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桶中乾坤:二戰德軍20升軍用油桶圖鑑

原創 鍋爐房老王 崎峻軍史周刊

眾所周知,石油燃料是現代戰爭的血液,那些支撐工業化戰爭機器的武器裝備無不需要各種燃料才能正常運轉。如果將公路、鐵路、海運線、空運線比作輸送戰爭血液的血管,汽車、火車、船隻、飛機比作流淌在其中的血液,那麼用來盛裝油料的容器就是好比是血液中承載氧氣的紅細胞。在現代戰爭中最常見的油料容器就是各式各樣的軍用油桶,在各類軍需品中油桶是最不起眼的,但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而制式軍用油桶的設計也是高度技術水平和工業智慧的體現,從這一點上說,德國在二戰時期裝備的軍用油桶可謂典範。

石油燃料是現代戰爭中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工業時代的戰爭機器離開石油燃料就無法運轉,圖為由鐵路油罐車運載的油料被分裝到油桶內。

在切入正題前,首先了解一下德軍的燃油供應流程。在二戰期間,德軍建立了一套從後方到前線的油料運輸和配給程序,首先使用鐵路油罐車將油料從戰備油庫、煉油廠或油田運送至集團軍燃料儲備站,在那裡燃油灌裝指揮部(Betriebsstoff-Abfüll-Kommandos)將負責把油罐車內的燃油分裝在油罐或油桶內,再由燃料管理連(Betriebsstoff-Verwaltungskompanie)負責組織師屬運輸單位將分配給各師的燃料運往師集結地的燃料倉庫,並在那裡直接灌裝給該師的車輛,或由師軍需官分配到下級單位。在二戰時期,德軍標準的油料容器有兩種,即200升油罐和20升油桶,本文介紹的就是後者。

在1941年的東線戰場上,德軍燃料管理部門的士兵使用油管向油桶內分裝油料,他們使用的是20升容量的標準油桶。

由於200升油罐體積較大,灌滿后重量駭人,而且容易被擊穿和泄漏,很不方便裝載和運輸,所以必須為部隊開發一種體積小、重量輕的小型油桶,以便攜行和運輸。在二戰爆發之前,德軍就要求為前線部隊開發一種攜帶型金屬油桶,這種油桶被稱為制式容器(Einheitskanister),其設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對外界保密。截至1939年,德軍已經裝備了幾萬隻油桶。這種軍用油桶的設計十分成功,後來成為各國軍用油桶設計的藍本——儘管美國人至今還輕蔑地把油桶叫做「Jerry Can」(Jerry是對德國人的蔑稱),但在伊拉克戰場上,放在「悍馬」車的后斗和M1A2型坦克儲物欄裡面的油桶基本還是60多年前德軍油桶的模樣,只是材質變成了塑料而已。

在所謂的制式容器出現之前,德軍的油桶是如同左側所示的三角形容器,容量也同樣為20升。

除了三角形油桶外,德軍也使用過不同容量的方形油桶,這些容器都比較容易泄漏,而且搬運的時候也頗為不便。

二戰德軍的20升油桶分為國防軍用和黨衛軍用兩款,其區別僅在於桶體的標註文字不同。桶體分為左右兩部分,由薄鋼板衝壓製成,從中間用折邊工藝焊接起來,這樣的設計方便大量生產,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節省工時。下面這組照片展示了20升油桶的製造過程及產品細節。

工人使用衝壓機將薄鋼板衝壓成半邊桶體毛坯,使用衝壓技術非常便於批量生產。

工人將左右桶體毛坯焊接為一體。

加工成形的油桶還要進行表面噴漆。

油桶中間的溝槽和焊接工藝形成的折邊。

為了保持平穩,不易翻倒,油桶的底部被製成了凹陷狀。

油桶的提手是焊接上去的,共分為3支,一般提起油桶時都用手握中間的那支,其他兩支起到保護作用。

三支平行提手的設計非常巧妙,即便於單手提桶(左),也便於兩人攜行。

油桶的蓋口設計是一大亮點,蓋子的材質是鋁,內側帶有橡膠塞,以減少滲漏和揮發。蓋口內帶有一個通氣管,用來加快灌油速度,設計十分人性化。蓋子的閉鎖機關精巧易用,封閉性能也很好,開啟時將扳手向後拉,扳手脫離旁邊的兩個卡口,蓋子就能打開了。關閉鎖緊時採取相反操作即可。在油桶的內部有一層紅色的樹脂塗層,用於防止腐蝕。

在油桶開口內側設有狹長的通氣管,此裝置的作用是防止使用漏斗加註液體時,漏斗將開口堵死造成注液緩慢,通氣管可以加快空氣流通,提高注液速度。

德軍20升油桶大致有如下五個派生種類:

1.1936-1940年間生產的早期型號,桶體帶X形狀的衝壓加強槽;

2.較為罕見的容量為10升的型號,不是兩半焊起來的,而是一體成形,桶體寬度和20升油桶一樣,但高度只有後者的一半;

3.1937-1945年間生產的型號,加強槽樣式較複雜,側面的標註文字是噴塗上去的,但一部分油桶的手柄上有衝壓的銘文;

4.與第3種高度相似,加強槽樣式較複雜,中間呈方塊,側面的標註文字是衝壓上去的銘文,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

5.民用型,手柄和油桶主體上部造型與軍用型不同,出油口在中間,桶體一體成形。

上兩圖是1936年至1940年生產的早期型油桶,桶體側面的加強槽呈X形。

有時油桶上的標註文字也會被衝壓在油桶提手上。

民用型油桶,其桶體為一體成形,提手的樣式也與軍用型明顯不同。

國防軍軍用油桶實物,其標註文字自上而下:燃料 20升, 易燃危險,生產年份,生產廠家標誌(DWC),批號,國防軍。這是第三種樣式的油桶,側面文字是噴塗上去的。

黨衛軍用油桶,標註文字自上而下:燃料 20升,易燃危險,黨衛軍雙閃電魯納文標誌,生產廠家標誌(SADRIK)。這是第四種樣式的油桶,標註文字為衝壓上去的銘文。

並排放置的國防軍用油桶(左)和黨衛軍用油桶(右),結構完全相同。

上兩圖為國內某位愛好者收藏的二戰德軍油桶原品,可見一側有衝壓標註文字,而另一側沒有文字。

國防軍用油桶的細節照片,為桶體底部的標註文字:Wehrmacht(國防軍)和批號。

國防軍用油桶桶體上部的標註文字。

國防軍用油桶桶體側面中央的生產廠家標誌(ABP)。

德軍的很多車輛上都帶有油桶攜行架,有的是原裝的,有的是戰地改造的產物,一般每個攜行架上都可攜帶一個油桶,但有時也會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範例,尤其是非洲軍的車輛更為明顯。在長距離行軍時,德軍部隊往往攜帶很多油桶,有時候甚至會排成一排,用鐵絲綁在坦克上面,但在戰鬥時,出於安全考慮,攜帶的額外油桶都要摘除。20升油桶的標準桶體顏色有德國灰、原野灰、德國黃和綠色四種,以適應不同戰場環境。

德軍士兵使用的M43型人力攜行架可以背負一隻20升油桶。

在東線戰場上,一輛德軍桶車的右前擋泥板上安裝了攜行架,可以固定一隻20升油桶。

這輛德軍III號坦克的車尾安裝了一排攜行架,可以攜帶4隻20升油桶。

這輛屬於第501重裝甲營的虎式坦克沿著公路行軍,攝於1943年初的突尼西亞。注意坦克車頂上成排的油桶,作為出名的「油老虎」,虎式坦克在遠程行軍時需要攜帶大量燃料。

騎驢送油料,這種運輸方式的最大優點是運輸工具本身不需要消耗油料。

20升油桶除了用於裝運汽油、柴油等液體燃料以外,也被用於裝運其他油品,如機油、潤滑油、剎車油、煤油、食用油等。在這些情況下一般會在桶體上做出特殊標記,比如紅色油桶就是用來裝食用油的。油桶中的內容物還可以通過專用的油品標籤來區分,這是一種裝在手柄前部的金屬銘牌。如果是汽油標籤,標籤表面帶有一個衝壓的整圓圖案,如果是柴油標籤,標籤表面帶有一個衝壓的、由點組成的圓形圖案,汽油的辛烷值或者柴油的十六烷值以阿拉伯數字標註在圓圈內。這種標籤在黑暗中也很容易辨別出來,只需用手觸摸就可以,凸起的整圓和圓點觸感區別很大。除了圖案外,不同的油品標籤顏色也有區別,柴油標籤為黑色,汽油標籤視辛烷值不同分為紅色和綠色兩種。這種油品標籤也可以用在200升油罐上。

一個辛烷值為80的汽油標籤,右側的B代表德語中的汽油一詞(Benzin)。

裝在油桶手柄上的柴油標籤,可見點組成的圓圈圖案。

20升油桶僅有一種變型——20升水桶。水桶和油桶在結構上沒有任何區別,只是銘文不同,此外在桶體兩側還漆有醒目的大型白色十字圖案,以方便識別。水桶的內部塗層不是樹脂,而是一種富鉛塗料,盛裝飲用水顯然不合適,但在戰時也顧不了這麼多了。在缺乏專用容器的情況下,德軍將一般的油桶洗刷后塗上白十字,也充當水桶使用,但從這樣的「兼職水桶」中倒出來的水難免帶有一股汽油味兒。 實際上,20升水桶的設計初衷是用於盛放引擎冷卻水,而不是飲用水,所以並不是每一個水桶裡面的水都可以拿來喝,真正的飲水還是要裝在單兵水壺或者專門的飲用水容器裡面。

一隻德軍20升水桶的正面和背面,在桶體正面帶有銘文「Wasser 20L「,意為「水20升」。從桶體的顏色判斷應該是供非洲軍使用的,桶體兩面都有供識別的白色十字圖案。

桶體中間的生產廠家標誌(Brose u. Co)。

桶體底部的國防軍銘文,水桶可能並不區分黨衛軍和國防軍。

國防軍油桶和水桶的比較,從兩者開口處可以看到,桶體內部的塗層顏色明顯不同。

這幅彩繪表現了兩位非洲軍士兵從水桶中倒水飲用的場面,水桶的設計初衷是盛裝引擎冷卻水,而非飲用水。

關於二戰德軍20升油桶的話題,還有一些有趣的補充:二戰德軍使用的汽油呈現一種粉紅色,這是為了提高辛烷值添加了四乙基鉛的緣故。冬用型汽油為紫色。粉紅色和紫色的汽油都帶有劇毒,禁止與人體接觸。柴油則是黃綠色——看起來和水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有一些油桶兩側會帶有白色的「W」字母,這表示內容物為冬季燃料(Winterkraftstoff),這種燃料是一種混合燃料,可以在零下20度到40度的低溫下不結凍。

美軍最初對軍用制式油桶持無所謂的態度,他們頑固地使用一種10加侖容量的油罐。1939年,美國人才第一次從一個德國工程師那裡得到了三隻德軍制式20升油桶,並從1940年開始仿製,在簡化結構后大量製造並裝備部隊,而且沿用至今。

英軍在二戰初期飽受燃料泄漏和失火之苦,原因在於他們使用的油罐太不結實。在得到德制油桶后,英國人也開始仿製,但質量始終不如德國原裝產品,前線部隊更願意使用繳獲的德軍油桶。值得一提的是,英軍的第一隻德制油桶就是美國人從德國工程師那裡弄到的三隻油桶中的一隻。

蘇軍的軍用油桶也是德軍形制的簡化型。

德軍有時候拿油桶作為武器,如在裝滿的油桶上捆綁手榴彈和地雷,當作炸彈使用,填上沙土的油桶也是構築工事的好材料。

德軍有時會將油桶作為武器使用,比如圖中所示將油桶與手榴彈綁在一起,可以作為反坦克武器使用。

現代工藝製造的20升油桶,其基本特徵與二戰時期的德軍軍用油桶並無變化。

原文出自微信公眾號:尼伯龍根工廠,歡迎關注。

■ 手機用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有兩個辦法。

一、直接打開手機微信,點擊最上方的放大鏡圖標,搜索公眾號「崎峻軍史周刊」,點開之後再點擊「關注」。

二、請長按下面這個二維碼圖片,然後點擊「識別二維碼」,即可進入公眾號「崎峻軍史周刊」,之後請點擊「關注」。

■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崎峻軍史周刊」之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以閱讀更多世界軍事歷史文章。

■ 也可利用下面這個二維碼,進入《閃電戰》雜誌微信公眾號。

■ 也可利用掃描這個二維碼,添加為好友后,由本服務號邀請您進入本公眾號微信群,與小編和廣大讀者交流。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