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博物館需要什麼樣的「專業隊伍」?

▷當代博物館發展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和機遇,建立高素質專業隊伍是博物館從容應對挑戰的重要保障。全球化進程與文化多樣性,包容性發展,終身教育,數字技術與移動互聯技術,博物館觀眾消費型需求意願的增強,這些外部條件的變化深刻影響著博物館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

博物館也遇到工作隊伍多元化、從業人員流動性加大、專業知識與技能滯后等問題,加強對從業隊伍狀態的了解,加強對博物館從業人員職業能力的優化和提升,是加強博物館社會服務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近代公共博物館建立伊始,其主要任務是服務於構建理性知識體系,博物館業務人員以典藏研究員為核心,藏品收集、研究和展示業務主要由典藏研究員個人承擔,日常性文書工作和庫房管理工作則交給助手打理。

十九世紀中後期,隨著博物館行業化的發展,博物館業務內容、周界、流程、標準等逐漸清晰,博物館專業崗位職責逐漸明確,對工作人員的從業能力要求也逐漸明了。

二十世紀中期,博物館從研究型組織向企業型組織轉變,管理重點從勝任向績效遷移,藏品管理、社會教育、藏品保存等曾被視為輔助性的業務被提升為博物館業務鏈中的重要環節,這些業務不再僅是做事了,而是成為博物館業務系統的專業性崗位。加強各項業務的專業化水平和職業化狀態,是保障博物館組織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條件。

近年來,各國博物館借鑒職業教育經驗,對博物館從業隊伍現狀進行評估,根據社會發展和觀眾需求狀況,提出博物館從業隊伍建設要從「特質」培養向整合了職業態度、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的綜合素質培養轉變,要加強信息能力、創業能力和服務能力的養成。

  • 職業能力的屬性是什麼?

  • 包涵著哪些內容?

  • 職業能力是如何養成的?

職業能力是勞動能力的具體體現,「能力是勝任社會工作角色的要求所必須擁有的充分的技能、合適的態度和經驗」(英國繼續教育處:「走向能力本位體制」)。

美國學者蓋力和波爾也指出,「能力是與職位和工作角色聯繫在一起的,勝任一定工作角色所需的知識、技能、判斷力、態度和價值觀的整合就是能力。」從事職業能力培訓研究學者指出,職業能力是複合型的,包括了一般性的關鍵能力,從事特定行業的基本職業能力,履行特定崗位職責的業務能力。基於職業能力內容的性質,職業能力還包括了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博物館職業能力是工作人員理解並勝任崗位業務工作的能力。在博物館職業化建設之初,對員工職業能力的要求側重於「特質」,選用工作人員的主要標準是其是否具備從事特定工作所需的體質及智力條件,以及掌握崗位工作技能的熟練程度。

「特質」模式有利於業務的開展,但這一標準側重從業者個人的操作能力,當工作崗位及崗位職責調整時,會引發對工作人員的安置問題。且強調個人特質,對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工作也會帶來困擾。

隨著博物館工作專業化、知識化的發展,博物館主要業務工作的任務、流程、規則越來越規範,這為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通過課程培養博物館專業人員提供了標尺,從而揭開博物館職業能力「知識化」的大幕。

「知識化」模式側重於系統講授普適性的行業及崗位相關知識,解讀行業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掌握博物館藏品的知識,了解博物館學研究成果,熟悉博物館業務規範,通過實習初步掌握博物館工作的操作方法。

博物館聘用工作人員的主要考評標準是學習經歷和學業證書,通常是學位。掌握專業知識,有助於博物館工作人員將崗位工作置於博物館行業、博物館業務鏈中考慮,有利於博物館組織使命的實現,也有利於工作人員在博物館行業中調換崗位。「知識化」模式的問題是將專業人員培養委託給學校,並簡單地以學位高低來評價專業能力的水平。

近年來,人們注意到職業能力構成的多元性,注意到勞動能力對人的發展的積極影響,注意到就業從單一崗位向崗位變動的變化,提出職業能力培養應適應就業狀況的改變,為勞動者創造有利於個人能力發展且適應崗位改變的條件,提出博物館職業能力是多層次、多元構成的,即包括核心能力、職業能力和崗位能力。

同時,注意到博物館行業發展對職業能力的影響,國外一些博物館專業組織提出工作隊伍建設應面向未來,博物館職業能力應包括應對當前挑戰和未來發展的知識與技能。

如美國博物館及圖書館服務協會提出二十一世紀的工作人員應具備學習與創新技能,信息、媒體和技術能力,生活和就業能力,以及應對二十一世紀熱點問題的能力。英國英格蘭藝術委員會、蘇格蘭博物館與美術館協會、英國博物館協會、獨立博物館協會等聯合委託對英國博物館工作隊伍建設的報告建議,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技能和知識應包括有關藏品的知識、數字技術知識及技能、管理和領導技能。

職業能力包涵勞動核心能力、博物館基本職業能力、具體崗位業務能力。核心能力是勞動者在從事各種專業工作時需具備的讀寫、計算、勞動意願、職業態度、社會交往、協作、主動學習、積極樂觀等能力,側重於基礎知識和社會生活能力,這些能力在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逐漸養成,在參加工作以後進一步加強和優化,貫穿勞動者的勞動生涯。

博物館職業能力建設關注博物館基本職業能力和具體崗位業務能力。博物館基本職業能力主要是對博物館性質、特點、價值觀、目的、核心競爭力的認知與認同,對博物館業務鏈及博物館產出特點及標準的掌握,對博物館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理解和認同,對博物館服務對象和工作環境的認識。

國際博協2000年6月通過併發布了《博物館專業培訓課程指南》,《指南》列舉了五項職業能力,其中「綜合能力」和「博物館學能力」是基本職業能力,「綜合能力」包括專業、信息技術、交流、研究、環境、項目管理、財務等內容,「博物館學能力」包括社區、治理、願景、社會、法律、當前議題等。

這些基本職業能力是從博物館組織發展全局,以及從博物館職業生涯的整體維度來考察的,是所有博物館工作人員都必須具備的。《指南》中的「信息及藏品管理、保護能力」、「公共項目能力」和「管理能力」則是功能性能力,是具體崗位工作能力。

▲國際博協2000年發布《博物館專業培訓課程指南》

近年來,博物館界對工作人員的職業意識、態度和職業道德建設非常重視,博物館工作不僅是為觀眾提供服務,也是讓工作人員在工作的同時得到進步,體會到博物館奉獻的崇高感,感受到工作成績的喜悅感,在工作過程中獲得經驗和技能的積累。博物館工作者對職業的認同和熱情,也會感染觀眾,提高觀眾對博物館工作質量的滿意度。

博物館職業能力建設需考慮處於不同職業狀態的工作人員的學習需求,提供多層次、多模塊和多樣式的學習機會和學習條件。多層次是要考慮入職及任職狀況,要考慮學校教育與在職繼續學習的不同情景,學校教學可以從職業認知、基本知識、普適技能和職業道德入手,讓學習者奠定在博物館行業中工作與研究的基礎能力。

新入職人員需要加強對供職博物館特性、使命宗旨和服務對象的學習,養成積極的工作態度,加強工作崗位的工作規範和操作能力的學習,在實踐操作中使操作能力從知識記憶轉化為身體記憶,使規則規範成為行為習慣,使被動體驗轉化為內在愛好。博物館資深工作人員需要同行間的溝通交流,拓展專業視野,接觸和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將個人經驗提升為職業的共同知識,克服職業惰性和職業枯竭,享受工作的樂趣。

博物館的特點在於實物性收藏,即為了知識構建、富集和傳播的實物性資料,博物館職業能力的特點也基於此。博物館工作人員要從知識維度加強對博物館收藏的了解,要以知識構建為導向揭示和管理博物館收藏相關信息,要以促進科學進步的態度與博物館工作團隊成員分享藏品相關知識。博物館職業能力建設的學習方式是多樣化的,一般而言,基礎性和普適性的知識與技能,可以採取報告會、讀書會、學歷課程的形式;崗位專業能力學習,可以通過同行研討、現場觀摩、專題培訓等方式;對一些強調操作能力的專業崗位,則可以採用師徒制的方式。

博物館事業發展呈現蓬勃向上的積極態勢,社會的廣泛參與使博物館舉辦單位的性質多樣化,博物館從業人員身份多元化,博物館工作人員來源廣泛,各舉辦單位對工作人員職業素質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當前,影響博物館職業能力建設的主要阻礙是博物館工作結構和工作崗位不清晰,主要崗位的職責、業務內容、周界、標準缺乏清晰準確的規定,工作人員選擇偏向「學歷」要求。博物館在人力資源發展上的投入不足,人員培訓多「任務導向」「操作導向」,更多是個人學習。

為保證博物館公共服務質量,保證博物館業務活動的專業化水平,保持博物館從業人員的職業意願和工作熱情,博物館管理部門應切實關注博物館工作人員職業能力的培養。

建議有關機構對博物館工作隊伍職業能力建設現狀和發展狀況進行調研,吸收有關領域的成功經驗,制定博物館工作隊伍職業能力建設規劃,編製博物館主要崗位的崗位描述和就業條件,編寫博物館職業能力建設培訓資料,支持博物館職業能力建設學術研討,培育高素質的專業隊伍,使職業能力建設成為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保障和推動力量。

《文物報》2017年1月31日6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