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廣州,這裡的文明靜悄悄

都說古希臘城邦是城市文明的起源。蘇格拉底就曾說過:「鄉村的礦業和樹木不能教會我任何東西,但是城市的居民卻做到了」。儘管這句話未必是真理——事實上鄉村能賦予人情感、結構和力量的地方絲毫不比城市少——但蘇格拉底卻洞悉了一個秘密:思想在交流中產生,而城市就為廣泛的、密集的、相對平等的交流提供了空間。

1

文明何為?

城市所提供的公共生活設施,就是這種思想交流的物質基礎,它由道路,廣場,劇院,咖啡館等等構成。所以當回溯文明這個詞的本義時,拉丁文的字根是civilis,一是指作為一定社會成員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質和修養,二是指對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響,但這兩個含義其實都從一個意思發展出來,也就是城市中的人為了過一個良好的公共生活而需要擁有的品質和習慣。

鄉村的公共生活也存在,只不過是源於血緣和宗族的,比如祠堂就是一個最佳的公共生活場所,但它的範圍狹小。所以,城市文明應當是人們為了更大範圍地彼此接觸、交流和合作,從而產生更多的經濟活動、精神成果、思想碰撞而為這種公共服務所付出的「代價」。比如說,大家默契地少數服從多數,或者看戲時排隊進場,或者為了讓夏夜裡的交談更愉快,而把廣場的落葉清掃得十分乾淨。

2

城市的深度

有一次參加某個公益機構舉辦的認識廣州的活動,本以為是遊覽一些熟悉的景點,卻不意之間看到了另一個我從未遇見的廣州。

那是西關的某條路,一座門面陳舊的酒樓,裡面蘊藉了許多大人物的名字,他們曾在這裡指點江山,豪氣干雲。另一條窄小街巷的巷口,不起眼的角落處,是一幢字跡湮滅的碑文,這裡曾迎來送往許多商賈,見證了他們的夢想和興衰。抬起頭,那參差的電線杆旁邊,某某洋行曾顯赫一時的標記還在,近現代工業的發軔在這裡覓得迷蹤。

這一處可能已經走過數十次的路口,竟有這許多我從來未曾了解的故事。這僅僅是這近百年來的足跡,而廣州總共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那麼,還有多少恆河沙數,不能盡錄的遺迹與記憶?——歷經如此長的發展而現在依然有活力的城市,除了的廣州,世界上還有一個,義大利的羅馬。

城市是有記憶的。那些馬路,街道,樓宇,也如同血肉,骨骼,經絡一樣,記錄著城市的密碼。那些曾在這裡征戰過的武士,那些熙來攘往的商人,那些來自世界各地採購珍品的外國使者,那些笑語盈盈少女和婦人,天真爛漫孩童和白髮蒼蒼的老人。

3

城市的厚度

現在旅遊團已經浩浩蕩蕩湧向全國、全亞洲、全世界。而我記得小時候,1980年代,旅遊還是一件比較新鮮的事。那時出國並不像現在這樣方便,而全國的旅遊景點,最多的是說著粵語的廣州人。

很有意思的是,當時並不發現,現在去回想,旅行途中遇到的廣州人,都十分友善,如同鄉鄰。儘管在這座城市裡,我們未必會熱絡地交談,但到了外地,總會從一個微笑,一個小的幫助,一個眼神中獲得交流。說話大聲,隨地吐痰,我感覺常常被標籤化的遊客的特點,在廣州遊客身上幾近於無。

比起北方人,廣州人在待人接物上是相對保守冷淡的,但其實這種冷淡並非真的沒有人情味,而是一種客客氣氣的距離感。因為有距離,所以能尊重彼此的空間,互不干涉對方的隱私和選擇。從這點來說,廣州的文化又多了些西式的味道。這和它最早作為南越之地接待了中原人,後來又作為最早的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恐怕關係密切。這個城市從很早就學會了接納、包容、讓各種不同膚色、文化的人彼此共存。

也許因為臨近香港,廣州很早就發展出相對成熟的社會工作體系和民間公益組織。周末,不分年輕年老,人們會選擇參與公益活動,有的到養老院探訪老人,有的組成戶外救援隊,有的則給殘疾兒童培訓,讓他們參與藝術表演……我所供職的南風窗傳媒,就十數年如一日地通過「調研」項目,堅持服務著全國各地的大學生,讓他們走向各地深入了解。這種「智識型」公益活動,同樣在廣州遍地開花。無論是政府主導、還是民間組織發起、抑或是個人踐行的公益活動,給城市裡的不同群體提供了許多不同層次的認識、交流、互助的機會。

4

城市的溫度

我在北方生活的時候,在外吃飯的時間不多,那時候學生們都不富裕,但大家幾乎沒有打包的習慣。吃不完的食物總是留下。打包這個習慣在廣州人看來,卻是天經地義的。

無論拮据還是富裕,外出吃飯吃不完的菜總須打包打回家,這已經是一種習慣,直到有些場合我觀察到,對於另一些文化來說,這可能暗示著「小氣」的時候,才意識到文化之間的差距。我見過一些生於這個城市,或者後來移居到這個城市的廣州人,白手起家成為富豪之後,生活方式還是一樣儉樸。不注重衣著打扮,喜歡穿T恤球鞋,出門坐公交捷運,除非應酬一般買菜在家做飯……所以有人說,在廣州你幾乎是發現不了社會階層的區別的。

同樣地,無論是多富裕或多平民的家庭,人們都講究品味,當然這首先以吃為主。餐桌上,無論是家庭,還是在外,討論某個食物如何做、味道如何、哪裡的燒味做得好,這是大家最喜歡的話題。飲食分寒熱、四時,在北方人看來可能有點太過精細,但這也是獨特的水土氣候(地處寒濕容易使脾胃虛寒)所造成的。所以廣州人喜歡在飲食的結構當如何上給建議,關懷別人,如果你若受到這份關心,莫以為忤。

當然這種關懷不僅僅在飲食上。有次在公車上,我看到一個女子問路,旁邊的一位六七十歲的阿姨馬上就幫她解答,不但如此,鄰座幾個不相識的阿伯阿嬸也都加入了討論,哪條線路最佳,哪裡下車最好。這個場面讓我感覺很溫馨,所以廣州人喜歡稱市民作「街坊」,這種四處皆鄰舍的氛圍讓人暖在心頭。

5

城市的廣度

過去的廣州市容並不高大上,但最近幾年,真的看到非常顯著的變化。尤其是天河、越秀、荔灣、海珠這些區域,寬闊的馬路,整齊的人行道,布置得井井有條的鮮花和綠植,讓人心情為之爽朗。

公共空間是城市最重要的空間。比如夏夜裡的花城廣場。北望中信,南顧小蠻腰,中間在璀璨燈光下如此坦然的一個天地,人群川然往來,恍若置身夢幻都市。而細細走去,裡面的園林設計精細優雅,時有出離城市森林之感。又或是初秋晴日下的麓湖公園。可泛舟,可三兩知己散步,賞花。如逢冬日暖陽,可到大夫山森林公園騎車,品味湖光山色。春天若溫度適宜,白雲山西麓的桃花澗又是絕佳去處。這些公園都收拾得那麼亭亭玉立,整整齊齊,讓人無法挑剔出一些令人遺憾的地方來。

是的,城市需要有「去處」,這樣四時得令,你知道可以和親朋好友去郊遊,去玩耍,去談天說地,去感受。這是物質和精神雙重的空間。在城市公共空間里,特別在凝聚了決策和設計智慧的城市公共空間里,人、社會、自然,和諧地棲居。

這,就是我認識的廣州,以她兩千三百年的深度、厚度、溫度和廣度,滋養著來自五湖四海,以至七大洲八大洋的賓客。這裡盛宴盎然,卻沒有喧嘩與騷動。你須用心細品,才能體會天地精華孕育這方水土這方人時灌注的靈氣。這是文明的精髓。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來源一城千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