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破冰之旅」

七佛塔

1910年的國清寺磚塔和七佛塔(資料圖)

國清寺

1971年秋,一個寧靜的清晨,國清寺一位掃地的寺僧突然發現,倚在牆頭上枯萎多年的隋梅,竟然有一根次干垂掛下來,長出茸茸鬚根,須上噙著細細露珠,不由得心中一陣驚喜。

1972年9月,《中日聯合聲明》發表,恢復中日邦交。日方提出要派佛教代表團朝拜天台宗祖庭國清寺。對於日方的要求,政府極其慎重,於是派人來國清寺進行實地調查。

1975年,迎接一批特殊的日本客人

1972年深秋,一位身著中山裝的中年男人,從北京來到天台。他受國務院宗教局指派,調查國清寺的現狀。翌日上午,縣裡一名姓陳的幹部,陪同北京來客悄然來到國清寺。山門上沒有寺匾,上了台階,進了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空空如也。來到廚房後院,院角堆著農具。剛從田裡做完農活的僧人,端著大碗喝茶,儼然是一群農民。

翌年早春,國務院簽發了第34號文件,批轉《外交部、宗教局關於整修國清寺等問題的請示報告》。國清寺整修領導小組成立,整修全面展開。此時,距國清寺始建已經過去了1372年,距雍正十二年的重修,也已過去了兩百多年。在這兩百多年裡,國清寺屢次修復。依山而建的殿宇,有五條軸線,而這五條軸線的殿宇,有迴廊相通。殿宇之間,古樹簇擁,一步一景。

1973年8月的一天,縣裡的幹部帶足糧票,乘上杭州至北京的火車,他們的使命是赴北京調運國清寺大殿里供奉的佛像。佛教協會一位姓黃的同志陪同他們。每日帶著皮尺、粉筆,在北海文管處、故宮博物院、外貿文物倉庫、雍和宮、廣濟寺、光化寺,為國清寺尋找佛像和法器。一共選了109件。

冬去春來,隋梅枝幹上長出翠葉,透出一股生機。北京運來的釋迦牟尼佛像、十八羅漢像、韋馱像、青銅寶鼎、石獅都已安置完畢。迎塔樓里也安置了床鋪。1975年初秋的一天下午,國清寺外那一灣稻田,金燦燦。中午時分,縣裡的幹部匆匆趕到國清寺。他們要迎接一批特殊的日本客人。

下午,幾輛麵包車馳過了國清寺的寒拾亭,在豐干橋前停了下來。車上下來一位身材消瘦、身著紫藍色僧衫的老人。他就是日本天台宗第253世座主山田惠諦。隨同的一位穿著中山裝、身材修長的是時任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國清寺寺僧佇立在山門外,頜首合十,禮迎來訪的日僧。只有13人的日本代表團,卻成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破冰之旅。山田惠諦一行,走進山門,穿過彌勒殿、雨花殿,上了台階,眼前頓覺開闊,古柏古樟,蒼翠挺拔。大雄寶殿就在眼前。日僧們合十跪拜。這一夜,迎塔樓中,燈火通明。國清寺寺僧與日本僧人初次相見,親如一家。來到祖庭的日本僧人彷彿回到了老家。

智者大師:寺若成,國即清

當夕陽餘暉在寺后的峰巔上漸漸收斂,國清寺便籠罩在漸漸濃厚的暮色里,此時的景象如是一張泛黃的舊照片,遙遠的過去與咫尺的現在,似乎就是一瞬間的變幻。

公元597年冬,晉王楊廣又一次派人懇請智者大師赴金陵面授佛法。一個寒意襲人的早晨,智者大師回眸五峰環抱的坡地,就匆匆上路了。不想數日後,大師竟在不足百里的石城寺圓寂了。彌留之際,他托弟子給晉王楊廣捎去一封信,還有一張建寺的草圖,寄望楊廣能成就這座寺院,以了卻心愿。其實,早在二十年前,這座寺院就曾出現在智者大師的腦海里。

距國清寺北二十公里的山澗,有一座天然石橋,人稱「石樑」。石樑下瀑水洶湧,水聲轟然,霧氣冉升。智者大師微瞌雙目,定神禪坐。暮靄中,風霜滿面的定光禪師站在眼前。

定光對智者大師說: 「禪師若欲造寺,離此不遠的五峰山腳,有一塊皇太子基,舍以仰給。」

智者大師問 :「如今草舍尚且困難,當與何時能造寺院?」

定光答:「今非其時,待國家統一,一定有貴人來相助造寺,寺若成,國即清。」

智者大師呢喃道 :「寺若成,國即清。」

……

顯然,定光禪師言中的「貴人」就是晉王楊廣。楊廣,也就是隋煬帝,殊不知他還有一個法名叫「總持」,而法名的給予者就是智者大師。而稱智顗為「智者大師」,最早也是出自楊廣之口。

智者大師,法名智顗,俗姓陳,字德安,公元538年生於荊州華容,18歲在果願寺出家,一年後受具足戒,師從南嶽慧思。后他來到金陵,居瓦官寺開講法華經。38歲那年,來到天台山,建寺傳法,並在華頂峰巔降服心魔。他在融合南北教義的基礎上,創立了佛教第一宗天台宗,人稱「天台大師」,又尊為「東土釋迦」。

公元591年,智者大師來到揚州。為楊廣授菩薩戒。智者大師對楊廣說:「大王紆尊聖禁,可名總持」。楊廣對智者大師說 :「大師傳佛法燈,宜稱智者。」

公元 598年,智者大師圓寂的第二年,楊廣派司馬王弘來天台山督造建寺。三年後,寺成。因為智者大師在天台山數十年,創立佛教第一宗天台宗,故寺名「天台寺」。那一年,是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那時的普陀山,還是一座荒蕪沉寂的小島。九華山也只是稀有人煙的山峰。而天台寺已是一座香火繚繞、梵音朗朗的大寺院了。

「天台寺」的寺名只存在了四年。公元588年,隋統一,公元604年,晉王楊廣登基,「隋煬帝」。他想到智者大師信中所說的「寺若成,國即清」的偈語,於是提筆御賜寺名「國清寺」。唐宰相李吉甫《十道圖》中將國清寺列入域中「四絕」之一。

魚樂國池邊有一座乾隆碑

雍正十一年八月,雍正帝詔令重建國清寺,工部郎中劉厚長受命來天台山督造,歷時兩年竣工。雍正帝書匾「莊嚴凈域」。當時的國清寺,「層檐列棟,金碧輝煌,頓還舊觀,長存勝跡矣」。

自公元598年建寺,國清寺數次得到國家最高統治者的扶持。

隋代(598年—605年),隋煬帝賜額,並賜物五百段。

唐會昌年間(841年—846年),唐武宗下詔滅佛。國清寺也是殿毀僧散。唐大中五年,唐宣宗下詔重興寺剎。住持清觀與惟幻長途跋涉,趕到長安,為國清寺募捐大鐘,請來藏經。唐宣宗詔柳公權書「大清之寺」額。柳公權當時官居「散騎常侍」。

宋景德二年(1005年),宋真宗「賜黃金萬兩大修,詔改『景德國清寺』,前後給賜甚多,合三朝御書數百卷,建『御書閣』珍藏」。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3月,明神宗特差御馬監太監黨禮齋賜大藏經一部,賜飯僧內金千兩,藏經閣內金千兩,並建造藏經閣。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下詔「爰發帑金,易其舊而新之,仍命專官往董厥事,鳩工庀材」重修,歷時兩年。

如今在魚樂國的池邊,聳立著一座高大的石碑,立於乾隆元年,稱「乾隆御制國清寺碑」,俗稱「乾隆碑」。碑上的字跡有些斑駁。碑文記載著雍正重建國清寺的事。

1988年,國清寺整修已經過去了15年。為紀念這一歷史性的大事,在「魚樂國」東側豎立了一塊「重修國清寺碑」。

倚靠在牆頭上的隋梅,自章安大師栽下之時算起,已有 1400多年了。隆冬時分,枝幹上便開滿了花朵。花落後,長出翠葉。暮春時,青梅便在茂密的枝葉間探腦。面對生機勃勃、開花結果的梅樹,人們很難想象它是一株生長了1400多年的古梅。古梅就如它所在寺院一般,不論是衰微還是興盛,都不失一種從容和超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