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航天科工火箭公司以「火箭速度」在商業航天市場「起飛」

再過不久,就是航天日了。在去年的航天日上籤訂首單商業發射合同,之後僅用8個月就圓滿完成,剛滿1歲的火箭公司交出了一份「學霸」型的成績單,今年或者再過幾年,他們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他們的未來發展規劃是什麼樣的?航天報社記者走進火箭公司后感嘆,火箭公司以「火箭速度」在商業航天市場「起飛」。

亓創攝

上個月,國內首家商業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火箭公司)剛剛過完其「周歲生日」。

去年2月註冊成立,4月即簽訂首單火箭商業發射服務合同,僅用8個半月便完成整個履約過程……作為航天企業中的「新生兒」,火箭公司甫登場首秀,便為國內商業航天市場發展帶來了「火箭速度」。

1

樹立一面商業航天的旗幟

十幾年前,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便啟動了快舟火箭的研製、論證工作。快舟火箭總設計師梁紀秋預測,具有發射快、低成本等優點的固體運載火箭,遲早要成為航天發射領域的新寵。彼時,商業航天在全球還未興起。

據美國航天基金會去年發布的《航天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航天經濟總量達3353億美元,其中商業航天佔76%。近年來,國際商業航天發展迅猛,湧現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商業航天公司。

以美國的商業航天企業為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經開始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貨物運輸服務,維珍銀河公司已經開展了為普通人提供太空旅遊服務的業務,而亞馬遜藍色起源公司則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和低軌道飛船以降低載人航天的成本。

圖片來源:網路

「當前全球航天技術已走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階段,必然要進入廣泛的商業化應用階段。」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高紅衛表示。

2012年起,積極鼓勵「軍民融合」。隨著航天產業進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衛星領域逐步向民營資本放開,的商業航天開始破冰起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航天科工集團敏銳地洞察到市場商機,在商業航天領域大舉發力。「要把商業航天的旗幟先立起來。」航天科工四院副院長、火箭公司董事長張鏑說。

2016年2月,在湖北武漢,航天科工四院所屬的國內首家按商業模式開展研發和應用的火箭公司註冊成功,快舟一號和快舟十一號火箭成為該公司商業發射的主力型號。今年1月,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完成首個純商業發射任務,揭開了航天科工集團商業航天發展的新篇章。

「從用戶下單到最終發射只用了8個多月時間。」張鏑難掩自豪,「這在以往以國家為主導的火箭發射任務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履約速度甚至超過了SpaceX公司。」

2

火箭公司靠火箭賺錢嗎?

成立之後,火箭公司一方面加緊對第一單合同的履約,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拓展市場。

「訂單像雪片一樣飄來。」張鏑如是形容快舟火箭目前的市場行情。「我們兩型火箭的後續訂單,已經排滿了未來至少一年的計劃。今年要發射的快舟十一號運載能力比快舟一號提高了3~4倍,市場非常看好。」

在這一年時間裡,國內商業火箭公司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著。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的長征火箭有限公司去年10月正式揭牌。社會上的零壹空間、深圳翎客航天、北京藍箭空間等初創公司也開始運營,雖然他們沒有進行過實質的產品飛行試驗,但都獲得了幾千萬到一億不等的投資。

在張鏑看來,技術和人才、資本、政策是橫在一般商業火箭公司面前的三座「大山」。然而,火箭公司憑藉央企背景,依託航天科工四院成熟的型號產品、完備的配套體系和龐大的人才隊伍,有著得天獨厚的運營條件。「目前,公司的社會融資工作也在加速推進中。」火箭公司黨總支書記兼副總經理查雄權說。

對於用戶來說,最關心的事莫過於商品的性價比。在國際商業發射中,火箭搭載1公斤載荷要價為2.5~3萬美元,快舟火箭的標價為1萬美元,價格極具競爭力。此外,通過科技創新,快舟系列火箭起飛質量較同類產品降低約20噸,僅此一項即可直接降低發射成本逾千萬元。

火箭公司目前的業務包括三部分:火箭總體設計、火箭總裝集成以及發射服務承包。但火箭公司的長遠目標卻不是靠火箭產品本身賺錢。「我們要降低成本,提供最廉價的火箭,以拉動後續的衛星應用。」張鏑說。

按照火箭公司管理層的說法,從在火箭箭體上進行廣告品牌推廣,到未來的太空旅遊,凡是能想象到的與商業航天有關的盈利模式,火箭公司都有意探索。「我們要做的是整條產業鏈。」查雄權說。

3

航天「第三極」中部崛起

讓人意外的是,交出一周年漂亮「成績單」的火箭公司,其團隊只有21名成員組成,平均年齡不到33歲。「工作量和發展壓力都很大。」火箭公司副總經理周鄂炯坦言,「但商業航天是朝陽產業,我們對這項事業充滿信心。」

火箭公司正在開闢的是一條國內商業公司尚未走過的路。在其國內首個純商業發射任務中,政府未參與任何實際運營,只負責監管,而從火箭、衛星研製方到配套方、運輸商、保險商都是商業公司,大家靠一紙商業合同鏈接在一起。此外,例如首單商業發射在發射場的收費及服務標準缺乏政策依據等諸多難題,也都需要火箭公司團隊去協調克服。

憑著航天人敢闖敢幹的勁頭,火箭公司以「三創新」為抓手,不僅闖出了「航天質量管理+民企靈活運營」的全新研發模式之路,還總結出了一本「市場經」——市場行為永遠要把商品性價比放在首位,公開招標採購是發展趨勢;履約過程中要按市場規則辦事,盡最大可能滿足客戶需求;要有契約精神,火箭價格及履約進度要嚴格按照合同規定……

「未來,火箭公司要更好地承擔起社會性『總體院、總體部、總裝廠』的角色,集中社會技術與資源辦大事。」查雄權表示。外部利好為火箭公司提供了快速成長的搖籃。

去年8月,航天科工集團與湖北省武漢市共同建設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複。這是首個國家級航天產業基地。該基地以發展商業航天為主導,預計到2020年,將形成年產50發運載火箭的能力以及年產140顆商用衛星的能力,力爭在2020年產值達到300億元。

製圖:航小科

高紅衛曾表示,航天科工集團將致力於發展商業航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將武漢打造為繼北京、上海之後的「航天產業第三極」。

「武漢具有中部區位優勢,四院作為固體運載火箭研製生產的主體和技術抓總單位在這裡,全國地理信息和遙感專業一半的人才也在這裡,種種條件都利於產業的發展。」張鏑介紹。

「我們也希望國家能在政策和稅收上對火箭公司這樣的新生商業公司予以傾斜和支持,使我們能夠參與政府競爭性招標採購以及國家課題的申請。」查雄權同時呼籲。

查雄權還透露,馬上將有一批新鮮「血液」補充到公司隊伍中來,預計到「十三五」末,火箭公司將擴充為百人團隊。而「到『十四五』實現公司上市」這樣的目標,也已經被確立。

無論對於公司的未來還是商業航天的未來,火箭公司管理層都抱著十分看好的態度。在他們眼中,商業航天企業的發展和互聯網企業類似,起初都是圍繞基礎做建設,一旦找到適合的經濟模式就會實現爆髮式增長。「產生獨角獸企業只是時間問題。」張鏑說。

如今,火箭公司已在商業航天市場「起飛」;未來,它會是那個脫穎而出的「獨角獸」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