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夏季,用這些葯需防中風

夏季是中風的高發期,是其他季節發生中風幾率的一倍之多,死亡率也較非高發期高出2倍。而且,隨著氣溫越來越升高,其發病率也呈直線上升的趨勢。

為何夏季要防中風

盛夏季節之所以中風高發,是因為當外界的氣溫超過32℃時,我們體溫的調節便主要依靠汗液的蒸發來完成。正常情況下,在32℃以上的高溫環境下,我們成年人大約要出1000毫升以上的汗水,如果出汗較多,而水分補充不足時,便會因血容量不足或血液過於粘稠,引發缺血性腦中風;此外,我們人體的血流量為散熱所進行的重新分配,會導致原本定量的血液大量湧向皮膚,這樣便會造成大腦供血量的明顯減少。對於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因為供血的不足,大腦缺血的程度加劇,勢必會誘發腦梗塞的發生。

六類藥物需警惕

在服用以下藥物時,要特別警惕中風的發生:

1.降壓類藥物:

夏季人體血壓不太穩定,有的高血壓病患者求愈心切,大量服用降壓藥物,甚至成倍加量,從而導致血壓驟然大幅度下降,影響了大腦的血液供應,使腦的血流量減少,血流緩慢,促使腦血栓形成,導致缺血性腦中風。

2.利尿類藥物:

速尿、雙氫克尿塞等利尿類藥物直接作用於腎臟,促進電解質和水的排出。患者大量長期應用利尿葯,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則造成體內失水過多,血液濃縮,黏稠度增高、血流變慢,易形成血栓,引起腦中風。

3.解熱鎮痛類藥物:

人在感冒發熱時,常用此類藥物,特別是高熱病人往往用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退熱。這些葯均是通過使人大量出汗、大量散熱而使體溫下降。尤其是伴有嘔吐、腹瀉的中老年人,發汗后致使機體嚴重缺水,造成血液濃縮,黏滯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發熱時,最好不要服用此類藥物,而以物理降溫為好。非用不可時,應及時通過飲用糖鹽水或靜脈點滴補液等方法補充水分。

4.鎮靜葯:

大多數鎮靜藥物都有抑制大腦皮層、擴張血管、鬆弛肌肉、抗抽搐作用。如安定、氯丙嗪等藥物用量過大,亦會引起患者缺血性腦中風。

5.抗凝藥物:

心臟瓣膜病已施行機械瓣置換或有心房顫動的患者,常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用抗凝葯如華法林等。若抗凝藥用量過大,容易引起腦溢血。在服用抗凝葯時,一定要加強凝血功能的檢測。

6.止血藥:

在發生各種出血性疾病時,常常會使用止血藥,這類藥物往往通過促進血液凝固,來達到其止血的目的。在應用安絡血、止血敏、立止血、仙鶴草素等止血藥物時,會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使血栓形成,以致發生腦中風。所以血壓高的老人應用止血藥時,應掌握好劑量。

另外,還需提醒的是,如果在服用上述藥物過程中,突然出現並不是特別明顯的癥狀,或者是一過性的頭痛、頭暈、眼花、暈厥、肢體麻木、視線模糊等現象,這有可能是出現中風的先兆。對於這些「小中風」的前兆,需要引起重視、防微杜漸,及時補充水分或服用一些活血通脈的藥物,減少危險的發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