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乳腺癌篩查只有鉬靶最可靠?中國乳腺癌領域權威專家:乳腺自我檢查仍有積極意義

近日,網路流傳一篇由美國婦產醫師協會發布的有關乳腺癌篩查指南的深度解讀文章,文中說「乳腺觸診自查,不能降低乳腺癌風險」、「乳腺癌篩查,只有鉬靶最可靠」等。為此,記者專程採訪了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他的觀點是,的乳腺癌自查早篩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論。

我們注意到,許多歐美以及的指南都提到了一個共同的觀點:乳腺自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診斷檢出率和降低死亡率。難道女性們的鏡前乳腺自查真的不需要做了嗎?

對此,邵志敏教授認為,在歐美髮達國家,國家已經將一些乳腺癌早期篩查項目比如鉬靶列為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較於乳腺自查,鉬靶更有優勢,因為鉬靶可以發現自查還未能摸出的腫塊和病灶,也可發現更多的原位乳腺癌。但的國情是,很多地方,尤其是偏遠山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未能全面普及推廣鉬靶或B超篩查,而乳腺自我檢查可發現一些乳腺癌「信號」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更重要的是乳腺自我檢查的普及,有助於女性乳房健康意識的增強。對於普通民眾,專家建議通過常規、定期的體檢來發現早期乳腺癌,以便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對於早期乳腺癌,僅需手術便可完成根治,5年生存率也能達到90%以上」。邵志敏教授說。

在談到乳腺癌篩查鉬靶是否最為可靠時,邵志敏說,目前,臨床上乳腺癌篩查有乳腺B超、鉬靶和核磁共振3種方法。許多歐美髮達國家指南中對於乳腺癌篩查項目的推薦,是基於他們所在地區的乳腺癌流行病學數據制定出來的,就世界範圍而言,乳腺癌發病率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乳腺癌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比西方女性更加年輕。來自上海和北京的數據顯示,乳腺癌的兩個發病高峰分別在45-55歲之間和70-74歲之間。而歐美髮達國家70%以上婦女的乳腺癌發生在絕經后,而在此年齡段患者僅佔一半左右。「在沒有考慮到人種和地區發病情況差異性的基礎上,機械地將國外指南理念機械地『移植』到是不科學的。」邵志敏教授說。

此外,基於女性獨有的乳腺癌發病高峰。專家認為,40歲左右的女性由於乳房腺體組織較為緻密,鉬靶對其穿透力不夠,較難發現早期病灶,而乳腺B超卻能起到更好地「查漏補缺」。

據了解,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曾於2008年5月在上海市閔行區七寶社區啟動乳腺癌篩查項目,共初篩體檢3萬多人次,其中鉬靶和乳腺B超檢查各1.8萬餘人次,共確診乳腺惡性腫瘤96例。研究發現,對女性採用鉬靶聯合乳腺B超的診斷和篩查技術,能提高診斷率10%以上;雖然鉬靶對中老年女性具有廣泛適用性,但超聲對腺體緻密性乳房的年輕患者更具優勢。其後,邵志敏教授和其團隊在編撰2015版《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時提出,乳腺癌篩查方式的選擇應兼顧經濟社會效益和篩查獲益比,儘管乳腺核磁共振篩查效果更好,但用於普通人群的篩查是不經濟也不推薦的。最終,專家們明確將鉬靶聯合乳腺B超寫入指南,並在全國範圍推廣普及。

在談到網路傳「乳腺癌高危=基因突變+家族史」這一恆等式時,邵志敏教授認為,這種表述不夠全面。他認為,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義不是只有簡單的兩個因素。隨著「基因篩查」的宣傳,民眾對於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也不再陌生。家族史只是有無遺傳的一部分表現,沒有家族史,並不代表沒有遺傳易感基因,同樣,乳腺癌易感基因也不只有BRCA1和BRCA2這兩個。除基因突變和家族史外,還有一些外因誘導的高危因素,在,生殖和激素因素例如月經年限長(初潮較早或絕經推遲),從未生育,初產年齡推遲,母乳餵養受限,均是影響乳腺癌患病風險增加的高危因素。

對此,邵志敏教授強烈建議,高危因素的女性,應該35歲起每年接受一次乳腺B超聯合鉬靶的篩查,普通女性40歲之後也應每年堅持做體檢,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診治。

科壇春秋(2015上海十大科普微信公眾號)

用人文化的視角介紹中外科技的歷史,展示科技領域的前沿動態和深度思考,以及發展趨勢,為科技工作者和關注科技的公眾打造一個純凈的心靈家園。本微信號轉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微信號觀點。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標註來源作者,倡導公益,只為分享價值,與商業利益無關,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歡迎進入科壇春秋冬粉qq群(群號為431567020)與我們互動交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