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跟著一帶一路來非洲的中國人,現在過的都還好嗎?

目前已有超過200萬人在非洲大陸上生活。

當經歷了改革開放的人來到非洲,他們發現這裡就像是三十年前的。

越來越多的人遠赴非洲,參與工程建設、礦場開採、賣鞋子和煙葉,希望能在充滿商機的土地淘到一桶金。

2010年3月30日,扎伊爾首都金沙薩,建築工人穿著白襯衫從剛果工人面前走過,準備迎接鐵路工程公司代表團的到來。Katrina Manson/攝(本期由華夏銀行特約)

國際上,移民一般是向生活環境更優越的地方流動。

而人湧入非洲,除了因為進入門檻比發達國家低,主要動力是賺錢與尋求機會。

俗話說富貴險中求,在非洲,工人能掙到比國內多幾倍的工資。

工人搭乘推土機去白尼羅河糖廠上班。Mohamed Nureldin Abdallah/攝

在一些人眼中,非洲是冒險家的天堂。

2010年以來,一些人懷揣脫貧暴富的夢想遠赴迦納淘金。

民間流傳著他們衣錦還鄉的傳奇:有人回鄉一出手就送親戚一塊金磚;有人在轉機回國途中,用電話下單訂購了別墅和法拉利跑車。

2012年11月1日,迦納,採金工地的一名股東手持超700克的金塊,這是該工地一天的產量。刀刀/攝

如今的非洲大陸上,從礦產、零售業、到基礎設施建設,都滿是人的身影。

2009年2月11日,塞內加爾一家芝麻工廠里,投資者歐陽日平在打電話。他被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在非洲已經從事了20年的農業投資。

▲歐陽日平在打電話。Normand Blouin/攝

即使在非洲的不毛之地,人也正在湧入。

一家中資礦業公司選擇在茅利塔尼亞偏遠的沙漠小鎮進行開採,吸引了茅利塔尼亞全國的人去打工。員工自豪地把公司稱作國家經濟之肺。

2014年6月24日,火車載著礦工和鐵礦石在沙漠穿行,公司的商人把頭探向窗外,看著廣袤的荒原。

▲商人把頭探出火車。Joe Penney/攝

依託商品優勢,在非洲進行商品批發成了華商的普遍行業。

在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42歲的萬春秋在東方商城的檔口前梳著留了15年的長辮子。2年半前她在一位醫生朋友的相約下來到南非做生意。

▲在非洲開店的萬春秋。吳俊松/攝

上世紀90年代後期南非新政府成立不久,市場經濟剛開放,民用品一進入南非市場,就受到消費者廣泛歡迎。南非人的日常用品中,幾乎從頭到腳都是商品。

南非約翰內斯堡,一名黑人在與來自福建的老闆還價。吳俊松/攝

非洲國家獨立后,百廢待興的城市建設也吸引了大量的中資企業。

2014年5月30日,奈及利亞,拉各斯政府為緩解交通壓力,從2009年開始建捷運,項目由企業承建。

一名工人在跟奈及利亞同事開玩笑。Joe Penney/攝

2011年1月10日,上海建工集團在尚比亞盧薩卡承建5萬人體育場。

奠基儀式上,員工向當地孩子發放免費礦泉水,受到歡迎Thomas Lekfeldt/攝

人進入非洲,給當地帶來的一個明顯改變是引入了「效率觀念」

就像改革開放之初,蛇口工業區外豎立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牌一樣,人帶來了「速度」、「辦法」。

▲工人在羅安達足球場工地工作。

製造的公路、大橋、體育場讓許多非洲人對人持正面態度,因為他們認為人帶來的改變是「看得見」的,「能看到人把錢花在哪」。

▲2013年8月10日,馬里巴馬科,一個當地人看著人建起來的大橋。

在一些國家逐漸收緊勞工簽證發放的背景下,企業開始更多地僱用當地工人,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

尚比亞總統稱讚,姆瓦納瓦薩體育場項目為當地人帶來了3000多個就業機會。

▲尚比亞體育場的當地工人走在工地。

上海建工在尚比亞承建5萬人體育場的奠基儀式上,當地禮儀小姐穿著「誠信互利」的紅色條幅在引導來客。

▲當地禮儀小姐。Thomas Lekfeldt/攝

但是習慣自由的非洲工人也會不解人加班加點的工作節奏,因為每日工作超過8小時在非洲是不能想象的。

有非洲人好奇:「闖蕩非洲的人的快樂是什麼?」

而在非洲的打工者的想法往往十分單純:攢錢回家蓋房子,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

盧薩卡體育場施工現場,一名工人看著當地工人工作。Thomas Lekfeldt/攝

雖然在非洲有豐富的商機,但在異國他鄉打拚的代價也是不言而喻的。

「吃苦」是在非洲的打工者常提到的詞。一些非洲國家自然條件惡劣、政治動蕩、投資風險大,人背井離鄉獨自打拚,著實不易。

2014年4月16日,幾內亞比索,一位商人熱得脫下衣服,站在當地木材搬運工邊上。Joe Penney/攝

在一家私營企業當司機的小白到安哥拉3個月便身染瘧疾,僱主不願意付醫藥費,他由於生病無法工作,也領不到工資。出國工作的中介費花了2萬多元,一家人都指望他寄回去的錢生存,小白一臉惆悵。

▲2012年10月31日,迦納,一名淘金者的腿上布滿被蚊蟲叮咬的包。刀刀/攝

有時,打工者也要面對制度風險。

2016年1月30日,迦納,5個人和3個迦納人因為淘金證件不齊被當地警方逮捕。

▲逮捕現場。

多數工人還要面對背井離鄉的孤獨。

廣西上林縣甘六村有1000多人,去非洲淘金的村民就達三四百人,留守在家的全是婦女和兒童。

▲2013年7月5日,廣西上林縣甘六村的婦女和兒童。胡國慶/攝

有工人說,「就希望自己忙一點,不敢閑下來,閑下來就會亂想,想家、想兒女、想女人,想國內的一切,這是一種折磨」。

2012年1月31日,在赤道幾內亞巴塔,水電集團雇傭的工人結束工作后,回到宿舍后吃飯。

治安問題一直是在非華人關心的焦點。

2015年11月20日凌晨,7名恐怖分子手持AK47步槍沖入巴馬科著名酒店掃射,並將酒店內的百餘人扣為人質。3名為鐵建赴馬里交通部洽談的員工遇難。

馬里警衛人員從酒店救出一名男子。

因為中資企業的基地大多設在較為偏僻的片區,加上人習慣攜帶或常在家中存放大量現金,使劫匪們屢屢得手,一些華人甚至因此客死他鄉。

2006年2月5日,南非約翰內斯堡,瓮其明和朋友陳建青被兩名非洲裔匪徒襲擊。瓮其明被擊中右腿,朋友胸部中彈身亡。這是兩天內在約翰內斯堡遇害的第二個人。

2006年2月5日,南非約翰內斯堡,瓮其明在講述被搶劫的經過。陳銘/攝

許多華人聚居區開始增加安保措施,甚至有淘金工地上平均兩個人就持有一把AK-47,以防不測。

南非約翰內斯堡,一名保安攜槍登上一商城的保安崗樓,寬闊的視角極大的震懾著犯罪份子。吳俊松/攝

在搶劫案件多發的約翰內斯堡,高堅波組織了一家華人保安隊。保安隊伍中有當地的黑人和白人,還有剛果的退伍兵。

保安容易受到犯罪分子的報復,高堅波每天穿著防彈背心、帶著手槍開車往返於黑人聚居區的危險地帶接送保安。一年來,保安隊伍擴大到136人。

高堅波用的方式檢閱自己的保安隊伍。吳俊松/攝

因為安全、文化、生活習慣等問題,在非洲的人大部分無法在這塊大陸生根,僅僅把這裡當作淘金地。

但也有少部分人在當地娶妻生子,把這裡當作故鄉。

昌華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遇到了自己的外國妻子。他的妻子以前是企業駐南非的職員。如今夫妻倆在南非定居,撫養著兩個孩子。這名洋妻子已經完全習慣了式的生活方式。

▲昌華和老婆孩子在粵式風味的餐廳吃飯。吳俊松/攝

讓成功立足非洲的人最為自豪的是:在歐美,再成功的華人也很難進入主流經濟領域,而在非洲則完全不同。

奈及利亞的華商史海生住在拉各斯富人區島嶼,兩百多平米的豪宅正對著幾內亞灣的無敵海景。這個島上重兵把守,裡面住滿奈及利亞的權貴富豪。每逢周日,史海生會和本地上流社會的富賈們一起打高爾夫。

南非約翰內斯堡,一名華商後代參與華人高爾夫球賽。吳俊松/攝

安哥拉街頭,牆上畫著「到留學,讓你的夢想成真」的廣告。

人在非洲大陸實現著自己的夢想,他們的奮鬥故事也改變著這塊大陸的面貌。

衣索比亞中學課本里有那麼一課:在近代也貧窮落後,但近幾十年通過勤奮創造了經濟奇迹,既然能由窮變富,那麼衣索比亞也能創造經濟奇迹。

麥粉們要養成閱讀好習慣

~看完記得點贊,分享到朋友圈喔~

關注麥格時光,為你的職場生活,找點樂子!

搜索微信公眾號:麥格時光 marking-u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