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龍紋瓷器為何有這麼高的價值?

龍作為獨有的虛擬物種,自古就象徵了權力與高貴,人是龍的傳人,龍的標識可謂所到之處深入人心,龍自古以來就是人民崇拜的民族象徵,在陶瓷中龍紋也一直支撐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它佔據了堆花裝飾的「半壁江山」。一方面,它蘊藏著極其廣泛和深沉的文化含義;另一方面它的藝術形象生動且神異,具有鮮明的強烈的裝飾藝術效果。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元明清三代,龍紋成為帝王權威的象徵,常常與祥雲、波濤組合在一起,被賦予了神聖的涵義。龍紋瓷器也是當下引人注目的收藏門類,在拍賣市場上比花卉紋、山水紋和人物紋瓷器貴數倍以上。細細探究元明清三代瓷器龍紋的演變,不僅能讀出國力盛衰和社會審美,甚至能讀出皇帝的性格和喜好。

元代的瓷器上的龍的形象以威猛見長。龍頭保持了宋代翅鼻長嘴、張口瞪目的特點同時,頸部則更為細曲,龍身修長而顯矯健之氣,尾端作圓球火焰狀,腿長有力,爪堅而利,一般多為三爪龍。其青花線條遒勁、自由奔放,濃淡有致、粗細得當。歷史博物館珍藏的一件元代《雲龍》玉壺春瓶,瓶身繪一條追雲蹈光的游龍,筆法自由,勾捺暈點,運用自如;龍紋鬚髮腿毛飄動,雲彩光勢更加強了龍的動感,藍白相映,別有一種率真洒脫的神韻,反映了元代瓷匠高深的藝術造詣和嫻熟的工藝技巧。

從明代開始,繪有龍紋的瓷器一直是被宮廷奉為最高等級的上品。明朝初期的龍相威武端莊,頭部變大,身軀及四肢較為粗壯,龍鬚毛髮濃密,是一種昂然向上的神態,彰顯了開國之際蓬勃氣象與豪闊的社會氛圍。這時期的龍爪最有特色,呈三角形,略微內彎,猶如鷹爪雄健有力,顯得鋒利剛勁。

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時期多為游龍,張牙舞爪的猛龍少見,常見一種閉嘴龍:閉嘴的龍首呈扁長方形,上唇鼻處凸起,呈如意狀,鼻端和眼眉有對稱毛上豎著,頭毛束成疏發或成蓬狀,也向上沖,幾乎和龍頭垂直成90度,下唇須三條一束向前上沖,兩眼並列,圓睜平視。龍爪五趾緊靠成風車狀。這一時期的龍紋,已失去叱吒風雲的雄姿,而表現出一副性情溫順的神態,變得溫馴且無野性,像豢養的寵物,腹部細長成條狀,身體僵硬,輪形腳爪軟弱無力,龍眼目光獃滯,有如戴上眼鏡一般,龍發稀疏地向上紛飛。

明代晚期的嘉靖、隆慶、萬曆時期,游龍紋形式多樣,有相對而舞的,有正面張牙舞爪的,有兩龍爭珠的,有回首而望的,有龍鳳對舞的;有的行於花間,有的舞於彩雲,有的游於海濤之中。但此時的龍紋已大不如前期,畫工簡單草率,有的龍鱗畫成簡單的網格紋,神氣也差;有的顯得瘦弱,似乎失去了衝天入地、駕雲行海的神威。

清代瓷器上的龍紋不僅樣式豐富,而且彩類繁多。清初龍紋尚存明代遺風, 至康熙時期,龍嘴變短,眼睛變小,身軀變肥,頭髮像獅子,龍鬚細長而捲曲,神態兇猛。康熙朝有一種特別的龍紋,龍頭長眉長須,形同老翁,被稱作「老人龍」。這種老態龍鐘的形象傳說與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歷史有關係。雍正時期仿明代龍紋,但頭部特徵同清代。乾隆時期龍身粗,毛髮多,嘴部特徵仿明代,整體有蒼老感。嘉慶、道光以後,龍的身軀更為臃腫,龍紋的繪製獃滯,線條簡化,毫無威嚴之感。

總體而言,三代龍紋的外觀可概括為元秀、明獰、清庄。元龍頭小,身軀長,常被繪作細脖、細腿、細爪和尖尾形,體態輕盈,屈軀蟠舞,給人一種「昂首舉爪、遨遊在天」的感覺。明龍兇猛威武,胸前大多飾有曲折的綬帶,身披火焰紋,怒髮衝冠,咆哮於海濤祥雲之間,以示主宰權勢。清龍氣宇軒昂,後腦勺豐滿,身軀碩壯,以其龐然大物之態,行震撼天地之威。

如有藏友有好藏品想諮詢出手的可聯繫小編13370272505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