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獨品 | 為什麼從美好愛情走來的婚姻最後撒了一地雞毛

07

星期一

2017年8月

在日常壓力之下,我們最原初的愛情理想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一日一簽

前陣子火爆熒屏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在網路上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裡面馬伊琍飾演的女一號羅子君遭遇家庭危機,丈夫出軌溫柔體貼的女同事後提出離婚,表面看似美好的生活突然天崩地裂。

許多網友都認為,促使丈夫出軌提出離婚的原因是不工作的羅子君太能花錢,又沒女同事體貼懂事。

但其實,撇開這部電視劇來說,現在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單就2016年上半年辦理離婚手續的夫妻就有168.3萬對。

為什麼婚姻生活會過不下去呢?

據調查,對方出軌、家庭暴力、性格不合、婆媳關係不和睦、對方有不良嗜好、購置房產是離婚的六大主因。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堆積而來的大矛盾。

比如對方擅自修改家裡WiFi密碼沒有通知自己、妻子愛撒嬌丈夫無法忍受、妻子因為老公吃葡萄不吐籽兒、妻子怪丈夫撕衛生紙不按照上面的虛線來撕、妻子婚後發現丈夫嚴重便秘,每天早上霸佔廁所40分鐘以上......等等,都可以是提出離婚的理由。

我想,差不多就是這樣子的場景吧......

可怕......

但是我相信,這些最後不管是因為什麼理由要以離婚作為婚姻收場的夫妻,最初的時候一定也是甜蜜相愛著的。就算是從相親走向結婚的兩人,至少相互也是尊重對方並保有好感的。

為什麼從美好愛情走來的婚姻最後撒了一地雞毛?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愛的進化論》,能給你答案。

這本書既是隨筆作品,又是一部充滿智慧,揭示愛情與婚姻規則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著作。

它的作者阿蘭·德波頓曾寫過全球暢銷200萬冊的《愛情筆記》,時隔20餘年,當年的英倫青年才子,華麗轉身變人夫人父,也帶來了回歸愛情寫作領域的最新力作!

阿蘭·德波頓在《愛的進化論》中,對愛情與婚姻的本質展開了更別具一格的深刻省思。以拉比和柯爾斯騰的愛情故事為主軸,輔以哲學與心理學思考,從情愫萌芽到愛情揚帆,從步入圍城到「城」中困頓,再到婚外情,直至最終通過自我探尋,超脫接受婚姻的完整歷程,將愛情與婚姻的每一階段都做了冷靜且睿智的剖析,將自己豐滿、深沉的思辨,通過細膩的情境,融合具象而真實的人物角色鋪陳開來。

人們應該知道:愛的本質,與其說是一份激情熱忱,還不如說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能。只有參悟了此道,我們方可有閱盡千帆的淡定,在滄海桑田后,坦然接納婚姻。

希望這本書,令徘徊於愛情與婚姻歷程中的各種兩難境地的人走出困境,對生活重新燃起熱情。

因為,愛上很容易,只需一時的激情,維繫愛情卻很不容易,得需一生的修鍊。

我們該做的是打破幻想,更務實、更健康、非本能地去愛。

另外,這本書實際上也是一部關於約會和兩性關係的指南書,從中可重新審視兩性關係中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延伸閱讀

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文/孟麗

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是所有童話故事的經典收尾,也是諸多以愛情為主題的文藝作品的標配——「在巨多的愛情故事裡,當主角們攻克啟初的道道礙障之後,說書人即擱筆收山,僅為之安排模糊的美滿未來。」然而,他們真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是阿蘭德波頓在新作《愛的進化論》里著力作答的課題。

「我很喜歡你的《愛情筆記》,迫不及待想看到續篇。不過告訴我,你還愛自己的妻子嗎,還是已經不愛了,但為了不負似水年華而選擇掙扎?如果是這樣,你下周有空一起吃飯嗎?」

在宣傳《愛的進化論》、與一眾冬粉作線上交流時,阿蘭·德波頓被這樣問及。雖然他機智作答說:「將小說的主題和內容與作者個人的真實生活關聯起來是可以理解的,但尷尬的事實是,作者通常會用一種新的視角看待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但讀者們依然傾向於將這部新作定義為《愛情筆記》的續篇,充滿他的個人色彩。

如此揣度,並非全然牽強。發表於1992年的《愛情筆記》是阿蘭·德波頓的自傳體處女作。這個故事只談了愛情,無關婚姻:一對英國青年邂逅於巴黎至倫敦的客機上,隨後交往、同居,體驗巔峰之愛,最終愛情消逝,舊人退場、新人上台,另一場愛的大幕拉開。而這部作品問世之後,德波頓個人狀況也一番變遷。他結婚、生子,二十餘年來著作等身,卻聊的多是旅遊,建築、宗教、文學等等;再次回歸愛情主題時,德波頓體驗的,早不只是風花雪月的愛情,更有經風沐雨的婚姻。

所以,焉知《愛的進化論》所描畫的,只是「作者用一種新的視角看待的、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被定義為英國才子作家的阿蘭·德波頓,1969年生於北歐,成長在英國。他通曉法文、德文、拉丁文和英文,深得歐洲人文傳統的精髓。他18歲進入劍橋大學歷史系,23歲發表《愛情筆記》,25歲入圍法國費米娜獎,27歲完成《擁抱似水年華》,31歲時《哲學的慰籍》問世,33歲時開講《旅行的藝術》,35歲推出《身份的焦慮》,37歲時撰寫《幸福的建築》,41歲出版《工作頌歌》,43歲時《寫給無神論者》問世,46歲又出版《新聞的騷動》;他在2009年被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任命為榮譽院士,2011年獲選英國皇家文學院成員。他的作品不僅風靡英國,更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圈粉無數。

才氣橫溢、智趣兼備的作品,和信手拈來的開闊主題——愛情愛情、旅遊、建築、文學等,為德波頓贏得的是極為多元的身份:作家、哲學家、製作人……但對於自己的角色定位,德波頓解釋說:

我知道我不是詩人,我也知道我不是個真正的小說家。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來學者,因為我不想墨守那一套學術規範。後來,我終於發現了自覺正好適合自己的定位:隨筆作家。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所謂隨筆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類生存的各種重大主題,又能以如話家常的親切方式對這些主題進行討論的作家。」

確實,阿蘭·德波頓確實算不上真正的小說家,他的虛構類作品的結構與敘事富有濃厚的文論特點。他並不著力點染故事、塑造角色,他重視的是在狹小的故事時空內對角色內心世界進行細緻展現和綿密分析。通過定格有限的生活瞬間,從文學、歷史、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角度思考,從而讓這些服務於文本主題的場景被充分闡釋,獲得無限的閱讀意義;這些彷彿畫外音一般可能隨時插入的哲學思考、心理分析、文藝評論,讓作者的敘事視角持續轉換,看似複雜散漫,但又絲毫沒有背離故事軌跡和文本主題。

他用亦小說亦隨筆的形式來條分縷析種種細節和思考,其細膩的感受力和對心理的準確的捕捉,尤其是引經據典的哲學思辨,不僅讓人折服於他天才般的寫作天分,更感覺像在拜讀一部引證豐富、例證嚴謹的論著。

……我討論的主題本身就是跟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戀愛、旅行、身份焦慮、美與丑以及分離與死亡的經驗等等……

德波頓曾經對自己的寫作主題作上述總結。他憑藉自己淵博的知識,以西方悠久的文化、歷史為底蘊, 從哲學、心理學、宗教和文學作品中汲取資源,討論現代人的生活,被定義為「生活的哲學家」。他試圖通過對現代生活中的愛情、旅行、建築、職業、宗教等領域的哲理思考,解答現代人的種種困惑。

2008年,他在倫敦創建了一所非營利的「情商」教育機構了——「人生學校」。他將倫敦馬奇蒙特街一處三層的商店進行改建,一樓辦成沙龍,二樓賣書,三樓提供講座課程。德波頓會邀請心理學家在此開課或寫作。

而學校的課程和活動也圍繞著「人生」的主題,譬如「如何管理壓力」、「談話的藝術」等,教大家如何「聰明又健康地生活」。目前,他的「人生學校」已在阿姆斯特丹、墨爾本、巴黎、伊斯坦布爾、貝爾格萊德等城市運行。談及創立「人生學校」的初衷,他說:「我相信寫作和藝術的最終目的,是對人們的生活起治療作用。」

阿蘭·德波頓是一位智性的小說家,他的文字充滿理性與邏輯、規律與秩序的完美融匯。他似乎天生擁有細膩的感知力,不僅能細微地捕捉人物的情緒波動與思想轉折,更能通過嫵媚多姿的語言,絲絲入扣地傳遞這些或喜或憂或孤獨的微妙感受,讓它們彷彿能產生觸摸感一般為讀者所體悟,進而生成強烈的代入感,感同身受地得到瞬間的安撫與慰籍。就文字而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無不折射著西方的審美智慧與哲學情懷。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初生時的浪漫與唯美,曾令我們沉醉不已,但執子之手的婚姻又是哪番境況?這浪漫與唯美會生生不息? 德波頓在《愛的進化論》中給出了睿智而現實的答案。

這部作品探尋了愛情的萌發,更探尋了愛情在經年累月的婚姻中如何堅持恆久。德波頓以拉比和柯爾斯騰的愛情故事為主軸,輔以哲學與心理學提點,從情愫萌芽到愛情揚帆,從步入圍城到「城」中困頓,再到婚外情,直至最終通過自我探尋,超脫接受婚姻的完整歷程,將愛情與婚姻的每一階段都做冷靜且睿智的剖析,將自己更豐滿、深沉的思辨,通過細膩的情境,融合具象而真實的人物角色,鋪陳開來,直到讓人們逐漸認識到,愛的本質,與其說是一份激情熱忱,還不如說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能。只有參悟了此道,我們方可有閱盡千帆的淡定,滄海桑田后,坦然接納婚姻。

值得一提的是,德波頓在這部作品中對浪漫主義的愛情觀表達出強烈的批判精神。在他看來,浪漫主義的理念雖然非常美麗,但它對於人性的認知過於樂觀,過於強調婚姻的精神體驗,將愛情的意義局限在依靠本能尋找所謂靈魂伴侶,而無視更實用更富指導意義的心理學分析,從而對我們維持長期戀愛關係的能力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若要獲得成功的愛情,就必須背離使我們開始戀愛的許多浪漫主義理念,因為浪漫主義威脅到了我們在長期戀愛當中自得其樂的能力。

另外,作者……

愛情是一個生生不息的話題,也是不朽的人生主題,有人已經擁有,有人尚在追求。但不管擁有與否,讀者自身的愛情體驗和婚姻經歷不再是這場閱讀的障礙。通過欣賞德波頓筆下的愛情與婚姻——一部充滿實用主義「說教」觀點的愛情指南,讀者可以關照自己的生活,從而打破幻想,更務實、更健康地、非本能地去愛。

作為《愛的進化論》的譯者,我曾有幸在15年前翻譯他的《愛情筆記》。兩廂對比,一脈相承的,是詩意,是幽默,是思想的饕餮,也是智慧的點染。

我起初著意於將小說的中文名定為《愛的時光軸》,是在於作者將愛情與婚姻的發展進行階段性區間(羅曼蒂克、圍城之內、為人父母、婚外情……),勾勒出情感演變的時間軸線,並對其進行形而上的思考。這種基於時間軸線的敘事形式,可以讓讀者在獲得清晰的時間感的同時,深刻體味到愛情與婚姻的複雜和曲折。

個人認為《愛的時光軸》作為書名,是對作品的文本主題和敘事方式較好的綜合和提點。但和編輯老師多番討論下來,我最終還是放棄了自己的想法,而沿用台灣版的譯名《愛的進化論》,一來《愛的進化論》作為中文名,也很是妥切恰當,二來則為共情之故——台灣版本早於大陸出版,在德波頓的書迷中已頗有知名度。

有人曾經說,若讀十本書中,能有一句話對你有用,人生便可得到拯救。《愛的進化論》,一部充滿智慧、揭示愛情與婚姻規則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著作,每一句都充滿智慧,富有實用價值。讀它吧,讓它拯救我們的人生,尤其是愛情與婚姻。

是為序!

上文摘自《愛的進化論》

延伸閱讀

愛的進化論

阿蘭·德波頓 著

孟麗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7年7月版

掃二維碼立即購買~

推薦理由:作者對愛情與婚姻的本質展開了別具一格的深刻省思,以拉比和柯爾斯騰的愛情故事為主軸,輔以哲學與心理學思考,從情愫萌芽到愛情揚帆,從步入圍城到「城」中困頓,再到婚外情,直至最終通過自我探尋,超脫接受婚姻的完整歷程。

推薦閱讀

鮮知 | 讀起來像一本偷窺日記,其實是一部反傳統之作鮮知 | 減肥不得不知的事情鮮知 | 20歲到30歲之間的女孩應該有什麼樣的生活態度書單 | 建軍三步走:聆聽軍史 唱響軍歌 致敬軍人獨品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獨品 | 我有一個羞於啟齒的習慣,那就是扔書鮮知 | 張皓宸:寫這本書,讓我重新活了一次獨品 | 分享最肉麻的情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獨品 | 美國攀岩圈的傳奇人物,頻繁與死神接吻的漢子

好書探

發現好書 | 推薦好書

喜歡,別忘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