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15年如一日 國網四川電力員工樂鴻義務推廣優秀傳統文化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對於國網映秀灣電廠女工樂鴻來說,持續15年在工作之外,義務進行傳統文化的推廣,其實是自我的不斷學習。學習之後踐行,踐行之中收穫,並在不斷的成長完善中,心生歡喜。而這也就是古聖先賢所說的「不亦說乎」。在她的傳播和帶動下,都江堰市內,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同樣感受到了這樣的喜悅。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學習和掌握傳統文化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

「好人」黃莉的新啟程

雖然已是陽春三月,但被倒春寒籠罩的四川省都江堰市,寒風仍一陣緊似一陣,街上的人們行色匆匆。坐在輪椅上的黃莉也同樣匆匆「奔忙」,她用僅有的一隻手,在電腦上一字一字地敲擊編寫著《推動18歲以上心智障礙特殊青年的美好生活》教案,隨後又在丈夫的幫助下撥動輪椅趕到「心啟程殘疾人產業孵化園」,幫助那裡的殘疾夥伴進行產品洽談。

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下肢和左手的黃莉,傷愈后不但自強而且勵志。憑著一隻手,她和丈夫在各界的幫助下啟動的「心啟程」殘疾人愛心服務站並建起了十四個殘疾人產業孵化園,幫助許多不幸的人以獨立的身與心,正常地生活。她和丈夫每天都很忙,忙得天昏地暗。但再忙,在每個周三的晚上,兩口子都要騰出時間去樂鴻創辦的 「六和敬書院」上學。

「傳統文化里先賢的智慧能指導我找到一些解決生活工作困難的方法。但如何運用傳統文化里的智慧,樂老師多年的指導太有效了。」

少有人知道,這位曾幫助了許多殘疾人以獨立的身與心健康生活的堅強女人;這位曾獲得「感動四川十大人物」「好人」等榮譽的黃莉,也時時遇到困惑。在幫助殘疾人群體時,行動派的她希望能快行快進,收穫立竿見影的成效。但往往進度或者結果卻令她覺得無奈和沮喪。直到與樂鴻在國學課上「相遇」以及之後的共同學習,讓一直自強自信的黃莉學會了從另一個層面反思自己。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論語•雍也》)「當時,樂鴻在課堂上講解了對這句話的理解,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替別人著想……」

隨後在與樂鴻多次探討交流后,黃莉開始學會尋找自己的原因並修正「速達」的工作方式。慢慢地,她感覺到許多煩惱迎刃而解,許多工作推行順利。

在真正體會到國學帶給自己的變化后,黃莉將傳統文化的修習感悟帶入自己服務的人群中。近幾日,她正和樂鴻正一起商量用經典誦讀的方式教導那些身體特殊的青少年們健康自己的思想,不斷完善自我,有益他人。

「好司機」胡德潤的故事

同一天的11時許,都江堰幸福大道上,一對爺孫揮手招了一輛計程車。

「去遊樂園。」上車后,跳豆般的5歲的小男孩對著司機胡德潤吼了一嗓子,然後倒在了座椅上。

54歲的胡德潤透過後視鏡,看了看正在車上各種折騰的小孩子,笑嘻嘻地問一句,「小朋友,我是誰呀?可不可以先和我打個招呼呀……」

孩子仍然不理。和一臉無奈的爺爺眼神溝通后,胡德潤一邊開車一邊說。「爺爺告訴你一句話,『不學禮,無以立』。這裡呀有個故事……」

輕雨中的都江堰市,一輛計程車里,一股墨香若有若無。

以這樣的方式傳播傳統文化,對於胡德潤來說,已是常態。但他說,「我有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是深受我的『老師』,樂鴻的影響。作為一個普通人,她無私地分享和耐心的引導,讓我這把年紀的人都願意去學習並改變。」

5年前的胡德潤剛從一家企業離開時,無奈地開上了計程車。當時各種負面情緒影響著他的身心和行為。那段時間,進行計程車服務時,脾氣急燥的他不知鬧了多少次糾紛,罵跑了多少乘客,甚至在家裡,他都無法和家人好好相處。這樣的狀況直到他偶然經過樂鴻創辦的「六和敬書院」,聽了一堂課之後,開始改變。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求自己,而非別人,把自己的言行舉止規範好,別人高興,你自己也快樂」——這是胡德潤從樂鴻老師那裡學到的第一課,也是最基礎的一課。

「樂鴻老師不但講得有道理,自己做得也很紮實,讓人信服。我在書院里學了好幾年,遇到再大的問題,都未見她紅過臉。她總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後來,我學著她那樣,將論語里的有些話實踐於生活,還挺有用。」之後幾年裡,胡德潤成了六和敬書院的鐵杆冬粉。每周三晚上,都會和書院的同學一起學習論語、中庸、朱子家訓等國學經典。

如今的胡德潤一改以往的社會氣,談吐彬彬有禮。他說,首先是自己不急也不煩,接著工作的環境就變好了,家裡也和順了,最重要的是,他很是很歡喜地和別人分享,他的感受,他的領悟。

「剛才那個娃娃,聽我講完孔子教育兒子鯉學禮儀的故事後,下車前,很認真地跟我說,『爺爺,再見』。」胡德潤這樣告訴我們。隨後,他還向爺孫倆分享,「每周三的晚上,樂鴻會在六和敬書院講國學故事,喜歡的話,可以去聽哦,免費的。」

樂鴻的課

都江堰市奎光下中街。這是都江堰萬千阡陌式小街中的一條。19時許,原來寂靜的小街因為陸續進入的人們,開始有了熱度。

剛從辦公室完成工作的樂鴻趕到時,位於小街15號 「六和敬書院」——她原本的一間小居室已安置好黑板和桌椅安靜等待開課。

和先到的人一起,樂鴻滿臉笑容地站在門前,迎接著每一位同學。黃莉夫妻來了,胡德潤到了,黎天明、劉蓉帶著11歲的兒子……步入學院。如家人一般,他們互致問候,探問溫暖。我們發現,學員們打招呼的方式仿若古禮,都是近乎九十度的鞠躬問好。樂鴻說,這是修學以後,大家的一種常態,代表自己能放下輕慢心,虛心求學,不斷自省。

來這裡進行學習的人,年齡範圍和職業範圍都很廣。手捧書本,不管老人還是小孩,不管政府官員還是自由從業者,每個人都洽當地融入到單純的「傳統文化修學者」里,去尋求一種自我完善的方法。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朗朗讀書聲中,學習準時開始。今天是對於論語中關於「信」的分享。從分享前一晚下雨時,兒子讓傘給她的這件小事開始,樂鴻開始逐句講解論語,以及對為人處事何為 「信」,如何「信」……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儘管家學淵源,但樂鴻本性謙遜,總認為自己所學不夠,因此從不願以老師自詡。她在推廣傳統文化時,更多的是結合生活所見所聞所感受來談領悟。這一堂課,她跟學員們探討起與人溝通的方式方法。很簡單,說話速度放輕緩,講話內容有重點,講話時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

如何做好這些「易說卻難做的事」?在她的帶動下,學員們將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曝光」,同時認真剖析自己,以致課堂氛圍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泛主題的互助會。

孝順,友善,誠信。這些課上的高頻辭彙閃爍著正能量的光輝。似乎只是老調重彈,然而在場的學員們好似真的以某種肉眼不可見的形式蓄滿了「電力」,修出自身一場可見的「滿心歡喜」。

樂鴻這個人

課程結束后,我們以各種方式比較完整地去了解樂鴻。

她是國網四川映秀灣電廠一名普通員工。她視國家為母,社會再多的負能量也不能改變她對祖國繁榮昌盛的信心,因為她堅信,數千年的文化積墊是的根;她視企業為家,愛崗敬業,深受同事和領導的好評;她視家庭為生命,在照顧病重母親的那段時間,她真正做到了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她的母親走的時候,對這個女兒說,不遺憾;她是孩子的好母親,為了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她重新學習和推廣傳統文化,十五年不悔不倦。

義務推廣優秀傳統文化這15年,樂鴻走得並不輕鬆。最初的不了解的人們的抵觸和誤解,過程中經濟的緊張,體力心力的高度消耗……各種困難中,她都曾經歷,但一種責任,一些希望讓她仍然堅持。每年,她都要到汶川縣銀杏鄉、卧龍特區耿達鄉川電留守學生之家為孩子們義務講學,每個周末她都會在義務開辦的滌心堂為兒童誦讀國學經典;每個周三晚上六和敬書院」準點開課,和來自社會各樣的人們一起討論傳統文化對自我修行的作用。這些年來,樂鴻舉辦公益講座100余場,義務講學500余堂,免費發放國學書籍七千餘冊,教授學員三萬多人次。有人因為聽她的課,找到了人生方向;有的家庭,因為聽她的課,步入和諧;有的青春期的孩子,踩上輕生的邊緣,因為她的引導,回復了信心。

這也許就是樂鴻,甘願堅持的原因。

堅持十五學習並義務傳播國學,所求者何?樂鴻坦言:「修學於國學中,得到的是發自內心的喜樂,以及安於內心的平靜。」今年46歲的樂鴻,在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和公益教學的道路上依舊耕耘不輟。即便是閑暇休息,樂鴻也是在教學和自學中度過。她說,我願意一輩子這樣教下去……

陳雪楓 劉穎 童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