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識歸納

第一單元文化與生活

1.文化的含義、形式,文化活動

1)文化的含義(P6):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文化的形式和文化活動(P8):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論、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

3)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2.人的文化素養的形成

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3.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注意:文化的內涵包括四個層次: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文化是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從文化與人類的關係來看,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從文化的功能來看,文化是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文化塑造人生。從文化的實質來看,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

4.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5.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P10

(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①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②文化又能夠反作用於一定的經濟、政治,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表現在:①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②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越來越重要。③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與政治的相互交融表現在:①人們為了更好地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 ②反對文化霸權的鬥爭成為當前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

6.文化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

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化的發展始終與經濟發展亦步亦趨,也不能簡單的認為文化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屬品。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獨立性。那種認為只要物質條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會好起來,物質條件差一點,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觀點,不符合歷史發展的事實,是不正確的。

7.了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競爭力(P11

1)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對發展家來說,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競爭力:①從物質生活方面來看,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競爭力有利於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提高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抵禦外來文化侵略,保證文化安全;有利於增加經濟收入,改善人們的消費結構,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從精神生活方面來看,文化產業的發展,既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又能促使人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可以從文化與政治、經濟關係,從文化對人、對社會影響來分析)

8.文化對人的影響的來源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9.文化對人有哪些影響?

1)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響,有的取決於價值觀念,有的源於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人們交往方式的差異,見諸交往時使用的語言、器物、符號等,也見諸交際過程中的行為舉止。

2)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事物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不同的思維方式的形成。

10.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

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

1)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文化氛圍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修養。這些文化影響既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又是人們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結果。因此,要積极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11.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是什麼?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12.文化塑造人生包括那些方面

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极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過程。

2)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的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化幸福的生活。

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歸納文化的作用(影響)做大題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2)文化又能夠反作用於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對發展家來說,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以上三點是從文化與社會的角度談文化的作用

(4)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這一點是從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角度談文化的作用

歸納:文化對個人的影響:(做大題)

(1)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

(2)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

(3)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

(4)文化塑造人生?

歸納:文化的特點 做大題

(1)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2)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3)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4)文化的實質是精神現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13.當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麼?(四個意識,三個主義,三個觀念)

改革開放以來,空前繁榮的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和民主法制意識大大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文明、開拓進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成為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14.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關係怎樣?人的全面發展的表現在哪些方面?

(1)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得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2)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

1.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誌從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中人們能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文化遺產的地位、意義、保護

1)地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2)意義(作用):不僅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促進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明財富。

3)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以名錄的方式確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並給予保護。

3.文化的多樣性的含義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4.文化多樣性的地位

P31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P54第一段中

5.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

1)由於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沒有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會有世界文化百花園爭妍鬥豔、五彩繽紛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2)由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6.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1)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2)尊重文化的多樣性的意義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民族文化起著維繫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於這個民族,而且屬於這個世界。

3)尊重文化多樣性應遵循的原則: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注意:回答如何尊重文化多樣性時,要答(1)和(3)

回答為什麼要尊重文化多性時,要答文化多樣性的地位、作用(意義)

7.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1)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2)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

(3)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

(4)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遊,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

8.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大眾傳媒

(1)傳媒的發展階段: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路等發展階段。

(2)大眾傳媒的地位: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3)大眾傳媒的標誌:傳媒開始真正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誌的。

(4)大眾傳媒的形式: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

(5)大眾傳媒的功能(作用或優勢):大眾傳媒等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6)了解各種文化傳播方式的特點:口語;報紙、雜誌、書籍;電視;互聯網;手機簡訊;電子讀物。見教材P36探究,

答題指導:要會做選擇題。聯考考過互聯網。

9.推動(加強)文化交流的意義

1)可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有利於提升的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國力。

有利於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2)使外域文化傳入,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10.如何加強文化交流

1)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

2)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補充:尊重文化多樣性,博採眾長,求同存異,兼收並蓄

11.傳統文化

(1)傳統文化的含義: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2)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徵:相對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特徵、繼承性、時代性。

傳統文化的繼承性。①傳統習俗的繼承。傳統習俗是指在一定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和習慣。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傳統建築的繼承。建築,被稱為凝固的藝術。世界上眾多的古代建築,成為展現各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③傳統文藝的繼承。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傳統思想的繼承。傳統思想,包括在長期歷史積澱中形成的理論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對今天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的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徵,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有夠因時而變。

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如:每逢佳節倍思親;鄉愁等

12.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對社會與人的發展)(P42

①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②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13.正確地對待傳統文化(P4344)

①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就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其次,還要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係(P44)。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14.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1)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就文化自身傳承而言:科學技術和思想運動,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2)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運動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

4)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發揮特殊的作用。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教育能以濃縮的形式使人們在有限的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教材有幾處地方提到教育,現歸納如下:

P10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

P35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

P46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P101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礎

15.文化發展的實質:在於文化創新。

16.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P48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17.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

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P49最後一句話)

18.文化創新的重要意義(作用)(P4950

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

(1)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①文化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

②文化創新適應社會實踐的需要

③文化創新的目的是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2)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注意教材P81綜合探究: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了創新

19.社會實踐的主體、文化創造的主體P51探究

人民群眾。

20.理解文化創新的途徑(P5255

(1)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繼承傳統、推承出新。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文化創新既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又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文化繼承中實現文化創新的要求:一方面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4)堅持正確的方向:必須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係。反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

那種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被稱為「守舊主義」,拒絕接受任何外來文化的傾向被稱為「封閉主義」;那種一味推崇外來文化被稱為「民族虛無主義」,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被稱為「歷史虛無主義」。

其中第(2)和(3)為重要途徑或基本途徑。

答題指導:如果回答文化創新的途徑時,回答以上四個要點

21.文化的交流、借鑒、融合的含義(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以「取長補短」的過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鑒的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過程。

22.如何面對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

1)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熔鑄百家的氣魄,科學分析的態度。

2)文化競爭並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應該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共享世界文化創新成果。

3)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23.如何鑄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P55最後一段整理

1)立足於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

2)著眼於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3)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神、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4)面向世界、博採眾長。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在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上積極創新

5)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應發揮人民群眾在文體創新中的積極性。P50最後一段中

6)在中共領導下,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第四單元

21.學習型社會(綜合探究P56

1)為什麼要建設學習型社會

①建設學習型社會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

②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一方面,人類知識的總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知識爆炸」使人們不能不改變傳統的教育和學習方式。另一方面,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為教育和學習方式的改進提供了物質條件。因些,建設學習型社會是科技進步的必然要求。

2)核心內涵:全民學習、終身學習。

3)內在要求(怎樣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教育信息化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

4)特點

第一,人人是學習之人,時時是學習之時,處處是學習之所,事事是學習之機。

第二,只有終身學習,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三,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為學習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人們需要學會利用現代傳播技術進行學習。

第三單元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1.中華文化的特徵

①中華文化的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字和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具有獨特性(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區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民族性(中華之瑰寶,民族這驕傲)的特點。

獨樹一幟,獨領風騷:(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

中華文化的文學藝術作用: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中華文化的文學藝術特點:輝煌而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而絢麗、風格鮮明而獨特。

中華文化的文學藝術的重要地位: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嚮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有重要位置。

的科學技術地位:在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的科學技術特點:總的來說,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行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的科學技術意義: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鬥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原因: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影響。各地區文化帶有區域特徵。

不同區域文化之問的關係: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比較滇黔文化和吳越文化的差異。吳越文化具有流動性、開放性,精緻淡雅。滇黔文化具有內斂性強,熱情奔放、多樣性的特徵。

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

2.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係是共性與個性的關係,是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要求把握四點:

第一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第二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第三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第四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3.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包容性的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並蓄」。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並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包容性的意義: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它民族文化的理解。

4.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係P72

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始終是維繫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5.中華民族精神是什麼?(P72

基本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6.愛國主義的地位、作用、特點、主題

1)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

2)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3)特點: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4)主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在新時期,愛國=愛社會主義)

團結統一:反分裂祖國的行為。聯繫公民的政治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聯繫公民要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2)愛好和平:

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

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3)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不畏強暴、英勇頑強。見教材專家點評P73名句

(4)自強不息:名言典故: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中華民族之魂①是維繫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②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

8.為什麼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把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

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③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9.新時期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P81

(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即發揮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作用。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

(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博採眾長、日益豐富具有生機和活力。只有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10.中華民族為什麼歷經滄桑而銳氣不減,千錘百鍊而鬥志更堅?P72

因為民族精神永不泯滅。它形成於輝煌的古代中華文化之中,也熔煉於近代人民救亡圖強、前仆後繼的奮勇抗爭之中,更彰顯於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之中。

注意以下幾個觀點

民族精神,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集中體現了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質。P72

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P76

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

第四單元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八課 走進文化生活

1.當今文化生活出現色彩斑斕的主要原因

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生產設備,也給大眾傳媒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使文化生活面臨著多種選擇。

2.文化生活帶給我們的喜與憂

3.文化市場越活躍,越需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從經濟生活的角度:政府要運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

從政治生活的角度:政府要行使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從文化生活的角度:政府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4.文化需求的特點

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

5.大眾文化的含義

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

注意:落後文化強調錶現形式,腐朽文化強調危害

7.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封建思想的殘餘和舊的習慣勢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並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台.

②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既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加劇了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對的衝擊.

③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帶來的負面影響

8.奏響主旋律,文化激蕩看主導

1)為什麼要奏響主旋律

各種各樣的文化既吸納又排斥,既融合又鬥爭,有滲透又有抵禦,呈現相互交織、相互激蕩之勢。

2)要求:奏響主旋律.主旋律是指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3)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地位

以其自身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並依靠社會主義政治和經濟力量,佔主導地位.

4)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作用

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始終堅持以科學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無論是內容還是表現形式,都發揮著強有力的導向和示範作用.

9.加強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P94):

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歸納提升:自覺進行正確的文化選擇(P9094)第八課第二框框題「在文化生活中選擇」

(1)提高眼力,拒絕污染(小標題)。改造剔除落後文化,抵製取締腐朽文化。

(2)我們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3)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第九課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中華文化復興的必然選擇

1)奉行「全盤西化」論與「文化復古主義」都不能解決文化向何處去的問題,無法使中華文化走上復興之路。

2)馬克思主義的傳入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轉折點

3)共產黨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2.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係是什麼?

1)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

2)走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3)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路徑和目標的關係。

3.為什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這個目標,與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相銜接,與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

4.為什麼要走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1)走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2)是由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

3)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

4)是由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根本意願決定的

5)是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的

5.走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前進,關鍵是什麼?

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此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

6.什麼叫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其表現?

文化自覺: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

文化自信:來自於對時代發展潮流、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於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表現為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信心。」

7.怎樣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要求)

1)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發展具有特色、風格、氣派的社會主義文化,最重要的是用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2)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加自覺地走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更有自信地邁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

8.怎樣走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1)走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為此,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6個堅持)P97專家點評

2)關鍵是要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9.怎樣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文化)P103探究

1)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關鍵在於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2)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建設。

3)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立足於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的實踐

4)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參與。

5)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10.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所以能夠確保文化建設、改革和發展沿著正確道路前進P99探究

1)它凝結了幾代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

2)它科學地回答了當今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

3)它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

4)它集中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

歸納提升: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第九課的課題)(橫跨第二、第三、第四單元)

①走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路徑和目標的關係

②增強全民文化創造的活力,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發展具有特色、風格、氣派的社會主義文化,最重要的是用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③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④投身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創建活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

⑤發揮人民群眾文化創新的主體作用。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P50

⑥立足社會實踐,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11.為什麼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P100

①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

②走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奮,各項事業全面興盛。精神文明搞不好,人心渙散,精神頹廢,各項都難以搞好。

③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邁進,必須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12.根本任務:

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這是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

13.怎樣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發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業。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

原因: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要求: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科學事業。

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措施:①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②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③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並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措施:①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要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②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14.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①通過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完善社會志願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②人民群眾在這一實踐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各級黨政機關開展的創先爭優、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活動,以及社會各界組織的「希望工程」、「送溫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計劃」、「扶殘助殘」公益活動等。

③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做新時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是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然選擇。

15.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什麼要立足於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P103探究

①離開了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對於精華與糟粕並存的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究竟哪些需要繼承和汲取,哪些需要擯棄和拒絕,就說不清楚。

②離開了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文化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對自身的地位、性質和功能,就會懵懵懂懂

③離開了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文化創作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生機和活力。

16.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P100104

①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堅持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②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

③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

④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⑤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小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P100103)(為什麼?根本任務、是什麼(主要內容),怎麼建設?)

第十課 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

1.為什麼要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了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緊緊抓住思想道德這個中心環節。(地位)

2.主要內容(是什麼)(P105

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思想道德的顯著標志。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這是同資本主義思想道德以個人主義為原則根本對立的。

3.怎樣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深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思想道德模範常態化。P105第一段

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必須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④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根本要求。P107

⑤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小結: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4.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是什麼?)P113綜合探究

①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靈魂

②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主題

③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精髓

④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基礎

5.為什麼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什麼?①②為重要性③為必要性)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P105

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凝結其中的核心價值體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競爭,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各自代表的核心價值體系的競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內核,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魂聚氣、強基固本,是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根本標識。P106

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在意識形態領域,多種文化並存是客觀事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6.105專家點評 魂是什麼?體是什麼?魂與體的關係?

「魂」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則包括國民教育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事業和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以及各種形式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等。

魂與體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統一於文化建設的實踐中。離開了魂,體就沒有了精神價值的支撐,就會偏離正確方向。離開了體,魂就無所依附,難以傳播,文化的精神價值就不可能實現。

7.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怎麼辦?)

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P106

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P106

小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8.為什麼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

9.怎樣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

①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②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能力提升:在文化建設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即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會不會防礙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呢?

不會的。①這是因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同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統一的,同社會主義文化的多樣性是統一的。

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既要弘揚主旋律,又要提倡文化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當前,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0.社會主義榮辱觀

1)含義: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屬於道德範疇。

2)地位: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3)主要內容:概括為「八榮八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11.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的關係(P109110

1)區別:含義不同

①人們在科學知識、文史知識、藝術欣賞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就是科學文化修養。②人們通過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斷提高思想道德認識、思想道德判斷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崇高理想的過程,就是思想道德修養。

2)聯繫:相互促進

①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掌握文史知識,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和偽科學,提高知識水平和理論水平,有助於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為選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②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提高思想道德認識,重視思想道德情操,堅定理想信念,有助於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知識文化修養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才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造福於社會。

12.科學文化修養的根本意義

在於通過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自覺接受先進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斷升華,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不斷提高,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真正有知識文化涵養的人,也應該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13.解決思想道德衝突的重要途徑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加強自身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是正視生活中的思想道德衝突,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的重要途徑。

注意:重要途徑不是唯一途徑

14.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1)加強自身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我們要不斷提高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是一個不斷改造主觀世界的長期過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堅定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3)在加強自身修養的過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要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15.我們的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是什麼?二者關係?

共產主義是最高理想

特色社會主義是共同理想

實現共同理想,是實現最高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實現最高理想,是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的

能力提升一:如何解決文化低俗化問題(國家、經營者、個人如何做)

1.國家: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①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奏響主旋律,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②發展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展大眾文化、先進文化。

③加強法制建設,使大眾傳媒的發展依法進行。

④加強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抵制不健康文化。

⑤加強文化市場的監管,完善文化產業政策。

2.經營者: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3.個人:①提高眼力,拒絕污染。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能力,增強抵禦落後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③積极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綜合探究

1.「三個面向」如何體現了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時俱進的品質?114

①面向現代化,是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充滿時代精神的重要體現;

②面向世界,是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開放精神的重要體現;

③面向未來,是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鼓勵創新精神的具體體現。

2.想一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115

①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淵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它植根於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是先進文化的立身之本;②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弘揚科學精神;③它來自人民大眾,充分體現人民的利益和願望。

3.在當代,我們應該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文化?115

應該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來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原創投稿、學習交流、資料下載加群22258663】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