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淺談資產管理現狀及二孩家庭資產配置

資產管理概念已逐漸深入到國內的各個行業,全面規範資產管理業務,穩定可持續地發展資產管理理念成為業內的共識。本文將就資產管理現狀及二胎家庭的資產配置進行分析。

01

淺談資產管理現狀

資產管理。所謂資產管理,就是獲得監管機構批准的銀行、公募基金子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向特定客戶募集資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戶財產委託擔任資產管理人,為資產委託人的利益,運用委託財產進行投資的一種行為,這個過程可以形成標準化的金融產品,稱為資管產品。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資管業務主要包括:基金子公司資管、券商資管、保險資管,以及銀行資管。

資產管理還可以定義為機構投資者所收集的資產被投資於資本市場的實際過程,是指委託人將自己的資產交給受託人,由受託人為委託人提供理財服務的行為。在國內資產管理又稱作代客理財。

說通俗一點就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大到企業小到個人,都可以通過資管產品達到財產增值、保值目的。

資管市場上常見的資管業務主要包括:基金子公司資管、券商資管、保險資管,以及銀行資管。

第一,基金子公司資管。2012年10月31日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暫行規定》,向基金管理公司全面放開資管業務。截至2016年9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共成立了79家專戶子公司和6家銷售子公司。基金專戶產品數量合計2.28萬隻,業務規模達到17.39萬億元,其中專戶子公司產品數量多達1.6萬隻,管理規模11.15萬億元。

2012年11月,第一批基金子公司誕生;而到2013年底,基金子公司的規模僅為0.97萬億元,2016年到11.15萬億元,不足3年時間規模增長超過10倍。

基金子公司規模在飛速增長的同時,也隱含著許多問題,諸如通道業務佔比過高、有兌付風險、風控能力不足等。有數據表明,截至2016年6月,接近半數的基金子公司出現了產品無法按期兌付的情況;38家基金子公司存在兌付違約情況,涉及產品達206隻。2016年5月,證監會下發了《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於16年12月15日起正式實施,要求強化對子公司的管控,完善子公司內部控制並支持子公司規範發展。

第二,券商資管。2012年10月18日,證監會公布《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證券公司被譽為擁有金融投資全牌照,能夠開展信託公司的大部分業務。

截至2016年底,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17.58萬億元,券商資管的特點在於:營業部網點多,在客戶資源、營銷能力和投資證券市場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以及和銀行、基金、信託、保險等機構長期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渠道。

但券商資管業務大部分是操作簡單,缺少技術含量的通道業務,主要依賴銀行渠道。2016年,上市券商業績平均下滑50%左右,但資管收入不減反增,已明顯成為收入增長點,對收入的貢獻比例也越來越高。

第三,保險資管。保監會2013年2月17日發布《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后,保險資產管理的業務範圍得以拓寬。

截至2016年,保險資產管理規模為17萬億元。保險資管因其行業特殊性,擁有先發的資金優勢且風險較低,安全性高。但由於對資金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保險資管過於保守,產品收益相對偏低。

數據顯示,2016年保險行業投資收益率5.66%。整體來說資金運用收益相對2015年有下降。導致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低利率環境,導致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下降;另外,資本市場低迷震蕩的狀態,投資下降2000多億,導致整個行業資金運用收益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

第四,銀行資管。2013年9月末,銀監會批准了國內11家商業銀行開展理財資產管理業務試點,宣告銀行理財正式進入資管時代。銀行業機構大,規模大,客戶多,錢多,這樣的優勢在過去所向披靡。

2015年開始這些固有的優勢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在新的大資管時代很多優勢比較起來不是優勢,現在客戶挑剔,選擇餘地大,若產品不好,客戶不選擇你。銀行資管的客戶基礎好,具有平台優勢,資金實力強。但銀行資管能力不強,需要一個積累和發展的過程;鑒於銀行的國民地位,銀行資管對產品的安全性要更為謹慎,投資策略較保守,產品收益不高。

資管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2012年以來,「大資管」行業跨界競爭與混業經營緊密契合的態勢加速形成。以牌照放開、渠道擴充、投資拓寬為抓手的「資管新政」使業務之間的壁壘逐步被淡化,融合多種金融功能的創新業務模式層出不窮。資管行業已經成為影響國民經濟和金融市場運行的重要力量,資管規模從2012年的27萬億元迅猛增長至2016年末的110萬億元。

資產管理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多層嵌套、槓桿不清、套利頻繁、名股實債、剛性兌付和交易複雜等問題,對金融穩定構成挑戰。

如表外資管資金跨市場無序流動推動資產價格大起大落。大量資金轉移至表外,不同牌照的資管機構都寄希望於在最短時間內捕捉同一類型資產的價格上漲機會來獲取收益,使得最終的客戶資金投向高度趨同,比如都集中於股票市場或房地產市場,加大了局部的泡沫風險,加劇了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

一旦所持有資產的風險收益發生不利變化,資管機構按照事先簽署的協議約定,迅速調整資產組合,從而加劇了各資產市場的價格波動。以2015年「股災」和2016年的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價格飆升最為典型。

雖然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由多方面因素導致,至今學術界和監管部門仍然難以一一釐清,但是,僅從場外配資規模和能夠在各類資產市場之間便捷流動來看,資管行業就足以對各類資產價格造成強力影響。

又如,「資金池」模式增大監管難度。資金池實質上是以資管業務名義從事的類存款貸款業務。資金端是發行預期收益率的類存款產品,資產端則投向類似貸款的非標業務,存在滾動發售、期限錯配,以流動性風險換取超額收益的現象。由於這種業務模式主要是向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投資於不特定的領域,因此風險管控不嚴很容易出現非法集資風險。

目前銀監會、證監會都下發了有關加強資產管理、理財產品管理的監管文件,並叫停了一些資金池業務,為了能提高資管的透明度並且能和基礎資產相對應。但是資金池的存在源於理財產品收益調節的問題,普遍存在於理財產品之間、資產組合之間的資金相互交易,因此,徹底清理資金池仍然是個艱巨的任務。

再如,保險資金進入資管市場后異化為行業強盜。隨著保險行業的不斷發展,保險資金運用的渠道越來越廣,包括以賣方的身份進入資管市場。由於保險公司開展資管業務起步較晚,因此在業務操作上也比較激進,保險資金運用大量涉及關聯交易,一些保險公司被大股東控制,淪為大股東的資金平台。

針對這些資管亂象,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各行業自律組織雖然不斷追隨資產管理創新和行業發展並出台新的規範性文件,但囿於以機構監管為出發點的分業監管框架,這些政策文件反而對資管行業形成了人為割裂,各部門僅能對完全屬於本部門管轄的機構及其業務發展做出較為迅速且適當的反應,而針對「大資管」的共性問題以及以「股災」和房地產市場暴漲為代表的、涉及多類資管機構和資管產品的整體問題,各部門間的協調機制難以迅速發揮作用,監管難以貫通全局,監管成本提高又降低了監管效率,風險不斷積聚。

由人民銀行牽頭制定資管產品的統一監管辦法,統一槓桿、取消通道、統一數據監測、統一風險準備金和資本約束,成為統一監管的核心原則,從根源上解決某一類資管產品以通道方式追逐其他部門的超額收益所引起的資金過度集中、風險過度積聚的問題。統一監管也有利於高效監控資管資金的跨市場流動,提前做出風險預警。

當然,統一監管只是邁出了第一步。統一監管思路的具體落實以及落實到什麼程度還有待觀察,如資管產品的底層資產如何穿透以及穿透的尺度如何把握,合格投資者的標準如何統一制定等等。協調微觀監管和人民銀行的宏觀審慎職能仍是後續資管行業監管格局調整的核心。

隨著統一監管時代的到來,沖規模博收益的粗放模式一去不復返。未來資管行業的收益更多靠精細化的資產定價和負債管理能力。各類資產管理機構應該回歸資產管理「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源,以專業的投資管理和運作能力幫助客戶實現特定目標,在資管市場上實現真正的存在價值。

02

家庭資產配置與二胎寶寶

2016年全面放開的二孩政策引發了全人民的大討論,有人歡喜有人憂。老話說的好: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真的嗎?現在時代變了,老二的開銷並不會比老大少。

合理配置家庭資產迎接二胎寶寶。「懷孕要花錢、生產也要花錢、寶寶生病要花錢、尿片奶粉要花錢,未來的教育就更不用說了,處處都是錢。」有媒體的抽樣調查,六成受訪者認為把一個小孩拉扯大要數十萬元,教育費是其中的大頭。其中,三成的人認為養育成本在60萬-100萬。從孩子出生,到大學畢業,按照20年來計算,一年3萬,涵蓋所有衣食住行、培訓教育等費用,雖然各家孩子有不同的養法,富養和窮養只能因人而異,但要保持孩子得到中等水平生活教育條件,60萬是一個很基礎的數據。而相當一部分準備讓孩子出國接受大學教育的父母,將養育成本設在了100萬以上。在養兒育女涉及衣食住行、教育、看病和攢錢買房等四個方面的排序上,得分「最高」 的選項是「教育」,54%的受訪者認為,教育是養育孩子最大的一筆費用。而生活必需的基本支出「衣食住行」,44%的受訪者把它排在第二位。

子女撫養與教育多一個孩子意味著多一份支出,隨著通貨膨脹和各類生活成本的逐步增加,子女未來的撫養教育費用總額可能遠遠超過父母按照現有生活水平和物價水平做出的預測。養育二胎,對一個家庭最大的影響在兩方面:一是家庭支出的增多,二是家庭所需的保障增多。家庭支出的增多主要以孩子的基本生活費以及成長中的醫療費,以及未來支出孩子的教育金為主。很多人往往只注意到了現在支出的增多,覺得現在手頭有點緊,要削減費用,但卻忽略了未來更大項支出的準備,沒有提前做好規劃。

只有未雨綢繆,提前準備,才會在未來更輕鬆。家庭的資產可分為緊急備用金和中長期配置來考慮。一般而言,將家庭3-6個月的月支出作為緊急備用金,足以應對家庭的意外支出。但針對2個孩子的家庭,可以將緊急備用金增加至6-12個月。

子女教育費用的儲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配置在中長期資產中,作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父母,選擇固定收益類及低風險類的投資產品,如銀行存款、國債、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等,獲得相對穩健的收益。除了合理的資產配置以外,新增一個孩子,意味著父母的經濟負擔加重,因此增加夫妻二人的保障顯得尤為重要,適當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身價保障的保險產品,為新生兒增加相應的意外、住院、重大疾病等醫療保障的計劃以及子女教育金計劃。

二孩時代的財富傳承更為複雜。從私人財富以及家族企業傳承的角度看,全面二胎以及漸進的延長退休年齡,這些政策對於未來家庭的財富管理及傳承也會產生新的影響和挑戰。

二胎時代下,子女之間的年齡差距可能較大,不僅是財產是否足以撫養子女的問題,若是高凈值家庭或家族企業,還應當考慮未成年子女的安全問題,以及財富或企業得不到有效管理被貶值、子女未來無法及時取得財產、成年後與其他家庭成員的利益衝突等問題。

因此,財富及法律規劃勢必要提前考慮,財富代際傳承不確定性增加。代際繼承效應指的是在社會學範疇內,前後兩代人中后一代人受前一代的影響並很難脫離上一代人的社會特徵。獨生子女家庭的財富代際流動意願比較簡單,而二胎時代下,多子女家庭的財富代際傳遞則存在不確定性。

平均分配不一定會成為主流。考慮到子女經濟狀況不同、與父母的關係不同、對父母盡孝程度不同等因素,甚至考慮到第三代的情況,都可能導致父母對財產的分配做出不同的安排。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平衡家庭關係和財產關係就顯得尤其困難了。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多子女家庭反而更加容易爆發內部爭鬥等風波。

大約30%的受訪企業只有一個接班人選,約2/3的企業沒有適當地規劃接班人篩選流程。有專家認為,卓越的家族企業通常會儘早找到並培養未來接班人,最難的就是對繼任者價值觀的考察。

相比獨生子女繼承人持有的股權,在多子女家族企業中,股權分配對第二代領導者的權力結構安排十分關鍵。一般來說,創始人在多個子女間選擇合適的接班人需要不斷進行比較與權衡,最後確定接班人人選之後才能進行股權轉讓與分配。

因此,在接下來可能多子女的局面下,一家企業要如何選拔接班人、如何分配參與經營和不參與經營子女的利益、掌控權,避免可能爆發的內部爭鬥,是未來家族企業傳承面臨的挑戰和複雜問題。

有專家提出以下關鍵點:一是傳承要從孩子抓起,傳承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相反,越早進行傳承規劃越好;二是傳承要走法治軌道,不能只片面強調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還要利用遺囑、保險、家族信託等現代法治工具,理順家庭關係,科學管理家庭財產,築起家庭風險的防火牆。

極客理財師加油站

加群請掃碼添加極客小助手

或者公眾號後台回復「入群」

按照提示操作

即可入群討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