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國畫清風雅集:

五代 董源 《瀟湘圖》

《瀟湘圖》為五代董源作,是山水畫史上代表性作品。該畫為絹本,設色,縱50厘米,橫141.4厘米。描繪的是湘湖地區的風景。原屬董其昌、袁樞等,后入清宮內府收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本幅無作者款印,明朝董其昌得此圖后視為至寶,並根據《宣和畫譜》中的記載,定名為董源《瀟湘圖》。

宋 米芾 《知府帖》(長者帖)

釋文:黻頓首再拜 ,後進邂逅長者於此,數廁坐末,款聞議論,下情慰忭慰忭。屬以登舟,即逕出關,以避交遊出餞,遂末遑只造舟次。其為瞻慕,曷勝下情?謹附便奉啟,不宣。

黻頓首再拜 知府大夫丈棨下

宋 米芾 行書《長壽庵詠梅詩》

釋文: 江亭書米元章.沉檀應在骨,龍麝自薰心。千載吟蘄竹,清雅少知音。 長壽庵詠梅一首 元章

元 黃公望 《洞庭奇峰圖》

此作前景畫小舟浮於湖面,其後山岩繁密多姿,高聳雜木散立,山巔處瀑布流瀉,左方曲徑沒入雲霧中,其上瑰麗峰巒斜出天表。畫中可見黃公望作品中常見母題,然全作結構、山石、樹法等,更接近文徵明風格。依題跋可知此畫成於1354(元至正十四年)為梅劍庵所作;1410(永樂八年),梅氏後人請沈度(1357-1434)題跋;1510年(正德五年),文徵明(1470-1559)亦獲觀此畫,並留下題語。文徵明題款「壁」字書為「璧」,與常見不同。此畫筆墨、結構堪稱佳構,然可能出自明代後期善仿文徵明風格者之手。

明 張弼 詩軸

釋文: 鍾送黃昏雞報曉,昏曉相催,世事何時了。萬古千秋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忙處人多閑處少,閑處光陰,能有幾個人知道。獨上小樓風雲杳,天涯一點青山小。

明 徐渭 雜花圖卷之一

徐渭 (1521-1593),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晚年號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性情縱放,少年屢試不第。中年以後任浙、閩總督胡宗憲冪僚,對當時軍事、政治和經濟多所籌劃。后胡被彈劾為嚴嵩同黨,被逮入獄,徐謂一度發狂,晚年生活貧苦,以賣書畫為生。他是文學家兼書畫家,詩文、戲曲著作豐富,中年以後開始學畫,擅長畫花鳥,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寫意,氣勢縱橫奔放,不拘繩墨。在作品中,經常題詩題句,借題發揮,抒寫對世事的憤懣,他的寫意花鳥畫,繼陳首復以後,更加狂縱,筆簡意濃,形象生動,影響深遠,開啟了明清以來水墨寫意法的新途徑。清代朱耷、原濟、揚州八怪中李宗揚、李方膺都受其影響,數百年來勢頭未衰。

明 徐渭 雜花圖卷之二

徐渭傳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圖》軸、《山水人物花鳥》冊(均藏故宮博物院)、《牡丹蕉石圖》軸,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現藏故宮博物院)等,都是他的重要代表作。

明 徐渭 雜花圖卷之三

明 徐渭 雜花圖卷之四

明 徐渭 雜花圖卷之五

清 沈銓 松梅雙鶴圖

此畫為作者晚年之作,筆觸細緻工整,造型生動準確,技法出自明代而又極具個人風格,筆墨工緻,敷色濃艷,注重渲染,形象逼真,富有立體感。勁健、流暢的線條,細密的局部勾畫,完美的畫面構圖,令人難以看出此乃年已古稀之人的手筆。

清 沈銓 作品

沈銓的工筆花鳥走獸主要是繼承了院體繪畫傳統,同時又受文人畫思想影響,從明代院體脫胎而出,汲取了文人畫抒情寫意精神,在寫生方面自創新格,將工筆、寫意、兼工帶寫、重彩、淡彩、沒骨、水墨、白描、勾勒填彩、鉤花點葉等繪畫技法在寫生中靈活運用並加以發展,既重形似,又重神似。

清 沈銓 作品

宋拓蘇軾 《成都西樓蘇帖·自離鄉帖》

蘇軾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又學李北海,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風格。他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係,蘇軾執筆為「側卧筆」,即毛筆側卧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黃庭堅將蘇軾書法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年姿媚、中年圓勁、晚年沉著。

(宋) 蕭照. 山腰樓觀圖

相傳蕭照是李唐的弟子,若將《山腰樓觀圖》與李唐的《萬壑松風圖》並列比較,不難看出後者對石塊描寫的方式為《山腰樓觀》所承襲。值得注意的是,宋室南渡后,蕭照並未採用原本較為流行的中軸式構圖,而是將做為主體的巨山移到了畫幅的一側。如此,由河岸延伸而成的縱深空間便可一覽無遺。

宋黃庭堅 《史翊正墓志銘》

釋文:宋故瀘南詩老史翊正墓志銘 維史氏遠有世序,自唐尚書吏部侍郎□□僖宗入蜀,生德言為山南東道觀察支使。因不能歸,占籍於眉山。生光廷,孟氏時,試大理評事,知應靈縣。應靈生著明,嘉州軍事推官。嘉州生溥,見蜀之亂,遂不出仕,號江陽隱君。江陽生回,能詩,自號知非子。知非生宗簡,名能,知人善料事,自號天和子。天和實生詩老。詩老諱扶,字翊正,少則篤學能詩,紹知非之業。以貧干試於眉州,又干試於開封府,皆見絀.乃游瀘州,杜門讀書。士大夫之子弟多委束修於門,遂老於瀘州。妻子或謁不足,君熙然曰:「會當有足時。」自守挺然,不妄取與,有挾勢利而求交者,雖鄰不覿也。其見刺史、縣令,鞠躬如也,未嘗有私謁。既晚,莫不及仕進。閑居無一日廢書,尤刻意於詩。登臨尊酒,率常吐佳句。壓其坐人,故士君子推與之曰:詩老雲。夫人楊氏,生二子銳、鎮。一女,嫁進士王庸。繼室杜氏,生四子鑄、鋼、鎬、銓。君卒以紹聖三年四月某甲子,享年若干.葬以元符二年正月癸亥,其兆在瀘川之上,白芳之原。白天和而上皆葬眉山,而葬川瀘自君始.鎮有文行,瀘川學者多宗之,竭力大事,而來請銘。遂銘之。銘曰:人皆汲汲,仰掇俯拾,商祿計級,脅肩求人。君獨徐徐,書耕筆鋤,我躬則臞,我心則腴。縕袍後禿,藜藿不肉,哦詩滿屋,金革匏竹。瀘川洋洋,樅栝其岡,勒銘詔藏,尚其嗣之昌

(南宋) 夏圭 西湖柳艇圖

畫面柳堤迴環, 可以看到三層。 但其疏密、遠近、直曲和穿插、點景的木橋、屋宇、小船等,相互配合得豐富、生動而有變化。天空用淡墨染出浮動的白雲, 與煙霧迷朦中的遠方樹林相接,加強了氣候特徵。畫柳枝的筆法勁健, 密而不亂,節奏感甚強,頗得真實之美。岸邊有遊船停泊,水上小舟來往,近處柳梢上露出酒旗,都表現了這南都湖上春光的佳勝。

南宋 夏圭 《錢塘秋潮圖》

《錢塘秋潮圖》描繪的是錢塘江秋潮初至時翻滾奔騰的景象。用色方面整幅畫面用色都非常鮮麗。遠處峰岫,黛青隱隱,近景崖石,雜樹交織,中間則白浪滔滔,氣勢磅礴。圖中的樹、石、浪潮全用中鋒勾勒,跳躍有力,且富節奏感,是馬夏畫派的典型代表。

夏圭是善於在繪畫中「用虛」的大師,在這幅畫中,他利用了留自來表現江山湖泊的遼闊深遠,雖未著一筆,卻能「無畫處皆成妙境」,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畫中的人物也很有特點,沒有過多地描繪細節,而是注重表現身體的動勢,筆簡而神全。撫琴者似在彈奏,讓人不禁聯想到琴聲的悠揚。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云:「山以水為血脈」、「山得水一活」,水是山的眼睛,關乎畫面的神采,最難畫活。

(南宋) 趙伯駒 春山圖

圖繪初春的景色:從近處望去,水榭臨水,小舟穿梭其間,送往迎來,不亦樂乎?路人信步,一老翁策杖行走橋上,而河對岸,樹木掩映之中,村舍層迭,前面敞屋中飼馬二匹,後堂屋中有家人對坐閑話。遠處山谷中農田櫛比,農夫趕牛犁耕。遠山高聳,雲霧繚繞。一派平和恬淡、靜謐自足的人間生活景象,融化於桃紅柳綠、松柏濃郁的大自然春色中,如夢如幻,美不勝收。全圖工整細麗,層次清晰,勾線凝練,造型準確,青綠設色,勾廓填彩,雖濃艷猶不掩土色,實是古代大青綠山水畫中難得的精品。

(元) 黃公望 天池石壁圖

此圖描繪的是蘇州以西吳縣境內30里的天池山勝景,層巒疊嶂、雜木長松、煙雲流潤、氣勢雄渾。畫面左下方三棵巨松高聳、雜樹林立,茅屋隱約其間。隔溪一大山拔地而起,層層盤桓而上。至右中,一池四邊石壁陡立,橋閣築於池中,飛瀑瀉水,為點題之筆也。此畫構圖繁複,但用以勾畫的線條和皴筆十分簡略。大山通體以赭石鋪底,然後以墨青、墨綠層層烘染出高低、遠近之層次。後人對黃公望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譽.

元 趙孟頫 跋《神龍蘭亭序》

元 趙孟頫 跋小楷《蘭亭考》

元 趙孟頫 跋《定武蘭亭》

清 惲壽平 《春風圖》

惲壽平作畫兼採師法古人與寫生態度。本幅選自《惲壽平摹古冊》。畫家自題為臨宋人稿本而作。畫桃紅柳綠的春日即景。以具覆蓋力的礦物質顏料鉛粉配以胭脂,描摹灼灼怒放碧桃花的明媚鮮妍。楊柳則以對比性帶有透明水感的植物性微黃汁綠色彩作為陪襯,表現早春新發芽葉的柔嫩飄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