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極圈探險:挪威大冒險:人在囧途的穿越之旅(自駕篇)

1個國家,17天,11座城市,2種交通方式;

5種器材,拍攝400多G素材,

平均每天只睡4個小時;

9天的照片處理、7天的文字描述,

16天的視頻剪輯;

為你展示一個美得讓人心醉的挪威!

寫在前面

本次挪威之行,有著各種難忘的經歷,也有很多奇葩搞笑的故事。如果把這次經歷全部還原下來,我想徐崢和王寶強絕對可以拍一部《挪囧》了。

1、從北京出發打專車去首都機場,司機和我身上都沒有現金,最後還是找後面司機借錢交的高速費。

2、抵達法蘭克福,轉機時發現聯程的登機牌不見了,還好漢莎航空的妹子面帶微笑地免費給補了一張。

3、法蘭克福轉機安檢時,工作人員可能沒見過手持穩定器,非得要我現場演示如何使用,以至於我是團隊里最後一個完成安檢的。

4、第一晚入住酒店,插好房卡正準備拖行李進房間,三腳架卻掉地上了,彎腰撿東西的瞬間房門關了……

5、從奧斯陸飛往希爾克內斯,當我登上飛機按照登機牌坐到34A之後,同行朋友卻告訴我她也是34A。兩人拿出票核對,果然都是34A。我靠!難道有張假票?《人在囧途》徐崢與王寶強附體啊!仔細一看,我們倆的登機牌上居然都寫著朋友的名字。可是我是在她之前在人工櫃檯值機的啊,工作人員是怎麼做到的?

6、一行人共帶了4架航拍器,在山妖峽灣航拍時,一個無法返回起飛點,一個回到起飛點始終無法降落。前一個最後盲飛回來,后一個等沒電了自動降落。

7、特羅姆瑟租車之後第一個晚上,回酒店時,導航莫名其妙地把我們導航到一條看上去就很少有車的走的路,然後我們悲催地打滑並橫在了馬路中間。在沒有雪橇的情況下,只能用雙腳來踢開四周的積雪,最後前面撞一下後面撞一下,再借勢掉頭走了出來。

8、依然在特羅姆瑟,我跟朋友兩個都準備航拍,我的航拍器剛剛升起就失控了,然後撞在旁邊的車上,四個翅膀全部犧牲,螺旋槳的卡座也撞斷一個,即便有備用漿也徹底歇菜了。朋友的航拍器升空之後莫名其妙地自己亂飛,朋友只能強制下降以保證安全。之後朋友在特羅姆瑟周邊的一個峽灣,拍完將遙控器放在車頂收飛機,然後就開車前往下一個拍攝點。

9、車開出來就聽見有東西掉了,朋友這才意識到遙控器在車頂上。遺憾的是,遙控器連著手機掉在馬路上被後面的車給壓壞了。這下正好用我剩下的遙控器匹配他的航拍器,他還有另外一台輕便的航拍器。繼續前行,在拍另外一個峽灣時,我拍得差不多正準確返回航拍器時,朋友接過我手裡的遙控器打算繼續飛,剛剛飛了沒多遠,航拍器就與遙控器失聯了,然後就一直失聯了......最後根據飛行記錄里運動軌跡里的最後降落地的GPS去找飛機,然而始終沒有找到。WTF!

10、從奧斯陸飛北京,安檢之後根據航拍在電子屏幕上找登機口,我說是28F,朋友說是37E,在我的堅持下,最終我們去28F。終於,開始登機。朋友這才發現自己的登機牌不是自己的名字。什麼?你沒有看錯!機場工作人員又一次把登機牌搞錯了!這次朋友登機牌上是一個外國人的名字,從奧斯陸飛華盛頓的,但是行李牌貼的是朋友的。這下可把我們給嚇壞了,畢竟離起飛只有不到20分鐘了!萬一朋友的行李跟著這張登機牌發往美國了呢?情急之下,立刻找到登機口的工作給協調,最終在艙門關閉之前順利更改完成。

看完這些是不是想笑?是不是有點人在囧途的意思?真是各種大寫的尷尬!旅行這麼多年,頭一回這麼衰,也頭一回遇到這麼多奇葩的事情。好在都是有驚無險,讓我們對挪威之行記憶深刻。

言歸正傳

上一篇《【極圈探險】千萬別去挪威,這個國家美的太野性!(游輪篇)》寫到,我們乘坐海達路德游輪的北挪威號來到了斯沃爾韋爾,但挪威是所有自駕者心中的天堂,怎麼能少得了自駕呢。於是我與朋友兩人決定返回特羅姆瑟租車自駕。這段挪威自駕之旅我們又走過了哪些地方呢,跟緊我的腳步,旅程開始了!

自駕路線

Day1:特羅姆瑟

Day2:特羅姆瑟

Day3:特羅姆瑟→斯沃尓韋爾

Day4:斯沃尓韋爾→雷訥

Day5:雷訥

Day6:雷訥→博德→特隆赫姆

Day7:特隆赫姆→克里斯蒂安松

Day8:克里斯蒂安松→大西洋海岸公路→卑爾根

Day9:卑爾根

Day10:卑爾根→奧斯陸

Day11:奧斯陸→北京

特羅姆瑟

提前通過租租車(zuzuche.com)的APP預定了車,下午抵達特羅姆瑟之後,直接前往機場取車。在此給大家安利幾點:

1、境外自駕首先你得有駕照,駕照在大多數國家無法直接使用,需要工作證件或者翻譯件。目前租租車可以免費辦理,下圖中有二維碼可以直接辦理。

2、北歐國家消費較高,租車較貴,建議提前半個月以上預定,也盡量避免異地還車,手續費很高。

3、挪威盤山路較多,當地人車速較快,冬季馬路基本都是冰雪覆蓋,對駕駛技巧還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一定要注意安全。

4、在租租車預定車輛時,建議購買全險,以免不必要的麻煩。

5、一定要遵守當地的交通規則!

目前呢,沒有加入聯合國道路公約,所以國際駕照不能在國內使用,國內也沒有任何一家機構可以頒發國際駕照。因此,不要相信任何關於大陸駕照可以申請國際駕照的言論。

當然,目前跟一些國家已經實現了駕照互認,加上境外自駕的人越來越多,租租車就推出了一個國際駕照人證件TIDL(Translation of International Driver Licence),裡面有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幾種世界常用語言的翻譯。使用這個TIDL,可以在全球200個國家通用。

取車時,只需要出示駕照原件、TIDL、信用卡、護照,即可快速、方便地拿到車輛。

而且最近可以免費辦理這個原價599元的TIDL,掃描下面圖片中即可。(圖片在公眾號)

取完車,直接驅車前往北極大教堂,打算在這裡航拍一下特羅姆瑟。俯瞰這座白雪覆蓋的城市,安靜地讓人心動。冬季來到這裡,盡情的享受冰雪賦予的奇妙世界,也是一種別樣的感受。

儘管緯度很高,冬天的特羅姆瑟並非想象中那般寒冷。因為有北大西洋暖流通過,特羅姆瑟的海港冬季並不封凍,從而成為挪威最北的天然不凍港。

特羅姆瑟也並不像電影《假裝情侶》中所展現的那樣,只有冰天雪地的凜冽嚴冬,而是四季分明:春有百花爭艷,夏有潺潺溪流,秋有五彩森林……只不過,這裡的春秋兩季十分短暫,彷彿只有夏冬兩個季節。

之後開車前往不遠處的纜車,可以通往海拔421米的斯托爾斯坦恩山(Storsteinen),這裡可以俯瞰整個特羅姆瑟。在購買了170挪威克朗/人(約140元人民幣)的纜車費之後,搭乘半小時一班的纜車,只需幾分鐘即可到達山頂。

山頂有一個視野極佳的露台,還有一家供遊客休息、避寒的咖啡廳。冬季的特羅姆瑟,天氣變化極快,一天能下十幾場暴風雪。儘快這座山不高,但還看到城市全貌,還真得看人品。另外,這裡風大,一定要多穿衣服,三腳架也不是特別好放。

夜幕下的特羅姆瑟給人的感覺就是個超級大的漁村,幾萬個木屋裡透出的徹夜不暗的燈光,頑強地在巨大的黑幕中透出溫暖,為航行在冰冷的北極圈的水手提供心靈的依託。我看過許多城市的夜景,卻依然被特羅姆瑟深深地震撼了。

本來想在山上堵一把極光,無奈最後一班下山纜車是22點,而那個時間天空還未完全黑進,不大可能看到極光。帶著遺憾下山了,沒想到山下的雪更大,我們的車已經基本全部被雪覆蓋了。

回到城區,各個餐廳都不是廚師下班就是關門了,好在有個24小時的便利店,只能買個熱狗、牛奶將就一下了。這就是歐美自駕的不便之處,晚上基本沒東西可吃。所以提醒大家,如果因為事情耽誤了吃完飯,一定要提前買一些乾糧,畢竟不是哪兒都有24小時便利店的。

第二天起個大早,開始城區徒步觀光。碼頭上的船隻基本全部被雪掩埋,遠遠地,在迷濛中,港灣的水面象霓虹似的閃著光芒。如此美麗的景色,怎麼能不航拍一下呢?於是我的航拍器撞壞,朋友的也險些失控。

飛機壞掉以後,就老老實實在地面拍攝吧。

特羅姆瑟圖書館,裡面很多市民在這裡讀書看報,也有人坐在大廳里聊天。真的沒想到,這座小城裡,卻擁有這樣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

在圖書館時轉悠時,這個很有特色的X型樓梯吸引了樓梯控。

非常精緻的海洋館,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很多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儘管面積不大、海洋生物的品種也不多,但它卻實實在在是北極圈內最大的水族館了。

特羅姆瑟路德教堂(The Lutheran Cathedral)是一座木質教堂,有800座位,建於1861年,是世界最北的同類教堂,位於城中心,教堂後面不遠處就是北挪威藝術中心。

特羅姆瑟聖母教堂(Our Lady Church)是一座建於1861年的小教堂,是世界上最北的主座教堂。教堂正門上方有一座純白的聖母雕像,優雅而端莊。

教堂並不算大,只能容納150人。內部簡單大方,色彩獨具特色。屋頂有魚類的繪畫,似乎體現著挪威這個與魚不可分割的國度。

薩米人是歐洲一個最大的原住民族群,主要分佈在北極地區。薩米人有著自己豐富的民族文化,講7種不同的方言,挪威薩米人居住的地區占挪威國土的40%,目前挪威仍約有百分之八的薩米人以養殖馴鹿為生。

特羅姆瑟的大街上,能看到這種廂式貨車,裡面專門販賣薩米人相關的產品,如服飾、馴鹿皮、馴鹿角做的梳子和開瓶器等。薩米人的民族服飾很有特色,大多是手工製成、搭配藍紅黃三種鮮艷色彩的麻布。買一件薩米人的衣服,穿起來在挪威自駕,也是很拉風的。

特羅姆瑟市區並不算大,步伐快的話,半天就能逛完。午飯後我們計劃驅車去周邊拍拍峽灣風光。天空中依舊飄著雪花,四處一片白雪茫茫。像極了冰雪世界,要是在湖邊有一位白雪公主,真的就完美了。白雪公主沒有,只能我來出個鏡了。

不得不感嘆挪威的峽灣風光,很多深入陸地的峽灣,海面極其地平靜,雪山倒影極其清晰。在這裡,你不忍心發出任何聲響,生怕打破了眼前的這片寧靜。

驅車繼續往前走的時候,看到一片積雪覆蓋的峽灣和雪山,一束陽光穿破烏雲將山頂和雪面照得極其透亮。我拍照,朋友航拍。於是朋友在這裡忘記了收好遙控器。

帶著失落的心情繼續往前走,又遇到一片寧靜得峽灣,靜地就像天空之境。於是,在這裡又飛丟了一架無人機。

無人機飛丟之前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這算是遺照么?

在經過了將近兩個小時地尋找之後,基本放棄了找回無人機的希望。天色也漸漸地暗了下來,本來前往下一個城市的計劃也只能擱淺,畢竟在積雪覆蓋的路面開夜車不是很安全。值得欣慰的是,回到特羅姆瑟時,天空一片晴朗,也正是拍夜景的最佳時間。此時的北極大教堂,在藍色的夜空下,顯得更加神聖、唯美。

連接北極大教堂與主城區的跨海大橋,夜晚時分倒是比白天多了一些繁忙。

斯沃爾韋爾

斯沃爾韋爾是從特羅姆瑟前往羅弗敦群島(Lofoten)的必經之路。一路上晴空萬里,我們邊走邊拍,還未抵達斯沃爾韋爾天空就已經暗了下來。

途中總能碰到一些滑野雪的人,他們自由地穿行在林海雪原,有一種當年東北抗日聯軍的風範。

拍完夕陽,離達斯沃爾韋爾差不多還有30多公里時,我隱約地看到漆黑的天空中有一絲弱弱的光線,直覺告訴我極光就要來了。

迅速找了一個有山有水還能停車的地方,剛支好三角架就能看到越來越明顯的極光。寂靜的夜空中,就剩極光在自由地飛翔。

當我們還在欣賞湖邊那一條條綠色的極光時,山尖突然出現了一道特別明亮的光線,劃破了整個黑暗的天空。還沒等我們重新構圖,整個極光就發生了迅速而絢爛得變化。綠色、紫色、藍色交織在一起,天空、地面被照得透亮。那一刻,感嘆於極光太美的同事,也嘆息於手裡的設備沒法完全記錄它的美。

第一次看到如此神奇的極光,著實被驚艷了一把。相比於眼前,之前在斯沃尓韋爾拍攝到的極光充其量只能算是小兒科。原來極光有兩種:一種是很弱的,肉眼看到的只是一束像手電筒一樣的極其微弱的光線,通過相機的長時間曝光是可以拍出來的,但沒有豐富的色彩和絢爛地變化。另外一種就是肉眼就能看到非常明顯的彩色光束,那種震撼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反正就是美的一塌糊塗。

極光是天地間最神秘夢幻的奇觀,它從來不會重複,甚至熾烈得會發出輕微的呼嘯聲,有人說,那是靈魂在天堂踏雪散步的腳步聲!

如果你可以不懼零下二三十度的極寒天氣,只為那顫動心尖的夢幻極光而來,只奔著全世界最童話的冰雪而去,那麼你一定能擁抱夢裡的願景。

最後選擇了一個平靜的峽灣和雪山當前景,開始拍延時。雖然已是4月初,但夜晚還真是挺冷的,所以時不時地要躲進車裡取暖。就這樣一直拍到了凌晨3點,東邊的天際線漸漸開始泛白,極光也變得越來越弱。於是,拍完極光就直接拍日出了,直到把電池都拍完了,我們才驅車前往斯沃爾韋爾。

早上5點的斯沃爾韋爾,沒有任何人影,也不見任何商店開門,即便是加油站也要9點才上班。好在頭一天我們給車加滿了游,索性把車停在了加油站,開著暖風,就在車裡睡了。剛過9點就醒了,第一時間衝進加油站買了熱咖啡和漢堡,拍了一天一夜,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緊接著回到車裡,抱著插線板和相機、手機、充電寶、航拍器、手持穩定器等一堆設備再次走進加油站,找到插座就開始充電。我至今依然記得當時服務員那吃驚而又好奇的表情。

一直在加油站待到將近下午1點,就是為了充電,畢竟下午、晚上還有很多拍攝。斯沃爾韋爾的不遠處,有一座未然聳立於E10道路旁邊的教堂,叫做Vagankirke。

亨寧斯韋爾

亨寧斯韋爾(Henningsvaer),背倚高山,大海圍繞,一片小島礁上建起的亨寧斯韋爾,不但是群島上歷史最悠久的漁村之一,更是羅弗敦的冬季漁業中心。和群島上許多其他漁村不同,亨寧斯韋爾的人口數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平穩,目前島上仍有500多人長住。

有趣的是像挪威這樣的發達國家,竟然直到1981年,才打破亨寧斯韋爾的孤立局面,建造橋樑跨越100多米的海面和群島相連。一直以來,亨寧斯韋爾並未受到當代建築風格的影響,仍保持著20世紀60-70年代期間挪威村鎮的風貌,讓這裡的風景秀逸如初。

漁業加工廠的鱈魚乾加工,是群島的主要經濟。冬季捕撈的鱈魚,經過二月至五月的晾曬,再在加工廠加工后出售到世界各地。目前,義大利仍然是羅弗敦的最大出口地。

這些鱈魚在捕魚量非常大的季節被捕撈上來,經過處理后被晾在這些木樁上。站在這些木樁底下,可以聞到陣陣的香氣飄來。感覺真的棒極了!

挪威鱈魚體型瘦長而結實,體側有白色曲線,頜下有條明顯的觸鬚,同樣的品種因為棲息地的不同,身體的顏色也稍有不同,淺水域的挪威北極鱈魚呈微紅色、棕色或橄欖綠色,有較深斑點;棲息在較深水域的挪威北極鱈魚顏色很淺,一般呈淺灰色。

亨寧斯韋爾的沿海公路,一邊貼著高山,一邊緊鄰大海,狹長而彎曲,展現著羅弗敦群島野性而唯美的特徵。

開車穿行在這裡,永遠不會覺得乏味,美麗的峽灣風光總是讓你目不暇接,一幕幕充滿驚喜與驚艷的景緻不停地出現在眼前。

離開亨寧斯韋爾,沿著E10公路繼續往南開,一路上的風景足以讓人沉醉,也能看到很多極具特色的教堂。

11世紀初,基督教被北歐的維京人接受,基督教在挪威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挪威人將維京時代的造船工藝發揮在木板教堂的建造上,並將此發展成為一門木建築的藝術。鼎盛時期,北歐曾有上千座木製教堂,大多數位於挪威境內。Borge教堂便是其中一座。

這座教堂位於一個隆起的山丘頂部,因此極其顯眼,不遠處就是巍峨的雪山,很有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我拍過很多教堂,但像這樣獨處雪域深處的,還真是頭一回碰到。

弗拉克斯塔(Flakstad)教堂,可以說是羅弗敦群島眾多教堂里的另類。這座木質的基督教堂,卻有著洋蔥頂東正教堂的特點。由於外表採用木質結構,在挪威寒冷的日子裡,教堂依然能給人們帶來溫暖與舒適。

雷訥

一路拍攝,抵達雷訥(Reine)已是下午5點多,找到酒店辦理完入住,顧不上吃飯,先把相機電池充上電,立馬來到經典機位準備拍攝。支好三腳架、參數設置好,拍上延時,朋友盯著相機,我才抽出身去便利店買吃的。

一邊啃著熱狗,一邊操作著相機,想想已經連續兩天沒正兒八經地在餐廳吃一頓飽飯了,每天從早拍到晚,這就是風光狗的日常。

雷訥充滿了北歐野外的美感,青藍色的港灣坐落在峽灣和高山間。

究竟一個地方能有多美?美得像畫一般?雷訥,這個位於羅弗敦群島上的挪威小漁村,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這個「明信片」或「田園詩」一般的地方,每年會接納上千名遊客,來這裡感受美景。1970年代後期,挪威最大的周刊Allers評選雷訥為挪威最美麗的村莊。從雷訥布林根山上拍攝的一張雷訥的照片被用於基本旅遊冊子和書籍的封面。

陡峭險峻的山峰環繞著碧藍的海水,雷訥靜靜卧於峽灣之中,一邊起伏險峻的山峰是它天然的屏障,正是有它的保護使雷訥成為峽灣中絕世清幽的遺世小鎮。

運氣不好的是,在雷訥的第二天,暴風雨不停,也就無法拍到極致的景色了。不過也好,睡個懶覺,好好休整一下,整理整理照片,放慢一下腳步,融入這個慢節奏的小鎮。

一邊是無邊際的大海,雷訥就像是從海底升騰而起慢慢飄到陸地邊的奇迹城。山坳里的一泓幽蘭就像傳說中的荷魯斯之眼,似乎有一股致命的魔力想要吞噬你。

雷訥的不遠處,就是羅弗敦群島的盡頭,也是E10公路的終點,這裡有一個特殊的名字:A。它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短的地名了吧?人們習慣上叫它「奧鎮」。

這裡地處羅弗敦群島的盡頭,狹長的陸地與寬闊的峽灣彼此相融,山水自成一體,難怪每天都有很多遊客關顧這裡。

博德

從羅弗敦群島前往博德,一般可以選擇從斯沃尓韋爾坐飛機,也可以直接在雷訥附近坐輪船。雷訥與奧鎮之間有一個叫做莫斯科內斯(Moskenes)、專門駛向博德的碼頭,冬季每天兩個往返,分別是7點和20點開船,航行時間約為3個半小時。這裡不需要提前訂票,只需要提前半小時到達碼頭排隊就行,一車兩人的價格為972挪威克朗。

博德(Bodo),又叫博多,是挪威北部港口,坐落於北極圈的北部,是諾爾蘭郡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北挪威第二大城市,被稱作「羅弗敦的大門」。這裡是挪威北部重要的漁業中心,也是水上飛機的製造基地,此外,還有多個修船廠和啤酒廠。

這裡有1個國家公園和17個自然保護區,對於自然愛好者極具吸引力,是親近自然,探尋自然的理想之地。

博德大教堂位於城鎮北側,是在二戰後經過方案競賽后重建的。教堂旁邊的高塔造型十分前衛,頂部的鈴鐺用以紀念二戰中的犧牲者。

沿著博德繼續往南開,路上會看到一座特別的建築,這便是北極圈的標誌,也就是北緯66°33′的緯線穿過這裡。每年的12月22日前後,北極圈內開始出現極夜現象。

特隆赫姆

再往南走,就會來到另一個重鎮:特隆赫姆(Trondheim)。這座挪威第三大城市,十四世紀時曾一度為挪威首都,工業中心,有造船、魚類罐頭、木材、造紙、冶金和紡織等工業。

大主教宮建於1160年,是斯堪的納維亞最古老的世俗建築。博物館展出了大主教宮的考古發現,再現了中世紀的日常生活。宮殿只能在外部參觀。

尼德羅斯大教堂,位於特隆赫姆的尼德河畔,被挪威人譽為「國家的庇護所」,這座雄渾莊重的教堂享此盛譽是因為她曾發生的不平凡的誕生史實事件。

史書記載,1030年挪威曾和丹麥王國發生了一場大戰,史稱史提克勒斯坦Stiklestad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當時的挪威國王奧拉夫·哈拉爾桑戰死,屍體被埋葬於當時的首都尼德羅斯尼德河畔(現今的挪威中部城市特隆赫姆),當一年後,屍體挖出來準備遷葬時奇迹發生了:國王屍體竟然沒有任何腐爛的痕迹,而且在埋葬的地方還湧出一個泉眼,泉水竟然可祛邪治病。

當時人們無法解釋這一現象,而且適逢基督教剛剛傳入挪威之時,因此挪威國人們認為奧拉夫國王是上帝派來的復活者,因此把他推崇為聖徒,尊為挪威的守護神——聖·奧拉夫。並且在此建立了挪威最古老的中世紀大教堂——尼德羅斯大教堂。

這座用挪威的籃肥皂石和白大理石建造而成的教堂,裝潢繁複,精雕細鏤,被認為是挪威最宏偉的哥特式大教堂。其長度為101米,寬50米。正面雙塔高聳,大門上方密密麻麻雕刻著三排人像,聖徒、國王、主教們刻於其中。歷代國王都在此舉行加冕禮,最後一次是1905年哈康七世國王,他的王冠和其他王權象徵物至今仍保存在這座教堂里。

尼德羅斯大教堂的不遠處,還有一座名為Church of Our Ladies的教堂,這裡人煙稀少,卻有著獨特的建築風格和內部裝飾,非常值得一看。

在市中心廣場上矗立著國王奧拉夫一世的雕像。奧拉夫是一位十分出名的海盜國王,此人嗜殺成性,但又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建造了當時挪威最大、最快、最昂貴、最華麗的「長蛇號」海島王船。

這裡還有奧拉夫二世的墓地。奧拉夫二世在他年輕時代曾是橫行海上的劫掠武士的首領,當上國王之後頒布了挪威第一部國家立法。他後來在與丹麥的戰爭中因為慘敗而失去了王位,后又在奪回王位的戰鬥中死去。他的遺體被埋葬在1016年修建的特隆赫姆聖克萊門教堂。1031年,當他的屍體被重新挖掘出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它依然新鮮無損(很快這個地方還出現了一個泉眼),於是奧拉夫二世被推崇為「聖徒」。1164年,由教宗亞歷山大三世列聖,被尊為挪威的主保聖人。他的紀念日(Olsok)是7月29日,是挪威的國旗日,朝聖地就在特隆赫姆。

值得一提的是特隆赫姆藝術博物館有一走廊的蒙克版畫,還展出了1850年至今的丹麥和挪威藝術品。

特隆赫姆裝飾藝術博物館展出了精緻的當代藝術品和工藝品,包括頗具聲望的織錦藝術家瑞根的作品。

作為一個樓梯控,到了歐洲這些古城,總是會習慣性地喜歡進一些老樓,只是為了去尋找那些線條優美、設計獨特的旋轉樓梯。

克里斯蒂安松

克里斯蒂安松(Kristiansund)是挪威西部城市,位於北海中的4個小島上,緊靠挪威大陸,距離特隆赫姆月200公里。這裡有挪威最大的捕魚船隊、廣闊的晾魚場、魚類罐頭廠、鱈魚肝油提煉廠、船廠,以及魚肉加工、肥皂、人造奶油等工廠。

這個並不算太起眼的小城,卻保存有挪威最古老的歌劇院、世界上還在運行的最古老的公共交通系統之一以及名氣在外的大西洋海濱公路。

夕陽下的克里斯蒂安松是驚艷的,落日餘暉將整個海邊的房屋都照成了金色,如夢似幻。拍完夜景,又到了尷尬的22點,這個時間的歐洲,餐廳都關閉了。好在找到一個名叫「香港花園」的中餐廳,老闆是一個定居這裡的上海人,見到我們之後非常開心,聊了很久,以至於最後非得不收錢。有趣的是,他居然把他的挪威店員都教會了上海話。

自駕到克里斯蒂安松,最期待的當然是附近的大西洋海濱公路(Atlantic Ocean Road)。大西洋海濱公路,建造在挪威阿爾法羅密歐,此公路亦稱「大西洋之路」,獨特的建築特點,使它被不少人稱為真正的通天之路,也曾被英國《衛報》評選為世界最佳公路旅行目的地之一。

大西洋海濱公路由8座小橋組成,每座橋又經過一個小島。這條公路設計獨特,經過了各個小島上的自然景觀,馬赫馬薩尼在談到這一點時說:「這是一條頗具匠心的公路,為欣賞道路兩側美景提供了機 會。」這條路又名64號公路,被挪威人評為「世紀建築」。

存世至今的32座木教堂中,克里斯蒂安松就有一處。因為用於支撐教堂結構的圓木柱看起來像是帆船的桅杆,這類木結構教堂又被稱為桅式教堂。挪威人把木結構教堂稱作「斯塔布希爾凱」。

從克里斯蒂安松小鎮出發,沿著大西洋公路只需30分鐘車程即可穿越大西洋隧道。駛出隧道,就會路過迷 人的阿沃爾群島,島上建有克韋爾內斯木板教堂(Kvernes Stavkirke),群島西側的自然風光尤其美麗,群島壯觀的海岸線一直延伸到胡斯達維卡。

離開木板教堂,就要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卑爾根了。克里斯蒂安松到卑爾根的518公里路程,開車需要10個小時,中間需要乘坐3次渡輪。

開著車,直接開往渡船。渡船甲板和地面成一線,沒有坡度,非常方便,很輕鬆地上船了!我們剛上甲板,準備拍照,渡輪聲響起,緩緩啟動,出發了!後來我們才得知,渡船按照時間起航的,不管車輛有無。

由於一路上邊走邊拍,抵達最後一段渡輪碼頭時已經是22:30左右。令人意外的是,渡輪居然還在運行,而且還是24小時的!這在歐洲是多麼難得!

大海與藍天,「湛」,「透」,「亮」。克里斯蒂安松到卑爾根的500多公里,絕對是自駕與攝影的天堂。一路上的湖光山色,路過了很多世外桃源般的小鎮,還有雄奇險峻的蓋朗厄爾峽灣(Geirangerfjord),每每沉醉其中而捨不得離開。

卑爾根

卑爾根(Bergen)是挪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西海岸最大最美的港都,落在挪威西海岸陡峭的峽灣線上,倚著港灣和七座山頭,市區頻臨碧灣,直通大西洋,是座風光明媚的港灣之城。

卑爾根也是西挪威的非正式首都,也是挪威對外的大門。而也因為其峽灣地形適合大型船集操作,令卑爾根成為歐洲其中一個最大的郵輪港。由於受墨西哥暖流影響而生的暖風,使卑爾根成為多雨的地區。2000年卑爾根被選為9個歐洲文化城市之一。

在去卑爾根之前,最期待的莫過於布里根(Bryggen)。自駕到這傳說中的布里根,遠遠便是看見那一排矗立在港灣邊的彩色尖頂小木屋。

挪威漁業博物館是釣魚愛好者的天堂!儘管它確實挑起一些爭議,比如展示捕鯨的過程。但是在這裡詳細敘述了漁業的一切。

這座古城於1070年由國王奧拉夫三世建成,12至13世紀曾是挪威首都,也是挪威國王最早奉行加冕典禮的地方。在整個中世紀期間,它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最大港口和貿易中心。在近千年的歷史中,它屢遭劫難,卻在挪威政府和人民的精心保護下,許多歷史的古建築得以完好保存。

這一排彩色的小木屋,整整齊齊,安安靜靜的處理再藍天之中,迎著披灑下來金色的光。

布里根,是一個舊城區,擁有很多古老的木屋,大約於十八世紀早期建成,即1702年大火后重建的木屋,風格比較像火災前的中世紀風格。

在布里根的山坡上,遇到一個特別好心的當地大叔。他看我們拿著單反相機,便非常熱情地為我們介紹攝影點。一陣閑聊之後,才知道他曾經進口的電動車來挪威賣,那時還是掙到了不少錢,自從2010年中挪「准斷交」以來,他就再也沒拿到過簽證,漸漸地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他一個勁兒地感嘆,諾威爾和平獎只是個私人獎項,而且只是辦法給個人,為什麼政府就懲罰了整個挪威政府?

在這小城中漫步,來到城中的大劇院,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天氣並不十分晴朗。

漢薩博物館位於布里根並排木屋的最前方,屋頂上插有旗幟。於1702年,是市內最老的建築物,也是 16世紀商人的倉庫,內部的展示品饒富趣味。

卑爾根參加漢薩同盟的背景是在14至16世紀,因歐洲各國對鱈魚的需求而產生。當時的卑爾根是北海鱈魚業的集散港口,因此許多從同盟都市趕來的德國商人,在此大量採購鱈魚,晒乾后運到各地出售。這座博物館就是德國商人的住屋,倉庫和辦公室。

聖瑪麗教堂從12世紀中葉開始建造的教堂是卑爾根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挪威最著名的羅馬式教堂。城市音樂會時常此舉行。

聖約翰教堂始建於1894年,是一座位於卑爾根市中心的紅色磚瓦教堂。它是挪威最優秀的新哥特式的教堂之一。這裡經常會舉辦風琴演奏會。

在建造供做禮拜用的神聖的空間上,挪威有著悠久的建築歷史。融合了這一歷史,在建造此教堂上,光和木便成為了最重要的建築材料。特別的十字架形狀同時有著深刻的寓意——就像一條通往天堂的適合居住的階梯,因此這座教堂也被稱作十字架教堂。

內部結構的縱橫交錯、相機暗箱、稜鏡以及琴上的鏡子的結合捕捉並折射著自然光線,以此照亮了禮拜儀式。那些降落的光線給整個教堂帶來了生機,教堂里的走廊看起來更加深遠,代表著這個建築的靈魂。

主座教堂坐落在卑爾根市中心。有關該教堂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公元1181年,教堂中至今保存著對古老的聖奧拉夫的奉獻品。

挪威國王哈康四世(在位期間,教堂附近出現了方濟會的修道院,當時稱為聖奧爾夫教堂。1248年該教堂被燒毀,1270年再次遇火災,兩次均得到災后重建。

自駕的旅途雖然總有意外的風景,可一路下來也是舟車勞頓。幸運的是我們在卑爾根住到了一家特色酒店,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

以木製造型作為吊頂,的確有著濃濃的異域風情。

從卑爾根前往奧斯陸的途中,本來計劃順道去看下挪威最大、設計最華麗的木板教堂:Borgund教堂。居然遇到隧道塌方,等了兩個小時無果,果斷放棄選擇另外一條路直奔奧斯陸。

慶幸的是,路上居然碰到了驚險刺激的「風箏滑雪」,這是滑雪運動中的最新趨勢。利用風箏帶來的升力,在雪原上馳騁,而且真的可以「飛」起來!

風箏滑雪是單板滑雪和風箏衝浪結合的產物。風箏滑雪既可以選擇單板,也可以選擇雪橇,不過大多數極限運動愛好者偏愛單板,因為它靈活性較大、活動自如。風箏滑雪依靠放飛風箏所產生的動力帶動人滑行,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80公里,技術熟練的高手還能跳躍至30米的高空之上。

奧斯陸

回到挪威首都奧斯陸之後,抓緊時間到海邊拍了個日落與夜景。遠處燈火輝煌的夜景形成了曼妙的夜景。畫面右側的房屋就是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地點。

克斯胡斯城堡是矗立在阿克海角邊上一座雄傳的城堡的名字,是中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從這座城堡幾乎可以俯瞰市政廳和奧斯陸市中心的全貌。現在我們所見到的這座大型建築是堅實要塞與華麗宮殿的絕妙組合。如今,城堡經常用來招待外國貴賓。

奧斯陸市政廳,由挪威的藝術家們從1900年至1950年不斷的裝飾和潤色才得以完工。它全面的向人們展示了挪威的歷史、文化以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市政廳前有一個很大的噴泉,順著兩邊的台階走向市政大廳,寬闊的大廳可以想象容納的範圍。

挪威旅程帶給我們的震撼和感動,以及未完結的殘念與不舍,也終於將在奧斯陸告一段落。

漫天飛舞的大雪蓋不住高山冷峻挺拔,曲折蜿蜒的道路看不盡峽灣壯美秀麗;奧斯陸安逸閑適,特隆赫姆新舊融合,特羅姆瑟鬧中取靜。我第一次有一種遺憾,遺憾沒能用相機拍全這個國家所有的魅力。

所幸,該遇到的我們都遇到了,雪山峻,峽灣美,斯堪的納維亞風格小木屋溫馨浪漫,大西洋的海風凜冽刺骨直擊人心,當然還有,翻山越嶺徹夜追逐親眼見到的泠泠極光。

帶著依依不捨與留念萬分,結束了11天的挪威自駕之旅,感謝環球漫遊給力的wifi,讓我能全程隨時隨地的分享圖片與故事;感謝租租車的車輛以及超級許可權,讓我全程無憂地在挪威自由地馳騁。

我想我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再次回到這裡。

這是我對一個國家最好的評價之一。

地點:挪威特羅姆瑟、斯沃尓韋爾、亨寧斯未爾、雷訥、博德、特隆赫姆、克里斯蒂安松、卑爾根、奧斯陸

時間:2017年3月29日-4月9日

器材:SONY A7RII、SONY Vario-Tessar T* FE16-35mm f/4 ZA OSS

SONY 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

Canon EOS 5D Mark II、TS-E 17mm f/4L

DJI PHANTOM 4

vivo Xpaly6

智雲Smooth-Q手持雲台

攝影:冰沁於心

作者簡介

冰沁於心,旅遊名博,行程規劃師、旅遊體驗師、酒店體驗師,微博簽約自媒體,自駕達人(自駕過5大洲,里程超過25萬公里)。2016十大人氣最高旅遊網紅、十大原創旅遊視頻大V。

新聞攝影學會會員、長城學會會員,Gettyimages、新華社簽約攝影師,京內網特約攝影師,供稿於《環球時報》《環球人文地理》《攝影與攝像》《食品指南》《今日》等多家媒體。

愛旅行,好攝影,喜分享;用照片記錄精彩,以文字反應生活。帶上老婆游天下,形影不離夫妻檔。五年來,我們牽手走過7大洲37個國家(地區)的368個城市。

新浪微博:冰沁於心

公眾微信:bqyx7175

個人微信:2261116583

文章圖片太多 無法完全載入 觀看全文請關注公眾號

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