《江湖叢談》中記載:「自從庚子年後禁煙,北平的評書館子才漸漸興旺,到民國二十年,說評書的藝人都上館子了,露天場兒是見不著的。」原本明場子撂地的說書先生開始走進茶館,書茶館也就興起了。

書茶館

評書一般分「白天」與「晚燈」兩班。「白天」一般由下午三點至六、七時,「晚燈」由下午七、八時直至深夜十一、二點。茶客中,既有失意的官員,在職的政客、職員,商店的 經理、帳房先生,納福的老太太,也有一般勞苦大眾。

後來,這種老北京的「夜生活」逐漸消失了,到1990年的時候,茶館基本消失。誕生於后海衚衕四合院里的康齡軒,享有「京城唯一評書茶館」的頭銜,來到這裡,書座票友還可以享受到老北京久違的「燈晚兒」。

評書藝人馬岐

評書藝人馬岐每周說兩回燈晚兒,而馬歧是西河大鼓馬派創始人馬連登之子、評書大師陳榮啟之徒。「評書就得到茶館聽。」 馬歧曾說:「能看藝人一招一式,茶館小吃也美味。」

觀眾辛酉生曾形容燈晚兒的場景:「這個茶館的觀眾也有意思,有十幾位幾乎場場到。坐定,開始打牌、聊天、嗑瓜子,上面說什麼和他們似乎沒關係。是書說的不好嗎?馬先生說《隋唐》,說的不錯,有傳授,有包袱(笑料)。毛病是馬先生太愛唱,而且每次唱的都一樣,『我給您學一個白派,真正白雲鵬。鄧麗君,我最愛,她唱歌那個味,我給您學個鄧麗君。您還不給我來點掌聲』。於是觀眾鼓掌,然後繼續低頭打牌聊天。」

只可惜,傳統評書館的生存面臨困境,堅守十年,康齡軒遷出后海衚衕,搬進高樓林立的街區,燈晚兒也不得不隨之取消,改為周末下午兩場京味兒評書,馬歧和他的弟子們依然在為票友們帶去傳統老北京的味道。

北新橋鹵煮老店、東華門夜市、24小時營業的簋街等等……這些「深夜食堂」帶著老北京的記憶與味道,用美食與人情撫慰心靈。

圖片來自網路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