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別拿孩子的話不當回事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某天考試成績出來后,一個平時學習很好的孩子悶悶不樂地回到了家裡,爸爸問他考試成績怎麼樣,他說考了80分。他爸爸當時就火了:「你平時不是都考滿分的嗎?怎麼成績下滑這麼快?說,你最近都幹什麼去了?有沒有玩遊戲?有沒有逃課?有沒有⋯⋯?」面對突如其來的責備,孩子眼淚「啪嗒啪嗒」地往下掉,爸爸一看更生氣了:「你考這點分還委屈了?哭什麼哭!平時怎麼教你的?」孩子委屈地說:「這次的題特別難,老師說全班最高分就是80多一點,我是第二高分。」爸爸一聽,立刻「啞火」了⋯⋯

有多少家長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一聽到壞消息,負面情緒瞬間爆發,還沒來得及聽完後續,手、口就已經配合大腦做出了簡單粗暴的反應。即便事後父母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大多不以為然,認為不是什麼大事。殊不知,父母不理性的情緒和行為不僅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還會導致孩子為了減小或者躲避處罰而掩飾、隱藏、刪減語言里的重要信息,甚至撒謊。

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傾聽尤為重要,包括如何傾聽以及如何聽到正確有效的內容。傾聽是人的一種本能,通過它,我們接收外界的信息,認識外面的世界,並因此成長起來。父母學會傾聽,是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重要一步。

嘮叨十句,不如多聽孩子一句

一個只會訴說不會傾聽的人肯定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同理,只說不聽的父母也不是合格的父母。父母多聽孩子說話,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從而能更加尊重孩子,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面對孩子的問題,因為一知半解而做出錯誤的反應的父母太多了。父母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對孩子的一切了如指掌。實際上並非如此,大多數父母對孩子頂多是一知半解。有時候,一知半解比一無所知更可怕,父母不會傾聽,也就不夠了解孩子,與孩子的隔閡也越來越大。諷刺的是,大多數的父母既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還妄圖掌控孩子的人生。

拿之前提到的例子來說,孩子因為沒考好,已經很難過了,想回到家得到家人的安慰。家是什麼?家是港灣,而父母則是港灣里孩子最終的依賴,如果在家裡都找不到安慰、理解,那孩子的心裡得多麼悲苦、無助、彷徨不安?如果那位爸爸能在孩子回家后的第一時間看出孩子情緒不高,與孩子面對面坐好,聽孩子說完,肯定就會知道:①孩子班裡進行了一次考試。②孩子考了80分。③考題特別難,最高80多分。④孩子考了第二名。⑤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對自己的成績也不滿意,悶悶不樂。

接下來,不用爸爸再多說什麼,孩子也會主動說起自己的優點與不足,爭取下次考好。這樣,父母只是聽了一下,就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哪裡還有發火的必要呢?遺憾的是,總有一些父母既不肯安靜地聽孩子講完、發泄完自身的煩惱,又不問孩子的想法和事情的緣由,而是先自己爽快了再說。這不僅委屈了孩子,拉遠了父母與孩子的距離,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這樣的父母真應該好好提高一下自己的情商!

主動傾聽,壞消息好過假消息

《後漢書》里說:「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後世把這句話演化為成語「言傳身教」,成為家教專家告誡父母的第一要點。

作為父母,自己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父母都做不到遇事不慌,如何教育孩子遇事冷靜自持?孩子犯錯了,父母好好說就是,發火、打罵孩子等都是父母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情商低的表現。

這些行為更會傷害孩子的自尊,會使一個本來可能知道錯了的孩子出現抵觸情緒,結果不僅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好處,還會激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導致更大的家庭問題出現,最常見的就是孩子叛逆,什麼事都和父母對著干。

父母遇事為什麼情緒化?其根源在於父母對於當前情況的無知和不熟悉。換句話說,就是父母本身對孩子的事兒心裡沒數。

舉個例子,看見一個頭破血流的人被送進醫院,普通人會驚慌失措,但是醫生都很冷靜,觀察、確診、治療,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為什麼?因為醫生受過訓練,也見得多了,他可以用專業知識很輕鬆地判斷病情,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做。同樣,當父母知道某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客觀分析是怎麼回事後,情緒就會正常了,遇到類似的情況越多,就越自然了。那怎麼才能做到客觀呢?學會傾聽!聽孩子講得越多,了解的信息就越全面,就越能做到心裡有數,也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為什麼孩子會顧左右而言他?為什麼孩子會撒謊?為什麼孩子面露委屈卻閉口不言?為什麼有的孩子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如果父母學會傾聽,就會明白,孩子就是怕父母易怒、暴躁、吼叫⋯⋯父母這些不理性的情緒表現,導致了孩子要做出有利於自己的調整,而這些調整往往會變成掩飾、撒謊。父母不是想聽好消息嗎,那孩子就報喜不報憂。一次兩次,逐漸地,孩子再也不說不利於自己的話,與父母的溝通也越來越敷衍了事。

身為父母,通過耐心的傾聽,把握住孩子的內心規律,就可以很輕鬆地讓孩子說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事,畢竟,沒有任何一個人從一開始就是善於討好和撒謊的。

人,有時需要張開耳朵去接受社會給予的所有評價,無論褒揚還是批評,總能讓我們清醒地認識真實的自己。對於孩子,亦是如此。父母一味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只會距離孩子的心靈越來越遠,而帶有善意和尊重的傾聽則會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是願意跟父母做朋友的。作為父母,需要去聽孩子的各種想法、觀點,為他們指路。也許,父母只是安靜地傾聽了一刻鐘,而對孩子來說,在這一刻鐘里已經釋放了心中所有的不快,已經足夠了。

文/趙雨林,代表作《讓愛更智慧》正在銷售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