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諸葛亮北伐為何功敗垂成?只因難逃劉備設的這個局!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後代歷史學家對待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這個問題共總結出了兩個原因,一是街亭失守,使得諸葛亮一招走錯滿盤皆輸,馬謖的玩忽職守讓諸葛亮三次北伐都化作一堆泡影,第二個因素是因為後主劉禪懦弱無能,他不能給諸葛亮帶來貢獻反而拖了諸葛亮的後腿,使得諸葛亮5次北伐都失敗。

其實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因為諸葛亮會治國,但不會治人,他雖然是智慧謀略的化身但是他在軍事將領的任用上確實存在著不足,姜維等大將沒有得到諸葛亮的重用,但是馬謖這種粗枝大葉的人卻深受諸葛亮喜愛,最後丟了街亭造成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悲劇,側面說明了諸葛亮在識人用人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他不能夠知人善用,對於馬謖這種人也不能狠得下心去。導致了諸葛亮北伐均遭失敗。其實影響諸葛亮北伐的還有劉禪,劉禪是劉備的兒子,劉備臨死前把託孤大業寄託給了諸葛亮,諸葛亮答應劉備要好好照顧劉禪,然而劉禪卻不給諸葛亮爭氣,一直在後宮中尋歡作樂還拖諸葛亮的後退,使得諸葛亮的北伐大業不能夠成功,其實諸葛亮北伐失敗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劉禪的荒淫無道懦弱無能。

除了這兩個重要因素之外,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還應該包括其他客觀因素,例如那時候蜀國實力還不太強盛,還不能夠支持諸葛亮進行大舉進攻,而且北方地區已經幾十年沒有經過戰爭,相對和平,政權也相對穩定,諸葛亮選擇北伐的時機是不對的。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擊敗曹操、佔據戰略要地漢中。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違背湘水劃界,在背後對盟友倒戈一擊,呂蒙以白衣渡江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劉備聞后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戰略要地荊州的丟失,關、張敗亡以及夷陵之戰的大敗,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新生的季漢政權面臨內外交迫。而在這個時候劉備又一病不起,這個依託劉備個人魅力建立起來的國家已經搖搖欲墜。同時劉備雖然知道諸葛亮等人對於自己十分忠心,但對自己的兒子忠不忠心就不能保證了,因為知道諸葛亮的責任心十分強,所以這時只要把兒子交給諸葛亮,諸葛亮就會盡責地把他扶起來。

在當時,劉備已經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必須要安排好後事,傳位於大兒子劉禪,劉備有很多擔心。擔心劉禪終究會像漢獻帝一樣,淪為空殼子,最後被取而代之,而最有可能的就是諸葛亮。劉備說出,「彼可取而代之」,是要看看諸葛亮的反應,以好趁自己沒死做安排,劉備善於觀察人的內心,如果諸葛亮誓死不接受,不敢窺見半分,那還好說,託孤諸葛亮是必須的。但一旦諸葛亮欣然答應,或者有任何的遲疑,那麼劉備就必須要做安排了,要麼直接除掉諸葛亮,要麼安排人員牽制諸葛亮。從劉備後來安排李嚴共同託孤,也能看出這裡面的一些玄機仁義道德的延續」

劉備一介布衣,織席販履之輩,能夠最終三分天下,獲得一席之地,主要在於其仁義道德的名聲,和傳承,這一點得到當時的儒家和普通老百姓的支持。因此,劉備死前跟諸葛亮說「彼可取而代之」,一方面,可以美名傳揚,像陶謙三讓徐州一樣,劉備讓天下,這要是傳出去,那不是仁義到了極點!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劉備當眾讓你取而代之,你不同意,以後你再取而代之就沒有了合法性,那時必然會遭到群臣的反對,感念先帝的仁義,而對劉禪死心塌地。因此,說出來不是為了真讓,而是徹底斷絕劉禪被取而代之的可能!

劉備這個人看人是很準的,喜怒不形於色,城府很深,他死前最擔心的自然是自己辛苦打下的基業能否順利延續。因此,才會對諸葛亮說出如此話,一句話就解決了所有問題。而劉備的的用意,我想諸葛亮估計是知道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