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專家說 |親歷華為16載:不能被模仿,可以被超越

本文根據新風到家CEO姜天露 在專家匯25日「趨勢•跨界•合作」沙龍上的分享整理而成。

隨著華為的崛起,眾多企業家都在研究華為管理、華為文化,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我今天只講講我親自經歷了16年的華為,講講我在華為的故事。

01| 華為不可複製

近年來,華為的成功持續的受到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華為的管理方法,學習華為的模式和文化,對此我的看法是:華為不可複製,因為任正非只有一個。

我曾和投資家楊天南先生有過交流,他曾說過一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我的理想是成為巴菲特的鄰居」。楊天南先生的投資很成功,但是也沒敢奢望自己能成為巴菲特,而只是成為他的鄰居。因為這樣的機遇和才能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

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曾被問到一個問題:看到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這麼成功,現在回過頭來看蘇聯的解體,你有什麼感想?戈爾巴喬夫說:「蘇聯沒有鄧小平啊」。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企業更是如此。

華為現在有員工17萬,而歷年來離職的員工也有這麼多。但我接觸過的華為離職員工,大多也都與我一樣稱讚華為,這在企業界是很少見的。華為是我工作過最好的公司,沒有之一。開始我認為是自己見識太少,但越見識越覺得華為很偉大。

02| 管理因公司而異

我個人比較喜歡看書,特別是關於成功企業、成功人士的書籍,看得多了,我發現沒有公司的管理模式是一樣的,每個公司都是通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路徑成長起來的,所以管理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時代背景、行業背景不同,我們不可以將成功的管理經驗照搬到自己的企業中,而只能做參考,真正施行的時候,要結合企業的實際進行變通,這才是學習華為的正確態度。

03| 華為人才戰略

華為是知識人員密集型企業,華為有一支工程師大軍。很多企業是不願意與華為在一個辦公樓里辦公,因為會坐不上電梯,往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導致很多人都要逆向乘電梯,想要下樓,先要向上坐電梯,否則電梯下來時就沒有位置了,從這個細節就可以看出華為的員工數量了。

華為2016年的銷售額是5200億人民幣,人均305萬產出,這個業數字是非常驚人的,這也是為什麼華為人收入那麼高的原因。我自己公司,去年的人均銷售額只有50萬左右,需要不斷提升效率。

華為2016年研發投入608億,位於世界第八位,超過蘋果公司。華為研發人員的比例達到45%,銷售服務的人員投入達到33%;供應鏈和製造只有8%,人事、行政、財務14%。華為的企業組織模塊是重研發重銷售的啞鈴型結構,研發和銷售服務各站啞鈴的兩頭,中間細弱連接的是內部服務部門和供應鏈、製造等。

華為有完善的流程和制度,公司的日常管理是秘書在做的,經理只是負責管理例外的事情的處理,抓業務、抓銷售等。有很多公司都希望招華為的經理來改善公司的管理流程,會比較貴,招到一個有經驗的華為秘書,那麼華為的管理流程和方法也就都能學到了,性價比很高。

當年我為什麼去華為

華為在員工身上是很捨得花錢的。1996年1月開始我在華為北京研究所實習,進去的第一天就開始編代碼,甚至沒有談過工資。任正非來北研所視察,當時華為北京研究所也就10幾個人,座談時任正非見我年齡最小,就拍著我肩膀問:「小夥子,你每月掙多少錢啊?」我尷尬地望著北研所長,他紅著臉說2500元。我讀研究所前在秦皇島電信傳輸局工作,每個月包括野外補助也只有200元,聽到在華為能掙2500元,心裡樂開了花。第一時間給家裡打電話,向爸爸媽媽彙報好消息,他們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此前一直擔心我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三個月後,我每個月就能掙到5000元了,相當於當年城市職工的人均年薪。

華為的工作非常忙,1997年我研究所畢業時突然發現自己還沒出去找找其它工作機會。華為無法解決北京戶口,畢業分配會上聽說郵電部軟體研究院還要人,我給軟體院的師姐打電話問她的意見,她說,「我每個月才掙1000元,你來幹嘛呀」,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就這樣留在了華為。

當年華為招聘打的廣告標題是:高薪誠聘!簡單粗暴的四個字。華為的工資水平是很高的,尤其是起薪,雖然之後不見得漲的有多快,但是還有獎金和股票分紅可以拿。當年如果不是5000元和1000元的巨大差別,為了北京戶口,我可能也就去軟體院工作了。

華為的用人原則

華為在用人上是不拘一格的。我的很多華為同事,都不是對口專業的,真正的重素質輕出處!進入華為以後,學歷、籍貫自動消失了,一切根據實際能力、承擔的責任來考核員工。

華為喜歡一貧如洗、胸懷大志員工。一貧如洗的人有前進的動力。

當年任正非發現有員工穿著補襪子,就對大家講:我們要讓員工不需要再穿補子。簡單樸實的語言,卻非常激勵人。

留住人才

華為的員工流動其實是很大的,留住人才主要靠工資待遇和成長機會。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沒有你們想象中那麼好的激勵機制能留下人才 。

第一類,華為最聰明、最優秀的人,認為自己的個體價值很高,可以投身到另外的領域。

第二類,還有一種員工很聰明,能力也很強,認為外面的公司能夠有更大的平台,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也擋不住流失。

第三類,華為早期留下的員工都是「傻瓜」,不「傻」怎麼會留下來,慢慢爬到這麼高位置?因為相信我們,跟著傻乎乎走到現在。為什麼我們是傻瓜也成功了?因為我們向西方學習形成了一個大平台,大平台彌補了我們的笨拙。一兩個人在前面作戰,但後方有幾百人、數千人在提供支持,讓前面的「傻瓜」看起來就不傻了。

忙碌的華為人:除了幹活,沒時間想跳槽的事

當年華為人的一個段子:如果你的同學,畢業10年了沒有什麼消息,或者他出國了,或者他去華為了。

04| 狼文化真正內涵

華為不讓員工提「狼性」,因為外界把狼聯想成愛爭搶、不擇手段。我理解狼的特徵是目標堅定、紀律嚴明、不辭辛勞、鍥而不捨,這才是狼性真正的內涵,華為員工個個像一匹狼。

在華為工作了7年後,2003年時我感到很迷茫,出來創業一年,可以說碰得頭破血流,於是重回華為。這次我選擇了國際市場方向,在進行國際上崗培訓時,國際大客戶接待部部長蘇偉為我們上課。蘇偉問我們:「你們誰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一屋子50個人都舉起了手。蘇偉說:「我有一個成功經驗,一年內把《新概念英語》96篇課背下來,你一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你們誰願意背?」這時只有一半的人舉手了。然後蘇偉又問:「那我們來點真格的,明年這個時候,如能背不下,就在畈田基地裸奔一圈,誰敢承諾?」結果只剩我一個人了!我花了一年的時間,真的將96課都背誦了下來,英語水平突飛猛進。

這件事情也給我一個啟發,問誰想成功的時候,所有人都想;但說到有一個好的經驗,照著做一定能成功,但是需要你付出一定的代價時,就只剩一半人了;最後,誰能認真的做出承諾,只剩下2%的人了。這大約就是社會上成功人士的比例,大約2%。

在華為有艱辛,更有喜悅和成長,作為華為人,我有一個信念:「只要我需要,我就學得會」。

05| 華為文化故事

客戶第一

很多公司的口號都是「客戶第一」,但是具體做起來很多細節卻沒有做到。

當年任正非去一個辦事處考察,辦事處安排在酒店大門口拉了一條橫幅:歡迎任正非蒞臨指導,任正非看到后當即嚴厲訓斥。華為員工的眼睛要盯著客戶,而不是對上級溜須拍馬。任正非講:「我們為客戶服務,我想賺你的錢,就要為你服務好。客戶是送錢給你的,送你錢的人你為什麼不對他好呢?其實我們就這點價值,沒有其他東西。 」

「我們不怕犧牲,用實踐說明了我們對客戶的責任。當日本「3•11」,地震海嘯發生時,福島核泄漏,我們員工背起背包,和難民反方向行動,走向海嘯現場、核輻射現場、地震現場,去搶修通信設備。當智利九級地震發生時,我們有三個員工困在中心區域,恢復通信后,三個員工傻乎乎地背著背包,就往九級地震中心區去搶修微波,逆避險的方向,去履行自己的責任。」 而這些事情,並不是公司強制要求的,當時通訊已經中斷,沒法聯繫的上,但是這些員工卻還是自己去做,「客戶第一」,是植入員工骨髓的文化。

一根網線的故事

當年一外企員工不明白運營商為什麼選華為,對客戶說,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都很好,為什麼不選我們。運營商說,你們服務好么?你給我拿一根網線過來。外企人回道:網線那麼小的東西,我們還得去申請,怪麻煩的,你們自己去市場買一根就好了。運營商笑著拿起電話,接通了華為客戶經理:我需要一根網線。華為客戶經理說,我馬上給您送過去。運營商對外企人:看到沒?什麼才叫服務好。

很多客戶都是被華為「」慣壞」了,只能繼續選華為。哪怕是接待客戶的華為司機,也都表現得沉穩、禮貌、自信。

高燒到體溫計極限下的演講

上面這張照片是我在2005年參加烏干達電信一年一度的技術交流會時拍攝的,這是一次很重要的交流,跨國長途旅行到達目的地后,我先做了一次內部試講,不過演講之後就感覺身體有點異常,在代表處借了一個體溫計,回賓館的路上一量,高燒到了體溫計的頂點。同事們馬上把我送到了醫院,排除了瘧疾,醫生只給我開了退燒藥。我當時身體十分虛弱,代表處無奈地決定取消第二天的交流。這麼一場重要的交流,而且是每年只有一次,取消了實在是可惜,第二天我吃了退燒藥上台講了兩個小時。講的時候可能大家看不出來,但是結束后真的已經虛脫了。沒有人強迫,我只是覺得大老遠飛來了,機票那麼貴,不能辜負客戶、辜負公司。

文化在於點點滴滴灌輸

任正非的管理思想體現在平時的各種講話和文章中,列舉幾個我至今仍有印象的一些片斷:

我們鼓勵假積極,假積極一輩子就是真積極!

如果你想做主管,要想辦法幫助你現在的主管升遷,而不是整垮他。我們只從成功的團隊提拔幹部!

大建議,只鼓勵;小建議,大獎勵!比如建議把C&C08的用戶板由四層改為兩層的員工,就得到了幾十萬的獎勵,因為這個小建議能為華為節省上億元;而剛來華為報到,就洋洋洒洒寫了幾萬言,力陳華為應該上市的,卻沒人搭理。

有建議自己提,不要搞群眾請願。不要參與社區、社會上的抗議、示威活動:當年美國轟炸南聯盟大使館,我們在公司寫標語準備上街抗議,任正非看到說:你們這是在給誰施加壓力呢,要相信我們的政府有能力處理這件事,我們不要給政府施加壓力。我們一聽,有道理,就回去工作了。這些都是文化的一點一滴的灌輸。

06| 華為可以超越

2012年我再次離開華為創業,通信領域沒有機會,只好進入互聯網領域。我開始研究小米,並逐漸成為米粉,我用的小米產品有:小米手機、小米手環、小米電視、小米檯燈、小米插線板、小米平衡車、小米充電寶......一個米聊賬號把所有產品串聯起來,手機拍一張照片,就可以很快出現在小米電視的屏保上。

華為目前還是優秀的硬體提供商,在終端用戶體驗和生態鏈上還有差距,從這點上講,華為是可以超越的!

關注專家匯公眾號,一起學習創新創業與企業管理之道!

關注請搜索公眾號「zhuanjiahui591」

培訓師資預約、商務合作、投稿請聯繫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